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图像叙事可以说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由古至今从未间断,只是随社会发

展进程而不断变换着自身形态与表达方式。在这一漫长的流变长河中,受

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不断改变等因素影响,图像呈现出了多元的叙事文

化特征。图像叙事深度参与了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产生

了重栗的影响。总体来说图像叙事从原始时期面向大众的自发活动,到后

期面向少数统治阶层或宗教的叙事,再到现代社会面向大众的视觉狂欢,

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传统的图像叙事主要靠手工制作,主要面对的是当时的宗教或者统治阶

级等少数人群,直到机械复制技术出现,图像叙事逐渐超越了文字叙事的

影响范围,开始大量传播,逐渐扩散到大众人群。印刷术作为早期的机械

复制技术,对图像叙事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直接改变了传统手工绘制的

生产方式,也出现了如版画等新的图像叙事形式,拓宽并加快了图像叙事

传播的广度与速度。因此需要提出的是,在古代中国,长期使用的雕版印

刷对于图像叙事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常用于经文与插图及店

招宣传等,后期发展成为版画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摄影术的发明为契机,动态影像开始登上历史舞

台。动态图像的出现,弥补了静态图像叙事中时间不足的缺陷,同时也使

得传统静态图像的空间叙事有了动态的线性时间特征,这些改变也使图像

叙事超越文字叙事成为当下叙事的主流。图像叙事开始全面进入人们的生

活,在帮助人们交流、传情达意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互联网和终端技术的发展,为图像叙事提供了多元化渠道的同时,

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而广阔的交流平台。日常生活中看电影看电视,出

门逛街看到的各种广告图像、指示符号等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

式,这一时代被称为图像叙事的狂欢时代也不为过。

(摘编自马全福《图像叙事的发展流变与设计策略》)

材料二:

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宏大叙事的模式是最为常见的

选择。宏大叙事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总体观察,带有某种对历史进程的认

识论,马德生在《后现代语境下文学宏大叙事的误读与反思》中提出:“在

叙事主体上,叙述者具有权威的、精英的身份和话语,一般被定位于某种

观念或信仰'代言人’的社会角色,并把自己关于世界、历史、人生的理

念渗透在文本之中。在题材主题上,往往是反映包括政治、经济、民族、

文化、宗教、信仰、阶级革命、启蒙解放、社会责任、集体主义、国家命

运、历史进程等人类和社会重大问题。”而个人化叙事则侧重于创作者的

视角和认识,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和个人体验来看待历史事件,叙述宏大历

史。在个人化叙事中因不同的创作者有着不同的语言手法、风格取向和创

作观念,故而会在图像及形象的选择和建构上形成差异化的状况,

与新中国“十七年”的同类创作相比,新时期之后的宏大叙事模式已经

更加注意历史图像的“现实感”和精神性,力求祛除人为制造的崇高感,

使图像叙事更贴近当代人的情感和审美。何红舟和黄发祥2009年创作的《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例子。在图像叙事上,何红舟和

