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新材料及性能评价_第1页
建筑防火新材料及性能评价_第2页
建筑防火新材料及性能评价_第3页
建筑防火新材料及性能评价_第4页
建筑防火新材料及性能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建筑防火新材料及性能评价第一部分建筑防火新材料的分类与组成 2第二部分热性能评价:耐火极限和火灾负荷 4第三部分热释放性能评价:烟密度和毒气生成 7第四部分燃烧性能评价:难燃性、不燃性 9第五部分环境性能评价:环保性、可持续性 11第六部分力学性能评价:承重能力、变形性能 15第七部分耐老化性能评价:耐候性、耐腐蚀性 17第八部分综合性能评价:配套性、经济性 19

第一部分建筑防火新材料的分类与组成关键词关键要点无机防火材料

1.由无机化合物组成,如石棉、硅酸盐、氧化镁等,耐高温、不燃烧。

2.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防火性、防腐性和耐候性,可用于防火墙、防火板、耐火包层等。

3.因石棉的致癌性,近年来使用受限,正被无机非石棉纤维材料取代。

有机防火材料

1.由有机化合物组成,如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等,具有轻质、隔热效果好等特点。

2.易燃,需加入阻燃剂处理才能达到防火要求。

3.主要用于保温、隔热材料,如防火保温板、耐火涂料等。

复合防火材料

1.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复合而成,取长补短,提升防火性能。

2.常见的有无机复合材料、有机复合材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3.既能满足防火要求,又兼具其他功能,如隔音、吸音、减振等。

活性防火材料

1.遇火时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释放阻燃物质,抑制火势蔓延。

2.主要有防火膨胀材料、防火涂料、防火板等。

3.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离性能,可用于防火分隔、防火罩等。

新型防火材料

1.基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智能材料等前沿科技研制的防火材料。

2.具有轻量化、高强韧性、自修复等特性,防火性能卓越。

3.仍在研发和推广阶段,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防火材料的趋势

1.向耐高温、高强韧、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2.关注环保、绿色、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结合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升防火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建筑防火新材料的分类与组成

1.无机防火材料

*硅酸盐材料:如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硅酸钙板等。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热性能,但强度较低。

*石膏材料:如石膏板、石膏纤维板等。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二水合物,具有良好的防火、隔音性能,但吸水性较大。

*水泥材料:如水泥砂浆、水泥纤维板等。其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等,具有良好的防火、强度性能。

*玻璃材料:如防火玻璃、防火纤维棉等。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防火、耐高温性能。

*陶瓷材料:如防火瓷砖、防火耐火纤维等。其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等,具有良好的防火、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2.有机防火材料

*氟塑料:如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等。其主要成分为氟化物,具有极佳的防火、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芳纶纤维:如芳纶13、芳纶14等。其主要成分为芳香族聚酰胺,具有良好的防火、耐高温、抗拉伸强度性能。

*聚酰亚胺:如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泡沫等。其主要成分为酰亚胺环,具有良好的防火、绝缘、耐高温性能。

*聚氨酯:如阻燃聚氨酯泡沫、阻燃聚氨酯涂料等。其主要成分为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热、保温性能。

*酚醛树脂:如酚醛泡沫、酚醛层压板等。其主要成分为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防火、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3.复合防火材料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复合制成的材料。如膨胀珍珠岩复合聚氨酯泡沫、石膏复合聚酰亚胺薄膜等。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复合制成的材料。如聚苯乙烯复合水泥、芳纶纤维复合陶瓷等。

*多相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复合制成的材料。如聚氨酯泡沫复合石墨、氧化镁复合氟化镁等。

4.活性防火材料

*膨胀防火材料:如蛭石防火涂料、珍珠岩防火材料等。其主要成分为会膨胀的无机材料,受热时体积膨胀,形成保温隔热层。

*灭火防火材料:如消火栓、自动喷淋系统等。其通过灭火剂或水雾,起到扑灭或抑制火灾的作用。

*烟雾抑制材料:如烟雾抑制作剂、烟雾吸收材料等。其通过吸附或分解烟雾,降低火灾造成的烟雾危害。第二部分热性能评价:耐火极限和火灾负荷关键词关键要点耐火极限

1.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材料或构件在规定时间内抵御火灾的灼烧或穿透的能力,表示以小时为单位的耐火能力。

