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自动化仪表》期末复习摘要
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单元组合仪表之间用标准统一信号联系:①气动仪表(QDZ系列):20-100kPa气压信号;
②电动仪表信号:(A)DDZII系列:0-10mA直流电流信号;(B)DDZIII系列:4-20mA
(1-5V)直流电流信号。
2.专用术语:①被控过程(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
设备或机器。②被控变量:被控过程内要求保持设定值的工艺参数。③操纵变量:受控制器
操纵的用以克服干扰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④扰动:除操纵变量
外,作用于被控过程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实例被控过程:锅炉汽包
被控变量:汽包液位
操纵变量:水的流量
扰动:水压力、蒸汽流量
锅炉汽包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⑤设定值:工艺参数所要求保持的数值。⑥偏差:被控变量实际值与设定值之差。⑦负反馈:
将被控变量送回输入端并与输入变量相减
3.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
①闭环控制:在反馈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值被送回输入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偏
差进行控制,控制被控变量,这样,整个系统构成了一个闭环。闭环控制的特点(优点):
按偏差进行控制,使偏差减小或消除,达到被控变量与设定值一致的目的。闭环控制的缺点
控制不够及时;如果系统内部各环节配合不当,系统会引起剧烈震荡,甚至会使系统失去控
制。
②开环控制:根据扰动信号的变化来进行控制。开环控制的特点(优点):不需要对被控变
量进行测量,只根据输入信号进行控制,控制很及时。环控制的缺点:由于不测量被控变量,
也不与设定值相比较,所以系统受到其他扰动作用后,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无法消除偏差,
这是开环控制的缺点。
4.★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比较/广义对象(P5):
机构
设定值e(t)被控变量
控制装置执行器过程
r(t)u(t)c(t)e(t):偏差
u(t):控制作用(控制器输出)
测量值
检测元件、变送器q(t):操纵变量
y(t)
c(t):被控变量
闭环控制系统组成y(t):测量值
r(t):设定值
控制器:比较机构和控制装置的组合;广义对象:过程、执行器、检测变送的组合。
5.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6.★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
①★定值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形式(阶跃扰动):
发散振荡
单调发散
等幅振荡
衰减振荡
单调衰减
(e)单调衰减
②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1)最大动态偏差(emax):对于定值控制系统,F
过渡过程的最大动态偏差是指被控变量第一个振B,I
z
y(^)幺一、Lyix;1T.
荡波的峰值与设定值之差。即:图中的0
A士稳态…特性1
(2)衰减比n:第一个波的振幅与同方向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即:〃=O
B
注:n>l:衰减振荡;n=l:等幅振荡;n<l:发散振荡。为保持足够的稳定裕度,一般希
望过渡过程有两个波左右,与此对应的衰减比在4:1到10:1的范围内。
(3)余差(es):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终了时设定值与被控变量稳态值之差。即:
0=r-y(°°);上图中,%=♦y(co)=C。
(4)回复时间(过渡时间)(Ts):控制系统在受到阶跃外作用后,被控变量从原有稳态值
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要的时间。实际上,被控变量接近于新稳态值的±2%的范围内且不再
越出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可计为过渡时间。
(5)振荡频率(或振荡周期)(3):渡过程同向两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振荡周期或工