黄发祥选择一大代表登上“红船”的那一刻,将毛泽东、董必武安置在画

面偏中心的位置,且通过毛泽东回头眺望的身姿突出他的重栗性。在这幅

画中,暗示与象征是显而易见的:压顶的乌云与前方的曙光,坚毅的面孔

和沉着的举止,即将启航的“红船”等等,它们不再只是一个视觉形象,

而更贴近于精神形象。“启航”这一画面也不再是一个视觉图像,而更象

是一个精神象征。

在个人化叙事中,宏大的革命历史被细化为一个个历史的“切口”,以

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不仅可以从容注入创作者个人的情感、视角和叙事

特点,还能在画面结构和风格形态形成丰富多元的格局。如果说,在新时

期之前的数十年红色美术创作中,个人化叙事还仅仅是一个个案的话,典

型的如靳尚谊1961年创作的《毛泽东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那么在当代

美术创作中,这样的图像叙事方式已经极为普遍了。

21世纪之后,随着多元化文化语境的形成和新媒体的崛起,当代艺术与

科技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影视和网络影像的兴盛,改变了传统的观看

方式和表现手段,对传统美术创作形成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美术创

作在图像叙事上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从图像资源上看,很多新的内容出

现,如亚丁湾护航、航母远航、反恐救援、军事训练等等。其次从叙事手

法上看,影像艺术、装置艺术都已经越来越常见。最后在图式上,新的观

察视角打破了传统的固态构图,图式越来越多变。因此,对于当代红色美

术创作来说,对现成图像的利用,与形象建构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动而有

趣的关系,这是创作者对于历史图像的认识以及认识背后所隐含的历史观、

艺术观的混合物,“他们以辩证的方式相互影射、相互生成”。

在新媒体技术影响愈加明显的背景之下,红色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不得

不需栗面对图式、语言乃至观念的更新,以适应多元化语境下图像叙事手

段的不断发展。然而,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从来就不依靠图像的复制与再

现,而是与精神形象紧密关联在一起。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红色美术创作领

域,令人担忧的是一成不变的表现方法和面貌,而不是红色美术创作本身。

(摘编自陈明《当代红色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图像叙事深度参与了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它从面向大众的自发活动演进为

面向少数统治阶层或宗教的叙事,现代成为面向大众的视觉狂欢。B.静态图像

叙事缺乏动态的线性时间特征,动态图像出现后,图像叙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

活,帮助人们交流、传情达意。C.宏大叙事的叙述者具有权威性,把自己关于

世界、历史,人生的理念渗透在反映人类和社会重大问题的文本之中。

D.新尚谊创作于1961年的画作《毛泽东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在新时期之前

数十年的红色美术创作中,属于与众不同的叙事模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雕版印刷属于早期的机械复制技术,它常用于

经文、插图、店招宣传及版画等诸多形式,对图像叙事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B.互联网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图像叙事提供了多元化渠道和开放而广阔的

交流平台,因此这一时代被称为图像叙事的狂欢时代。C.传统美术创作面临巨大

挑战,当代红色美术创作的图像资源出现大量新的内容,叙述手法上不断创新,

图式趋于多变。D.多元化语境下图像叙事手段的不断发展,引发图式、语言乃至

观念的更新,令人担忧的是图像叙事的内容一成不变重复呈现。3.结合材料内

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个人化叙事”这一叙事模式特征的一项是()(3

分)

A.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视角独特,选择英方撤离香港这一角度,

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采用独特的魔

幻现实主义手法,将个人命运和孤独体验编织成一部家族史,这部家族史也代表

了一部民族史。C.曹禺的《雷雨》写封建大家庭看似风光奢华,其背后是人性的

扭曲和变态的压抑,道破了封建大家庭的生存悲剧。D.惠特曼的《自己之歌》从

诗人的自我出发,将自我安放于自然之中,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对现代诗

歌产生了深远影响。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思路。(4分)5.新媒体时代下,

红色美术创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年关六赋阿成

爷爷活着的时候,每年旧历的春节,老三的父母一定要领着他们生育的

四位雌雄,到爷爷的家去过年。爷爷死后,老三这兄妹四人也一定得到父

母的家守岁。这是王氏家族的规矩。

——题记

老三爷爷的也就是后来老三父亲的家,院子很阔。凭栏望去,一任江天

浩浩荡荡,爽着肺腑。其住房几经修缮,父亲住着很好,很遂心,很滋润,

过得也极有板眼。

每值茶余饭后,兄弟几个一律恭恭敬敬,坐在庭院的小凳上,听父亲讲

《论语》。老三的父亲是读书人。爷爷活着的时候,早早地把他送到松花

江对岸的私塾,读孔子。

山东人古来就讲究智力开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至善。”再者说,“养不教,父之过”嘛。

老三的爷爷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后来成为这里的第一户居民。为了

供儿子读书,捕了一辈子的鱼,卖了上百吨的鱼虾,真累!

每逢星期六,学堂放课,老三的爷爷就早早地摇了船到江南,歇船在柳

荫之下,吸着早烟,等父亲。

父子俩见了面:

儿子给爹鞠一■躬,说:爹----

爷爷嘿嘿地傻笑,说:儿子——

老三的父亲讲《论语》,从不看书,凭着记性。另外,小方桌上总有一

壶清茶,饱饱地候着。“子曰,”父亲说,“就是孔子说。日,就是说。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做事,不能光靠嘴,要少说。古人说:贵人言

语迟。靠什么呢?靠行动,靠做。光说不做,不是仁义人;光做不说,大

用之材。记住没?”

