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1内环境及其稳态(解析版)_第1页
2013-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1内环境及其稳态(解析版)_第2页
2013-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1内环境及其稳态(解析版)_第3页
2013-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1内环境及其稳态(解析版)_第4页
2013-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1内环境及其稳态(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内环境及其稳态2023年高考真题一、单选题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杨酸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B.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C.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D.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1.D【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镉胁迫显著偏离于苦草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其生存,而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缓解镉的胁迫。【详解】A、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故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A正确;B、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正确;C、镉属于重金属,能够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C正确;D、胁迫是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因此在镉的胁迫下,苦草已经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D错误。故选D。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2.D【分析】1、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2、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分泌增多等。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两者在机能上一般相反,有相互拮抗作用。【详解】A、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错误;B、运动过程中由于出汗增加,脱水会伴随着无机盐的丢失,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盐,稳态遭到破坏后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错误;C、运动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C错误;D、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并经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的重吸收加强,使尿量减少,D正确。故选D。3.(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C.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D.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3.C【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维生素D3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又可以在阳光化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而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其活化,从而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详解】A、肾功能下降会导致维生素D3的活性下降,进而减少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A正确;B、因为阳光下皮肤中可以进行维生素D3的转化,而它又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B正确;C、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提供,小肠吸收钙减少并不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C错误;D、肾功能障碍时,维生素D3的活化受阻,只有活化的维生素D3才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部位。体液中的O2、CO2和H+浓度变化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细胞能从血浆、__________和淋巴等细胞外液获取O2,这些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功能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内分泌系统、__________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实现的。(2)自主呼吸运动是通过反射实现的,其反射弧包括感受器、__________和效应器。化学感受器能将O2、CO2和H+浓度等化学信号转化为__________信号。神经元上处于静息状态的部位,受刺激后引发Na+__________而转变为兴奋状态。(3)人屏住呼吸一段时间后,动脉血中的CO2含量增大,pH变__________,CO2含量和pH的变化共同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还有实验发现,当吸入气体中CO2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原因是CO2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__________。(4)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具有节律性的自主呼吸运动;哺乳动物脑干被破坏,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呼吸停止。上述事实说明,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位于__________的呼吸中枢参与,自主呼吸运动的节律性是位于__________的呼吸中枢产生的。4.(1)组织液神经(2)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电内流(3)小受抑制(4)大脑皮层脑干【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详解】(1)人体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人体细胞可从内环境中获取氧气。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故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实现的。(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化学感受器能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神经元上处于静息状态的部位,受刺激后引发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从而转变为兴奋状态。(3)动脉血中的CO2含量增大,会导致血浆pH变小。CO2浓度过大会导致呼吸中枢受抑制,从而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4)大脑皮层受损仍具有节律性的自主呼吸运动,说明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参与,而脑干被破坏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呼吸停止,说明自主呼吸运动的节律性是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产生的。2023年高考模拟题一、单选题1.(2023·陕西商洛·镇安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近百年的临床应用证明阿司匹林对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等)效果较好,亦用于退热等。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但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液酸性增强,并引起肝损伤使血浆中转氨酶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HCO3-、HPO42-能缓解服药引起的胃液酸性增强B.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增多C.临床上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等D.阿司匹林通过促进出汗、皮肤血流减少而起到降温作用1.C【分析】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组成。2、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胃液不属于内环境,所以血浆中HCO3-、HPO42-不能缓解服药引起的胃液酸性增强,A错误;B、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减少,B错误;C、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因此临床上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等,C正确;D、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散热,皮肤血流增加可以增加散热,所以阿司匹林通过促进出汗、皮肤血流增加而起到降温作用,D错误。故选C。2.(2023·山东菏泽·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三模)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除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免疫系统的调节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中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稳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器官、系统的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中暑是由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紊乱导致了高热、恶心、呕吐、心悸和头疼等现象2.D【分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终末产物也需要直接排到内环境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由呼吸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此外,内环境还是细胞生活与活动的地方。