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
豳某换热器的温度调节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分别求
出最大偏差、衰减比、余差、过渡时间(设定值为200℃\
(1)最大偏差:emax=230-200=30(℃)
⑵余差:eM=200-205=-5(℃)
(3)衰减比:n=(230-205):(210-205)=25:5=5:l
(4)过渡时间:Ts=22min
温度℃
-
-
十
+
_L
2022
5
第二章过程特性
1.过程特性的类型:
①通道的概念:控制通道:操纵变量q⑴对被控变量c(t)的作用途径。扰动通道:扰动变
量f(t)对被控变量c(t)的作用途径
②响应曲线有四种(P13):有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有自衡的振荡过
程、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2.★过程的数学描述:
①一阶被控过程控制通道的动态方程为:7;也也+Ac⑺=K0Aq«)
at
②一阶被控过程扰动通道的动态方程为:7;也殳+Ac⑺=KN(t)
Jdt
注:如果有纯滞后:AqQ-70)。其中,几、Tf、K。、Kf分别为控制通道、扰动通道的时间
常数和放大系数。
3.过程特性的一般分析:描述有自衡非振荡过程的特性参数有放大系数K、时间常数T和时
滞T。
①放大系数K:希望K。稍大,希望Kf小一些。
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K。:K。=A但="⑹一。⑼;
△qNq
田.IZ。Ac(oo)c(8)-C(0)
扰动通道的放大系数Kf:Kn---=~O
2Af
定义2在阶跃外作用下,一个阻容环节的输出变化量保持初始变化速度,达到新的稳态值
所需要的时间。(如何求得T的方法,参见右图)
③时滞T:在输入变化后,输出不是随之立即变化,而
是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纯滞
放大系数K=B/A
后(时滞)现象。(定义中的纯滞后包括了两种滞后:时间常数T
纯滞后,
纯滞后、容量滞后,即:T=T0+Tc)其中:纯滞后
是由于信息的传输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容量滞后Tc是
多容量过程的固有特性,是由于物料或能量的传递需要通过一定的阻力而引起的。
【关于时间常数T和时滞T的图解,参见P19图2-13】
4.过程特性的实验测定方法:最常用的是阶跃扰动法(反应曲线法1其它还有:矩形脉冲
扰动法、周期扰动法、统计相关法。
第三章检测变送
+AY
1.★测量误差:相对误差(仪表弓用误差):八=Xl。。%,-小最大弓I
用误差又称为允许误差bmax。(一般仪表量程上限Ymax在被测变量的4/3-3/2倍)
2.仪表的性能指标:
(1)精确度(精度):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来划分成若干等
级的。精度等级:允许误差去掉"土"号及"%"后,系列化圆整后的数值。目前我国生产
的仪表的精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4,051.0,1.525,4.0等。
★关于选表与校表的区别:选表往精度等级小的靠;校表往精度等级大的靠。
实例
某台测温仪表的量程是600-1100℃,其最大绝对误差为±4℃,试确定该仪表的精
度等级。
+4
仪表的允许误差为Sa=x100%=±0.8%
11UU—oUU
,这台仪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L0级(校表)
某台测温仪表的量程是600--110(FC,工艺要求该仪表指示值的误差不得超过±4℃,
应选精度等级为多少的仪表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4
根据工艺要求,仪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4mx=—^—-xlOO%=±0.8%
所以只能选择一台允许误差为±0.5%,即精确度等级为0.5级的仪表,才能满足工艺
要求。(选表)
(2)变差(回差):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同一台仪表对某一变量进行正反行程测
量时对应于同一测量值所得的仪表读数之间的差异。(仪表的变差不能超出仪表的允许误差)
(3)灵敏度和分辨率:
灵敏度:仪表的输出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变化量的比值,即:灵敏度=AY“X
(灵敏度反映了仪表对被测量变化的灵敏程度)
分辨率(仪表灵敏限):仪表输出能分辨和响应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4)动态误差:由于仪表动作的惯性延迟和测量传递滞后,当被测量突然变化后必须经过