兄弟几个都点头,不说。"子曰:融四岁,能让梨。"“子日:温良恭

俭让。”“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父亲说:"凡‘子曰',都要背下来,方能成人。”老三的父亲教育子

女,层次比较高,很有群体意识。

每逢旧历的春节,除夕的年夜饭,事先一律要祭祖,儿女们要给仙逝的

爷爷、奶奶的灵位磕头。父亲还栗在灶前烧一沓阴币,恭恭敬敬,说些话。

全磕完头,父亲站在一旁,依次给压岁钱,都是新票子:二元、一元、五

角不等。

儿女们接了钱,很激动,说“谢谢爸”。

守岁之夜,不准睡觉,都要精精神神。俗话说:一分精神,一分财;十

分精神,抖起来。年夜饭,老三的父亲总要讲些旧话,比如“在家敬父母,

胜似远烧香”。讲的是山东泰安一个打烧饼的和一位有钱的少爷,到泰山

大成殿争当天下第一大孝子的事。父亲讲得有支有板儿、有景有物,人物

实在,对话不多,听了不忘,有较高的审美层次。老三一干儿女,听得入

神,觉得很亲切。

老三兄弟几个,数老三的大哥最出息。

老三的大哥在地方法院工作,是副院长。每值旧历年,他总要早几天把

“东西”送到父母的家里。送的东西都很实惠。算一算,一二百元不止,

足够老三的父母享一个正月。老三的大哥是前年升的副院长。据讲是一桩

案子办得挺干净。大嫂则对大哥极佩服,福着脸说:“唉——你大哥呀,

我是一■聋子也看不透啦----"

旧历三十这一天,老三的大哥领着媳妇、女儿回家,事先一定栗脱掉法

院的制服,换上便装、布鞋,并告诉大嫂:“到家讲话做事要注意,不能

乱说,不能神气,也没什么可神气的,是事儿,听着就是了,多干活!”

大嫂笑着说:“老王啊,老王......”

住在道外区的,是老三的二哥。老三的二哥一律是旧历三十的下午,骗

着摩托车,驮着二嫂回父母的家过年。

老三的二哥也出息得不错,是第一代企业家。现在已是几十万元户,常

常去参加市里的一些会议。二哥回家过年,自然提的都是高档货。有山珍,

有海味,有洋货,分东洋与西洋,都很名贵,看着浑身痛快。

临行前,老三的二哥也一定很严肃地对二嫂说:“回家过年,有几条注

意,一不要化妆,全擦掉,土一点没关系。二不能摆阔,首饰什么的,不

戴。栗有老有少,不准瞎白话。家里的饭,好不好吃,一律认真吃。尤其

爸妈做的,要说,真好吃。听见没有?”二嫂笑笑,说:“行,听你的。

就当上庙了,一天怎么也忍了。”二哥说:“对!就是这意思。”

二哥二嫂回家过年,穿着都很朴素,甚至显得过了,头发也剪得很短,

像五十年代的干事。老三住在道里区,在一家杂志社当助理编辑,也是新

潮作家。老三的家境不富裕。回家过年,带的礼品就很一般化,是四合礼。

有四种奶油蛋糕,很艺术地组装在一个礼品盒子里,并用透明的玻璃纸罩

着。

老三回家过年,从不戴他的贝雷帽,上衣兜也不插钢笔、油笔。事先也

栗对媳妇说:“嗯——到家,看别人,他们怎样,咱怎样,千万别出挑儿……”

老三的媳妇看了看他,轻蔑地说:“熊架①!”