2.耐火极限的测定方法包括标准耐火试验法、非标准耐火试验法和计算法,其中标准耐火试验法是最为直接和可靠的。

3.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包括材料的热导率、热容量、密度、厚度、水分含量和结构形式。

火灾负荷

热性能评价:耐火极限和火灾负荷

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在规定的火灾暴露条件下,满足结构完整性、隔热性和密闭性要求的时间。其评价方法是将构件暴露在标准火曲线下,并记录其失效时刻。

*结构完整性:构件在火灾中保持其承载能力,防止发生坍塌。

*隔热性:构件限制热量向未受火灾影响区域的传递,防止内部空间温度过高。

*密闭性:构件阻止火焰和烟雾的蔓延,确保逃生路径的安全。

耐火极限通常以小时为单位表示,常见等级包括0.5h、1.0h、1.5h、2.0h和3.0h。较高等级的耐火极限意味着构件具有更好的防火性能。

火灾负荷

火灾负荷是指单位面积内建筑物中可燃材料的热值。其单位为MJ/m²。火灾负荷越高,火灾蔓延和释放的热量越大。

评价方法

火灾负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评价:

*重量法:根据建筑物中可燃材料的重量和热值计算。

*面积法:根据建筑物中可燃材料的表面积和热值计算。

*分室法: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火灾分区,并分别计算每个分区内的火灾负荷。

影响因素

影响火灾负荷的因素包括:

*可燃材料的种类和数量

*建筑物的体积和布局

*通风条件

火灾负荷与耐火极限的关系

火灾负荷与耐火极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火灾负荷越高,需要更高的耐火极限才能控制火灾的发展。对于高火灾负荷的建筑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防火性能:

*使用耐火材料和耐火结构

*严格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

*改善通风条件

*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和其他消防设施

规范要求

中国现行规范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耐火极限和火灾负荷提出了具体要求:

*耐火极限: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防火分隔要求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确定。

*火灾负荷:应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总结

热性能评价是评估建筑防火新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耐火极限反映了构件在火灾中的抵抗能力,而火灾负荷则衡量了建筑物中可燃材料的热值。通过科学的热性能评价和规范化要求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火灾发展,提升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水平。第三部分热释放性能评价:烟密度和毒气生成关键词关键要点【热释放性能评价:烟密度和毒气生成】

1.烟密度是火灾中衡量烟气遮光能力的指标,高烟密度会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导致人员伤亡。

2.烟气毒性是对火灾中烟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衡量,高毒性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毒气生成】

热释放性能评价:烟密度和毒气生成

建筑材料的热释放性能是衡量其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热释放性能评价包括烟密度和毒气生成两个方面。

烟密度评价

烟密度是指火灾发生时,材料燃烧产生的烟雾在特定空间内的浓度。烟密度过高会导致能见度下降,人员疏散和消防救助困难。

常用的烟密度评价方法有:

*烟气比浊度测试(NBS烟雾室):将材料样品置于密闭的烟雾室内点火燃烧,测量烟雾的光学密度。

*ISO5659-2测试方法:将材料样品置于带有烟雾室的竖直炉中点火燃烧,测量烟雾的光学密度。

烟密度评价结果通常以NBS烟雾室指数或ISO烟雾产率指数表示。数值越大,表示烟密度越高。

毒气生成评价

火灾发生时,材料燃烧会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氰酸、二氧化氮等。这些毒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常用的毒气生成评价方法有:

*火灾毒性测试(ASTME1354):将材料样品置于密闭的火灾毒性测试室中点火燃烧,采集燃烧产生的烟气并分析其毒性。

*ISO19700测试方法:将材料样品置于带有毒性测试室的竖直炉中点火燃烧,采集燃烧产生的烟气并分析其毒性。

毒气生成评价结果通常以燃烧产物释放量或毒性指数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毒气生成量越高。

