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考试易错点梳理习题及解析 生态系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E/3E/wKhkGWZU7TyAXW5EAAHiIubNM9s324.jpg)
![中考生物考试易错点梳理习题及解析 生态系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E/3E/wKhkGWZU7TyAXW5EAAHiIubNM9s3242.jpg)
![中考生物考试易错点梳理习题及解析 生态系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E/3E/wKhkGWZU7TyAXW5EAAHiIubNM9s3243.jpg)
![中考生物考试易错点梳理习题及解析 生态系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E/3E/wKhkGWZU7TyAXW5EAAHiIubNM9s3244.jpg)
![中考生物考试易错点梳理习题及解析 生态系统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E/3E/wKhkGWZU7TyAXW5EAAHiIubNM9s32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生物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02生态系统
命题趋势分析
近几年,中考几乎每年都会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网结构、能量最终来源以及生态系
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等知识点。其中食物链的写法、数量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在试题中所
占比例较大。简答题型主要以图表考查为主。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会正确书写食物链、会数
完整的食物链数量、会判断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捕食)、理解生态系统具有有限的自动(自
我)调节能力、有毒物质的积累、保护生态平衡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一直是考试命题的热点。
易错字梳理
算争愤食变导食物^生物圈能量源型物质循坏
易错考点梳理
【易错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绿色植物
组成,生物部分1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易错考点二】食物链
(1)组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书写: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分三级消费者一…一最高级消费者。
①起于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
②箭头指向捕食者。
③如:草一鼠f蛇一鹰。
(3)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
(4)有毒物质的积累: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
(富集)。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琏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
动。
(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7)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
【易错考点三】生物圈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4)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的作用。
【易错考点四】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1)垃圾分类处理;
(2)倡导“低碳生活”;
(3)退耕还林还草;
(4)加强物种引人或人侵的监测,避免生物人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植树造林;
(6)控制塑料污染:尽量少用或不用;回收再用;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收费。
易错中考真题展
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兔、鼠等动物属于。
(2)该阁中共有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3)若要表示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和非生物部分。
(4)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能力。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短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o
(5)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且无法排出体外的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
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6)植物细胞中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2.如图是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分析回答问题。
小昆虫一►食虫鸟
/一狐、
球色植物一►鼠-------►鹿
、吃草籽的鸟//
(1)该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______来提供。
(2)若该图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补充成分是和非生物部分。
(3)该食物网所在的生态系统中,鹰和狐是关系(选填“捕食”“竞争”或“合作”)。
(4)该自然保护区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5)为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一氧平衡,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出一条即可)。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用四个相同的生态瓶设计了下
图所示实验,实验处理如表格所示(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ABCD
处理方式
A光照、清水、河泥
B光照、清水、水草
C光照、清水、水草、河泥
D无光、清水、水草、河泥
(1)生物兴趣小组共设计了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填图中字母)。
(2)C、D组对照,主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请推测四个生态瓶中,小鱼存活时间最短的是(填图中字母)。
(4)一段时间后,四个生态瓶中的小鱼相继死去,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态瓶的营养结构,生态
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由实验可以看出,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专题通关测试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草地上所有的生物B.一条河中所有的鱼C.一棵树木D.一片森林
2.在生态系统中能够把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归还到无机环境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三者都可以
3.下列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是()
A.诺如病毒B.乳酸菌C.柳树D.蝗虫
4.图1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图1中某食物链四种生物体
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体
A.该生态系统由图1所示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内
有
毒
物
B.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质
积
累
C.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是捕食关系量
D.图2中的丁是指图1中的草
5.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该食物网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C.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D.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有关说法科学的是()
A.这句话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为“虾一小鱼一大鱼”
B.这句话描述了生物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C.小鱼、大鱼、虾米在生态系统中都是扮演消费者的角色
D.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则体内有害物质最多的可能是虾米
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食物链中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n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T丙T乙T丁g
C.该食物链中甲所含的能量是最多的要
D.这四种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HnHr~i»
”甲乙丙丁
8.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与分
解者,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消费者
B.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来自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D.在食物链“草一鼠一蛇一鹰”中,若蛇数量减少,则草会增多
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
是()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甲是分解者
C.乙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丁是最高级的消费者
10.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
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一甲一丁一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四种生物中的数量最多的是丙
11.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
