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程标准课标: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革命外交到国家外交务实外交到参与外交0102目录参与外交到引领外交03道也。从足从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革命外交到国家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1978)三条方针解决的问题含义意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国民政府的外交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独立自主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外交的任务:取消、肃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巩固了新生政权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苏联的帮助外交政策结合学案材料分析三条方针的特点。革命性、平等性、结盟性、独立性、意识形态化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革命外交

请你谈谈对新中国制定的三条方针的理解。

背景:

国际:美苏冷战,美帝封锁。

国内:巩固政权,国家安全

解读:三条方针

作用:体现独立自主;结束百年耻辱;

得到苏联帮助;改善邻国关系;

保障国防安全,巩固新生政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技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的核心价值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突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平等、开放、包容的特点,成为中国政府长期倡导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是中国外交智慧的创举。思考:结合材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的价值及意义?重视国家利益——国家外交①60年代④1971年②1964年⑥1976年⑤1972年③1970年起出现与亚非拉独立国家建交的第二次建交高潮1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4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5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6与法国建交,逐渐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2与意大利、奥地利等西方国家建交,中英、中荷关系深格为大使级3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争取中间地带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美国经济滞胀欧洲走向联合日本崛起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时空背景外交诉求国际:多极化趋势出现、发展

国内:综合国力增强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1969中苏武装冲突材料四:

握手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的交流方式,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国家之间的交往赋子了这个动作更丰富的内涵。照片是中美领导人握手的历史见证。请你为其两人撰写一个对话(要求:围绕与照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主题明确,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的军事威胁;和平解决台湾的需要。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苏冷战,苏攻美守,霸权地位受到威胁,经济发展缓慢,西欧日本崛起;深陷越战泥潭。重视国家利益——国家外交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整合课本)时期时代背景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外交奠基美苏冷战、美国敌视;巩固政权,维护安全。三大方针、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建交高潮50C末至60C初冲破封锁美苏冷战,中美敌对中苏破裂,亚非蓬勃亚非国家建交多、中法建交有突破70年代外交新局中苏恶化,国家安全,国力提升,国际地位。重返联合国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建交国家111。请你谈谈对这一时期外交理念变化的认识。

结合三个时代的背景分析我国外交思维与方向的变化及成就。

结合这一时代主题分析我国外交理念不断调整的共同作用。新中国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时代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外交理念,逐渐从革命外交走向国家务实外交,从注重意识形态到关注国家利益巩固了新政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保障了国家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纪50年代:三大政策20世纪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结交盟友广交朋友“化敌为友”革命外交强调意识形态国家外交考虑国家利益课程总结新生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外交政策的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时代,围绕着经济建设的全球化外交也逐步推展开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味着其他工作包括外交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并未这个中心服务。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的主题不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与发展”。务实外交到参与外交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外交(1978-2012)材料七: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依据材料及邓小平的这段话,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主要目的。务实外交到参与外交问题变化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继续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推行和平外交、不结盟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目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参与外交到引领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2-至今)外交成就十八大以来构建大国关系框架深化周边国家关系加强非洲国家合作一坚持三推动外交理论;构建交往新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体系公正合理。特点:

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体现中国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开拓性、先进性、不结盟、平等性、独立性等。特色之路——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九大以来材料: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参与外交到引领外交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推动共同发展。立足全方位加强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巩固发展周边国家关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1)根据学案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变”与“不变”的内容。变:外交思维的变化,从革命式外交到务实性外交,从参与性外交到引领式外交。不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始终立足于全方位加强与第三世界团结合作。参与外交到引领外交材料十: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其外思维与逻辑主要可划分为革命式外交、参与外交和引领式外交……这种历史转变不仅射出对时代主题的研判发生着变化,也反映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以自身古典优秀国家间政治思想资源并伴以马克思主义国际观为指导,来对西方资本主义主导建立的国际事务话语机制进行着有益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独立自主前提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开展正常外交这一原则始终未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的革命式外交到中共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引领式外交……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捍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以及构建稳定有序的和谐世界为目的与宗旨。——摘编自李博一《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课堂小结时期外交理念历史贡献1949—1978革命外交到国家外交巩固新生的政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1949—1978务实外交到参与外交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合作。1949—1978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