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1924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正式形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定了基础。选项:A:冯特B:麦孤独C:奥尔波特D:罗斯答案:【奥尔波特】2、问题: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的研究内容。选项:A:个体层面B:群体层面C:人际层面D:社会层面答案:【个体层面】3、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选项:A:社会心理B:社会行为C:群体心理D:以上全是答案:【以上全是】4、问题:社会心理学研究要考虑社会情境的作用。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选项: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答案:【社会因素】6、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包括下列哪个?()选项:A:社会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C:哲学取向D:文化人类学取向答案:【社会学取向;心理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7、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驱动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力量,当我们置身于某种情境时,似乎被某种魔力所控制,常常会变得身不由己。选项:A:关系B:结构C:情境D:互动答案:【情境】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表明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是()选项:A:皮格马利翁效应B:洛伦兹效应C:踢猫效应D:光环效应答案:【皮格马利翁效应】2(、问题: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为未来角色和社会生活做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选项:A:预期社会化B:早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发展社会化答案:【预期社会化】3、问题: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称为()。选项:A:政治社会化B:道德社会化C:民族社会化D:性别角色社会化答案:【性别角色社会化】4、问题:社会化的目的是()。选项:A:约束个体的行为B:适应社会的变化C: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D:有助于社会成员的互动答案:【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5、问题: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不同的。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过程。选项:A:成熟B:社会化C:个性发展D:顺应答案:【社会化】7、问题:个体的()对自我认知其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选项:A:自我认知B:环境认知C:情境认知D:人格特征答案:【自我认知】8、问题:人们在自我认知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聚光灯效应呢?()选项:A: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B: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C:透明度错觉D:情境导致自我认知偏差答案:【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透明度错觉】9、问题:人们除了从自己的经历中习得无助,还有什么类型的习得性无助?()选项:A:替代性无助B:书本性无助C:群体性无助D:情景性无助答案:【替代性无助;群体性无助】10、问题:自我服务偏见其实是个体维护()的一种手段,他是下意识地在保护自己。选项:A:自信B:自尊C:自省D:自主答案:【自尊】11、问题:“察言观色”中的“观色”主要是指哪几个方面()选项:A:面部表情B:静态的肢体语言C:口头语言D:互动中的人际距离答案:【面部表情;静态的肢体语言;互动中的人际距离】12、问题:通常我们会从角色,身份、社会比较、自尊、他人的评价以及文化六个方面来进行自我认知。选项:A:对B:错答案:【对】13、问题:社会心理学家海德素有归因理论之父之称,他提出归因的二分法理论,这一理论是指人们在归因时通常将个体的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或者是外部原因。选项:A:对B:错答案:【对】14、问题:人们有两套思维系统,分别是自动化思维系统和控制性思维系统。选项:A:对B:错答案:【对】15、问题:长期处于稀缺思维的人,这种稀缺心态会给人们大脑增加大量带宽。选项:A:对B:错答案:【错】16、问题:锚定效应是人们在控制化思维中下意识地使用的。选项:A:对B:错答案:【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问题: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选项:A: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B: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答案:【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2、问题:“自我意识”概念首次提出是在()。选项:A:霍妮(K.Horney)著的《自我的挣扎》B:弗洛伊德(S.Freud)著的《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C:米德(J.Mead)著的《意识、自我与社会》D:詹姆斯(w.James)著的《心理学原理》答案:【詹姆斯(w.James)著的《心理学原理》】3、问题:自我观察、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都属于()。选项:A:自我感觉B:自我体验C:自我认识D:自我控制答案:【自我认识】4、问题:下列属于心理自我的是()选项:A:性别B:地位C:权利D:能力答案:【能力】5、问题:“我是XX学校的学生”,这个属于()的描述。选项:A:社会自我B:生理自我C:主体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社会自我】6、问题:通常人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选项: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镜我答案:【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7、问题:攻击行为收到心理学家关注的原因之一是()选项: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中日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8、问题:二战中杀人如麻的纳粹军官声称他们之所以杀人,是因他们必须(),所以他们辩解自己无罪。