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江苏专用)_第1页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江苏专用)_第2页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江苏专用)_第3页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江苏专用)_第4页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江苏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6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I: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冷情概览

一、理解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内容与解读:

1.背诵和默写:学生需要熟练背诵并默写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古诗文名句。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古诗文,

以及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段落。

2.理解和运用:学生需要理解古诗文名句的含义,并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下运用这些名句。要求学生

不仅要掌握名句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3.文学鉴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古诗文的韵律、意境和艺术手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4.文化传承:学生需要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和默写古诗文名句,感受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二、把握命题方向

(一)命题考向分析:

在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是必考题型之一。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语

文教材中经典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考试形式以填空题为主,题目通常会给出上句或下

句,要求考生填写相应的下句或上句。默写内容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为主,涵盖了古诗词、

文言文等不同文体。考点主要涉及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考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考题

中常会出现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等,需要考生准确掌握字词的正确写法。考试中还会出现一

些理解性的默写题目,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填写。

(二)备考策略:

1.熟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名句名篇,做到准确记忆和理解。

2.注意区分易混淆的字词,准确掌握它们的正确写法。

3.对于理解性的默写题目,要结合诗文的具体含义进行记忆和理解。

4.在考试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总结出题角度

考点题型分值

古诗文名句记忆式默写6分-10分

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

度题透视

d~-----------

A考向一记忆式默写

考法1指定诗文默写

1.(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诗文名句填空。

①海日生残夜,o(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采菊东篱下,o(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杜甫《望岳》中表达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O

【答案】江春入旧年悠然见南山人生自古谁无死先天下之忧而忧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

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入、悠、凌、览"

等字容易写错。

2.(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课文默写。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②采菊东篱下,o(陶渊明《饮酒》)

③,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但愿人长久,o(苏轼《水调歌头》)

⑤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哲理的名句是:

⑥小吴向朋友介绍无锡黄埠墩时说道:据说文天祥曾被关押于此,他在这里思考生死与忠义,日后在《过

零丁洋》中写下了千古名句"?。"

【答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悠然见南山几处早莺争暖树千里共婵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悠、莺、婵、娟、残、春、入、汗、青"

等字要正确书写。

考法2补写篇名与作者

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2)何当共剪西窗烛,o(李商隐《》)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两句,意思是说朋友之间如果心意相通、相互理解,

那么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在咫尺。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

思念。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

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并且对于古诗的

名称和作者也要烂熟于心。

本题中的易错字有"济、沧、涯、邻、雁"。

解题技巧/易错易混/特别提醒

(1)理解记忆:首先理解古诗文名句名篇的含义和背景,这样更容易记忆和默写。通过理解诗歌的意境、

情感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2)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加强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记忆。可以采取抄写、朗读、背诵等多种方式

进行练习,提高记忆效果。

(3)注意细节:在默写时,要注意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避免因为笔误或疏忽导致失分。

(4)总结归纳:对于易混淆的字词或句子,可以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在默写时更加准确。

(5)审题仔细:在考试时,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默写的内容和范围。避免因为审题不仔细而答错题

目。

A考向二情境式默写

考法1单句情境默写

4.(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孔子说:",。(《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

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②从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朝发暮至,船行之快,郦道元以","作

比,确实恰当。

③北固山下,王湾吟出的","两句诗,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

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④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

句:",。”

【答案】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君、御、疾、残、疑、柳。

5.(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

《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虽家境贫寒,但对富家子弟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答案】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考法2语段情境默写

6.(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用课文原句填空。

漫步诗文中,且行且思,丰盈生命。我读"日月之行,(1)"(曹操《观沧海》),诵"不畏浮

云遮望眼,(2)"(王安石《登飞来峰》),咏“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3)"(辛弃疾《南

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心潮为之澎湃。"仍怜故乡水,(4)"(李白《渡荆门送别》),让我

们感受真情;“三人行,(5)"(《<论语〉十二章》),让我们学到谦逊的品质;"(6),"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7),"(陆游《游