一段时间才能准确显示出来,这样造成的误差。
(5)线性度:衡量仪表实际特性偏离线性程度的指标。线性度差就要降低仪表精度。
3.温度检测:
热电偶名分度号特点
①温度检测方法: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铝锭‘而锯’B热电势小,精度高,价格高
粕镂W粕S热电势小,精度高,线性差,价格高
②★热电偶:
7八银铭■银硅K热电势大,线性好,价格低
E热电势大,线性差,价格低
(1)测温原理——热电效应镇智康铜
(2)分度号:与分度表所对应的热电偶的代号:B、S、K、E等。(参见右图)
(3)★补偿导线:解决参比端温度的恒定问题。
(4)★热电偶参比端温度补偿(测量的准确性):
补偿原理:工作端温度e,参比端仇,热电势为E(e,o)=石⑹%)+E(%,O)
参比端温度补偿方法:(A)计算法(B)冰浴法(C)机械调零法(D)补偿电桥法(常用x
③★热电阻:
(1)分类:金属热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
(2)采用三线制接法:消除连接导线阻值变化带来的误差。
(3)分度号:Pt50、PtlOO、Cu50等。
④★热电偶与热电阻的选择:高温T热电偶;低温(500℃以下)T热电阻
(1)热电偶:
(A)参比端温度补偿;
(B)补偿导线的极性不能接反;
(C)分度号应与配接的变送、显示仪表分度号一致;
(D)在与采用补偿电桥法进行参比端温度补偿的仪表(如电子电位差计、温度变送器等)
配套测温时,热电偶的参比端要与补偿电阻感受相同温度。
(2)热电阻:
(A)分度号应与配接的变送、显示仪表分度号一致;
(B)采用三线制接法;
(C)配套使用仪器:电子自动平衡电桥。
4.流量检测:
(1)三种流量表示:
质量流量(qm):单位时间内流过某截面的流体的质量。单位:(kg/s)
体积流量(qv):单位时间内流过某截面的流体的体积。(工作状态)单位:(mVs);qm=qv
P
体积流量(qvn):折算到标准的压力和温度下的体积流量。(标准状态下:一个大气压,20℃)
(2)★流量检测的主要方法:
①测体积流量:
(A)容积法(不用直管段恒流):如:椭圆齿轮流量计、腰轮流量计、皮膜式流量计等。
(B)速度法:有差压式、电磁式、漩涡式、声学式、热学式、涡轮式。
②测质量流量:间接法(测出体积流量和密度,经过计算得到。主要有压力温度补偿式质量
流量计)和直接法(如:科里奥利力式流量计、量热式流量计、角动量式流量计)
5.差压式流量传感器:
(1)节流装置(前后要有一定长度的直管段):
★流量方程式(差压与流量的关系):体积流量%=质量流量心=KJ2A%
(2)靶式流量计;(3)涡轮流量计;(4)电磁流量计;(5)转子流量计;(6)旋涡流量计;
(7)超声波流量计。
6.★压力检测:
(1)压力定义:定义为均匀而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2)压力的三种表示:绝对压力(PX表压力p(又称相对压力,是指绝对压力与大气压
力(Po)之差1负压/真空度(负的表压)»
7.物位检测:
★常用物位检测仪表——差压式液位计(关于迁移问题):
(1)取压点与液位零面在同一水平面:\液位零面
图3-41差压传感
设被测介质的密度为P,容器顶部为气相介质,气相压力为器测量液位原理图
PA,PB是液位零面的压力,P1是取压口的压力,根据静力学原理可得
P?=PA,PiPA+Pgh~P=P「Pz=Pgh
因此,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的压力差为
图3.42液位测
量的正迁移
.■液位测量问题就转化为差压测量问题了。
(2)取压口低于容器底部:
..A=PA
PI=PB+耳Qg=PA+hPg+KPS
二A。=PI-P2=Pgh+Pg%
在无迁移情况下,实际测量范围是0~(hopg+hmaxpg)o原因是这种安装方法使AP
多出一项hopg。当h=0时,AP=hopg,因此Po>20KPa。为了迁移掉hopg,即在h=0
时仍然使Po=2OKPa,可以调整仪表的迁移弹簧张力。.迁移量hopg>0,是正迁移。量程
迁移后,测量范围为O~hmaxpg,再通过零点迁移,使差压式液位计的测量范围调整为h0
pg~(hopg+hmaxpg)。
8.★变送器:作用:将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标准统一信号送往显示仪表或控制仪表进
行显示、记录或控制。常见的变送器有:温度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流量变送器、液位变送
器等。工作原理:负反馈原理。
★变送器的量程、零点迁移:(y为标准输出信号;x为被测参数)
(1)量程迁移(调整斜率):目的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上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相对
应。