自从老三兄妹四人分别嫁娶后,凡二十余载,都回家过年这事,居在一

个城市的兄妹,并不事先通通电话,也不约定一下,基本上都回去。

今年过年,兄弟几个都事先做了安排,回家过年。

老三的母亲对孩子很好,很平等,也很亲近,总是喜着脸:“三儿回来

啦。”“老二回来啦。”“老四也回来啦。”都柔柔的,儿子、女儿瞅着,

心里就充满了温馨的阳光。

(有删改)

[注]①熊架,山东方言,意思是看看你那德行,看看你那样子。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以相当精彩的笔墨为我们呈现了一家人的普通生活,颇有笔记小说风

范,婉转多致,韵味深长。B.小说在纵的线索上,展开记述一家三代家族史;在

横向视角上,又分别记叙了兄弟三人的家庭故事。C.小说对王氏家族旧历春节“守

岁”规矩的叙述,如文化气息浓郁的风俗画,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爱憎。D.小说不

注重情节发展的完整性,呈现散文化特点。但小说结构首尾圆合,故事叙述看似

松散实则严谨。7.文中回家过年时三兄弟叮嘱妻子的情节,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作者使用白描手法,选取极精炼的典型细节,描写

了三兄弟回家过年时叮嘱妻子的场面。B.三兄弟各自对妻子的嘱咐,活灵活现地

刻画了三兄弟不同的身份、品质、心理和精神气质。C.三位妻子各自的回

答,从侧面呈现了三兄弟在家庭中的地位,三对夫妻的关系也得以表现。D.从三

兄弟叮嘱的情节可以窥见,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王家三兄弟在人生道路上的不同

选择。8.小说中王氏家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

本概括并分析。(4分)9.有文学评论认为,“决计要把小说弄得民族化一些的

阿成,正在古典语言和民间语言两个方面刻苦修炼”。请结合文本分析,阿城小

说在“古典语言”和“民间语言”方面的“修炼”。(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鱼①生于战国之世,长于兵戎之间,然独乐先王之道,讲习不倦。季

则谓子鱼曰:“大丈夫不生则已,生则有云为于世者也。今先生淡泊世务,

修无用之业,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子鱼日:

“不如子之言也。武者可以进取,文者可以守成。今天下将扰扰焉,终必

有所定。子修武以助之取,吾修文以助之守,不亦可乎?”

秦始皇东并,子鱼谓其徒叔孙通日:“子之学可矣!盍仕乎?"对日:

“臣所学于先生者,不用于今,不可仕也。"子鱼曰:“子之材能见时变,

今为不用之学,殆非子情也。”叔孙通遂辞去,以法仕秦。

(节选自《孔丛子•独治》)

材料二: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

进之。弟子皆窃骂曰:“事先生数岁,幸得从降汉,今不能进臣等,专言

大猾,何也?”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

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汉王拜叔孙通为

博士。

汉五年,已并天下。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

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日:“夫儒者难

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

叔孙通日:“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

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

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

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

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藁②野外。习之月余,叔孙通日:“上可

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汉七年,长乐宫成,诸

侯群臣皆朝十月。竞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

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节选自《史记•叔孙通列传》)

[注]①子鱼:即孔船,孔子八世孙。②绵葭:拉起绳子表示施礼的处所,

立上茅草代表位次的尊卑。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

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儒者难与进A取B可与守C成D臣E愿征F鲁诸生G与臣H弟子I共

起朝仪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辞,指告别,与《屈原列传》中“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辞”意思、

用法不同。

B.事,指侍奉,与《论语•颜渊》中“回也不敏,请事斯语”的“事”

意思相同。

C.蒙,指冒着,与《苏武传》中“虽蒙斧钺汤镶,诚甘乐之”的“蒙”

意思相同。

D.太常,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兼管太学,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

位十分崇高。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鱼是孔子的八世孙。他生于战国乱世,成长中经历了长期的战争,

但是仍然以学习先王仁爱之道为乐,不知疲倦地向弟子讲习。

B.面对季则的观点,子鱼指出,学武的人可以进取,学文的人可以守成;

虽然目前天下纷扰不断,但终将趋向安定,修文也将有用。

C.叔孙通带领儒生弟子一百多人降汉,却不向汉王推荐自己的弟子,他

认为汉王正处于争夺天下的阶段,需要的是能够斩将夺旗的勇士。

D.叔孙通将古礼与秦礼糅合,制定简便易行的新礼仪。他带领新征召的

鲁地儒生三十多人和之前的百余弟子演习上朝礼仪,得到汉王肯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

