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联网面向智能燃气表应用的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2022-10-12发布I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缩略语 25系统结构和通用要求 25.1系统结构 25.2通用要求 3 36.1功能要求 36.2实时性 56.3稳定性 56.4可扩展性 56.5开放性 56.6容量 57IoT联接管理平台 67.1功能要求 67.2实时性 77.3可靠性 77.4可扩展性 77.5容量 77.6接口要求 88智能燃气表 88.1人机交互 88.2提示与报警 88.3记录与存储 88.4计费 98.5控制 98.6自检测 8.7通信 8.8数据上传 8.9远程控阀 8.10远程参数设置 8.11唯一身份标识 8.12抄读成功率 Ⅱ9.1一般要求 9.2智能燃气表安全 9.3主站安全 9.4IoT联接管理平台安全 10试验方法 10.1功能试验 10.2主站试验 10.3IoT联接管理平台试验 10.4智能燃气表试验 10.5安全试验 附录A(资料性)智能燃气表数据格式 附录B(资料性)智能燃气表身份标识编码规则 参考文献 ⅢGB/T41816—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港华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上海英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廊坊新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前卫表业有限公司、上海集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秦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辽宁航宇星物联仪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荣鑫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浙江苍南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蓝宝石仪表科技有限公司、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廊坊润能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成都中科慧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华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睿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握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骐俊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安然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山城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束开、颜建卿、严朝聚、金洁羽、郑水云、王永霞、汪晶晶、吴明娟、杨子昂、刘云淮、石爱国、吴庆卫、1物联网面向智能燃气表应用的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本文件给出了面向智能燃气表应用的物联网系统结构,规定了主站、IoT联接管理平台、智能燃气本文件适用于面向智能燃气表应用的物联网系统的设计、测试和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080.7—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33745—2017物联网术语GB/T36951—2018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GB/T37025—2018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T37092—2018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模块安全要求GB/T37093—2018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层接入通信网的安全要求GM/T0054—2018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3374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物联网系统internetofthingssystem具备物联网功能的系统。注:本文件中,物联网系统包含主站、IoT联接管理平台、智能燃气表。可接入主站,并实现数据交换的燃气计量仪表。注:仪表含膜式燃气表、超声燃气表、热式燃气表,涡轮流量计、腰轮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等;燃气含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2GB/T41816—2022主站masterstation基于智能燃气表应用,提供业务逻辑运算与定制化展示、数据收发与通信、数据保存与安全处理、系统运维管理等服务的软硬件信息系统。