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神十”航天员精彩的太空授课,使我对神秘太空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
B.夏季是雨水泛滥期,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做好防洪抗洪工作。
C.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
2、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我市,严重扰乱国家的货币流通。
C.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D.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不要再敢弄考摩了,快把实情告诉我吧。
B.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刻耳籁俣献,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
C.这个女生受了一点委屈就依泣有方,真叫人受不了。
D.爸爸为了这个家,整天在外辛苦工作,花天酒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爸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能走多远,自信心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要
素。
B.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女乘客与公交司机情绪失控造成的。
C.一些网络语言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其流行对丰富语言表达不能不说没有积极意义。
D.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主要是采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和人工实地测量相结合的“天地空”三位一体。
5、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增
强了演讲的气势。
B.“《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体现了南山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有误。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从春秋的诗歌305篇,有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
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D.《小石潭记》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遭受贬谪后所写成的游记名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下列各句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是需要奋斗的,只有你奋斗了,失败后才会当年无惨。
B.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唱心观电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C.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要妻;乃。
D.我们语文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同学们都对他爰不释手。
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一一鲁迅一一中国现代一一小说
B.《核舟记》一一魏学净一一中国明代一一说明文
C.《登勃朗峰》一一马克・吐温一一英国一一游记散文
D.《卖炭翁》一一白居易一一中国唐代一一古体诗
8、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过这间温暖的书店,抚慰着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灵魂。(“灵魂”改为“心灵”)
B.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737MAX坠毁,机上157人几乎全部遇难。(去掉“几乎”)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馆建筑突出了中国民族特色的牌坊式。(“牌坊式”后加“特点”)
D.就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向全体法国人民诚挚的慰问。(“诚挚"的前面加''表
示”)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悠哉悠哉,。(《诗经•关雎》)
(2),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呜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人们常用《大道之行也》中“?''来表达希望政府要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的
愿望。
(5)把李白《送友人》补充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0、语言综合运用。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②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
享晚年的保障;③④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
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⑤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句有词语赘余的语病,应删去的词语是=
(2)第⑤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调整为-
(3)第④处有标点错误,请将修改方法写下来。
(4)仿照第②句的句式,在③句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第②句形成对偶句。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人的一生中,大脑储藏了大量的数据,名称、面相、声音,味道和情感等信息。这些记忆有助于人类获得各种
技能。人脑具有多个功能不同的记忆系统,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能将新的信息以一种
活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存留在脑海里达数秒钟。大脑的各个部分中,总有一些处于负责记忆的额叶皮层的监督之下,
短期记忆就是这样产生的。该记忆可信度很高,但客量有限。大多数人的短期记忆只能容下5至9个对象,例如记忆
一组电话号码。
长期记忆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长期记忆功能各异,而且各个功能区位于大脑的不同部位。长期记忆主要有两
大类:即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前者让人知道原先记忆的事实,后者让人掌握曾经学习过的技能。
陈述记忆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语义记忆。语义记忆好比一个巨大的仓库,它可储存词汇、物体、概念,地方、人员
等。人创造语言和理解语言等能力的具备主要依靠语义记忆。语义痴呆症就是因为语义记忆发生混乱造成的。不过,
语义痴呆症患者可能会把鼠叫做狗,但是不太可能把鼠称作汽车或移动电话。这种现象表明,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
物的形象储存在人的不同记忆中。
程序记忆可以将人的生活经历有意识地再现于脑海,而且可以贯穿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
如小时候学会骑自行车,即使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骑车,一旦再开始骑车时,是不会有太大困难的。这里用到的就是程
序记忆。
(材料二)
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单靠反复背诵达到记忆,这叫机械记忆。与机械记忆相对的是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在
理解学习材料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如了解一个词的含义,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弄
懂公式的由来和推导,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意等,都属于理解。无论是在保持时间上,还是记忆的牢固性和速度
方面,意义识记都优于机械记忆。
(材料三)
王芳与张华同学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芳张华
午休时,理解诗意,背诵第一段。
第二天早自习,反复背诵
睡觉前,理解诗意,复习第一段,背诵第二段。
诗歌,直到记住为止。
第二天早自习,理解诗意,复习昨天背诵的内容,背诵全诗。
1.阅读(材料一),摘取关键词填空,完成简易思维导图。
।-------万、yrMIm《死▼火
2.简析(材料一)划线句中加点词的效果。
不过,语义痴呆症患者可能会把鼠叫做狗,但是不太可能把鼠称作汽车或移动电话。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期记忆是人的大脑某些部分在额叶皮层监督下把新信息以活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存留数秒钟而形成的一种记忆。
B.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特点不同,功能各异,分属大脑不同的记忆系统。
C.记忆不仅可以让人不忘学过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助人理解语言,创造语言。
D.无论是在保持时间上,还是记忆的牢固性和速度方面,机械记忆都优于意义识记。
4.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一),说说(材料二)中的“意义识记”从属于(材料一)中的哪种记忆?你的理由是?
