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礼仪民俗讲解_第1页
人际礼仪民俗讲解_第2页
人际礼仪民俗讲解_第3页
人际礼仪民俗讲解_第4页
人际礼仪民俗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民俗人际礼仪民俗学习目标了解礼仪的含义与特征;了解中外各国人际礼仪的习惯,掌握人际礼仪的原则与技巧;能运用人际礼仪的规范与技巧分析问题,进行人际交往。学习内容一、人际礼仪民俗基础二、中外人际礼仪民俗巡礼三、中外人际礼仪民俗文化的比较项目一人际礼仪民俗基础一、人际礼仪的含义是指在一定交往场合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礼貌之礼、礼节之礼、伦常制度之礼二、人际礼仪的特征(一)规范性(二)形式性(三)对象性(四)策略性三、人际礼仪的原则(一)真诚友善原则(二)理解宽容原则(三)尊重隐私原则(四)规范自律原则四、人际礼仪的作用(一)尊重作用(二)约束作用(三)教育作用(四)调节作用项目二中外人际礼仪民俗巡礼一、中国汉族人际礼仪习俗(一)古代汉族的人际礼仪习俗1.举止礼2.拜见礼3.称谓礼(1)“站”的规范经立共(恭)立肃立卑立汉初陶立俑(共立)(2)“坐”的规范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经坐共(恭)坐肃坐卑坐陕西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坐俑(经坐)箕踞则是一种轻慢不雅、不拘礼节的坐姿秦箕踞姿陶俑(3)“行走”的规范古代的行走礼仪规范包括脚步的轻重快慢、体态仪容等“趋”、“翔”在行走时作为晚辈,不要于中道行走,因为中道是尊者行走之处,晚辈当避让。(4)“穿戴”的规范冠戴:古人成年举行冠礼,把头发束起扎于头顶,并戴冠插笄固定2.拜见礼(1)揖礼拱手作揖长揖打躬左手拢右手叉手礼(2)跪拜礼“跪”指膝部着地,“拜”则指双手着地。古代女子行礼“拜万福”,即稍作鞠躬虚坐之状,两手合拢按下,口中常常说着“万福”。3.称谓礼俗(1)名字称谓礼俗“乳名”是由家长取的,“名”一般是到了上学年纪由家长或老师取的“字”是成年行冠礼时取的,是成人的标志“号”一般自己为自己取的叫“自号”大臣给皇帝、皇后、太后生前的赞美性名称叫“尊号”;给已死者的叫“谥号”(2)名称避讳礼俗。避讳分国讳和私讳避国讳最常用的方法是改字去字。还有以下几种方式:缺笔,字的最后一笔或倒数第二笔不写;空字,把犯讳的字空而不写,如王世充写成王充;覆盖,把犯忌讳的字用黄纸盖上。避私讳也常用改字、替字等方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3)指称称谓礼俗自谦称谓是以卑己、谦己,即降低自己而间接地表示礼敬对方卑、下、小鄙、贱等字,如卑人、下鄙、小人(我)等尊称对方则是向对方直接表达敬意多用子、公、君、卿等字,类似现在的“您”,对有知识、有才能者多以“先生”相称,(4)与双方相关之人、物方面的称谓礼俗抑己尊人如妻子称“贱内”,儿子称“小犬”,自己的身体称“贱体”“贱名”“贱字”“痴长”“贱寿”对对方的人际事作表达要直接表示敬意“令尊”“贵府”“令夫人”“高姓大名”“贵庚”官场称谓礼俗文官最高品级为大学士,别称有相国、中堂;尚书的别称有冢宰、太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等;侍郎又称小宰、少司马、少司徒、少司空等;地方官员按品级有制台、制军、中函、抚台、道台、州牧、刺使、明廷、大全等;武官则有军门、提台、总镇、镇台、协台等。除去每个具体官员的特指别称,低级官吏对知府以上官员尊称为宪台。(二)现代汉族人际礼仪习俗1.举止性礼节(1)握手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掌心向里,指尖稍向下,向对方握手。(2)鞠躬鞠躬礼是从中国商代一种叫作“鞠祭”的祭天仪式发展而来的表示尊敬、崇敬与虔诚的礼节大礼、中礼和小礼(3)拥抱拥抱是传递感情的一种举动。(4)手势礼通过手势礼的信息传达有时比语言更直接更准确(5)眼神礼这是一种视线礼。与人交谈,目光高度要恰到好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被斜视的人是不会说出心里话的。(6)微笑微笑是一种交际应变的表情语,它在交际中被普遍使用大多数时候微笑表达的是尊敬、友爱、关怀、认同、欢迎、祝贺之类的意思3.言语礼仪(1)称谓。这里包括敬称和谦称“您”、“您老人家”、“君”姓名称谓“老+姓”用在非正式场合,称比较熟悉的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姓+老”是对干部、知识分子老年男性的尊称;“小+姓”是非正式场合年长者对年轻者表示亲切的称谓;“小+名”是年长者对年轻者或同辈关系亲密者的称谓,感觉是很亲切。(2)问候语走在路上或在公共场合,遇见相识的人,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候致意。可以说“您早”、“您好”、“晚上好”。二、少数民族人际礼仪习俗(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人际礼仪民俗1.满族请安、打千(妇女为蹲安)、靠肩礼和顶头等抱见礼“尊老”的特点也很突出打千2.朝鲜族“尊老、敬老”举办“花甲”庆寿宴会3.鄂伦春族请安问候、下马致敬、叩首三拜等三种形式。(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际礼仪习俗1.维吾尔族待客和做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吃饭或与人交谈时,最忌讳吐痰、擤鼻涕、挖鼻孔、掏耳朵、剪指甲、挠痒等,否则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在屋内炕上坐下时,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或奉送礼物、茶饭碗时要用双手,单手接受或递送物品被视为缺乏礼貌;家里有客人时不能扫地。2.回族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自亡的、非伊斯兰教者宰杀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3.蒙古族只要有客人到来,不论相识与否,主人便出来迎接,并为客人拉缰扶蹬,请人下马,并总是先问“塞百奴”(您好)通常的礼节是敬奶茶和奶制品、煮“手扒肉”,最高的礼遇是“献哈达”。敬鼻烟壶烤全羊4.藏族藏族礼俗中具有鲜明的等级观念。拜见活佛、大喇嘛要行跪叩礼。礼貌用语分一般语、敬语、最敬语,最常见的礼仪是献哈达、磕头、鞠躬和敬酒茶。(三)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人际礼仪民俗1.壮族只要有客人到访,主人便会竭尽所能给客人提供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辈和新客尤其热情2.瑶族待客礼节是“挂袋子”与“瓜箪酒”“盐信”3.黎族请客人吃槟榔客人吃完饭,由自己洗刷碗筷,并放回原来的位置客人拜别时,不能由自己拿走行李或其他东西

