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生物_第1页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生物_第2页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生物_第3页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生物_第4页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十)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血浆是沟通人体各部分体液的重要媒介,更是各部分体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细胞都能与血浆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血浆所含的一些物质能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血浆中出现代谢废物就表明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D.在卵母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血浆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解析】人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能够与组织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血浆所含的一些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能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B正确;正常机体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排泄系统,进而排出体外,C错误;卵母细胞的培养液属于体外环境,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答案】B2.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一定能进行b过程,不一定能进行a过程B.同一种RNA病毒既能进行e过程,又能进行d过程C.所有生物c过程一定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D.没有一种生物体内能同时进行以上五个过程【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DNA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d表示逆转录,e表示RNA复制。只有分裂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人体只有少数细胞能进行分裂,但是转录、翻译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的,A正确;同一种RNA病毒只能进行一种遗传物质的增殖方式,如HIV只能进行逆转录而不能进行RNA的复制,TMV只能进行RNA复制而不能进行逆转录,B错误;c过程是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只有核糖体,C正确;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只能进行a、b、c,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只能进行e、c或者d、a、b、c,D正确。3.某医生接待了甲、乙(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两位同时手被割破的病人,查看伤口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决定给甲注射破伤风疫苗,给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破伤风疫苗要突破前两道防线之后才能刺激机体B淋巴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B.乙病人通过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由其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C.与初次接种相比,给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使其产生更多的抗体D.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给乙病人的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会更长久【答案】C【解析】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乙病获得的抗破伤风抗体是外界给予的,不是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B错误;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以诱发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强烈,会产生更多的抗体,C正确;甲病人的治疗方法通过二次免疫过程发挥疗效,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而乙病人直接接受抗体,机体免疫系统不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不会长久,D错误。4.牛奶中的某种β酪蛋白存在A1、A2两种不同类型,二者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及消化产物如图所示。研究发现,BCM7会引起部分饮用者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反应。标注“A2奶”的乳品在国内外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1型β酪蛋白消化生成BCM7的过程涉及肽键的断裂B.A1、A2两种酪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很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消化酶能识别特定氨基酸序列并催化特定位点断裂,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A2奶”不含A1型β酪蛋白因而对所有人群均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A1型β酪蛋白消化生成BCM7的过程是由长的多肽变成短的多肽的过程,所以涉及肽键的断裂,A正确;A1、A2两种酪蛋白只有一个位置上的氨基酸种类不同,可推知这种差异很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B正确;消化酶能识别特定氨基酸序列并催化特定位点断裂,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正确;“A2奶”不含A1型β酪蛋白,因而其消化产物中没有BCM7,不会引起部分饮用者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反应,对所有人群均适用,所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未提及“A2奶”对所有人群均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D错误。5.4.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将实验一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则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B.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酶的含量不同C.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低温、pH为7的条件D.由实验一可以看出,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更多,其原因是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答案】A【解析】氧气的产生总量是由反应底物的量决定的,与提取液的种类无关,A错误;已知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则在相同pH下两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酶的数量不同导致的,B正确;过氧化氢酶应该保存在低温和适宜pH(7)条件下,C正确;与Fe3+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所以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更多,D正确。6.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B.人工制作的生态缸中所发生的演替与弃耕农田上所发生的演替的演替方向往往相反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D.动物的同化量不包含其排出的粪便、尿液中含有的能量【答案】B【解析】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中的随机分布,A错误;按演替的方向,生态系统的演替可分为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人工制作的生态缸中所发生的演替是逆向演替,而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正向演替,B正确;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不影响死亡率,只影响出生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C错误;动物的同化量不包含其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但包含尿液中含有的能量,D错误。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9.(10分)下图表示在温度为25℃和一定的CO2浓度条件下,测定某种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释放速率的曲线[单位:mg/(m2·h)]。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用等质量的花生种子替换该植物,则A点下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B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3)在D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对该植物持续进行14小时光照,则一昼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mg。(4)从该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分别加入到1号和2号两支试管中。