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辨析技法】常规方法准判断——语法逻辑“双关注”关注点1:语法误例当今的世界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修改压缩主干:世界(主语)是(谓语)时代(宾语)。很明显,主宾搭配不当。关注点2:逻辑有些句子从语法上看没有问题,但是不合乎情理,所以我们要用逻辑分析法。误例该市有人不择手段地仿造假冒伪劣产品。修改“仿造假冒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该改为“仿造名牌产品”或“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片段组合式语病辨析方法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根据明代文人的记载,每年中秋那天,苏州城的家家户户倾城而来,人们浩浩荡荡地来到虎丘,外地唱曲家也纷至沓来。先是万众齐唱,比出优胜者数十人,再唱再比,优胜者渐次减少,最后在一片宁静中一位水平最高的演唱者登场,“声出如丝,穿云裂石,听者心血为枯,不敢击节,唯有点头”。(张岱《陶庵梦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多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B.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昆曲剧目中的段落。C.这是苏州虎丘延续了两百年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多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D.这是苏州虎丘延续了两百年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昆曲剧目中的段落。【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回到原文,分析画线句。可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发现句子的问题。画线句子“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主要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延续两百年的”应该放到“苏州虎丘”之后,根据和选项的对比,即可排除A、B。二是结构混乱,“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中“是……”和“以……为主”两种句式杂糅,保留一种即可。比较C、D两项,C项中“多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不如D项中“曲子大多是昆曲剧目中的段落”较能突出曲子的特点。语段类病句题答题“五步走”(1)感知语段,掌握语境。试题所选材料是一个完整的语段,它既有一个完整的意思,各个句子之间又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因此辨析其中一个语句的正误的时候,就要联系语境,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借助语感,初步判断。通读语句,体会语感是第一步,是基础。我们可以据此对语句的正误作一个初步判断,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3)提取主干,分析语法。提取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和宾语),并分析句子的修饰成分(定语和状语),为辨析病因作好准备。(4)借助标志,有效判断。语句出现错误往往是有规律的,譬如句首介词往往湮没主语,“能否”“是否”等往往会出现“二对一不匹配”的错误„„据此,我们可以快速作出准确的判断。(5)根据类型,得出答案。①经过分析,最后将病因与六种语病对号入座,确定该病句的类型;②针对选项一一分析,可以使用排除法,最后确定哪个选项修改最正确,得出答案。【方法点拨】【题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1.并列不当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同--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对立关系等,把其中一一种关系当成另一种关系来使用,会造成逻辑病句。其中,把非并列关系(如从属关系、交叉关系等)当作并列关系的错误最为常见,习惯上称这种语病为“并列不当”。2.副词的位置不当副词在句子中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其位置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在句中一般放在状语的位置。3.介词位置不当或乱用介词结构介词,在语法里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作谓语,某些介词如“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4.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简记为:主语“同前异后”。5.主客体颠倒所谓“主客体颠倒”,是指一个句子中所陈述的主体和客体相互颠倒。在遣词造句时,主宾关系往往通过介词“对、对于、和、与”等来反映,介词常引出对象。按常理,介词前是主体,介词后表示客体,即只能是人对物,或主观对客观,若颠倒过来就是背理的。6.并列词组(短语)位置不当并列词组(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等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的问题。7.分句位置不当在承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的问题。8.定语位置不当或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1)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短语;(2)指称或数量短语;(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9.状语位置不当或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排列顺序--般是:(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2)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3)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4)副词(表范围或频率);(5)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6)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可简记为“目时处范情后对”。10.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1)在汉语中,定语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也可由其他词或短语充当。定语用来修饰主语和宾语。如:(暖和)的阳光照着(平静)的湖水。——形容词作定语【题型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造成多个短语同用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和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这种病句类型有:动词是不及物(不能带宾语)的而带上了宾语;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动词不止一个;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了顾此失彼的问题。3.主语与宾语在意义上不搭配主语和宾语不是直接成分,没有语法关系,但在意义上或逻辑上有联系。在用“是”或“成为”这一-类表判断的句子里,如果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不能搭配,就不能正确地表达一一个判断。主语和宾语不能搭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4.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此类错误统称为修饰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不同的修饰语,其语法功能是不--样的,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有着不同的相对固定的搭配关系。5.关联词搭配不当复句中--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准确地表达意思。关联词之间有比较稳定的组合。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有区别,如果随意组合关联词,会造成语病。【题型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主语残缺(1)有上下文,不会影响理解的。只要不会引起歧义,主语可以承前省也可以蒙后省。例如“他其实不聪明,但这回没做错。”或"虽然不够聪明,但他这回没做错。”