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教学心得体会_第1页
陶行知教育教学心得体会_第2页
陶行知教育教学心得体会_第3页
陶行知教育教学心得体会_第4页
陶行知教育教学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行知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第1篇:陶行知心得体会

行在先而知,知再行则成

——读《陶行知教学思想研讨会学习资料》有感

借我校10周年校庆之际,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部分教学思想,掩卷沉思,启发颇深。先生当年的一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字字珠玑,鞭辟入里,时至今日依然觉人觉世,发蒙启蔽。

所谓“行是知之始”,我的理解是:应该首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还未获得抽象的理论知识之前,先有一个动手体验的过程,进而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所谓“知是行之成”,我想它说的是:学生经过亲身实践、体验之后,再将所获得的知识,以此检验所学知识的适用性,从而达到行与知的高度统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的讲台不同于高中、初中,它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生,它更多的功能体现在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动手,如何掌握好一门过硬的技能。这一点,对于三本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社科系系主任刘路老师曾有一段富有远见卓识的表述:一二三本院校本无优劣之分,一本院校是高音部,二本院校是中音部,三本院校是低音部,只有这三个音部共同和声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那么,作为三本院校的我们,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育,才能在这场演奏盛宴中发光出彩。

作为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名一般老师,自20xx年起,专业的每一次规划和建设我都参加其中,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与进展,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在探索,当中有进步也有不足。20xx年,对于我们广播电视学专业而言,是一个改革年。在刘路老师的提议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师生率先开启了对毕业生毕业形式的变革,09级的12位毕业班学生采纳了以“拍摄影视作品”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在新的一年里,实行此种形式毕业的人数又翻了一番,超过了毕业总人数的30%,预计在未来几年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所有毕业生都将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获得毕业证书。这一变革,对专业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无疑是一次大的冲击。以此为导向,单纯的书本知识、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显得越发无力和不合时宜。个人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已达到行与知的高度结合:

一、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曾经说到“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老师要想交给学生一身过硬的动手本领,自己先要变成一个实践的“高手”。

二、老师要有一套教授学生的好法子。

在我看来,我认为以下两点尤为重要:一是,要因材施教。对此,陶行知先生说:“培育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育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首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二是,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乐观性,培育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段话:“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单纯的填鸭式教育,既害了学生,也害了老师自己。老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观念,尽可能多的鼓舞学生去思考、去体验,注重学生的反馈,把课堂氛围搞活,以此达到“知行一体”。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青年老师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专业建设要迈的步子还很大。作为青年老师我们应当以学生的进展为己任,以行知的进展为己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与时俱进。“行在先而知,知再行则成”,再读陶行知,感慨颇多,受益良多。

第2篇:陶行知心得体会

陶行知心得体会

陶行知心得体会

老师心得体会陶行知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陶行知陶行知先生说:

民主是最能发挥学生制造力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和关怀每一个幼儿,既是幼儿的师长,又是幼儿的朋友。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有利于幼儿快乐成长。对教材的二度创作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是指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改编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向上、进取的氛围。如:

在幼儿念儿歌的时候经常有拖音的现象,老师提出要求不能拖音时,幼儿的儿歌念的又赶,很是没有节奏。于是我和学生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创新思维,采纳呱呱板、宝高积木、碰铃、拍手等方法给儿歌打节奏。一下一下,幼儿在念儿歌时的拖音现象减少了。陶行知先生提出:

处处是制造之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幼儿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使幼儿在做中学这样使幼儿在顺利完成动作的同时,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爱好,充分体现了动脑和动手能力的和谐统一。在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一课中,教材要求用带轮子的箱子搬运书报等物,考虑到幼儿人数多,书报准备较多不易准备,于是改变策略让幼儿两两为伴,先提问:

小伙伴是否能将对方抱起。由幼儿假设出各种答案。然后幼儿相互抱。最后再请幼儿用带轮子的小车,一个幼儿坐车上,一个幼儿推小车,相互交换游戏。在这节课上,幼儿学习的都很愉快,同时也能很形象的了解到轮子的省力作用。我从陶行知先生那得到了六件法宝,那就是:

爱、真、善、美、奉献和教育观。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符合学生个性进展的需要;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也符合素质教育进展的需要。

附送:

难以忘怀的军训生活心得体会

难以忘怀的军训生活心得体会

军训心得难以忘怀的军训生活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生活军训难以难以忘怀的军训生活心得体会篇1〈一〉我的大学我的梦

金色的六月,火红的六月。一场气势辉宏且激烈非常的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盛大打响。高考,像一个严格的教官手中紧握的指挥棒,它的一举一动,都系于千千万万学子的前途与命运。物竟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这一刻彰显了它的神圣意义。

侥幸从这场战争幸存的我,开始幻想我的大学,以及我的大学梦。

我的大学,首先要非常漂亮。设备,老师资源应属一流。当然,最重要的要有自由。刚刚过去的十几年寒窗苦读,早已被压得辛酸的翅膀当然要舒展一下。所以自由,很自然的成为接下来四年大学生活中必备的条件。

当然这是一个梦,也许永远实现不了的梦。〈二〉失落,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经过一个暑假的放松,9月1日那天,终于可以收起庸懒的肢腰走进我的大学生活。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全国上下所有大学中以独特的优越感傲视群雄。一想到我的大学将在这里渡过,心中便一阵窃喜。

但事与愿违,这不是我要的大学。

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严肃的校院风气,严谨的教学氛围;这一切的一切都直接告诉我,这里没有我要的那种生活。