山西村》),让我们懂得人生哲理。

【答案】若出其中自缘身在最高层不尽长江滚滚流万里送行舟必有我师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缘、滚、焉、畔、疑、暗。

7.(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填写名句,感受作者笔端流露的各种热爱之情。

热爱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是陶弘景眼前"两岸石壁,(1)"的多彩,是常建笔下

"(2),潭影空人心”的禅意;热爱是对亲人挚友的牵挂,是苏轼"(3),千

里共婵娟”的祝愿,是王勃“海内存知己,(4)"的劝勉;热爱是对知识智慧的吸纳,是孔子

"(5),不亦说乎"的教诲,是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6)"的顿悟;热爱是

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激昂,是

“(7),”的爱国情怀。

【答案】五色交辉山光悦鸟性但愿人长久天涯若比邻学而时习之为有源

头活水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

(1)——(6)句注意易错字词"辉、涯、令B、为”等的正确书写。

(7)一一(8)句结合题干信息写出爱国情怀诗句即可。示例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例

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填写诗文名句。

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孔子"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告诉我们做学问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②"告诉我们探寻问题要追究事物根

源;曹操"老骥伏杨,③_____"告诉我们要有远大志向。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④"的奋斗精神,

范仲淹"⑤,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⑥"的实践态度,李白"长风破浪会

有时,⑦"的坚定信念,都给予我们精神指引。探索路上我们终会收获"⑧,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答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为有源头活水来志在千里吾将上下而求索不以物喜

绝知此事要躬行直挂云帆济沧海众里寻他千百度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源、索、躬、济、沧"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解题技巧/易错易混/特别提醒

(1)仔细审题:在答题前,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默写的语段和情境。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提示,

确保理解正确。

(2)理解情境: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境,理解语段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这有助于记忆和理解语段的内容,

为默写做好准备。

(3)回忆默写:在理解情境的基础上,回忆所学的古诗文名句名篇,找到与题目情境相符的语段。注意不

要混淆相似或容易混淆的语段。

(4)检查核对:默写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核对,避免出现错别字或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如果有错误或不

确定的地方,要及时修改或补充。

便新8

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

(新情境)(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

参观革命纪念馆时,你被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准备用","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表

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答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

结合题干信息"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表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写出爱国诗句即可。

示例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例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阚题特训

1.(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客舍青青柳色新。

(2)三万里河东入海,o

(3)为篱下黄花开遍,o

(4)《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

7E:,。

(5)学校要设计一张以"思乡怀人”为主题的海报,你在海报上题写两句连续的古诗

是,o

【答案】渭城朝雨泡轻尘五千仞岳上摩天秋空如拭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乎题意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朝、泡、摩、拭、峡、裳。以“思乡怀人"为主题的诗句:独在异乡为

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3)山河破碎风飘絮,o(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5)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燕然未勒归无计了却君王天下事身世浮沉雨打萍苟全性命于乱世宋濂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

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①②③④中注意"燕、萍、苟”等字的正确书写。

⑤《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

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

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

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

人。

3.(2023•江苏淮安•校联考二模)阅读需要和记忆相结合。组员请你将诗、文名句空白处填写完整。

①,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o(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王之涣写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望岳》中","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苔痕上阶绿千树万树梨花开海内存知己云归而岩穴暝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

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

要注意"痕、暝、凌、览"这几个字词的书写。

4.(2023•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默写。

(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3)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4),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秋草独寻人去后,o(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7)落红不是无情物,o(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8)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眼前景抒发愁苦悲戚之情的诗句是:?o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直挂云帆济沧海千里共婵娟露从今夜白寒林空见日斜时

野芳发而幽香化作春泥更护花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罔""济""斜""幽"的书写。

5.(2023•江苏徐州•统考三模)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映日荷花别样红。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万钟于我何加焉!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刘禹锡贬谪归来苦中作乐的两句诗是:",

(5)班级开展以"仰望星空"为主题的诗歌研讨会,你准备选用","两句连缀的古诗作为你的发

言主题。

【答案】接天莲叶无穷碧芳草萋萋鹦鹉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第5小题,默写的古诗含有"月""星"即可,如"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等。本题的“萋、鹦鹉、洲、辩”等字词容易写错。

6.(2023•江苏泰州•统考三模)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学而时习之,?