因此,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能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详解】A、清除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而不是调节功能,A错误;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和各种物质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B错误;C、稳态指的是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D、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D正确。故选D。3.(2023·江苏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水中毒又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中毒与血浆渗透压过量下降有关B.人体内水的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中所含有的水C.机体通过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以维持细胞外液Na+浓度D.低钠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甚至引发肌无力3.B【分析】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详解】A、水中毒指当机体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停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A正确;B、人体内水的来源有饮水和食物中所含有的水,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B错误;C、Na+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的过程,C正确;D、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的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D正确。故选B。4.(2023·山东菏泽·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三模)利用细胞中的化合物做成的生物材料,在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如药物胶囊(用动物的皮做成的明胶或淀粉制作而成)、用胶原蛋白制作手术缝合线、用纤维素膜制成中空纤维组成血液透析膜等,对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明胶或淀粉制作的药物胶囊使药物更容易吸收B.用胶原蛋白制作手术缝合线也需要拆线C.用磷脂双分子做成的胶囊,会使胶囊内的脂溶性药物更容易进入细胞D.血液透析膜属于半透膜,通过透析作用可以清除内环境的有害物质4.D【分析】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详解】A、胶囊壳的原理主要由淀粉或明胶构成,将某些对胃有较大刺激作用的药物装入里面,由于胃不会吸收淀粉或明胶,胶囊携药物进入小肠后直接被吸收,避免了药物对胃部的刺激,A错误;B、用胶原蛋白制作手术缝合线对身体无伤害,不需要拆线,B错误;C、用磷脂双分子做成的胶囊,磷脂头部亲水,因此胶囊内为水溶性药物,C错误;D、血液透析实际上是利用血液透析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弥散、对流等方式,将体内有害物质吸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D正确。故选D。5.(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嘉积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与b、c、d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Na+B.c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C.d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构成维持血浆pH的缓冲对5.C【分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内环境中摄取,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终末产物也需要直接排到内环境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由呼吸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此外,内环境还是细胞生活与活动的地方。因此,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能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详解】A、a是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细胞外液(b是组织液,c是淋巴,d是血浆)中的,但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A错误;B、d(血浆)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B错误;C、d(血浆)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C正确;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会破坏血浆pH的稳态,不是构成维持血浆pH的缓冲对,D错误。故选C。6.(2023·广西·模拟预测)Na+是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在医疗和正常生活中都必不可少。下列有关人体中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B.急性肠炎患者需要补充的葡萄糖盐水含有Na+C.神经纤维兴奋时会有大量的Na+内流,但最终膜外的Na+浓度仍高于膜内的D.人体内NaOH/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可起到缓冲作用6.D【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正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A正确;B、急性肠炎患者需要补充的葡萄糖盐水,盐水是NaCl,其中含有Na+,B正确;C、神经纤维膜外有大量的Na+,即使有大量的Na+内流,膜外的Na+浓度仍然高于膜内,C正确;D、人体内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可起到缓冲作用,其中没有NaOH,NaOH是强碱,不可作为缓冲物质,D错误。故选D。7.(2023·青海西宁·统考模拟预测)在2022年国际泳联世锦赛中,中国跳水队喜摘跳水比赛的13个项目的全部金牌,再一次捍卫了“梦之队”的荣耀。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酸痛与内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有关B.跳水过程中垂体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跳水过程中体温能够维持稳定与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关D.跳水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需要大脑和小脑的共同调控7.D【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详解】A、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C、跳水过程中体温能够维持稳定与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关,C错误;D、小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是机体运动的高级神经中枢,因此跳水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需要大脑和小脑的同时参与,D正确。故选D。8.(2023·湖南常德·常德市一中校考模拟预测)青光眼是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与房水过多导致眼压增高有关。房水源于血浆,由睫状体分泌,充满在眼前、后房,经后房→瞳孔→前房角排出进入血液。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供应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房水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可作为维持渗透压平衡的物质B.房水与血浆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C.房水和泪液都是外分泌液,都属于细胞外液D.睫状体分泌过多房水或房水排出受阻都会导致或加重青光眼8.C【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详解】A、房水渗透压取决于其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A正确;B、据题干信息“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可推测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B正确;C、泪液是泪腺分泌的,属于外分泌液,房水源于血浆,属于细胞外液,C错误;D、睫状体分泌过多房水或房水排出受阻,都会引起眼压增高,从而导致或加重青光眼,D正确。故选C。9.(2023·广东·模拟预测)某同学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运动后感觉口渴、肌肉酸痛等。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B.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与体内肾上腺素含量升高有关C.渴觉的形成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有关D.酸痛感逐渐消失是因为乳酸通过尿液排出了体外9.D【分析】户外运动过程中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运动后感觉口渴、肌肉酸痛等是机体稳态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恢复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详解】A、运动时机体会大量产热,同时汗腺分泌增多,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使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以维持机体正常体温,A正确;B、剧烈运动时肾上腺素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而产生,其作用效果是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B正确;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导致大脑皮层形成渴觉,所以渴觉的形成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有关,C正确;D、酸痛感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内环境pH发生改变导致,酸痛感逐渐消失是因为内环境中的乳酸在调节作用下被清除使pH恢复,乳酸在血浆中会和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一部分被利用,一部通过尿液分排出体外,D错误。故选D。10.(2023·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如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放;内源性大麻素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也能结合,并产生相应效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内源性大麻素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能使甲膜上Ca2+通道活性降低B.