IoT联接管理平台loTconnectionandmanagementplatform联接网络和主站,并提供联接管理、设备管理、通信用户识别卡(号)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服务的软件服务平台。一次抄读成功率successrateofoncereading在一次试验中,系统抄读成功的次数与应抄读的次数的百分比。见式(1):式中:7、——一次抄读成功率;n₁——一次试验中,抄读未成功的次数;n——一次试验中,应抄读的次数。[来源:JG/T162—2017,,有修改]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P应用软件(APPlication)IoT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OID对象标识符(ObjectIDentifier)UI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5系统结构和通用要求5.1系统结构面向智能燃气表应用的物联网系统由物联网节点的智能燃气表、IoT联接管理平台和主站,以及相应的数据交换链路构成。结构见图1。智能燃气表(通过内置的感知采集单元)对燃气流量、压力、温度等数据进行采集,所采集的数据传递至IoT联接管理平台,平台将主站所要求的数据上传至主站,主站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进一步实现计量、计费、统计分析、监控管理、智能服务等燃气应用业务。主站经由IoT联接管理平台向智能燃气表发出数据需求指令。智能燃气表、IoT联接管理平台和主站提供相应的接口用以支持经由物联网的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交换。3数据交换链路数据交换链路数据交换链路数据交换链路主站主站IoT联接管理平台数智能燃气表1智能燃气表2+*智能燃气表n图1系统网络结构系统网络结构中:a)智能燃气表:通过内置感知采集单元提供燃气计量、数据记录与存储、状态提示和通信等功能;b)IoT联接管理平台:面向主站提供基础支撑及业务应用支撑、业务定制支撑等;c)主站:提供燃气用户服务管理、燃气计费管理、燃气智能化管理及企业用户识别卡管理等业务服务;d)数据交换链路:是物联网的通信链路,它支持挂在物联网上的智能燃气表、平台和主站之间进行数据和指令传输。5.2通用要求物联网提供的数据交换链路应能支持智能燃气表、平台和主站之间的数据交换。智能燃气表、主站和IoT联接管理平台应具备远程通信和本地通信功能,各通信方式应独立运行,一种通信方式损坏时不影响其他通信方式使用。智能燃气表、平台和主站应提供支持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6主站6.1功能要求主站应接收并处理智能燃气表上传的数据,支持对数据的错峰上报管理,并能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有关智能燃气表业务的应用接口调用与数据共享的服务。4主站应能够通过自动或人工方式向智能燃气表下发校时、开关阀、配置参数、数据等下行指令。6.1.4智能燃气表类型兼容主站宜支持多种类型智能燃气表的业务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预付费表、后付费表、金额表、气量表、6.1.5燃气表状态管理主站应支持智能燃气表的维修、报废、密钥更新、运行状态显示、通信模组远程升级等功能。主站应提供对智能燃气表基本信息(设备编码、类型、型号、制造商、出厂编号等)的查询统计功能。主站宜具备主动预警关阀、无用气关阀功能,并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进行配置。主站应支持向燃气用户自动推送基础服务信息和定制服务信息。6.1.9移动业务处理主站宜支持燃气移动业务处理能力的构建,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燃气表充值、移动端抄表接入、工单收款、电子发票开具、移动在线商城、燃气计量销售类APP、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燃气自助服务。6.1.10用户服务管理用户服务管理应能:a)支持用户信息管理,包括联系人信息管理、地址信息管理、燃气用具信息管理、智能燃气表与燃气用具对应分配信息管理等;b)支持智能燃气表管理,包括智能燃气表信息管理、换表管理、拆表管理、智能燃气表批量更新管理等;c)支持巡检管理,包括巡检计划、巡检任务单管理等;计费管理应能:a)支持燃气计量销售业务中的计费管理,包括正常计费、换表计费、拆表计费、计费调整、灵活的b)支持燃气计量销售业务中的核销管理,包括核销、退费处理、报表管理等;c)支持燃气计量销售业务中多种支付通道。56.1.12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宜包括以下功能:a)为数据分析能力提供数据源支持;b)支持构建智能化客服,包括客服工单全流程可视化管理、智能回访、智能质检、智能知识库等;c)支持搭建个性化用户标签,包括用气性质、用气行为、燃气用具情况、缴费习惯等;d)支持实时用气预测预警,包括燃气设备故障预测预警、用气量异常预测预警、管容量超限预测预警等。