材料热释放性能评价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建筑材料热释放性能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例如:

*美国建筑规范(ICCIBC):将材料分为A级、B级、C级,其中A级为最严格的,要求烟密度和毒气生成量较低。

*欧洲标准(EN13501):将材料分为A1、A2、B、C、D、E级,其中A1级为最严格的,要求烟密度和毒气生成量最低。

*中国国家标准(GB/T20286):将材料分为F1、F2、F3级,其中F1级为最严格的,要求烟密度和毒气生成量较低。

结语

建筑材料热释放性能评价是确保火灾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烟密度和毒气生成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指导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从而有效控制火灾蔓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第四部分燃烧性能评价:难燃性、不燃性关键词关键要点燃烧性能评价:难燃性

1.难燃材料在受到火灾时不容易被点燃,并且在点燃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火焰蔓延速度缓慢。

2.难燃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较高,通常大于21%,这表明它们需要更高浓度的氧气才能燃烧。

3.难燃材料具有较高的点燃温度和较高的热释放率,这使得它们更难被点燃和传播火势。

燃烧性能评价:不燃性

1.不燃材料在火灾中不会被点燃,并且不会释放可燃物质或火焰。

2.不燃材料的LOI为100%,这表明它们即使在纯氧环境中也不会燃烧。

3.不燃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点燃温度和非常低的热释放率,这使得它们实际上不可能被点燃和传播火势。燃烧性能评价:难燃性、不燃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衡量其对火灾蔓延和人员伤亡风险的影响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标准GB/T17751-2019《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可分为以下两个等级:

难燃性

难燃性是指材料在规定的条件下,燃烧速度慢或不会发生持续燃烧的性能。难燃材料即使发生燃烧,也只会表面炭化,不会释放大量热量和可燃气体。

评价方法:

难燃性的评价方法主要基于标准GB/T17751-2019中规定的水滴法和氧指数法。

*水滴法:将材料样品置于火焰中,然后将其滴入装有水的容器中。如果材料在水中燃烧时间超过30s,则判定为不难燃;否则判定为难燃。

*氧指数法:将材料样品置于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并逐步提高氧气浓度。当样品在氧气浓度达到或超过21%时仍能持续燃烧,则判定为不难燃;否则判定为难燃。

不燃性

不燃性是指材料在规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燃烧的性能。不燃材料在接触火焰后不会着火,也不会释放可燃气体或热量。

评价方法:

不燃性的评价方法主要基于标准GB/T17751-2019中规定的氧指数法。

材料样品置于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并逐步提高氧气浓度。当样品在氧气浓度达到100%时仍不能燃烧,则判定为不燃。

燃烧性能分级

根据燃烧性能评价结果,建筑材料可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A级:不燃材料,氧指数≥21%

*B1级:难燃材料,氧指数≥16%

*B2级:可燃材料,氧指数≥13%

*B3级:易燃材料,氧指数<13%

具体数据

常见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数据如下:

|材料类型|燃烧性能等级|氧指数|

||||

|混凝土|A级|≥21%|

|钢材|A级|≥21%|

|石膏板|B1级|≥16%|

|实木|B2级|≥13%|

|聚氯乙烯(PVC)管材|B3级|<13%|

|聚苯乙烯(EPS)泡沫塑料|B3级|<13%|

意义

难燃和不燃材料在建筑防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减少火灾蔓延:难燃和不燃材料可以阻止火灾蔓延,避免火势扩大。

*降低人员伤亡风险:难燃和不燃材料可以减少火灾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不燃材料可以在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性,防止建筑倒塌。第五部分环境性能评价:环保性、可持续性关键词关键要点环保性

1.材料成分的毒性评估:评估防火材料中是否有毒物质的存在,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确保防火材料不会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2.材料生产过程的环保性:考虑防火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废物产生和污染排放情况,选择生产工艺低碳、污染少的环保材料。