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水稻一鸟类一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猫头鹰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
D.若田鼠数量大量增加,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猫头鹰的数量也会增加
12.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能量多级利用。下列关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
不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A.在农田就地焚烧,灰分还田经济划算B.可以作为造纸、纤维板的原材料
C.锄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D.用于沼气发酵或饲养牲畜后再作为肥料还田
1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14.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生
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C.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阳光、水、营养物质等基本条件
D.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15.为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的是()
①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②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处理③推广太阳能路灯④使用一次性塑料
袋和塑料杯⑤垃圾分类,节约水电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
二、简答题:按照每个小题的要求,完成作答。
16.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构成。
(2)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o
(3)对猫头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是o
(4)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进行的作用。
(5)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少。
17.图一表示某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的传递情况。请据
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所示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2)图二中的D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通常是一些___________o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是有限的,若短时间内将蛇、狐、鹰
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导致其数量锐减,则会引发数量剧增,植被会遭到毁灭性破坏,该生
态系统有可能会崩溃。
(4)“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你能做些什么?请提出至少一条合理的建议:。
18.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如图一表示某黄河沿岸生态系统中
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图一中影响植物生活的蝗虫、蜗牛、空气、土壤等因素统称为0
(2)图一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对应图二中(填字母)。该生态系统
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是图二中的[],原因是它能进行图二中的[]生理活动。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写出图二中的食物链:,若它代表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
则在图一中生物A和C之间的关系除了捕食关系外,还存在关系。
(4)为保护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保护o
19.阻燃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火灾危害,但如果污染水体,可能影响鸟类的胚胎发育。人工湿地
由砂石基质、微生物和植物构成,三者的协调作用可以实现对污水的高度净化。如图为人工湿地的构
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多种弑生物
出水
(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2)人工湿地构成的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担当的“角色”是o人工湿地构成示意图中,没
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o
(3)微生物能够净化污水,原因是它们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被植物吸收利用。
(4)经检测,在被阻燃剂污染的水体中,营养级别较低的生物体内阻燃剂含量较低,而在鸟类的体内或
鸟卵中含量较高。请分析其原因。。
20.如图为滇西北云冷杉森林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想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的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o
(3)白腹锦鸡是西南山地的代表性鸟类之一,它在呼吸上特有的结构是有辅助呼
吸。
(4)云南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类型有森林、灌丛、草甸、沼泽
和荒漠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的多样性。
(5)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仅分布在中国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喜马拉雅山南缘
横断山系的云岭山脉当中,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一个狭小地域。栖息地的丧失会导致滇金丝猴数量减
少,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易错中考真题展
1.(1)生产者消费者
⑵5##五食物网
(3)分解者
(4)自动调节##自我调节增加
⑸鹰
(6)1十绿体
【分析】(I)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
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
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T初级消费者T次级消费者一…,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
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
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
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从
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生产者,兔、鼠等动物属于消费者。
⑵图中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①草一兔一鹰;②草一兔—狐;③草一鼠一狐;④草一鼠一鹰;⑤草一
鼠一蛇—鹰,共5条。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此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
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
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
越弱。所以,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
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短时间内蛇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
会增加。
(5)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
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所以,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且无法排出体外的
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鹰。
(6)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
转换器。
2.(1)绿色植物##生产者
⑵分解者##细菌、真菌
(3)竞争
⑷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5)多步行,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合理即可)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
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T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
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
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
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1)在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贮存能量,为其他生物的
生存提供食物和能量,因此该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由绿色植物(生产者)提供的。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食物链和
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因此若该图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
统,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由图可以看出,该食物网所在的生态系统中,鹰和狐都以鼠为食,它们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平衡,原因就是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
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相反,生态系统中的生
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小。因此,该自然保护区中生物种类和数
