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同步)-课件_第1页
-3.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同步)-课件_第2页
-3.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同步)-课件_第3页
-3.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同步)-课件_第4页
-3.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同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讲师:万老师《蹴鞠图》从比肩同气到君臣之分宋朝君臣之间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情境导入魏晋南北朝秦汉五代十国隋唐明清夏春秋战国商辽宋夏金元北宋

960年—1127年南宋

1127年—1279年辽北宋西夏时期全图金南宋西夏时期全图知识海洋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问题:北宋立国之初面临的问题地方拥有军权、财权、行政权,威胁中央集权,皇权的衰落知识海洋解决问题——制度措施针对“地方拥有军权、财权、人事任免权,威胁中央集权”县府州军监路中央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知州通判知县(县令)知识海洋1.把过去“事无不统”的相权一分为四针对“皇权的衰落”解决问题——制度措施度支盐铁户部皇帝三司使

财政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台谏监察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御史中丞知谏院知识海洋皇帝枢密院(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领兵将领

枢密院负责军令的发布、军队的调动、人员的升迁等,但枢密院的成员均为文官,而且见不到一兵一卒,完全是凭空指挥,纸上谈兵;

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负责禁军平时的训练与管理;而出征时,由皇帝另派将领统率,是平时士兵见不到的人。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针对“皇权的衰落”2.杯酒释兵权知识海洋3.禁军指挥权一分为三

宋朝制度是一个过分精致而繁复的网络,……它有的是永远也裁不掉的冗官与冗兵,还有空前的低效率。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朱弁《曲洧旧闻》

宋太祖以戏剧性的方式“杯酒释兵权”以后,重视文治,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宋代是个取士最宽的朝代。唐代虽然每年一次,但每次录取不过一二十人,宋代每次录取总有二三百人之多,要比唐朝多十倍有余。宋朝每次考试,总是倾向于多取。——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分化事权、繁复低效

2.强干弱枝3.重文轻武、科举兴盛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的特点:知识海洋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利: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弊:①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②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③地方财政困难三冗积贫积弱知识海洋吏工户礼兵刑皇帝中书省拟旨尚书省执行门下省审议北宋唐朝北宋重在分化事权,唐朝是程序分工;唐朝的程序分工,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宋朝的分化事权,造成机构重叠,职能混淆。思考:北宋解决相权措施与唐朝的不同?应用探究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D应用探究年财政收入年财政支出6300-6800军费约4800万缗官俸约1200万缗皇室约720万缗祭祀约325万缗岁币75万两绢问题:北宋中期社会状况如何?什么因素导致?宋中期危机与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的形势图宋辽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农民起义——摘编自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知识海洋学科网原创均输法熙宁二年7月9月三年四年五年熙宁七年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青苗法为例

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20万。

——《宋史》

当王安石对神宗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指青苗法)刺激经济之成长。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宋中期危机与王安石变法知识海洋

“王荆公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指北宋灭亡和南宋南迁)!”

——邵伯温《闻见录》

“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梁启超在《王荆公》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地、发展地、一分为二宋中期危机与王安石变法类别措施作用富国之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强兵之法省兵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积弱局面有所改变。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改革选官制、发展教育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教育发展。知识海洋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D应用探究1.原因:(1)外部:

①金的崛起

②金灭辽及北宋(靖康之变)(2)内部:①连年征战、岁币,造成内部空虚;

②统治腐朽、无能,破坏军民抗金斗争;

③长期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南宋的偏安知识海洋2.

南宋建国:1127年宋高宗赵构于临安建国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