6.1.13企业用户识别卡管理企业用户识别卡管理应能:a)支持对电信运营商用户识别卡进行集成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卡基本信息管理、卡状b)支持对智能燃气表用户识别卡状态进行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管理、通信管理、生命周期管理、资c)支持对智能燃气表用户识别卡地理位置进行管理,包括智能燃气表地理位置API提供、地理位置信息分析等。6.2实时性主站实时性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网络运行正常、接口数据传输通畅情况下,门户页面打开时间低于3s;b)在查询一年以内历史数据的情况下,门户页面打开时间低于5s。6.3稳定性主站系统稳定性应符合以下要求:a)平均适用间隔时间不小于16000h;b)7d连续运行核心业务(包括采集、建档和收费)无故障。6.4可扩展性主站可扩展性宜符合以下要求:a)软硬件采用便于升级、按需组合的模块化设计;b)系统升级时不影响系统运行;c)系统容量有不少于30%的冗余度。6.5开放性主站开放性要求如下:a)允许不同厂家的终端接入;b)允许与其他系统交换数据。主站系统容量要求如下:a)能存储不小于3年的业务数据量;b)运行内存占用应低于50%。67IoT联接管理平台7.1功能要求IoT联接管理平台的设备管理至少应提供基本信息管理、应用统计、设备管控、设备上下行通信和数据同步、设备状态管控等方面的功能,包括如下内容。与下发控制命令数量与趋势、应用告警数量与趋势。1)提供智能燃气表连接接入、协议转换和配置文件解析能力,支持对智能燃气表的注册、鉴2)支持智能燃气表基于MQTT、CoAP、HTTP、TCP、UDP等主流通信协议接入;注: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CoAP——受限应用协议(COnstrainedApplicationProtocol);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portProtocol);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3)支持设备软件配置、固件升级检测、日志收集、批量任务执行。d)设备上下行通信和数据同步,宜能:1)为智能燃气表的上下行通信提供编解码转换能力与消息解析能力;2)支持服务器端设备缓存,以实现设备和用户应用间的数据双向同步。e)设备状态管控,宜能:2)支持设备告警信息分级管理与存储;3)支持智能燃气表的内部配置管理;4)支持智能燃气表的固件升级;IoT连接管理平台的接入管理至少应提供南向连接、网络接入、北向连接等方面的功能。要求如下:a)南向连接:宜与智能燃气表对接集成,可将终端侧上报的业务和管理数据转换格式,供北向应用使用;b)网络接入:应支持电信运营商、企业自组通信网络及其他第三方物联网应用网络的接入;c)北向连接:宜向主站开放API,以资源的形式为应用提供设备管理、数据管理、应用管理、群组管理、订阅管理、访问控制等公共业务服务。当北向应用下达设备控制或管理命令时,IoT联接管理平台可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协议操作发给终端。当以公有云服务构建IoT联接管理平台时,应能支持提供多租户服务,IoT联接管理平台各租户之7间业务相互独立,应能确保不同租户仅能查看和管理己方设备。IoT联接管理平台的数据处理应能:a)支持对智能燃气表的远程数据采集、监视及控制;b)支持智能燃气表主动上报信息;c)支持主站下发信息采集设置和命令;d)支持主流的web服务交互方案;注:web——全球广域网(WorldWideWeb)。e)提供报警器、温度计、压力计等设备动态协议定义功能。为支持长期保存数据并定时归档历史大数据,IoT联接管理平台宜具备以下功能:a)支持添加数据仓库;b)支持大容量文档数据库、时序数据库、高速存储数据库等大容量、高并发存储;c)支持冷热数据分离处理。IoT联接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应能:a)监控网络运行;b)支持自监控预警;c)监控智能燃气表状态。7.2实时性IoT联接管理平台实时性要求如下:a)在网络运行正常、接口数据传输通畅情况下,门户页面打开时间低于5s;b)在查询一年以内历史数据的情况下,页面打开时间低于20s;c)在网络运行正常、接口数据传输通畅、并发量不高于20万/s的情况下,IoT联接管理平台处理终端上报数据或主站下发数据的时间低于30s。7.3可靠性IoT联接管理平台可靠性要求如下:a)应支持全年全天候持续服务;b)如采用云计算部署,用户端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应能按需在云平台上按策略进行故障备份。7.4可扩展性IoT联接管理平台可扩展性要求如下:a)软件采用便于升级的模块化设计;b)软件升级时平台暂停服务时间不超过30min;c)支持分布式和云部署。7.5容量IoT联接管理平台至少能存储1年的智能燃气表终端数据。8南向接口为智能燃气表与IoT联接管理平台之间的接口。要求如下:a)IoT联接管理平台应能通过该接口获取智能燃气表上报的业务和状态信息,并通过该接口应向智能燃气表发送控制指令;b)IoT联接管理平台应能通过该接口实现对智能燃气表的通信状态管理、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协议适配等。北向接口为IoT联接管理平台与主站之间的接口。要求如下:a)IoT连接管理平台应能通过该接口将感知控制域中上报的各节点的业务和状态数据转发至b)主站应能通过该接口实现对IoT连接管理平台的参数配置、平台状态维护、平台安全管理等。8智能燃气表8.1人机交互智能燃气表人机交互通过按键和显示屏等实现。