选项:A:完成任务B:顺从长官C:服从命令D:尊重长官答案:【服从命令】9、问题:攻击的表现形式有()选项:A:球员斗殴B:同事之间的相互中伤C:伊拉克战争D:其余选项都不是答案:【球员斗殴;同事之间的相互中伤;伊拉克战争】10、问题:弗洛伊德(S.Freud)认为()是和人类的性本能联系到一起的,是来自于性压抑所产生的困扰状态。选项:A:利他B:帮助C:攻击D:道德答案:【攻击】11、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本能代表着人类自身的恨及破坏的力量,表现为()的欲望。选项:A:求生B:求死C:破坏D:征服答案:【求死】12、问题: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当它指向内在的时候,人们就会折磨自己,变成(),甚至会毁灭自己。选项:A:变态狂B:施虐狂C:色虐狂D:受虐狂答案:【受虐狂】13、问题:那些好斗或容易受欺负的儿童容易受到群体的排挤,难以在群体中取得()的身份。选项:A:令人尊重B:令人同情C:领导者D:同辈认同答案:【令人尊重】14、问题:凯瑞斯(Cairns)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青春期时的身体攻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选项:A:对B:错答案:【错】15、问题:挫折—攻击学说的要点包括()。选项: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攻击行为B:攻击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C:抑制攻击的力量与该攻击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攻击发生的可能性则小答案:【攻击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抑制攻击的力量与该攻击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攻击发生的可能性则小】16、问题:一个内化了社会规范的人,在其急欲表现违反规范的攻击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对攻击行为的()。选项:A:忧虑感B:兴奋感C:悲伤感D:愤怒感答案:【忧虑感】第四章单元测试1、问题: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选项:A:马太效应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答案:【光环效应】2、问题:“只要是先进人物,就什么都好”,持这种偏见,属于()选项:A:首因效应B:刻板印象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答案:【晕轮效应】3、问题:一般认为东方人集体主义观点强,西方人个人主义观念强,这是()选项:A:第一印象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投射效应答案:【刻板印象】4、问题:()的归因理论把人的行为原因基本上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选项:A:海德B:维纳C:凯利D:纽科姆答案:【海德】5、问题:按照凯利的归因理论,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归因于行为者的原因()选项:A:低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B:高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C:低一致性高一贯性低区别性D:低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答案:【低一致性高一贯性低区别性】6、问题: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外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是()选项:A:努力B:运气C:能力D:任务难度答案:【运气】7、问题:利他行为是指()。选项:A:一种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C: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D: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答案:【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8、问题: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选项:A: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B: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C: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答案:【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9、问题:巴特森关于两种相对应的利他行为取向是()选项:A:自我利他主义取向B:纯利他主义取向C:以利己为目的取向D:以利他为目的取向答案:【自我利他主义取向;纯利他主义取向】10、问题:求助者需要帮助的程度,是决定我们是否给予帮助的重要因素。选项:A:对B:错答案:【对】11、问题:最早研究旁观者效应的心理学家是()。选项:A:达利B:拉塔内C:格罗维斯D:莫斯雷答案:【达利;拉塔内】12、问题: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有()选项:A:社会责任规范B:互惠规范C:平等规范D:其余选项都是答案:【其余选项都是】13、问题:达尔文关于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的观点已经被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所证实。选项:A:威尔逊B:弗洛伊德C:多拉德D:伯克威茨答案:【威尔逊】14、问题:不到一岁的儿童在看到另一个儿童受伤时,倾向于表现出与他自己受伤时同样的痛苦,这种同情和替代别人分担痛苦的行为往往是()的前兆。选项:A:道德行为B:利他行为C:反社会行为D:助人行为答案:【利他行为】15、问题: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生活在小城镇或农村的人有较少的利他行为,其原因可能是大城市()。选项:A:喧嚣B:过多的刺激C:噪声D:其余选项都不是答案:【喧嚣;过多的刺激;噪声】16、问题:旁观者效应心理过程()。