3.材料废弃后对环境的影响:评估防火材料在使用寿命结束后,是否可以安全处置或回收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可持续性

1.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选择可再生或可持续利用的原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延长材料的再利用和回收周期。

2.能耗管理:防火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应遵循节能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可回收性与循环利用:考虑防火材料的使用寿命结束后,是否具备可回收性和循环利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环境性能评价:环保性、可持续性

建筑防火新材料的环境性能评价旨在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关注其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环保性

1.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建筑材料的生产、应用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高浓度的VOC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防火新材料应具有低VOC排放量,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并保护人体健康。

2.无毒性

防火新材料在发生火灾时不应释放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氰化物或致癌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污染环境。

3.可生物降解性

可生物降解性是指材料能够在自然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可生物降解的防火新材料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并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4.再生性

再生性是指材料可以从废弃物或副产品中再加工。再生的防火新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资源消耗,并减少废物的产生。

5.回收性

回收性是指材料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可以回收利用。可回收的防火新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促进循环经济。

可持续性

1.能效

防火新材料可以通过提供隔热和耐热性来提高建筑物的能效。能效更高的建筑物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水资源利用效率

防火新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应尽可能节约水资源。选择低水消耗的制造工艺和使用不需大量用水养护的材料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

3.材料耐久性

耐久性高的防火新材料使用寿命更长,减少了更换和维修的需要。更长的使用寿命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和废物产生,从而提高可持续性。

4.生命周期评估(LCA)

LCA是一种评估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环境影响的方法。它涵盖从原材料提取到产品处置的各个阶段。LCA可以帮助识别防火新材料的关键环境影响领域,并制定改善其可持续性的策略。

5.绿色认证

绿色认证机构,例如LEED和BREEAM,为满足特定环境标准的建筑产品提供认证。获得绿色认证的防火新材料表明它们具有很高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评价方法

环境性能评价涉及使用各种方法和测试程序,包括:

*VOC排放测试:使用环境测试室或现场监测设备测量防火新材料释放的VOC浓度。

*毒性测试:通过动物模型或细胞培养研究评估防火新材料在火灾条件下释放的毒性物质。

*生物降解性测试:在受控的实验室条件下评估防火新材料分解的速度。

*再生性测试:评估从废弃或副产品中再生防火新材料的可行性。

*回收性测试:评估防火新材料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回收利用的可能性。

*能效测试:测量防火新材料的热阻和耐热性,以评估其提高建筑物能效的能力。

*水资源利用效率测试:评估防火新材料生产和应用中的水消耗量。

*材料耐久性测试:在模拟现实条件下评估防火新材料的耐用性。

*生命周期评估:使用标准方法和数据对防火新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结语

对建筑防火新材料的环境性能进行评价对于选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最小的材料至关重要。通过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建筑行业可以为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第六部分力学性能评价:承重能力、变形性能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承重能力

1.材料强度和抗压性能:防火新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是衡量其承重能力的关键指标。高强度的材料可确保结构在火灾中保持稳定性,承受较大荷载而不倒塌。

2.综合承重性能:评价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综合承重性能,包括耐火极限和承重温度。耐火极限是指材料在标准火灾中保持承重能力的时间,承重温度是指材料在特定荷载下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

3.温度梯度影响:火灾中材料表面的温度往往高于内部。防火新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有效阻隔热量传导,防止材料内部温度过高,影响承重能力。

主题名称:变形性能

力学性能评价

承重能力

承重能力是衡量防火材料承受荷载的能力。防火材料的承重能力主要通过极限荷载测试或工作荷载测试来评价。

*极限荷载测试:在材料断裂或发生不可接受变形之前,施加的荷载达到最大值。

*工作荷载测试:在材料达到设计荷载所规定的允许变形之前,施加的荷载达到最大值。

防火材料的承重能力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荷载(例如,N/mm²)表示。对于防火隔墙,承重能力通常需要满足建筑标准的要求,以确保隔墙能够承受建筑物自身重量和意外荷载。