要求如下:a)按键应具备触发阀门控制、显示控制、通信上报等功能;b)显示屏应能够清晰显示,显示内容可包括剩余金额、现行燃气单价、系统结算时间、累计用气量、当前时间等信息。为节省电量显示屏平时宜为休眠状态,可通过按键、插卡等方式触发唤醒。8.2提示与报警智能燃气表通过声光、图文、阀门控制等实现提示与报警,包括如下内容。a)提示:1)欠压提示:当工作电源电压降至欠压值时,智能燃气表应能显示工作电源欠压提示,宜自动关闭阀门;2)含阀门控制单元的智能燃气表,应有阀门状态提示;3)智能燃气表通信时应有对应的信道状态提示,当远程信道发生错误时,显示屏应有错误提示。b)报警:1)当结算余额不足时,主站应能向智能燃气表下发报警信息,智能燃气表应根据报警类型进行相应报警;2)应具备超限报警、错误操作报警、通信异常报警、电磁干扰报警、阀门异常报警等报警类型;3)报警应能持续显示,直到报警原因解除。8.3记录与存储8.3.1数据保存与恢复智能燃气表在供电电源断开时应能保存各类相关数据,以免表中设定的参数、累积流量及历史记录9数据等相关参数丢失,确保供电恢复后,参数恢复到断电前的数值。智能燃气表宜能记录运行过程中事件的发生时间及代码,并存储事件记录。记录数据要求如下:b)用气记录应包括具有月、日、小时统计记录,宜具有分钟统计记录;c)支持设置记录间隔。所采用的数据格式见附录A。智能燃气表应支持表端计费方式或主站(后台)计费方式。表端计费要求如下:a)支持通过IC卡或无线信道进行充值或参数设置;b)应提供密钥认证功能;c)应具有透支功能,透支限量可设置;d)应具有存储气量阶梯、分时阶梯计费方案,计费方案同一时刻仅有一套有效。主站应支持通过远程通信方式采集计量数据并完成计费。表端显示计费信息,但不进行计费操作。8.5控制控制功能包括远程控制、插卡或者按键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a)表端计费方式下,当燃气剩余量达到透支限量时,支持自动控制阀门关闭,且显示屏显示阀门关闭状态、请充值之类提示。b)主站计费方式下,当燃气剩余量达到透支限量时:1)由主站授权发送关阀指令后,智能燃气表应能执行关闭阀门操作,且显示屏显示阀门关闭2)在用户完成充值且主站授权发送开阀指令后,能通过插卡或者按键控制阀门打开。c)智能燃气表电源断电或电池电压降至其最低工作电压时:1)宜自动控制阀门关闭,且显示屏提示阀门关闭、电池电量不足;2)恢复电源或更换电池后,能通过插卡或者按键控制阀门打开,且显示屏提示阀门打开。d)智能燃气表在开户前累计用气量到达或者超过最大预留量时,应关闭阀门并上锁,智能燃气表在收到主站开户应答后应执行远程开阀操作,并且最大预留量功能失效。e)智能燃气表支持长期未使用或在设置时间内未检测到流量,智能燃气表宜自动控制阀门关闭并报警。自检测功能要求如下:a)智能燃气表应具有硬件单元故障自检功能;b)带修正仪的智能燃气表应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超限或故障自检功能。远程通信连接方式包括主动、定时、约定、手动触发等方式,通信内容包括事件上报、主站下发的命令、智能燃气表执行命令的结果。远程通信应支持执行以下流程和要求:a)在发生上报事件时,智能燃气表应主动发起与主站连接请求;b)在约定的通信时间到达时,智能燃气表应发起与主站的连接请求;c)当错峰定时通信时间到达时,智能燃气表应发起与主站的连接请求;d)通过长按键可手动触发智能燃气表与主站的连接请求;e)在长连接通信状态下应保持智能燃气表与主站实时连接的通信状态;f)定时、约定连接主站失败后,应具有重连机制,重连超时应断开通信信道;长连接时,连接主站g)通信状态下接收主站下发的断开命令或接收主站命令超时后,应断开当前通信方式;h)智能燃气表应能正确响应主站发出的校时命令,智能燃气表时间与主站时间保持同步,且两者之差的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校时允差;i)智能燃气表同一时刻应仅有一个通信方式处于正常连接状态,传输数据时优先选择已处于正常连接状态的通信方式;j)智能燃气表在规定次数内无法与主站进行通信,判断为通信异常,终止连接并显示通信异常,自动控制阀门关闭。本地通信要求如下:a)人工启动后,智能燃气表显示屏宜显示相应的提示;b)智能燃气表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时,应能断开本地通信连接;c)支持对智能燃气表进行参数配置;d)能采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需要时上传至主站。8.8数据上传智能燃气表数据上传方式包括自动上传信息、人工采集上传信息和事件驱动主动上传信息三种类型。数据上传要求如下:a)自动上传信息应按采集任务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智能燃气表数据;b)应能对采集频率、内容、对象等进行设置;c)当定时自动上传信息失败时,智能燃气表应支持其他采集方式的补采功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d)带有修正仪的智能燃气表应上传标况累计流量、标况瞬时流量、工况瞬时流量、温度、压力、故障信息等;e)燃气表应将表内事件、处理结果实时上报主站。f)上传信息宜包括但不限于:燃气表编号、气量信息、阀门状态、电池电压值、运行状态、记录时8.9远程控阀智能燃气表远程控制阀门功能要求如下:a)智能燃气表接收到主站授权的关阀控制指令后,应执行关闭阀门操作,显示屏应显示阀门关闭状态提示;b)当远程关闭阀门后,应只有在远程发出授权开阀指令后并通过插卡或者按键操作才能打开控制阀门。8.10远程参数设置智能燃气表应支持主站对运行参数进行远程设置。8.11唯一身份标识智能燃气表在系统中宜具备唯一身份标识。智能燃气表身份标识编码规则见附录B。