(2)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14.司马迁评价叔孙通,“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两则材料中,

子鱼针对叔孙通与叔孙通针对他人“与时变化”的能力,分别做了怎样的

评价。(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霖,催醉,鬼门关外

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

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此词为作者被贬黔州所作。次韵又称步韵,指诗人以诗词相互酬

答时,使用酬答对象原来使用的韵脚,且韵脚完全相同、次序不可更改。

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

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诗一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作是黄庭坚写给友人高左藏的应答之作,与高左藏之前写给黄

庭坚的词作采用完全相同的韵脚。

B.词作上片前两句起调极其高昂,万里黔州秋雨不止,词人整日只能困

居室内,突出贬谪之地环境的恶劣。

C.上片后三句与前两句形成强烈反差:重阳雨霁,把酒醉饮,山势险峻,

滔滔蜀江奔流而过,词人豁达之情尽显。

D.下片后三句是全词高潮,饮酒赏菊后的词人骑马逐射,吟诗填词,自

谓气概可与古时的风流人物比肩。

16.贬谪黔州的黄庭坚,不向命运屈服,胸怀博大、乐观奋发。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黄庭坚是如何抒发情感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文质兼备才有君子之风,如果两方面不匹配,

就会有“,”的表现。

(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描写塞外黄昏时的秋景,渲染亍蠢凉悲壮的氛围。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离骚》含义极宏大,意义很深

远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止咳药不是“甜水儿”,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今天,药师就来给大家介

绍服用这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①。服用这一类药品时,应将药品倒入勺子中,然后直接口服,

这样做可以避免因瓶口沾上病菌而使糖浆污染变质,无法继续使用。

这一类药品直接口服即可,不需要用水稀释,否则会降低药物的黏稠度

和浓度,使药效大打折扣。服用药物后不能马上喝水,很多人喝完这一类

药品后,觉得有点“躺”,所以立即喝水。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而糖浆、

浸膏类的药物主要是靠黏稠药液覆盖咽喉黏膜,减少外界刺激,形成保护

膜,进而发挥药效。②,保护膜无法形成,影响药效的发挥。

很多人为了让咳嗽的症状尽快好转,③,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

的。因为这一类药物含有很多中药成分,如果过量服用,会引起腹痛、腹

泻、头晕、烦躁和血压上升等不良反应。所以一定票依据说明书按照规定

的剂量服用,忌长期服用。按照说明书要求,如果连续服用3日症状还未

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

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

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

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旧,却在偶然之

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

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

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

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

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

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

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

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

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顺着吹来的凉风掉过头,把

目光聚焦到窗口。”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

什么?(4分)

2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3分)

A.我们的部队一一三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大战

中的插曲》)

B.“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一一他有这样的感觉一一微笑着说。

(《复活》)

C.“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一一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荷花淀》)

D.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一一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玩

偶之家》)

22.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

轻”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有”供人方便利用,

正是“无”起了作用。比如,车的功用产生于车毂的中空处。庄子说:“人

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意思是,无用的东西就无人动它,

因而不遭摧残,得以尽其天年。反之,桂树有用,漆树有用,反受斧砍刀

割。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致辞中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

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在处处讲究实用的现实生

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9分)

1.(3分)B

2.(3分)C

3.(3分)C

4.(4分)

①材料一首先提出图像叙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它对人们的生活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②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手工制作为主的传统图

像叙事,以摄影术发明为契机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动态图像叙事,以及随着

互联网和终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图像叙事时代。

第①点给1分,第②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5.(6分)

①当下的红色美术创作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书写新时代的内容。运

用新的叙事手法,创新观察视角,注重图像叙事的变化。②注意历史图像

的“现实感”和精神性,祛除人为制造的崇高感,使图像叙事更贴近当代

人的情感和审美。③当代红色美术创作,要注意现成图像的利用与形象建

构之间的关系,注重表现方法的创新和精神面貌的新颖,使两者之间相互

影射、相互生成。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酌情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