因为y='((4+z0),所以改变反馈系数F的大小可以实现量程调整,F大则量程大。
F
(2)零点迁移(平移):目的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相对应。
①零点调整:Xmin—0②零点迁移:Xmin衣0(A)正迁移:Xmin>0(B)负迁移:Xmin
<0
★调节次序:先量程调节,后零点调节。
使用温度变送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前都要进行量程迁移和零点迁移。
(2)温度变送器要与输入信号类型相符,分度号的匹配、接线等。
★此外: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热电偶的参比端要与变送器上的补偿电阻感受相同温度。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金属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接法,半导体热敏电阻不用。
第四章显示仪表
1.模拟式显示仪表:
(1)★电子电位差计——配热电偶(热电偶短路一指针指向参比端温度)
功能:与温度、流量、压力、差压、成分等变送器配接,可以测量和显示能转换成毫伏及直
流电压信号的工艺变量。
原理:电压补偿原理。用已知电压来补偿未知电压,使测量线路的电流等于零。用这种方法
测量电压比较精确,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测量线路,也就不存在线路电阻影响问题。【BZZ】
型号:用XW系列来命名,X表示显示仪表,W表示直流电位差计。XW-
类型:小型长图显示、大型长图显示、圆图显示等。
(2)★电子自动平衡电桥——配热电阻
功能:对能转换成电阻值的各种变量进行测量、显示、记录。
原理:电桥平衡原理。
型号:根据输出电压:XD系列——交流平衡电桥;XQ系列——直流平衡电桥
2.数字式显示仪表:
★数显仪表的组成框图(右图):
工艺变量非线性校
T信号变换唐维小i正或开方「HA/D转换卜d标度变换一数字显示
(热电势)运算
(热电阻)fv/i转换卜A电流信号
继电器触点动作
“或电流信号
T光柱电平驱动卜A光柱显示
第五章执行器
1.★组成: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组成。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指根据控制器控制信号产生推
力或位移的装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是根据执行机构输出信号去改变能量或物料输送量的
装置,通常指控制阀。
2.分类:液动、气动、电动。
3.执行机构:气动执行器的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气动执行机构主要分为薄膜
式和活塞式。
4.控制阀:调节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改变的节流元件。执行器如气动薄膜控制阀的执行机
构和调节机构组合起来可以实现气开和气关式两种调节。
5.★气动薄膜控制阀的流量特性:
(1)定义:流量特性是指流过阀门的调节介质的相对流量与阀杆的相对行程(阀门的相对
开度)之间的关系。
(2)理想流量特性:控制阀的前后压差不变时得到的流量特性。特点:
0孕
完全取决于阀的结构参数;主要有三种类型:线性、对数、快开。
以g(%)
线性阀:是指控制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线性关系。阀杆单位行程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
量变化是常数。
对数阀(等百分比流量特性):是指单位行程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
成正比关系。
快开阀: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大流量,随着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随后在增大
开度时流量的变化很小,故称为快开特性。
(3)工作流量特性:实际上控制阀的前后压差是变化的。酉己管系
数S:控制阀全开时,控制阀上压差APv与系统总压差AP之比。
选择原则:
S>0.6:认为工作特性与
即:S=A&/Ap。S=1时,系统的总压差全部降在控制阀上,
理想特性相同。
0.3<S<0.6:
工作流量特性就表现为理想流量特性。一般希望S值最小不低于
S<0.3(流量特性畸变很
大):节能运行,可以进
0.3。
行静态非线性补偿。
(4)动态特性:气动薄膜控制阀膜头是一个空间,它可以看作为
一个气容,从控制器到气动薄膜控制阀膜头间的引压管线有气容和气阻,所以管线和膜头是
一个由气阻和气容组成的一阶滞后环节,其时间常数的大小取决于气阻和气容。
(5)控制阀口径的确定:依据:流通能力。