5.阅读(材料三),结合前两则材料说说,王芳和张华哪一个的背诵效果好?为什么?并对背诵效果差的同学提两条
建议。
12、阅读《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完成下面小题。
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
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
府所拒绝。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负责人员之所以拒绝这个国内和平协定,是因为他们仍然服从美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匪
首蒋介石的命令,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阻止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经过双方代表团的谈判所拟定
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表示了对于战犯问题的宽大处理,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官兵和国民党政府的工作人员的
宽大处理,对于其他各项问题亦无不是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作了适宜的解决。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
决心将他们发动的反革命战争打到底。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在今年一月一日所提议的和平谈判,不
过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以便反动派获得喘息时间,然后卷土重来,扑灭革命势力。拒绝这个协定,就是
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因为,既然承认惩办战争罪犯,用民主
原则改编一切国民党反动军队,接收南京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以及其他各项基础条件,就没有理由拒绝
根据这些基础条件所拟定的而且是极为宽大的各项具体办法。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命令你们:
(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
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二)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援的战争罪犯。不管他们逃至何处,均须缉:拿归案,依法惩办。特别注意缉拿匪
首蒋介石。
(三)向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地方军事集团宣布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对于凡愿停止战争、用和平方法解
决问题者,你们即可照此最后修正案的大意和他们签订地方性的协定。
(四)在人民解放军包围南京之后,如果南京李宗仁政府尚未逃散,并愿意于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我们愿意再一
次给该政府以签字的机会。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1.用一句话概括《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主要内容。
2.第一段中反复出现多个“拒绝”。结合上下文,请准确说出“拒绝”了什么。
3.文中画线句”在此种情况下”是指哪种情况?