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不至于使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也不至于使大气中的氧气越来越少,而是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维持了大
气中的碳-氧平衡,因此,为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我们应该爱护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植树
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减少化工染料的燃烧等。
3.(1)三:##3
c
Q)光照##光
⑶D
(4)简单较低##较差
(5)统一整体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
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
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C、A对照,变量是水草;C、B对照,变量是河泥;
C、D对照,变量是光照。生物兴趣小组共设计了3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C组。
(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D组对照,主要探究的是光照(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一个生态瓶可以看成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成分越完整、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
越高,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在A、B、C、D四个生态瓶中,A瓶缺少生产者、B瓶缺少分解者、D
瓶缺少光照,只有C瓶具备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因此,在四个瓶中C瓶的稳定性最高,小鱼生
存时间最长。而D瓶中,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水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反而进行呼吸作用
消耗氧气,与小鱼争夺氧气,氧气消耗的最快。因此D瓶中的小鱼存活的时间最短。
(4)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生态
系统越稳定。一段时间后,四个生态瓶中的小鱼相继死去,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态瓶的营养结构太简单,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太差。
(5)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它们
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由实验可以看出,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
成的统一整体,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专题通关测试
1.D
【详解】A.一块草地上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A不符合题意。
B.一条河中所有的鱼,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B不符合题意。
C.一棵树木,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C不符合题意。
D.一片森林,有生物部分,也有非生物部分,D符合题意。故选D。
2.D
【详解】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都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归还到无机环境;分
解者能把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归还到无机环境。因此在生态系统中
能够把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归还到无机环境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故选D。
3.C
【详解】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
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
制造出的有机物。柳树属于生产者,蝗虫属于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病毒寄生在人体活细胞,属
于消费者。故选C。
4.B
【详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该
生态系统由图1所示生物、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A不符合题意。
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
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B符合题意。
C.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
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
链,分别是:草一兔一鹰;草一兔一蛇一鹰;草—鼠—鹰;草一鼠—蛇—鹰。鹰与蛇是捕食和竞争关
系,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
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
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一乙一丙一丁,即对应图一中的草一鼠一蛇一鹰,草
一兔一蛇一>鹰,则乙是鼠或兔,丙是蛇,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A
【详解】A.每条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
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A正确。
B.食物网中只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
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题中的食物链共有4条:绿色植物一吃草籽的鸟一鹰;绿色植物一鼠一鹰;绿色
植物-昆虫一杂食性鸟一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一鹰,C错误。
D.图中昆虫和杂食性鸟都以绿色植物为食,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时杂食性鸟以昆虫为食,两者
之间存在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A。
6.C
【详解】A.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谚语包含的食物链
为:水生植物T虾米T小鱼T大鱼,A错误。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B错误。
C.小鱼、大鱼、虾米在生态系统中都是扮演消费者的角色,C正确。
D.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
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
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大鱼是该生态系统的最高级消费者,
它们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D错误。故选C。
7.D
【详解】A.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
以,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即该食物链中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
正确。
B.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
是甲、丙、乙、丁,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一乙一丁,B正确。
C.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
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可见,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甲所含的能量是最多的,C正
确。
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
分,D错误。故选D。
8.D
【详解】A.绝大多数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消费者,A正确。
B.通常,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可见,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来自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
能,B正确。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
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
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
越弱,C正确。
D.在食物链“草T鼠T蛇T鹰,,中,若蛇数量减少,鼠由于天敌的减少而增加,鼠的数量增加,则草会
减少,D错误。故选D。
9.C
【分析】图可知,甲表示非生物部分,乙表示生产者,丙表示消费
者,丁表示分解者。
【详解】A.图可知,乙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说明乙
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丙能够被丁进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
为二氧化碳、水等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
环,是分解者,所以形成的食物链是乙一丙,共有I条食物链,故A错误。
B.甲是非生物部分(无机环境),提供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故B错误。
C.乙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说明是生产者,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生
产者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图可知,丁是分解者,内是最高级的消费者,故D错误。故选C。
10.D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丙代
表植物,丁、甲、乙代表动物,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一丁T甲T乙,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
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甲、
乙、丙、丁都参与组成食物链,与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系统,B错误。
C.在该食物链中,乙处于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营养级越高,有毒物