②,天涯若比邻。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O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O

⑤读诗文,怀天下。"天下"是江山,是人民,是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抒胸臆的爱

国热忱;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宏伟政治抱负。

【答案】不亦说乎海内存知己却话巴山夜雨时自缘身在最高层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

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本题易错字有:说、己、自缘、僵、哀、戍。

7.(2023・江苏无锡•统考三模)根据课文默写。

①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o(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新奇的比喻,将严寒冬天写得奇丽壮美,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ZE:,。

⑥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决心,正如杜甫在《望岳》

中所言:,O

【答案】匹夫不可夺志也非淡泊无以明志谁家新燕啄春泥零落成泥碾作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啄、碾、凌"

等字的写法。

8.(2023•江苏镇江•统考二模)默写。

①有同学说,复习课就是简单重复,收效甚微。请你用《论语十二章》的句子",。"让他明

白复习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②《岳阳楼记》中表现洞庭湖宽阔无边,水势浩大的句子是",

(3)白居易通过刻画卖炭翁矛盾而复杂心理,表现其艰难处境的诗句是:"—,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虚实结合,想象了团聚后的情景。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

炭贱愿天寒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详解】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矣、涯、炭、窗。

9.(2023•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古诗文名句填空。

(1)木受绳则直,o(荀子《劝学》)

(2),添得黄鹏四五声。(三衢道中《曾几》)

(3)感时花溅泪,o(杜甫《春望》)

(4),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5)出淤泥而不染,o(周敦颐《爱莲说》)

(6),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7)家乡盐城欢迎各位宾朋好友在最美好的时光里相遇,请用《〈论语》十二章》的句子表达你对朋友到来

的喜悦:①",?与挚友分别,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在天南海北却

心意相通的千古名句是",

【答案】金就砺则利绿阴不减来时路恨别鸟惊心岂不罹凝寒濯清涟而不妖

一抹晚烟荒戍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砺、阴、罹、

濯、涟、戍、垒、涯。

10.(2023•江苏南京•统考二模)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忽如一夜春风来,o(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浊酒一杯家万里,0(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6),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7)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望月怀人是古诗词的常见主题,请写出连续两句望月怀人的诗

句:,O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千树万树梨花开沉舟侧畔千帆过燕然未勒归无计

奉命于危难之间野芳发而幽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畔、帆、燕、

勒、奉、幽”等字的写法。

(7)考查古诗词的识记理解。解答时,结合自己的积累,选取有关"望月怀人"的连续两句诗词作答即可。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2023•江苏苏州•苏校考一模)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兼葭苍苍,。(《诗经•秦风》)

②,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o(杜牧《赤壁》)

⑤蓬山此去无多路,o(李商隐《无题》)

⑥但愿人长久,o()《水调歌头》)

⑦,草色入帘青。(刘禹锡《》)

⑧,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白露为霜日月之行俄顷风定云墨色铜雀春深锁二乔青鸟殷勤为探看

千里共婵娟苏轼苔痕上阶绿陋室铭浮光跃金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注意易错字词"霜、俄顷、雀、殷勤、婵娟、轼、苔痕、陋、铭”等的正确

书写。

12.(2023•江苏宿迁•统考三模)文学社举办"传诵经典,策励人生”演讲会,请你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学习贵在“乐之”,乐而得知,乐而忘忧,正如宋濂所言:"以中有足乐者①"(《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重在得法,要注重学思结合,切记"②,"(《《论语》十二章》)。学习何惧挫折?