选项:A:当着别人的面采取行动的犹豫,除非人们知道帮助或者别的什么行动是合适的B:感觉其他不动的人可能理解这个情形,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C:最重要的是“责任的分散”D:其余选项都不答案:【当着别人的面采取行动的犹豫,除非人们知道帮助或者别的什么行动是合适的;感觉其他不动的人可能理解这个情形,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责任的分散”】第五章单元测试1、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B:态度指向特定对象或内容,没有对象就不能称为态度C:态度具有稳定性D:态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答案:【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态度指向特定对象或内容,没有对象就不能称为态度;态度具有稳定性;态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2、问题:态度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这是指()。选项:A:认知功能B:顺应功能C:调节功能D:价值表现功能答案:【调节功能】3、问题:行为改变,认知未发生改变,属于()阶段。选项:A:同化B:顺应C:服从D:内化答案:【服从】4、问题:服从阶段指()选项:A: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B: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和行为,有意无意的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一致C:个体接受新的观点、情感,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即彻底形成新的态度D:不管是行为还是认知均无条件服从答案:【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5、问题:态度的成分之一,认知指()选项:A: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与评价B:对态度对象的好恶情感,也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C: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D:对他人的认识答案:【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与评价】6、问题:P-O-X模型中()的之间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关系。选项:A:P-OB:P-XC:X-OD:P-P答案:【P-O】7、问题:下面那些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人的态度()。选项:A:表情B:日记C:语调D:行为答案:【表情;日记;语调;行为】8、问题:下面不包含在迈尔斯的态度ABC理论中的是()。选项:A:认知B:信念C:行为倾向D:情感答案:【信念】9、问题:下面那句话涉及态度的认知成分()。选项:A:餐桌上有一个蛋糕B:蛋糕上有一个生日牌C:生日牌上写着英文字母D:这个蛋糕很漂亮答案:【这个蛋糕很漂亮】10、问题: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提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理论。选项:A:凯尔曼B:迈尔斯C:勒温D:斯坦伯格答案:【凯尔曼】11、问题: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最初阶段是()。选项:A:服从B:依从C:认同D:内化答案:【依从】12、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也是态度改变中最深刻的层次B:内化的态度是最为坚定的,它们持久且难以转化C:内化的态度有时也依赖外在压力或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D:内化阶段的态度形成是一种新价值观的获得答案:【内化的态度有时也依赖外在压力或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13、问题:想要态度能够准确预测行为,需要将“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下面能够有效降低其他因素影响的方法是()。选项:A:控制其他因素B:观察个体的通常行为C:观察个体的独特行为D:设立具体的行为目标答案:【观察个体的通常行为】14、问题:态度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行为的情况是()。选项:A:将“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B:将态度指向具体行为C:遇事三思而行D:观察个体的独特行为E:基于稳定的直接经验的态度答案:【将“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遇事三思而行;观察个体的独特行为;基于稳定的直接经验的态度】15、问题:下面可以用自我知觉理论来解释的是()。选项:A:德西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巴纳姆效应D:霍桑效应答案:【德西效应】第六章单元测试1、问题: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组成。选项:A:好奇的内驱力B:好胜心C:互惠的内驱力D:自尊的内驱力答案:【好奇的内驱力;好胜心;互惠的内驱力】2、问题:有助于产生利他或助人行为的是()。选项:A:助人者心情愉快B:求助者有类似性C:助人者行色匆匆D:求助者有吸引力答案:【助人者心情愉快;求助者有类似性;求助者有吸引力】3、问题:利他行为者的哪些个人因素会促使利他行为的发生()选项:A:年龄B:性别C:人格特点D:心境答案:【年龄;性别;人格特点;心境】4、问题:对旁观者效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A:恐惧心理B:个人顾虑增加C:从众心理D:责任扩散答案:【恐惧心理】5、问题:儿童的攻击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这是()的观点。选项:A:习性学B:社会学习理论C:本能论D: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答案:【社会学习理论】6、问题: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选项:A:人们比较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B: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C: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答案:【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7、问题:()是对一个团体的全体成员或者某类事物的高度概括。