正常情况下,甘氨酸受体和Ca2+通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会成为内环境的成分C.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进入胞内使BC释放的谷氨酸减少D.上述调节是负反馈调节,该调节机制能维持机体的稳态10.C【分析】分析题图: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存在大麻素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神经节细胞GC表面有谷氨酸受体,无长突细胞AC表面有大麻素受体,当视锥双极细胞BC兴奋时可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作用于神经节细胞GC表面的谷氨酸受体,促使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视锥双极细胞BC和无长突细胞AC上的受体;无长突细胞AC可释放甘氨酸,甘氨酸与甘氨酸受体结合后,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促进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释放谷氨酸;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视锥双极细胞BC膜上的受体后,可抑制BC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而内源性大麻素与无长突细胞AC上受体结合后,会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详解】A、据图可知,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后,会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正确;B、据图可知,甘氨酸受体和Ca2+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正确;C、据图可知,内源性大麻素与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后,可抑制甲膜表面的Ca2+通道的开放,使Ca2+内流减少,进而使BC释放的谷氨酸减少,C错误;D、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存在大麻素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神经节细胞GC表面有谷氨酸受体,无长突细胞AC表面有大麻素受体,当视锥双极细胞BC兴奋时可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作用于神经节细胞GC表面的谷氨酸受体,促使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视锥双极细胞BC和无长突细胞AC上的受体;无长突细胞AC可释放甘氨酸,甘氨酸与甘氨酸受体结合后,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表面的钙离子通道打开,促进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视锥双极细胞BC释放谷氨酸;内源性大麻素作用于视锥双极细胞BC膜上的受体后,可抑制BC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而内源性大麻素与无长突细胞AC上受体结合后,会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上述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该调节机制能维持机体的稳态,D正确。故选C。11.(2023·江苏·统考模拟预测)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织液中的Na+、Cl-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血浆B.若图中③→②过程受阻,则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NaHCO3可与①中的乳酸反应,使①pH稳定在7.35~7.45D.①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被氧化分解,葡萄糖至少穿过了3层磷脂双分子层11.A【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内环境中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由此可以判断,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淋巴液,③是组织液。【详解】A、组织液中的Na+、Cl-和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A错误;B、图中③组织液→②淋巴液过程受阻,则可能会引起组织液过多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C、①血浆中的NaHCO3可与乳酸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和H2CO3,碳酸是一种弱酸,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因此可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C正确;D、①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被氧化分解,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需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磷脂双分子层)、肝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即至少穿过了3层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故选A。1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和肾两种器官密切相关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是高死亡率脑卒中患者的诱因C.血液中含氧不足可能是引起酸碱性中毒的重要原因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可能会纠正患者酸碱失衡的状态12.B【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详解】A、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与肺部和肾脏功能的异常有关,因此两种器官与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A正确;B、由题干可知,脑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会升高,而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B错误;C、血液中含氧不足会引起机体呼吸加深加快,造成肺通气过度,使CO2大量排出,造成血浆pH升高,引起呼吸性碱中毒,C正确;D、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因为血浆中HCO3-丢失过多,因此静脉注射适宜的缓冲溶液可以补充血浆中的HCO3-,纠正酸碱失衡的状态,D正确。故选B。13.(2023·江苏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组织液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浆B.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13.D【分析】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它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组织液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绝大多数细胞都浸浴在组织液中,因此,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详解】A、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它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A正确;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细胞外液,故属于内环境,B正确;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即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正确;D、一定范围内,大量消耗葡萄糖,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可以补充血糖,所以血糖浓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D。14.(2023·陕西西安·统考三模)常见毒品(如可卡因等)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尿液检验、血液检验,毛发检验、唾液检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可大规模使用可卡因作为临床手术的局部麻醉剂B.吸食可卡因会导致多巴胺受体减少,使突触后膜的敏感性减弱C.正常情况下多巴胺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D.内环境稳态需泌尿、循环等系统的参与,故可卡因代谢物可经尿液、毛发与血液检测出来14.B【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从而将信号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可卡因有麻醉作用,在医疗上可作为局部麻醉剂。但可卡因为毒品,长期大量服用,可造成精神分裂并致失眠焦虑和营养不良,所以不能大规模使用,A错误;B、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与转运蛋白结合,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当神经递质数量较高时,受体数量会下调,即长期吸食可卡因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使突触后膜的敏感性减弱,B正确;C、正常情况下多巴胺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C错误;D、尿液和毛发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B。15.(2023·湖南·统考模拟预测)分布在内环境中的细胞与内环境的各成分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图示为细胞甲、乙、丙(其中一种为肝细胞)及其生活的内环境A、B、C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丙可表示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和CC.A中含O2不足可能是引起机体呼吸性酸中毒的重要原因D.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运输途径为A→B→乙15.C【分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详解】A、A代表血浆,B代表组织液,C代表淋巴。若过程2、3受阻时,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A正确;B、丙可表示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和C淋巴(液),B正确;C、血液中含氧量不足会引起机体呼吸加深、加快,造成肺通气过度,使CO2大量排出造成血浆pH升高,引起机体呼吸性碱中毒,C错误;D、A代表血浆,B代表组织液,乙代表肝细胞,血浆中的葡萄糖先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肝细胞,即运输途径为A→B→乙,D正确。故选C。16.(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为人体肝细胞及内环境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的浓度不可能比②中的高B.