"③,"(陆游《游山西村》),积极乐观总能创造奇迹;成功何须太心急?"④,"

(李白《行路难(其一)》),坚定信念方能成就自我。立大志者成大才,杜甫勇攀高峰,抒发"⑤,

(《望岳》)的豪情,诗圣之名照汗青;李清照不愧为词中英豪,"⑥o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之句,气象宏大,格调高昂。

【答案】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九万里风鹏正举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字词"罔、殆、凌、鹏”的写法即可。

13.(2023•江苏泰州•校联考二模)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O

②,君子好逑。

③会当凌绝顶,。

④,五十弦翻塞外声。

⑤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感叹光阴流逝:《〈论语〉十二章》中,子在川上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巧用典故也发出了如此的叹息,",

【答案】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窈窕淑女一览众山小八百里分麾下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

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旋〃"虬""窈

窕""摩""柯"等字词的书写。

二、情景默写

14.(2023•江苏南通•统考一模)每一个时代的英雄,都来自于平凡的坚守。用课文原句完成下表。

情感意蕴诗文名句出处

忧患意识(1)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

雄心壮志(2)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推己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3)_________o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怀才不遇我报路长嗟日暮,(4)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不畏世俗(5)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坚定信念(6)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舍身取义(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老骥伏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学诗谩有惊人句

俗子胸襟谁识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

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入、拂、骥、物、庇、俱、

谩、襟、沧、丹、汗”等字的正确书写。

15.(2023•江苏南通•统考一模)用课文原句填空。

祖国山川如此多娇,文人墨客驻足折腰。王湾在北固山下,感自然理趣"①,江春入旧年”(《次

北固山下》);谭嗣同途经潼关,抒少年意气"②,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李贺行雁

门郡,立报国之志"报君黄金台上意,③"(《雁门太守行》);孟浩然望洞庭湖,览磅礴气势"气

蒸云梦泽,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辛弃疾登北固楼,发愤图强"年少万兜餐,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许浑于城东楼,察晚唐风雨飘摇形势"⑥,⑦"

(《咸阳城东楼》);诸葛亮躬耕南阳,表淡泊志趣"⑥,⑦"(《出师表》)。

【答案】海日生残夜河流大野犹嫌束提携玉龙为君死波撼岳阳城

坐断东南战未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残、嫌、提携、撼、阁、苟、诸侯。

16.(2023•江苏镇江•统考一模)默写。

①看到学生将班刊取名为"学思小集",班主任脱口而出《论语》中的名句"_________,",叫了

声"好!"

②“元军大兵压境、兵临城下,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使元营!”老师停了一下,动情地说道,"此等情形,如

果借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来形容,文天祥真的是','了!"

③次北固山下,王湾以诗句","揭示了大自然新陈代谢的规律;扬州席上,刘禹锡的

诗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或“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详解】①只要是能体现学习和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都可,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或博学而

笃志,切问而近思;

②《出师表》中能体现局势危急,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注意本小题中的“残、畔"的正确书写。

17.(2023•江苏南通•统考一模)小通将古诗文中的经典名句分门别类进行辑录。请根据原句填空。

读诗文,品寒暑。走进诗词,探秘四时之美。这里有暮春群花竞艳,"草树知春不久归,(1)"

(韩愈《晚春》);有初夏阴雨连绵,"黄梅时节家家雨,(2)"(赵师秀《约客》);有秋日天高

云淡,"晴空一鹤排云上,(3)"(刘禹锡《秋词(其一)》);有冬日骤雪奇绝,"(4),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读诗文,怀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是江山、是人民,是岁月、是英雄。是"(5),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悲悯情怀;是"(6),"(范仲淹《岳

阳楼记》)的壮阔胸襟。

读诗文,悟本心。"本心"是"(7),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的宏伟抱负,是“僵卧孤村不

自哀,(8)"(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爱国热忱。"本心"是守住初心、回归本真。

【答案】百般红紫斗芳菲青草池塘处处蛙便引诗情到碧霄忽如一夜春风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骥伏杨

尚思为国成轮台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菲、碧霄、己、骥"

等字词容易写错。

18.(2023•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默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历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1),",则是忠君报国的慷慨誓言;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的(2)",o可怜白发生”,写尽了志士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范仲淹《岳阳楼记》

中的"(3),”,抒发了古代仁人志士不论身在何处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4),!风雨不动安如山”,展现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的济

世情怀;杜牧《泊秦淮》中的"(5),”,则是诗人感慨统治者不吸取历史教训、担

心国家命运的忧愤之词。

【答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