4.文中的四条“命令”,其顺序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等娄,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辇岁,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遂与外人/间隔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忘路之/远近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鲜美()
(2)绝境()
(3)志()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借桃花源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14、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善如外人(2)便事还家(3)寻病终
2.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
安宁的图画。
B.桃花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
被打挠。
C.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
之情。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
四、作文(40分)
15、题目:久违的绽放
要求:①以“久违的绽放”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
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B
【解题分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由于”或“使”;
C语序不当,应改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把“尽管”改为“不管”。
故选B。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
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
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C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有歧义。“我想静静”中的“静静”可理解为安静,也可理解为一个人的人名,可以改为
“我想自己静一静”。B成分残缺。句末加“秩序”等。D语意矛盾。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就不能说是“死难
者中的一个”。
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更要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3、A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项“万籁俱寂”意思是非常安静,一般形容大的环
境,用法不正确;C项“饮泣吞声”形容悲哀到了极点,用法不恰当;D项“花天酒地”是贬义词,用法不正确。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A
【解题分析】
B.语义重复,去掉"的原因”或“造成的”;
C.否定不当,去掉“不说”的“不”;
D.成分残缺,在“一体”后加上“的方法”。
故选Ao
5、D
【解题分析】
D.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故D不正确。
6、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无愧色。不能用在失败方面,使用错误。B.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
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C.莫衷一是:比喻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D.爱不释手:喜欢得舍不得放下,形容非常喜爱。一般用
在对物上,不能用在人身上,使用错误。据此,答案为C„
7、C
【解题分析】
“《登勃朗峰》一一马克•吐温一一英国一一游记散文”改为“《登勃朗峰》一一马克•吐温一一美国一一游记散文”。
故选C。
8、A
【解题分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删去“走过”。
【题目点拨】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
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
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9、⑴辗转反侧⑵气蒸云梦泽⑶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⑷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⑸此
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
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
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辗”“兀”“庐”“蓬”等字词的书写。
10、(1)应该
(2)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3)将“我很重要,”里边的逗号应该移到引号外。
(4)示例: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的对象。
【解题分析】
(1)题干已给出病句类型“词语赘余”,结合“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找出并改正
即可。把“应该”或“必须”去掉。
(2)题干已给出病句类型“语序不当”,定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
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
“的”的定语之前)。“美丽的星球上”表示处所。“无数的”表示数量。所以修改时调整其顺序。将“无数的”放到
“生灵”前。
(3)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
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本题应把“逗号”移到“引号”夕卜。
(4)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
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结合句中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
于……,我们是他们……”的句式进行仿写。如:对于孩子,我们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后盾。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1、1.(1)短期记忆(2)陈述记忆(3)程序记忆(4)语义记忆
2.“不过”,作连词,表轻微转折关系。上文说“语义痴呆症是因为语义记忆发生混乱”,而下文讲“语义痴呆症语
义发生了混乱,但不至于混乱得太离谱”。用“不过”将上下文连接起来,把轻微的转折关系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使句子更连贯且很有分寸感。
3.D
4.意义识记,从属于陈述记忆的语义记忆。材料一中说:人创造语言和理解语言等能力的具备主要依靠语义记忆。材
料二中说:意义识记是在理解学习材料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并举了“了解词的含义,明确科学概念、弄懂公式
的由来和推导,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意”的例子,材料二表明,意义识记是建立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的。综合两
则材料判断,意义识记属于语义记忆。
5.王芳的背诵效果更好,她采用的是意义识记,张华属于机械记忆。
建议张华可以运用意义识记,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背诵;还可以使用分散记忆的方式,一段一段的背诵;还可以
不断巩固复习,将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答对两点即得满分)
【解题分析】
1.要求摘取关键词填空,完成简易思维导图。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
的语言材料。如可分析材料一第2段“长期记忆主要有两大类:即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第3段“陈述记忆的主要
形式之一是语义记忆”,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考查词语的表现力。“不过”把“语义痴呆症是因为语义记忆发生混乱”与“语义痴呆症语义发生了混乱,但不至
于混乱得太离谱”轻微的转折关系表达了出来。使句子更连贯且很有分寸感,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准确,表达的效果
更加严密和准确。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去解读。
3.“机械记忆都优于意义识记”错。材料二的原句是“无论是在保持时间上,还是记忆的牢固性和速度方面,意义识
记都优于机械记忆”。故选D。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问“意义识记”从属于【材料一]中的哪种记忆?明确:意义识记,从属于陈述记忆的
语义记忆。二问,理由:可提取材料一“语义记忆好比一个巨大的仓库,它可储存词汇、物体、概念,地方、人员等。
人创造语言和理解语言等能力的具备主要依靠语义记忆”,材料二“意义识记是在理解学习材料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识记”“如了解一个词的含义,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弄懂公式的由来和推导,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意等,都属于
理解”等句,稍加整理,就是答案。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问,王芳采用的是意义识记,所以背诵效果更好,而张华属于机械记忆。根据为“无论
是在保持时间上,还是记忆的牢固性和速度方面,意义识记都优于机械记忆”。二问,建议张华也运用意义识记,在
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背诵。简单机械的背诵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因而学习效率很低,在理解
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以提高背诵速度,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使用分散记忆的方式,根据课文的中心内容划分层次化