8.12抄读成功率智能燃气表一次抄读成功率不应低于99%。9安全9.1一般要求面向智能燃气表应用的物联网信息安全系统应符合GB/T22239—2019中8.1安全通用要求和8.4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9.2智能燃气表安全智能燃气表宜采用GB/T37092—2018中规定的三级及以上密码模块或通过国家密码管理部门核准的硬件密码产品实现密码运算和密钥管理。智能燃气表的通信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a)传输完整性满足GB/T37025—2018中7.1的要求;b)传输保密性满足GB/T37025—2018中7.8的要求。智能燃气表对平台的访问控制应符合GB/T36951—2018中5.4.2中c)和d)的要求。失效保护应符合GB/T36951—2018中6.4.4的要求。9.2.5物理接口安全物理接口安全应符合GB/T36951—2018中6.4.7的要求。9.2.6数据可用性智能燃气表数据可用性应符合GB/T36951—2018中5.5.1的要求。主站安全管理要求如下:a)密码算法应满足GM/T0054—2018中5.1的要求;b)密钥管理应满足GM/T0054—2018中8.4的要求;c)主站对智能燃气表安全状态应进行集中管控。主站对智能燃气表的鉴别应符合GB/T37093—2018中6.2.2的要求。访问控制应符合GB/T37093—2018中6.2.3的要求。日志审计应符合GB/T37093—2018中6.2.8的要求。9.4IoT联接管理平台安全IoT联接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安全技术应符合以下要求:a)数据传输性能满足GB/T37025—2018中7.4的要求;b)信息传输策略和程序满足GB/T37025—2018中7.5的要求。10.1功能试验对照功能要求逐条检查,核实系统是否具备规定的功能。被测对象为主站,主站为基于智能燃气表应用提供业务服务的软硬件信息系统,其定义见3.4。测试配合设备包括:a)测试电脑:测试电脑上应安装有压力测试工具、网络测试工具、接口测试工具,测试工具应具有可追溯性,测试方自行开发的测试工具应有详细的说明文档,并通过适用性验证;测试电脑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被测主站;b)智能燃气表:用于接入主站、与主站间进行业务交互测试。主站实时性试验步骤如下。a)在测试电脑上运行网络测试工具,以监测主站页面打开时间,打开主站门户页面,观察并记录网络测试工具上显示的页面响应时间。测试重复执行多次,计算页面平均响应时间,核对是否符合6.2a)的要求。b)在测试电脑上运行网络测试工具,以监测主站页面打开时间,打开主站历史数据查询等统计页面,查询1年以内的数据,观察并记录网络测试工具上显示的页面响应时间。测试重复执行多次,计算页面平均响应时间,核对是否符合6.2b)的要求。主站稳定性试验步骤如下:a)按照GB/T5080.7—1986中表1和表10的序贯试验方案4:9测试计算,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6.3a)的要求;b)在测试电脑上运行压力测试工具,触发主站7天不间断进行采集、建档和收费业务,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6.3b)的要求。主站可扩展性试验步骤如下:a)根据主站制造商提供的设计文件,通过UI页面或API的方式,对模块进行自定义组合;确认UI自定义页面操作无异常或API自定义组合无异常信息返回;b)根据主站制造商提供的运维手册,进行测试版本更新,在升级过程中,测试确认主站能正确执行远程配置、数据下发等业务;c)在测试电脑上运行压力测试工具,模拟主站平均在线人数使用情况,查看主站系统资源占比情况,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6.4c)的要求。主站开放性试验步骤如下:a)根据主站制造商提供的用户手册,将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燃气表接入主站,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6.5a)的要求;b)根据主站制造商提供的设计文件描述的系统交互数据接口,通过接口测试工具对接口进行读、写操作等,观察确认交互数据是否正常,交互数据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描述,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6.5b)的要求。主站容量试验步骤如下:a)根据主站制造商提供的设计文件描述的数据存储类型,模拟插入3年的业务数据量,检查确认主站存储的3年间的业务数据内容、数据顺序等,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6.6a)的要求;b)查看主站系统内存使用率,核对审查结果是否符合6.6b)的要求。10.3IoT联接管理平台试验被测对象为IoT联接管理平台,IoT联接管理平台为联接网络和主站的软件服务平台,其定义见3.5。测试配合设备为测试电脑,测试电脑上安装有压力测试工具、网络测试工具、接口测试工具,测试工具具有可追溯性,测试方自行开发的测试工具应有详细的说明文档,并通过适用性验证。测试电脑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被测主站。对IoT联接管理平台实时性进行如下试验:a)在测试电脑上运行网络测试工具,以监测平台页面打开时间,打开平台门户页面,观察并记录网络测试工具上显示的页面响应时间。