不符合我期望的生活环境,再加上刚开始的水土不服,让我止不住难过。

〈三〉军训,有苦也有乐

同所有大学一样,警院大一新生也要进行军训。但是要为期一个月,而且训练强度大,要求高。这无疑问向我们预告了接下来一个月要过的怎样苦痛的生活。

军训,有苦也有乐。

军训刚开始强度不是很大,但随着进度的追赶,军训开始进入了正式的模式。每天头顶炎炎烈日,身裹作训服,野战鞋。正步,齐步,跑步;军姿,转体,敬礼!;一项也不落下。结束后,刚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还没来得及妄想要休息下,便又被拉回训练场。

但当结束了一天的军训后,我们集合在校园里,听教官向我们讲述部队里的故事。有时我们边吹着徐徐凉风,边跟教官学歌;有时边打边响,边唱边笑。

一天的疲惫就这样被抛却脑后,惟有内心无限的甜蜜。也许,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四〉没错,这就是我需要的生活

渐渐地,我发现,原来,这就是我最需要的生活。每天按时起床,跟同学一起去运动,去训练。这样即让我锻炼了身体,又让我们培育了团结互助的集体理念。

每天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按时按点的充实的生活方式,是军事化管理带给我的。它让我深深地压抑了懒散的心理。迈向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的道路。

渐渐习惯了这种充实的生活后,才发现这里没有我要的那种懒散生活,而给了我一种做迫切需要的生活。

〈五〉军训感想

在即将告辞军训的这个时刻,慢慢回想,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军训的苦,教我们成长;军事化的苦,教我们成长。我们从一个个散漫雀鸟励炼成勇于搏击的苍鹰,也许,这就是军事化管理的好处,就是警院的独特之处。

我爱警院!他教会我成长!我爱警院!他指导我成长!我爱警院!他见证我成长!难以忘怀的军训生活心得体会篇2

军训,是我们人生中必要经历的一次考验,这个考验能够磨练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学会遇到困难时敢于向前挑战,有永不退缩的精神!开学的30我们就来到操场集合,我们根据抽签的方式来决定顺序。结果,我们班抽到

第3篇: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曾经看过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觉很兴奋。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书籍中就有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借了这本书之后,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阅读计划,虽然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任务比较重,但是最近几周以来,我一直根据已定计划,坚持阅读。由刚开始的完全应付,到上一周及时记录阅读中引发真切的随感,再到这周对阅读中难以理解的地方能一遍两遍的反复阅读,乃至于对还是存在的困惑,想到借助网络功能,查阅相关资料,或阅读同行的心声,来帮助自己来进行消化。这一切的一切,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已开始对这本书有意思了。读了这本书,感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的“真”:《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我们教育界同志,应当有一个总反省,总忏悔,总自新”。《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中的“我所说的话,好象是责人,其实是责已,我也是师范教育罪案中之一人,纵有孙悟空的本领也是脱不掉的,如今只有戴罪立功。”读完这些脑海中马上出现了他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是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他的率真,勇敢由衷深深佩服。另外,在这一周阅读中,我花时间最多的就是理解他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这周内容的阅读,再回过头来阅读这本书的第一章节《教学合一》,现在我对这部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是我想如何运用这新思想指导我的实践工作,或在我的实践工作中如何进行消化,这才是最关键的.我会努力的。

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现象的深刻剖析,对教育现象的透彻讨论,对教育进展方向的正确指引,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人民教育家为人民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更是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就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在我们的心田。先生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粗略的学习不能体会其思想的精髓,于是,仔细地研读了先生的教学合一。

首先,关于“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一观点为我们新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它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培育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主动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乐观思考,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能力,要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精神以及刻苦努力的态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就如拿到了一把金矿的钥,只要你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不怕困苦的态度,配合上行之有效的采掘方法,你就可以在这座金矿里挖掘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而这笔财富,对于一个学生的一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又有意义呀!想必到了那时,学生一定会心存感激——因为当初的自己遇上了一位多么会教的老师。而老师要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精神,就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而这也正符合了陶老前辈关于“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的道理。作为老师,我们也是学生,学什么?像前辈学,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要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讨论正确的指导方向…….而这学习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教书如做学问一样,不进则退!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才会不断创新,就像早晨乡间的空气一样,是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对学生有益的。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的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老师自身应该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钻研符合学生口味的教材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快乐的上好课,提高课堂的质量。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教书的方法,都是怎样教别人学习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先去讨论一些学习的方法,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变孙悟空》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育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之中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好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性格,来讨论对他应该是实行怎样的措施。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老师,对于这点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细心,去讨论他们的思想,不仅做他们的师长,更重要的是去做他们的朋友。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学生爱惜有加,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这个初生之犊好好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正是告诉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就像葛苏杭老师那样,他所教的班级,三年来,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这样的老师,不正是和同学们融入一体,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记得有次改卷,正好和葛老师一组,他一边改卷,一边还在想着该给学生讲些什么,还想着学了这么久了,考了这么久了,再给学生们做什么练习,他们只会更累更辛苦。他正是一个知道如何“变成孩子”的老师。

这一段时间,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将会是一份永远无法用尽的财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提倡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也有所不理解。根据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不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但这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吗?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

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

记得前一阶段,看到一则介绍:“蜗牛喜欢吃什么呢?”过去,孩子们要问爸爸妈妈、问老师,现在他们说:“喂喂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喂养,孩子们发现蜗牛喜欢吃甜食,如草莓、香蕉、橘子等,而不喜欢吃芹菜、黄瓜等。孩子们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画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全班同学。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蜗牛吃了草莓排出红色的粪便,吃了橘子排出黄色的粪便。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孩子们得出结论,蜗牛粪便的颜色与吃的食物有关。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做中学”,受到孩子们的空前欢迎。这项教育改革实验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