4.土家族若有客人到访,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回避“八”和“十”5.苗族在苗族人家做客,切忌不能夹鸡头吃,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6.高山族喜欢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聚会7.侗族侗族有“路不拾遗”的良好风尚打油茶(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际礼仪民俗1.彝族在特殊的公共场合,就坐排位要按长幼尊卑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的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而且至少也要烟茶招待。“打羊”、“打牛”2.傣族客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3.白族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三道茶”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4.景颇族“送礼篮”嚼烟丝和饮酒是景颇族人向客人表示友好、尊重与礼貌的方式阔叶当碗碟三、外国人际礼仪民俗

(一)亚洲国家人际礼仪民俗1.日本鞠躬拜访他人时总是避开清晨、深夜及用餐时间礼品为奇数“不给人添麻烦”2.韩国“礼仪之邦”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爱和责任感十分强烈3.泰国“微笑的国度”合十礼讨厌在平时生活中拍拍打打的举止习惯不要用左手交换名片或递接物品喜欢红色、黄色,禁忌褐色荷花最受泰国人喜欢4.新加坡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人们见面和分手都要握手谈话时,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谈旅行见闻、你所去过的国家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5.印度脱鞋示敬合十问候合十俯首摸脚礼吻脚礼嗅礼(二)欧洲国家人际礼仪民俗

1.英国比较含蓄、矜持、庄重、自谦且富有幽默感注重礼仪、讲究服饰、彬彬有礼,崇尚“女子优先”的原则称其“不列颠人”2.法国以握手为礼,少女和妇女也常施屈膝礼贴面礼吻手礼3.德国守信用、重承诺、讲效率,时间观念极强,能准时赴约,被看成是社交中的典范。小礼物称呼他们的头衔4.俄罗斯拥抱“面包和盐”俄罗斯绅士的风度5.意大利北方人比较注意行为举止,比较注意谈吐,注重个人享乐,时间观念较强。南方人则较保守,虽然性格开朗,人也非常热情,但更注重传统的家庭生活,时间观念不强。6.西班牙见面礼节一般采取握手、亲吻或拥抱三种方式(三)美洲国家人际礼仪民俗

1.美国优越感极强,效率高,时间观念强行吻礼只是对特别亲近的人才进行,而且只吻面颊怕“老”2.加拿大较为保守不要偏袒分裂主义微笑和施握手礼、赠送名片3.巴西微笑和施握手礼、赠送名片对时间与工作都很随便4.墨西哥微笑和握手亲吻和拥抱虽然也是惯用的礼节,但仅限于熟人、亲戚、朋友和情人之间。(四)非洲国家人际礼仪民俗

1.埃及拥抱行贴面礼“右比左好”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送东西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侮辱性的。2.南非“黑白分明”、“英式为主”南非黑人以鸵鸟毛或孔雀毛赠给贵宾3.肯尼亚肯尼亚人很讲礼貌尊敬老人女性见到外国人,一般行半跪腿礼(五)大洋洲国家人际礼仪民俗1.澳大利亚“妇女第一,女性优先”待人接物都很随和文明有礼、乐于助人“平等主义者”说话非常率直2.新西兰尊敬长辈毛利人能歌善舞,男子跳舞还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吐舌头、瞪眼睛、做鬼脸等)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谈论有关国内外政治、天气和体育等话题项目三中外人际礼仪民俗文化的比较一、中外人际礼仪的特点(一)中国人际礼仪民俗的特点1.注重家庭关系2.强调集体主义3.面子问题4.等级观念5.“贬己尊人”(二)外国人际礼仪民俗的特点1.女士优先2.个人主义3.个人荣誉感二、中外人际礼仪民俗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见面礼仪中:握手礼西:拥抱礼和亲吻礼(二)称呼礼仪中国人姓名的构成、排列顺序是前姓后名式中国人的称呼与人伦道德、风俗习惯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民族性西方人姓名是前名后姓氏(三)谈吐礼仪1.见面打招呼在中国文化中,熟人之间打招呼习惯说:“吃饭了没?”“去哪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和关心西方,日常打招呼很简单2.称赞和回答中国人愿意接受他人对家人的赞扬表示谦虚遵循儒家的文化传统,以谦逊为荣西方人乐于接受他人的称赞,同时对他人的感谢和赞美不离口肯定自己,也肯定他人3.互相交谈中国人在一起的聊天话题一般会是家庭、婚姻、孩子、工作、收入等西方文化中,年龄、婚姻、家庭情况、工作收入等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忌讳他人问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