②表示血浆、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组织液C.②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血浆蛋白等成分D.A中内皮细胞形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动的瓣膜,阻止③流向②16.D【分析】分析题图: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组织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合称细胞外液,也叫内环境(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详解】A、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血浆中的氧气进入细胞内部,方式为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血浆中氧气浓度高于细胞,A正确;B、②表示血浆(血细胞生活的环境)、③表示淋巴(淋巴细胞等生活的环境)、④表示组织液(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三者合称内环境或细胞外液,B正确;C、②表示血浆(血细胞生活的环境),血浆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K+、O2、血浆蛋白等成分,C正确;D、A为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中内皮细胞形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动的瓣膜,阻止淋巴回流入组织液,即阻止③流向④,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17.(2023·重庆·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精神应激是指人们在遭遇外界压力及不可预知的风险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经历。研究发现长期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会给人带来一定情绪压力,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如疼痛、恐惧等)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应模式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其中在免疫调节中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__。(2)图中a是肾上腺素,请根据图示分析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的调控属于_________(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肾上腺素相比,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的作用范围较_________(广泛、局限)。(3)抑郁症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精神疾病,该病与病人突触间隙的NA(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减少有关。某种药物能通过与NA载体结合而治疗抑郁症,请推测其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血管、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受体激动时发生肌肉收缩,β受体激动时发生舒张,NA(去甲肾上腺素)是α受体的激动剂,而异丙肾上腺素(ISO)是β受体激动剂。NA和ISO均可作为药物使用,临床上进行哮喘(支气管管腔收缩变窄)和升血压治疗时,应分别选用二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药物。17.(1)神经—体液—免疫细胞因子(2)神经广泛(3)通过抑制NA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中的NA含量升高(4)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析】根据图示分析: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在神经调节方面,下丘脑通过可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a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在体液调节方面,下丘脑会分泌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糖皮质激素,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详解】(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三种调节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分子依次是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所以在免疫调节中的信息分子有细胞因子。(2)根据题干信息推断,激素a是肾上腺素,在此过程中该激素分泌的调控属于神经调节。在此过程中,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调控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a。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范围更广泛。(3)抑郁症病人突触间隙的NA(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减少,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NA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中的NA含量升高。(4)α受体激动时发生肌肉收缩,β受体激动时发生舒张,所以在哮喘(支气管管腔收缩变窄)时应该使用异丙肾上腺素,使其舒张,升血压治疗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使之收缩。18.(2023·广东梅州·统考三模)1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图2表示人的激素分泌调节的3种途径;图3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MND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完成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填标号)。④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有关。(2)处在紧急状态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会上升,它的分泌量是通过图2中分泌激素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调节的;机体还会出现战栗,该反射中的效应器是______。(3)图3是突触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MNDA的功能有______。目前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由图3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导致突触间隙中过多的多巴胺刺激突触后膜细胞,使突触后膜上的MNDA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18.(1)②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2)丙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3)识别并结合多巴胺、运输Na+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突触前膜减少【分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1)据图分析,图1中①是淋巴液,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生物完成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即生物完成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图1中的②。④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神经直接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通过分泌激素丙途径调节。骨骼肌收缩导致战粟,该反射过程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3)据图可知,MNDA为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作用是识别并结合多巴胺、运输Na+。据图可知,可卡因能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回收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产生快感。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降低,因此突触间隙中过多的多巴胺刺激突触后膜细胞,使突触后膜上的MNDA减少,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19.(2023·山东潍坊·潍坊一中统考模拟预测)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前者主要维持血管内外液体的平衡,后者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人体组织细胞生活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成的液体环境中,在营养不良、身体出现炎症、过敏或淋巴循环受阻等情况下,常出现水肿现象。(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若某人的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表现为全身水肿,其原因是______。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蛋白质,而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有蛋白质,也出现全身水肿现象,其原因是______。(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靠Ca2+、Na+、Cl-等离子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时,机体分泌的______(填激素)增加,促进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3)过敏体质的人在首次接触致敏原(抗原)时,机体不会出现过敏症状,原因是______。当再次接触致敏原时,相应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导致皮肤出现局部红肿现象,由此推测组织胺的作用是______。(4)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据此,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填“血浆胶体渗透压”或“血浆晶体渗透压”)。19.(1)人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肾小球的通透性增高,使原本不能滤出的蛋白质滤出,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2)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3)机体无相应的抗体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4)血浆晶体渗透压【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