6.阀门定位器(了解):
功能:接受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然后将该信号成比例地输出到执行机构,当阀杆移动以后,
其位移量又通过机械装置负反馈作用于阀门定位器,它与执行机构组成一个闭环系统。
采用阀门定位器,可以增加执行机构的输出功率,改善控制阀的性能。
目前较多使用电动控制器,控制阀较多使用气动控制阀。
阀门定位器的作用:
(1)改善阀的静态特性
(2)改善阀的动态特性:改变了阀原来的一阶滞后特性,减小时间常数,使之成为比例特
性。一般地,气压传送管线超过60m时,应采用阀门定位器。
(3)改善阀的流量特性——通过改善反馈凸轮的形状
(4)用于分程控制
(5)用于阀门的反向动作——可改变阀的气开、气关特性
7.控制阀流量特性的选择:选择原则:使整个广义对象具有线性特征。
8.控制阀气开、气关的选择:选择原则:安全原则。
第六章控制器(调节器)
1.概述: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作用:控制执行器,改变操纵变量,使被控变量符合生
产要求。分类:按能源形式分类:气动、电动;按信号类型分类:模拟式、数字式;按结构
形式:基地式、单元组合式、组装式、集散控制系统。
2.基本控制规律:定义: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控制器的输入信号
e(t):是测量值y(t)与被控变量的设定值之差,即e(t)=y(t)-r(t);控制器的输出信号u(t):
是送往执行机构的控制命令。控制规律就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u⑴随输入信号e⑴变化的规
律。
3.PID控制算法:
(1)★比例度b:定义:控制器输入的变化相对值与相应的输出变化相对值之比的百分数,
Z—Z1[/—7/1
表达式为:8=3i一迎X100%=------照一叽X100%=Cx——X100%(必记)
一______A___M______KcZmax-ZminKc
(其中,c为仪表系数)(具体而言:使控制器的输出变化满刻度时,输入信号必须改变全
量程的百分之几)。对于单元组合仪表,有
(Zmax-Zmin)=(Mmax-"min)=^=gX100%。
★比例度5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①在扰动(如负荷)及设定值变化时有余差存在。②比
例度愈大,过渡过程曲线愈平稳,余差也愈大。比例度愈小,过渡过程曲线振荡愈厉害。当
最大偏差就大。(参见右图)
(2)比例控制特点(存在余差):是最基本、最主要、应用最普遍,
它能迅速克服扰动的影响,使系统很快稳定。适用场合:扰动幅度较
小、负荷变化不大、过程时滞较小或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3)积分作用特点:(A)消除余差,却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B)落
后性:积分控制作用总是滞后于偏差的存
在。积分时间「定义:在阶跃偏差作用下,
控制器的输出达到比例输出的两倍所经历
的时间,就是积分时间Ti。积分时间Ti越
大,直线越平坦,说明积分作用越弱。随着Ti减小,则积分作用增强,消除余差较快,但
控制系统的振荡加剧,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积分饱和:积分饱和指的是一种积分过量现象。
解决积分饱和问题的常用方法是采用PI-P控制规律。另外,还有积分限幅法,变速积分法
等。
(4)微分作用特点(超前控制):理想微分器在阶跃偏差信号作用下的开环输出特性是一
个幅度无穷大、脉宽趋于零的尖脉冲,输出只与偏差的变化速度有关。微分时间TD越大,
微分作用越强。由于微分在输入偏差变化的瞬间就有较大的输出响应,因此微分控制被认为
是超前控制,适用于容量滞后。
(5)★实际PID控制:=K,A1+上+(勺—1)exp(—凡)(必记)
式中第一项为比例(P)部分,第二项为积分(I)部分,第三项为微分(D)部分。心为比
例增益,KD为微分增益;下为积分时间;TD为微分时间,A为阶跃信号。
适当的微分作用:在负荷变化剧烈、扰动幅度较大或过程容量滞后较大的系统中,适当引入
微分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
如右图所示:
TD太小:对系统的控制指标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如曲线1;
TD适当:系统的控制指标将得到全面的改善,如
曲线2;
TD过大:引入的微分作用太强,可能导致系统产生剧烈的振荡,如曲线3。
如果要求引入微分作用后仍然保持原来的衰减比n,则可适当减小控制器的比例度。
适用场合:用于时滞大的场合,特别是在温度控制系统,
e(%
阶跃偏差作用下的比例
阶跃偏差下的积分控制器开
控制器的开环输出特性
环输出特性
(6)★「、I、D开环输出特性:
实例某台PID控制器偏差为1mA时,输出表达式为A"=2+8e'(t单位为分钟\试
问:(1)这是什么控制规律?(J)求出控制器各个军制参数。(3)画出其于阶跃偏差作用下的
理想微分器在阶跃偏实际比例微分开环
解:刈=2+8二;又有A"⑺差信号作用下的开环。―i)exp(-9)。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
TD
(1)PD控制规津
KCA=2
(2)\KCA(KD-1)=8解之得:Kc=2,KD=5,TD=5。
(3)开环输出特性曲线:为KcA=2,KCKDA=10曲线如右图所示:
4.模拟式控制器:
(1)DDZ-m型电动单元控制器:输入信号为来自变送器或转换器的1~5V直流测量信号,
设定信号为1~5V直流信号,两者相比较得到偏差信号,然后对此信号进行PID运算后,
输出1~5V或4~20mA直流控制信号给执行器,以实现对工艺变量的控制。
(2)控制器的工作状态有"自动"、"软手动"、"硬手动"及"保持"四种:软手动一微调;
硬手动一粗调;保持一无扰动切换(输出值保持不变)。
(3)★控制器的"内""外"设定开关:内一定值控制;外一随动控制。
(4)★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开关:由u和e的方向决定,同向为正作用。当控制器
置于"正"作用时,控制器的输出随着正偏差的增加而增加。控制器"正"、"反"作用开关
不能随意选择,要根据工艺要求及控制阀的气开、气关情况来一
决定,保证控制系统为负反馈。彳
豳如图所示的液位控制系统,如果阀的气开、气关特性发「以一
生改变,控制器的正、反作用也应该发生改变。
①假设阀门选用气天阀:
假设液位上升:LTfyTfeT
要使液位下降:LJ一阀开度〃T
和山同向(箭头同向)二选正作用控制器。
②假设阀门选用气狂阀:
假设液位上升:LTfyTfeT
要使液位下降:LJ一阀开度J—〃J
■「ef和ul反向(箭头反向)二选反作用控制器。
画如图蒸汽加热反应釜控制系统,工艺要求釜内温度不得过高,
试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解:
(1)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特性:
蒸汽加热反应釜
•••工艺要求釜内温度不得过高,也就是说,供气中断时热源关断
,应选气开阀。
(2)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TTfyeT
二控制器应选反作用
T—阀口开度—uJ
第七章简单控制系统
1.★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
(1)合理性与独立性:尽量选择能直接反映产品质量的变量作为被控变量。
(2)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所选被控变量能满足生产工艺稳定、安全、高效的要求。
(3)可测与可控:必须考虑自动化仪表及装置的现状。
2.★操纵变量的选则原则:
(1)操纵变量必须是工艺上允许调节的变量。
(2)操纵变量应该是系统中所有被控变量的输入变量中对被控变量影响最大的一个。控制
通道的放大系数K要尽量大一些,时间常数T适当小些,滞后时间尽量小。
(3)不宜选择代表生产负荷的变量作为操纵变量。
(4)工艺上的合理性和方便性。
3.选择控制规律时注意:
(1)微分作用对过程的容量滞后有效,而对过程控制通道存在纯滞后无效。
(2)积分控制可以消除余差,但会带来积分饱和。
4.★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1)临界比例度法:先将控制器设置为纯比例作用,比例度5放在较大位置,将系统投入
闭环控制,然后逐步减小比例度8并施加干扰作用,直至控制系统出现等幅振荡的过渡过
程。求得临界比例度8k,临界振荡周期Tk。根据8和Tk查表找控制器应该采用的参数值。
(注:控制系统工作在非线性区,不适用)
(2)衰减曲线法:将控制器先设置为纯比例作用,并将比例度8放在较大的位置上。将系
统投入闭环控制,在系统稳定后,逐步减小比例度,改变设定值以加入阶跃干扰,观察过渡
过程的曲线,直至衰减比n为4:lo这时的比例度为6S,衰减周期为Ts,最后,查表得出
控制器应该采用的参数值。(注:加干扰前,控制系统必须处于稳定的状态;阶跃干扰的幅
值不能大;不可以过渡过程波动频繁)
(3)经验整定法:经验法整定控制器参数的关键是"看曲线,调参数、(A)比例度8:
比例度越大,过渡过程越平缓,余差越大;比例度越小,过渡过程振荡越激烈,余差越小,
S过小,甚至成为发散振荡的不稳定系统。(B)积分时间Ti:积分时间越大(积分作用越弱),
过渡过程越平缓,消除余差越慢;积分时间越小(积分作用越强),过渡过程振荡越激烈,
消除余差快。(C)微分时间TD:微分时间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第八章复杂控制系统
1.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有:串级、均匀、比值、分程、选择性、前馈、多冲量等。