测试重复执行多次,计算页面平均响应时间,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7.2a)的要求。b)运行网络测试工具,以监测平台页面打开时间,在平台上打开历史数据查询等统计页面,查询一年内的数据,观察并记录网络测试工具上显示的页面响应时间。测试重复执行多次,计算页面平均响应时间,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7.2b)的要求。c)准备N台测试电脑,其中,N需要满足在30s内所有测试电脑的施压进程数总和应大于200000次。在N台测试电脑上运行压力测试工具,增加进程数,同时对平台常用业务进行施压,观察压力测试工具中显示的进程数,当在30s内施压进程数总和大于200000次后,提取平台日志,确认平台处理终端上报数据或主站下发数据的时间低于30s。对IoT管理平台可靠性进行如下试验:a)按照GB/T5080.7—1986中表1和表10的序贯试验方案4:9测试计算,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7.3a)的要求;b)根据平台制造商提供的设计文件,模拟单点故障,如断网、断电、进程中断等情况,检查平台和数据库,确认结果是否符合7.3b)的要求。对IoT管理平台可扩展性进行如下试验:a)根据平台制造商提供的设计文件,通过UI页面或API的方式,对模块进行自定义组合,确认UI自定义页面及API自定义组合无异常;b)根据主站制造商提供的运维手册,进行软件测试版本更新,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7.4b)的要求。根据平台制造商提供的设计文件描述的数据存储类型,模拟插入1年的智能燃气表终端数据量,检查确认平台存储的1年间的智能燃气表终端数据内容、数据顺序等,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7.5的要求。10.4智能燃气表试验智能燃气表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b)相对湿度:35%~85%;d)磁场:除地磁场外无其他磁场干扰;e)气体介质:使用空气或者其他气体进行试验,气体中无游离水或油等杂质存在。使用空气作为检测介质时,在任何条件下都出现由空气中水蒸气所引起的凝结。对智能燃气表远程通信能力进行如下试验: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按照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供的上报事件列表,人为触发一个事件,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a)的要求;c)主站对智能燃气表设置定时连接时间,到达该时间时,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b)的要求;d)主站对智能燃气表设置错峰定时上报,命令生效后,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c)的要求;e)断开智能燃气表的连接后,长按键,检查智能燃气表是否能主动发起与主站的连接请求,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d)的要求;f)在长连接通信状态下,检查智能燃气表是否持续保持与主站连接的通信链路,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e)的要求;g)主站对智能燃气表设置重连时间间隔、重连次数,再人为制造通信失败,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h)通信状态下,主站对智能燃气表下发断开命令,或人为制造接收主站命令超时,检查智能燃气表动作,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g)的要求;i)按照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供的方法或工具,验证智能燃气表校时功能,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h)的要求;j)智能燃气表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时,从另一个信道发起通信请求,检查智能燃气表在整个过程中的动作,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i)的要求;k)对装有控制阀的智能燃气表在通信正常的状态下人为断开通信,在连续通信失联次数达到设定的次数后,检查智能燃气表能否自动关闭控制阀,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1j)的要求。对智能燃气表本地通信能力进行如下试验: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按照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供的方法或工具,开启本地通信及进行参数配置,验证智能燃气表本地通信的结果是否符合8.7.2的相关要求;c)按照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供的方法或工具,采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并上传至主站,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7.2的相关要求。