(2)无主句,指根本没有主语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作用在于描述动作、变化等情况,而不在于叙述“谁”或者“什么”进行这一-动作或发生这个变化。它的主语往往是不确定的,如“上课了!”。或者根本无法补充出主语,如“下雨了”。造成句子主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①介宾短语造成主语残缺。②介宾短语造成主语残缺。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等,常与“令”“使”“让”被”“把”等词连用。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2)叙述主语转变,造成主语残缺。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容易出现主语缺失或主语改换的现象。对于复句或句群,要留意每个句子的叙述对象,有时分句的叙述对象变化了,而承上的主语:没有变化,就容易造成主语残缺。2.谓语残缺(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介词短语只能用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即作状语或补语,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但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3.宾语残缺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为了避免哕嗦重复,凭借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听者不会产生误解,某些句子的宾语是可以省略的,这不属于宾语残缺的范围。4.修饰成分残缺主要是定语残缺和状语残缺。5.介词残缺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而成,在句子中起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表示时间、处所、方位、对象等。由于主观忽视或客观上句子很长,尤其是需要两个介词连用的时候,以及介词与连词连用,往往会出现介词缺失的问题。6.助词“的”残缺“的”作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的”字的有或无,句意和句子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的”字的常用功能主要有三个:(1)用在定语的后面,表领属性(如:学校~礼堂)、限制(如:纯金~项链)、描绘(如:蔚蓝~天空)。(2)用在主谓短语中间,使之成为偏正短语(如:他~死亡)。(3)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的后面,构成“的”字短语(如:我们~;国家~;)。7.成分赘余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常见成分赘余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赘余的成分来看,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2)从赘余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堆砌词语、词义重复、画蛇添足等。【题型四】表意不明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种解释。具体指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语义,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造成对句意误解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1.多音多义字造成表意不明“多音多义字”(俗称“破音字”)是指有两个或更多读音,而每--读音又有其独立的意义或惯用法的汉字。换言之,这种汉字的每-一个读音或意义都有其独特的语境要求,在句中使用时不加以说明往往会导致歧义。2.词义两可造成表意不明有些词本身就有两种以上的词义,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句子的歧义。(1)动词词义两可。如“当地百姓已告政府”的“告”有“告知”“报告……之义,也有“状告”“控告”之义,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民告官的案子了。(2)量词词义两可。如“个”,就有“位”“家”(指单位,如公司、银行)“种”“盘”(如“两个素菜”)之义。(3)短语语义两可。如“开刀的”既可指执刀的医生,也可指接受手术的患者。(4)代词指代两可。如“他和他的父亲在一个单位”,后一个“他”指代不明。(5)词性两可。如“和”可指两方相加,也可指两方发生某种关系。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尽量换词语。3.修饰不明造成表意不明句子中的定语和状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就会引起整个句子的表意不明。而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同一个中心语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修饰;二是同一个定语或状语修饰多个中心语。4.停顿不同造成表意不明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从而造成表意不明。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没有停顿,二是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5.模棱两可造成表意不明造成句意模棱两可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应该是句中的成分省略和一-词多义。6.指代不明造成表意不明在句子中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分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句中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经济的作用。但由于句子结构成分的复杂,往往会出现多个陈述对象对应一个指示代词或多个指示代词对应一个陈述对象的情况,这就容易出现指代不明了。【题型五】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自相矛盾语言表达要想清楚明白,逻辑性必不可少。而要保证这一-逻辑性,思维的顺序性、条理性至关重要。所以,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2.范围不清范围不清,就是指句子中的多个并列的概念之间存在包容关系或交叉关系。3.强加因果所谓的强加因果,就是两件事情本来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却硬是加上了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4.主客倒置“主客倒置”是“语序不当”的一种,同样也是“不合逻辑"的一种。5.两面对一面“两面对一面”也可说成“一面对两面”,是指在一句话中,前半部分是指向某个方向的判断而后半部分对应的含有“是否”“有无”“高低”“好坏”等两个方面的词语。常用来表示“两面”的词有:能否、是否、与否、成败、优劣、好坏、高下、高低、美丑等。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一一点,不是出现“能否”“是不是”等表“两面”意思的词的句子都是病句。如“体育成绩好坏,竞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有无灵感思维,取决于知识积累的状况”其中的“裁判的判决”与“知识积累的状况"本身就隐含了两面的意思,所以这样的句子并无语病。【题型六】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
- 科技教育下的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策略
- 科技产品生产线上的岗位责任与标准化操作
- 煤矿机电维护工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掘进工作面胶带输送机司机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科技助力下的现代医疗养老公寓建设研究
- 二零二五年个人土地使用权及土地经营权租赁协议
- 2025年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压车货款合同范本
- 现代技术下的班级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
- 小学一年级硬笔书法入门班教学课件
- 出货单表格模板下载
- PEP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1
- 接纳与承诺(ACT)疗法课件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 房地产公司销售管理部赏罚制度
- 《方位介词介绍》课件
- 甲状腺术后出血抢救流程
- 个人购买家具合同
-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
- 第三方检查应对措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