变形性能

变形性能反映了防火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行为。防火材料的变形性能主要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价:

*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单位应力与单位应变之比。

*屈服强度: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延伸率:材料在断裂前发生的总变形量与原长度之比。

*断裂模量:材料断裂时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防火材料的变形性能对于确保结构稳定性和安全至关重要。例如,防火隔墙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承受建筑物运动引起的变形,同时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其完整性。

力学性能评价方法

防火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价通常采用以下标准:

*EN1364-1:防火隔离和防火部件

*ASTME119:防火材料和系统标准试验方法

*GB14907:防火卷帘和防火卷门的耐火完整性性能试验方法

这些标准规定了力学性能评价的测试方法、设备和判定标准。

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

防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材料成分:不同类型的防火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安装方式:材料的安装方式会影响其承重能力和变形性能。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和紫外线等环境条件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通过优化材料成分、制造工艺和安装方式,可以提高防火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满足建筑安全和耐火要求。第七部分耐老化性能评价:耐候性、耐腐蚀性关键词关键要点耐候性评价

1.耐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紫外线辐射会分解聚合物,导致材料性能下降,测试方法包括人工耐候老化试验(UV辐照法)。

2.耐受高温和低温变化的能力,极端温度会引起材料膨胀收缩,影响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测试方法包括热冲击法和低温冲击法。

3.耐受风沙侵蚀的能力,风沙会磨损材料表面,降低材料的耐用性,测试方法包括风沙侵蚀实验。

耐腐蚀性评价

耐老化性能评价

耐老化性能是指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使用后抵抗降解和性能下降的能力。对于建筑防火新材料,耐老化性能至关重要,因为它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和防火性能。

耐候性评价

耐候性是指材料经受自然气候条件(如紫外线辐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影响后,其物理和化学性能保持稳定的能力。耐候性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加速老化试验:将材料置于模拟自然气候条件的加速老化设备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来加速材料的老化。常见的加速老化试验包括:

*紫外线老化试验:模拟阳光照射的紫外线辐射对材料的影响。

*湿热老化试验:模拟高温高湿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冻融老化试验:模拟材料在极端温度变化下的性能。

*户外暴露试验:将材料置于自然户外环境中,定期监测其性能变化。户外暴露试验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老化情况。

耐腐蚀性评价

耐腐蚀性是指材料抵抗化学物质和环境腐蚀的能力。对于建筑防火新材料,耐腐蚀性尤为重要,因为它影响材料在火灾中的稳定性和防火性能。耐腐蚀性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化学腐蚀试验:将材料浸泡在不同浓度的酸、碱或盐溶液中,监测其质量损失、强度变化等指标。常见的化学腐蚀试验包括:

*酸腐蚀试验:模拟酸性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碱腐蚀试验:模拟碱性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盐雾腐蚀试验:模拟海洋环境中盐雾腐蚀对材料的影响。

*电化学腐蚀试验:利用电化学技术测量材料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和极化阻抗等参数,评估材料的腐蚀倾向和耐腐蚀性。

评价标准

耐老化性能评价的标准因不同的建筑防火新材料而异。一般而言,耐候性评价主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能变化(如强度、尺寸稳定性),而耐腐蚀性评价主要考虑材料的质量损失、强度变化和电化学参数。

评价结果

耐老化性能评价的结果可为建筑防火新材料的选材、应用和维护提供依据。通过评价,可以确定材料的耐老化程度,预测其在实际使用中的使用寿命和防火性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第八部分综合性能评价:配套性、经济性关键词关键要点配套性评价

1.材料与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的相容性,确保防火材料的有效安装和使用。

2.材料与其他建筑材料的兼容性,避免产生不利影响或性能下降。

3.消防系统的协同作用,确保防火材料与消防设备和系统协同工作,形成综合防火体系。

经济性评价

1.材料成本:包括采购、运输和安装费用,以及后期维护和更换成本。

2.性能价格比:将材料性能与成本进行综合比较,评估其经济效益。

3.生命周期成本:考虑材料的长期耐久性和维护需求,评估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