对智能燃气表数据上传能力进行如下试验: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在主站对智能燃气表下发配置,检查智能燃气表是否能准确设置时间间隔、定时上报、采集频c)人为制造智能燃气表定时自动上传失败,检查智能燃气表是否重传完整数据至主站,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8c)的要求;d)核对燃气表上传信息内容,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8d)的要求;如智能燃气表带有修正仪,则继续核查结果是否符合8.8e)的要求;e)按照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供的异常事件声明列表,验证一个智能燃气表异常事件,检查智能燃气表与主站数据一致性,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8f)的要求。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主站授权后分别发出关阀指令、开阀指令,每条指令下发成功后,都进行按键或插入IC卡的操作,检查智能燃气表动作,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8.9的要求。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在主站对智能燃气表依次下发三种参数配置,检查智能燃气表是否能准确响应主站配置,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8.10的要求。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核对审查结果是否符合8.11的要求。设置智能燃气表以5min的间隔主动上传数据,且上传不少于500次,记录主站收到的数据,核对试验结果是否符合8.12的要求。检查确认面向智能燃气表应用的物联网系统已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并取得相应备案证书,核对备案证书测评指标是否符合9.1的要求。10.5.2智能燃气表安全试验智能燃气表安全单元试验流程如下:a)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确认已获得行业认可的安全芯片资质证书,或已取得国家密码管理部门颁发的硬件密码产品资质证书;核对审查结果是否符合9.2.1的要求;b)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检查确认安全芯片的硬件信息与芯片固件绑定。智能燃气表通信安全试验流程如下: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检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确认智能燃气表传输鉴别信息、隐私数据和重要业务数据时采用密码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c)使用通信工具,篡改传输数据,检查确认智能燃气表可恢复数据或重新获取数据,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9.2.2a)的要求;d)使用抓包工具,抓取智能燃气表传输敏感信息时的数据,检查确认数据已被加密,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9.2.2b)的要求。智能燃气表访问控制试验流程如下: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验证确认智能燃气表能够提供安全措施控制数据的本地或远程访问;c)尝试非法本地访问及非法远程访问智能燃气表,确认访问失败;d)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验证确认智能燃气表访问控制范围覆盖所有主体、客体及他们之间的操作,核对审查结果是否符合9.2.3的要求。智能燃气表失效保护试验流程如下: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确认智能燃气表能够自检出已定义的设备故障并进行告警;c)按照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供的声明材料,对故障进行模拟,检查确认智能燃气表处理故障后的工作情况与声明一致;d)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验证确认智能燃气表的手动控制功能优先级高于自动控制功能;e)若智能燃气表具备操作系统,对操作系统注入故障,检查确认在操作系统崩溃时燃气表能够重启。智能燃气表物理接口安全试验流程如下:a)打开智能燃气表盖,检查确认主控板是否有闲置的物理接口;b)如主控板上存在闲置的物理接口,则对所有闲置接口都进行接线尝试读写等操作,确认闲置接c)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验证确认无法通过外接存储设备自启动。审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交的文件,验证确认智能燃气表传输其采集到的数据时,标识了数据新鲜性。核对审查结果是否符合9.2.6的要求。