2.★串级控制系统(只有一个执行器):
(1)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思想:把时间常数较大的被控对象分解为两个时间
常数较小的被控对象。
例如: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P171]
(2)组成原理:
①将原被控对象分解为两个串联的被控对
②以分解后的两个被控对象的中间变量作为副被控变量,构成一个副回路(简单控制系统\
③将原被控变量作为主被控变量构成主回路。
④主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作为副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设定值,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作
为主被控对象的输入信号。
(3)系统的工作方式:副环既是随动又是定值控制系统;主环是定值控制系统。
(4)副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必须保证它是操纵变量到主被控变量通道中的一个适当中间
变量;使主要扰动作用于副对象上,使副对象包含适当多的扰动;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不
能太接近。副控制器控制规律一般选择P控制,而且比例度选的较小。
(5)正、反作用选择: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根据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来确定。
★主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根据副雌变量对圭被控变量的影响关系来确定(与气开、气
关无关工
(1)阀的气开、气关特性:
依据安全原则,当供气中断时,应使控制阀处于全关闭状态,不致烧坏加热炉,所以应选气
开阀。
(2)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PTfTfeT
P燃料量J―阀开度J―“J
,选择反作用。
(3)★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T要求PJ才能使TJ
二主控制器应选反作用(TT与PI反向)。
结论:副调节器正、反作用的选择要依据阀门的气开、气关特性;主调节器正、反作用的选
择与阀门的气开、气关形式无关。
(6)★系统投运:将主控制器设定为内设定方式,副控制器设定为外设定方式。参数整定:
①两步整定法:先整定副控制器,后整定主控制器。②一步整定法:只整定主控制器,副控
制器的参数按经验值设定。
(7)串级控制系统适用场合:
采用简单控制质量较差,或要求被控变量的误差范围很小,简单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当对象的滞后较大,干扰比较剧烈、频繁的情况。
复杂控制系统中用的最多的一种。
3.均匀控制系统(与简单定值系统外形一致):
(1)均匀控制的目的:从控制方案出发,解决前后工序供求矛盾,达到前后兼顾协调工作
(如使液位和流量均匀变化)
(2)采用均匀控制的前提条件:系统需要控制的两个或多个变量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在
一定范围内波动。
(3)均匀控制的特点:
①表征前后供求矛盾的两个变量在控制过程中都应该是缓慢变化的。
②前后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两个变量应保持在所允许的范围内波动。
(4)实现方法:通过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来实现。
(5)★注意:微分作用与均匀矛盾,故不能采用微分作用。
(6)★与定值控制系统区别:区别在于控制器的控制规律选择和参数整定。均匀控制系统
要求:不选择微分作用,参数整定上一般比例度大于100%,积分时间要长,才能满足均匀
控制。均匀控制系统所控制的变量允许有一定波动,对余差无要求。
4.比值控制系统:
(1)目的:是为了实现几种物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生产安全、正常地进行。
(2)定义: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3)主动量与从动量:主动量(主流量):在需要保持比值关系的两种物料中,必有一种
物料处于主导地位,称此物料为主动量(FM)。从动量(从流量):另一种物料按主物料进行
配比,在控制过程中随主物料而变化,因此称为从动量(FS)。
(4)比值控制系统分类: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