质积累越多,所以,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c错误。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
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
数量越少,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甲、乙、丁,D正确。故选D。
11.B
【详解】A.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一田鼠―猫头鹰;②水稻-田鼠-蛇―猫头鹰;③水稻一
鸟类T蛇一猫头鹰:④水稻T蝗虫―鸟类―蛇T猫头鹰;⑤水稻―蝗虫T青蛙一蛇―猫头鹰;共5条,
A正确。
B.水稻一蝗虫一鸟类一蛇一猫头鹰和水稻―蝗虫-青蛙一蛇一猫头鹰,这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两条
食物链,这两条食物链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B错误。
C.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枳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
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该食物网中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
则猫头鹰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c正确。
D.该生态系统中的田鼠数量大量增加,蛇和猫头鹰以田鼠为食,那么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
猫头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D正确。故选B。
12.A
【详解】A.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环境,A符合题意。
B.秸秆可作造纸、纤维板的原料,符合生态农业模式,B不符合题意。
C.桔秆锄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符合生态农业模式,C不符合题意。
D.秸秆可以用于沼气发酵产生沼气,来烧饭和照明;或者用秸秆饲喂牲畜后再作肥料,符合生态农业
模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A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
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
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
统,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4.B
【详解】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B错误。
C.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
适合生物的生存,C正确。
D.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和部分有害气体,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生物圈,D正确。故选B。
15.B
【详解】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
方面,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
步行上学、乘公交车、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
器等。所以①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③推广太阳能路灯、⑤垃圾分类,节约水电,都符合低碳环保
生活理念。故选B。
16.⑴4##四
(2)草原生态系统
⑶绿色植物一鼠一猫头鹰
(4)绿色植物光合
(5)绿色植物
【分析】(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
物部分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
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
相互交织构成食物网。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
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
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1)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T猫头鹰、草
一鼠一蛇一猫头鹰、草一兔一蛇一猫头鹰,因此这个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
(2)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草原)生态系统。图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
成食物网。
(3)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不循环(只能由上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②逐级递减(上一营养
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营养级越高,能量散失越多,储能越少。对猫头
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一鼠一猫头鹰。
(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
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或太阳能)。
(5)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
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所以“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
属污染“,则图中绿色植物内的重金属含量最少。
17.⑴5##五
(2)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3)自动调节##自我调节兔、鼠
(4)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
物部分是指阳光、空气和水等。
(3)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
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生态系统就是依靠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平衡。
(4)图二: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①分解作用、②光合作用、③④⑤
呼吸作用。
【详解】(1)图一所示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T兔T狐、草T兔T鹰、草T鼠T狐、草
一鼠一鹰、草一鼠一蛇一鹰。
(2)D能够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
用,因此图二中的D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分解者通常是一些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3)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蛇、狐、鹰等肉食动物以兔和鼠为食,当将蛇、狐、鹰等肉食动物大量
捕杀导致其数量锐减时,短时间内因蛇、狐、鹰等肉食动物的数量锐减而导致兔和鼠的数量剧增,兔
和鼠以草为食,则植被会因兔和鼠的数量剧增而遭到毁灭性破坏,该生态系统有可能会崩溃。
(4)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从节电、节气
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
(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可以通过随手关灯,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行
为,到达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目的。
18.(1)生态因素
⑵丙
[甲]生产者②光合作用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甲TDTATC—ETB竞争
(4)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一氧的相对平
衡。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图一中的植物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图二中的甲代表植物、乙代表动物,丙代表分解者,①⑤⑥是呼吸作用;②是光合作用;④是分解作
用。
【详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因此,图一中影响植物生活的蝗虫、蜗牛、空气、土壤等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图一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图一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
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可以用图二
的丙表示。由图二可知,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是图二中的甲,因为只有它可以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通过②光合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表面油漆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乙酰乙酰芳胺类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农行理财合同范例
- 农村建筑材料租赁合同范例
- 农村宗祠建筑合同范例
- 公司土地入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客房用品租赁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地基卖合同范例
- 公益赠与合同范本
- 创建三甲医院宣传合同范本
- 岛津气相色谱培训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睡眠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10-1电势能和电势练习含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中国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级事业单位选聘1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练习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演出经纪人培训
- 盖房四邻签字协议书范文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数学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