主站安全管理试验流程如下: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检查密码算法安全性是否满足9.3.1a)的要求;c)检查密钥管理安全性是否满足9.3.1b)的要求;d)检查主站对智能燃气表安全状态的管控是否符合9.3.1c)的要求。主站鉴别试验流程如下: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检查主站对智能燃气表的鉴别能力,是否包含感知层接入实体标识、接入口令的单向认证、基于预共享密钥的双向认证或基于公钥基础设施的接入鉴别机制;c)检查主站对智能燃气表的鉴别失败的处理能力,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GB/T37093—2018主站访问控制试验流程如下:a)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b)检查主站是否通过ACL方式控制智能燃气表对通信网的访问;c)检查主站是否制定和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功能;d)检查主站是否支持白名单机制,限制智能燃气表对通信网络的访问,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GB/T37093—2018中6.2.3的要求。按图1连线,并启动主站和燃气表运转工作。检查主站是否对智能燃气表接入安全检查进行日记10.5.4IoT联接管理平台安全试验IoT联接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安全试验流程如下:检查IoT联接管理平台数据传输信任能力,确认IoT联接管理平台与智能燃气表间传输管理、鉴别等敏感信息时是否建立可信路径,此路径在逻辑上应与其他通信传输路径隔离,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GB/T37025—2018中7.4的要求。检查IoT联接管理平台数据传输策略和程序,确认可明文传输的信息类别和范围,对于敏感数据,例如口令、私钥、对称密钥等,是否采用加密传输策略和程序,检查IoT联接管理平台策略是否能控制数据传输速率,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GB/T37025—2018中7.5的要求。(资料性)智能燃气表数据格式智能燃气表数据格式如表A.1所示。表A.1智能燃气表数据格式对象名称数据类型单位对象名称:用于称谓智能燃气表涉及的各类对象;数据类型:用于描述相应对象时所使用的数据的类型;单位:相应对象的具体数值的单位。数据格式的组成部分。表中横杠“—”,在“单位”栏中表示不适用,在“说明”栏中表示无需说明。表A.2智能燃气表各类对象的数据描述序号对象名称数据类型单位说明1燃气温度℃正常值—50~99,0xFFFF表示温度异常或者没有温度传感器2燃气压力UINT320xFFFFFFFF标识压力异常或者没有压力传感器3工况累积量UINT64当前工况累积量4标况累积量UINT64当前标况累积量。仅对有标况补偿的表具有效5工况瞬时流量UINT32m³/h—6标况瞬时流量UINT32m³/h仅对有标况补偿的表具有效7结算数据源UINT8 0——工况结算;1——标况结算8结算模式UINT8—0——气量预结算;1——金额预结算;2——后付费9结算主体UINT8—0——表端结算;1——后台结算当前单价UINT32金额表时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自考汉语言文学考前复习误区与纠正试题及答案
- 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
- 2025年深入探讨跨国合同中的电子合同签署流程
-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造价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影视造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二级建筑师劳动合同范本
-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软式网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热工与流体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师范学院《影视后期合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1972-2005碟形弹簧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校园招聘考试录用公告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班组工程量结算书
- 生产件批准申请书
- 环境监测考试知识点总结
- 爵士音乐 完整版课件
-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8章 8.2.1 幂的乘方
- XX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及年度评价报告(模板)
- 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平台)绘图员级试卷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