(5)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与串级控制系统的区别:
结构上:没有主对象、主控制器;
本质区别:串级中,副变量是操纵变量到主被控变量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会影响主被控变
量,在比值中,从动量不会影响主动量。
(6)特点:从动量控制系统既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又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
制系统能克服从动量的波动,使其随主动量的变化而变化,使它们保持比值关系。
(7)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控制系统实际上是由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和一个随动控制
系统组成,它不仅能保持两个流量之间的比值,而且能保证总流量不变。适用场合:主要应
用于总流量需要调整的场合。
5.分程控制系统(需要阀门定位器):
叫厂t执行器]r、“八
阀门
“」执行器21开度
(%)
恻融送卜
(1)分程控制系统方块图及其特性:
(2)分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简单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只控制一个执行器。
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同时控制几个工作范围不同的执行器。
(3)分程的实现:是通过阀门定位器或电气阀门定位器来实现的,将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分
为几段,每段控制一个阀门动作。
(4)分程控制的应用:①提高控制阀的可调比;②交替使用不同的控制方式;③满足生产
过程不同阶段的需要。
控制阀max流通能力
(5)★控制阀的可调范围R的计算:R=
控制阀min流通能力
画设大、小两个调节阀的最大流通能力分别为CAmax=100,CBmax=4,可调范围
RA=RB=30,两个阀均为气开阀,试求两个阀并联后的可调范围。
解:•.・R=*cL
Cmin
c4
,可得小阀的最小流通能力为Qmin=—詈=—«0.133
RB30
当大、小阀并联组合在一起时,阀的最小流通能力为0.133,最大流通能力为104,所
以调节阀的可调范围为
RT=Jmax+08ma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护理实践
- 2025年物流服务师(中级)仓储配送优化试题解析:理论与实际应用
- 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试卷(2025年真题模拟)
- 2025年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与应急处理考试题库
- 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
- 2025年剑桥英语CPE(C2)模拟试卷:学术英语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全攻略手册
- 2025年韩语TOPIK中级语法100题全真模拟试卷解析(易错题型)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营养与食品卫生押题试卷
- 【《一级能耗电力变压器损耗及短路阻抗计算过程案例综述》2100字】
- 2025年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技能认证模拟试卷:课程设计与活动组织历史教育
- 高级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 股权终止合作协议书
- 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学
- 2025园林景观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微写作
- 《海南三亚西岛景区营销现状问卷调查及营销问题和优化对策》12000字
- 江苏省苏、锡、常、镇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
-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置
- 贵港离婚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备考题库
- 2025保密在线教育培训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