整为零、化难为易、逐层背诵。最后,通背全文,查找不熟的地方,进行强化背诵。
12、1.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敌人,解放全国人民,保卫领土主权的完整。
2.拒绝了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
3.①这种情况就是一一国民党政府“拒绝”了与“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②拒绝这个协定,就
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阻止“推进”就是想“扑灭革命势力”。③南京政府的“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
(这一答是“这种情况”的表面含义。)④这种情况就是指国民党政府企图阻止“中共的伟大事业”一一与解放全国人
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等相违背。
4.不可调整: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勇敢前进,先消灭一切敌对力量,再解放全中国,再保卫领土完整主权独立。
在这个大环境下惩罚罪犯,再宣布和平协定,最后还留有余地,给机会。四条命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解题分析】
1.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可采用的答题格式:“谁(在何时何地)+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或者是“什么(事物)+怎
么样”即可。文本内容叙写的是毛泽东、朱德向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发布的进军命
令;其主要内容是: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敌人,解放全国人民,解放全国人民,
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本题可重点结合“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
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来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关键字词含义的理解。本题作答可联系文中“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负责人员之所以拒绝这个国
内和平协定”这句话,再联系上文“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
内和平协定”,可以发现“这个”和平协定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
所拟定”的。据此概括即可作答。
3.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一方面,“这种情况”需要联系“拒绝”的表面含义
一一“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
政府所拒绝”“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阻止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南京
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深层意思要分析“拒绝和平”协定的真正意图
——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据此分析概括作答。
4.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作顺序的理解。这是一道主观性的命题,从四条命令来看,先说进军的根本目的;再说逮捕一
切怙恶不惨的战争罪犯并依法惩办;再宣布和平协定;最后给一些人留有机会,表达还有余地。由此可见,这几条命
令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从本质上看,是不能调换的。当然,也可以认为能调整。但前提是先要肯定本顺序的内在
逻辑力,再说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13、1.C
2.(1)新鲜美好(2)与人世隔绝的地方(3)做记号,做标记
3.(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2)(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4.桃花源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们生活和美安乐。作者借它寄托了自己对社会
及政治的美好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解题分析】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年代:东晋
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
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
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
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
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
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
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
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
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
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
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
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
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A.根据句意“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
到自己家中”,可知应划分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根据句意“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可知应划分为:
遂/与外人间隔。C.正确。D.根据句意“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可知应划分为:忘/路之远近。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
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
学活用。注意“绝境”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志”是词类活用,名词
用作动词,做记号,做标记的意思。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
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黄发”,代指老人;“垂髻”,代指小孩;“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
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
握,再适当拓展。
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基本态度,
想表达的主要思想。结合文章的内容可知,本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和再寻桃源的故事,
抓住要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即可。
14、1.(1)全,都(2)通“邀”,邀请(3)随即,不久
2.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3.D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
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要”:通“邀”,邀请。所以千万不要
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
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
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云”“妻子”“绝境”等字词的翻译。
3.试题分析:D项说法不正确。“柳暗花明”不是出自本文。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一句。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
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
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
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
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
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
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管理目标制定试题及答案
- 财务透明原则与实务运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认证能力考量试题及答案
- 江津木纹铝单板施工方案
- 项目管理科目划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研究新方向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博弈分析试题及答案
- 融资融券的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生实习经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高效学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2023年浙江高职考数学真题卷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机组黑启动方案
- 平衡计分卡及战略地图
- 附件:湖北省重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招标投标评分标准-鄂水
- 无人售货机(自动售货机)框架合作协议模板
- 充填灌浆试验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