在1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HCO3溶液,给予充足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花生种子含脂肪较多,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2)大于(3)150(4)1号试管中无气泡产生,2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而产生CO2,但叶绿体能利用溶液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点光照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对应的值为呼吸作用强度;B点为光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点为光饱和点,对应的值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温度改变时,温度改变了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由于花生种子含脂肪较多,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因此若用等质量的花生种子替换该植物,A点下移。(2)B点时整个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强度与总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而只有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自身的呼吸作用强度。(3)由图可得,在D点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5mg/(m2·h),呼吸速率为5mg/(m2·h),若对该植物持续进行14小时光照,则一昼夜积累有机物的量=[15×14-5×(24-14)]×180/192=150mg。(4)1号试管中是完整的线粒体和葡萄糖,但是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因此1号试管中无气泡产生;2号试管中是完整的叶绿体和NaHCO3溶液,NaHCO3溶液产生CO2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因此2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30.(10分)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吞噬细胞释放某种信号分子,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病原体入侵时,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将暴露出来的_________传递给_________细胞。(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稳态调节反应,上图中体现出的稳态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___调节。(3)阿司匹林具有退烧、镇痛、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它能______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生成,从而达到退烧、镇痛和消炎的效果。【答案】(1)抗原T淋巴(2)神经—体液—免疫(3)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前列腺素【解析】(1)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暴露出抗原决定簇,进而呈递给T淋巴细胞。(2)据图分析,图示过程包括了免疫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3)据图分析,阿司匹林能够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而达到退烧、镇痛和消炎的效果。31.31.(10分)中华鳖营养价值高,被人们视为滋补佳品。福寿螺是一种入侵的有害生物,需要被控制,将中华鳖和福寿螺混合养殖可以达到鳖肥螺控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外来物种与入侵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__________的种间关系,可能会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2)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福寿螺摄食时的声音能对中华鳖产生吸引,促使中华鳖对福寿螺的捕食,这种信息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信息,该实例说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捕食、竞争、寄生(2)样方法福寿螺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3)物理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1)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而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互利共生对双方都有利,因此外来物种与入侵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捕食、竞争、寄生的种间关系。(2)福寿螺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3)声音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福寿螺摄食时的声音能对中华鳖产生吸引,促使中华鳖对福寿螺的捕食,说明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2.(10分)下图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依次编号为A、B、C、D、E),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过程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A为精原细胞,则D的子细胞的名称均为____________。(3)一个母细胞经过图示所示的一个周期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是常用的癌症化疗方式,其原理是抑制癌细胞DNA复制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请分析该治疗方法是否对正常细胞的正常分裂有影响,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溴尿嘧啶(5BrU)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DNA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精原细胞(3)母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4)是,5氟尿嘧啶(5FU)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因此也会抑制正常细胞的DNA复制,进而影响正常细胞的分裂过程(5)B【解析】据图分析,A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处于有丝分裂末期,E处于有丝分裂后期。(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可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由于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因此A精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仍然是精原细胞。(3)在有丝分裂过程,母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一个母细胞经过图示所示的一个周期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4)根据题意分析,5氟尿嘧啶(5FU)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因此也会抑制正常细胞的DNA复制,进而影响正常细胞的分裂过程。(5)根据题意5BrU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C配对,又因题目要求“至少需要”,故假设从T―A开始复制。当DNA进行第一次复制时,A―5BrU;第二次复制时,5BrU―C;第三次复制时,C―G,所以至少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B正确。(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淀粉酶在工业生产上应用最早,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为了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首先要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淀粉酶的活性菌株。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培养基的碳源是_________。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平板________(填“正”或“倒”)置。培养基接种之前要进行灭菌和倒平板处理,并检测培养基平板的灭菌是否合格,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菌液稀释105倍后,涂布三个平板(每次取0.1mL),统计高产淀粉酶的菌落数分别为140、150、160,则稀释前1mL菌液中所含细菌为___________个。(3)若要保存高产淀粉酶的菌种,使用______(填“平面”或“斜面”)培养基,在________℃温度下保藏。(4)若把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持续振荡培养菌种比静置培养时的淀粉酶产量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淀粉倒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2)1.5×108(3)斜面4(4)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溶氧量,利于菌体与培养液的充分接触,促进菌体生长和代谢【解析】(1)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应该取含淀粉丰富的土壤,产淀粉酶菌株的培养基的碳源是淀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以避免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滴落污染培养基,培养基接种之前要进行灭菌和倒平板处理,并检测培养基平板的灭菌是否合格,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常用的方法是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2)每克(mL)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稀释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C=(140+150+160)/3=150个,V=0.1mL,M=105,把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可得稀释前1mL菌液中所含细菌数=C/V×M=150/0.1×105=1.5×108个。(3)菌种保藏有两种方法,若要保存高产淀粉酶的菌种,应使用斜面培养基,在4℃温度下保藏。(4)若把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持续振荡培养菌种比静置培养时的淀粉酶产量高,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利于菌体与培养液的充分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