选项:A:偏见B:刻板印象C:定势D:歧视答案:【刻板印象】8、问题:关于偏见的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偏见是一种认知B:偏见的标志来自于刻板印象的负面评价C:偏见具有行为倾向性D:偏见是歧视行为产生的根源答案:【偏见的标志来自于刻板印象的负面评价;偏见具有行为倾向性;偏见是歧视行为产生的根源】9、问题:对女性的偏见产生的社会根源是()。选项:A:男尊女卑的思想B:男强女弱的体力差异C: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D:社会文化的熏染答案:【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10、问题:下面那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偏见形成()。选项:A:家庭教育B:社会制度C:学校教育D:社会文化答案:【家庭教育;社会制度;学校教育;社会文化】11、问题:在单位受了气,回家把孩子打了一顿。这种现象反映的是()选项:A:替代性攻击B:同一性理论C:替罪羊理论D:群体内偏见答案:【替代性攻击;替罪羊理论】12、问题:下面可以同一性理论来解释的现象是()。选项:A:不是冤家不聚头B:孩子是自家的好C:文人相轻,自古而然D: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答案:【孩子是自家的好】13、问题:下面属于类别化的是()。选项:A:动物和植物B:有机物和无机物C:男人和女人D:学生和青少年答案:【动物和植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男人和女人;学生和青少年】14、问题:偏见产生的认知根源包括()。选项:A:类别化导致刻板印象的产生B:独特的人可能会歪曲我们的认知C:自己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加优秀D:生动和极端事件易歪曲我们的判断答案:【类别化导致刻板印象的产生;独特的人可能会歪曲我们的认知;生动和极端事件易歪曲我们的判断】15、问题:有一个女孩数学考试没考好,很沮丧,她的妈妈安慰她说“女生都不擅长数学,所以你学不好是因为你是女生。”这句话反映了()。选项:A:刻板印象会引导我们的注意和记忆B:刻板印象是一种预先判断C:刻板印象会引导我们对事件的解释D:刻板印象能够扭曲我们的认知判断答案:【刻板印象会引导我们对事件的解释】16、问题:下面能够避免内群体偏见的认识包括()。选项:A:山外有山人外有人B:群体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C:尊重他人D:个体不能代表群体答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群体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尊重他人;个体不能代表群体】第七章单元测试1、问题:“犯错误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最受人喜欢的是()的人。选项:A:能力超群B:能力超群,但有小过失C:能力差D:能力差,又有小过失答案:【能力超群,但有小过失】2、问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人际关系的()吸引。选项:A:互补性B:交往的频率C:距离接近性D:相似性答案:【相似性】3、问题:人类最亲密、最高层次的人际吸引形式是()选项:A:合群B:喜欢C:爱情D:亲情答案:【爱情】4、问题:人际关系由()、情感和行为成分构成。选项:A:认知B:注意C:探索D:亲和答案:【认知】5、问题:“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体现了人际吸引的()选项:A:容貌吸引B:熟识吸引C:相似性吸引D:邻近性吸引答案:【邻近性吸引】6、问题:“近水楼台先得月“是指人际吸引中的()因素。选项:A:相似B:互补C:邻近D:熟悉答案:【邻近;熟悉】7、问题:人云亦云的现象是一种()现象。选项:A:从众B:社会干扰C:去个性化D:社会惰化答案:【从众】8、问题:影响从众的群体因素主要有()。选项:A:群体规模B:群体凝聚力C:群体一致性D:群体划分方式答案:【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群体一致性】9、问题:()是指个体要与群体保持一致以免遭拒绝,获得人们的接纳或赞赏时产生的影响。选项:A:规范性社会影响B:信息性社会影响C:社会促进D:社会干扰答案:【规范性社会影响】10、问题:回答问题的匿名性可以消除()的作用。选项:A:信息性社会影响B:规范性社会影响C:群体性社会影响D:不确定性社会影响答案:【规范性社会影响】11、问题:当社会影响较为微弱时,()就能较好地预测从众。选项:A:性别B:年龄C:个性D:职业答案:【个性】12、问题:中产阶级的人更偏爱将自己视为独特的个体,因而从众的几率与工人阶级相比()。选项:A:更高B:更低C:无差别D:不确定答案:【更低】13、问题:更容易引发规范性影响的因素有()。选项:A:专长B:地位C:信息的模糊性D:偏离群体的恐惧答案:【地位;偏离群体的恐惧】14、问题:什么情况下,发生从众行为的几率会降低?()选项:A:群体凝聚力增加B:信息更模糊C:出现同盟D:群体规模变大答案:【出现同盟】15、问题:“游动错觉”说明了()的存在。选项:A:信息性社会影响B:规范性社会影响C:群体性社会影响D:不确定性社会影响答案:【信息性社会影响】16、问题: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趋同但内心并不赞同的现象属于()。选项:A:顺从B:服从C:接纳D:同化答案:【顺从】第八章单元测试1、问题:谢里夫的似动错觉实验证明了()社会心理现象的存在。选项:A:服从B:暗示C:模仿D:从众答案:【从众】2、问题:俗语所说的“人云亦云”是一种()现象。选项:A:模仿B:暗示C:社会促进D:从众答案:【从众】3、问题:我们从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我们渴望正确,这个原因我们称为()。选项:A:规范化社会影响B:信息性社会影响C:认知的合理化D:同化答案:【信息性社会影响】4、问题:从众是一种()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选项:A:主动地B:被动地C:不情愿地D:客观地答案:【主动地】5、问题:有些不法商人雇佣“托儿”进行不正当促销之所以能奏效,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哪种心理?()选项:A:顺从B:服从C:从众D:依从答案:【从众】6、问题:从众是个体在()下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选项:A:自我实现B:群体压力C:人际吸引D:社会感染答案:【群体压力】7、问题:当人们积极主动、并且能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时,更有可能接受()的说服。选项:A:外围路径B:中心路径C:单一路径D:多重路径答案:【中心路径】8、问题:当人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时,更容易使用()。选项:A:外围路径B:中心路径C:单一路径D:多重路径答案:【外围路径】9、问题:说服的主要要素包括()。选项:A:说服者B:服内容C:说服渠道D:说服对象答案:【说服者;服内容;说服渠道;说服对象】10、问题:在()路径中,外表的吸引力更容易打动被说服者。选项:A:外围B:路径C:单一D:多重答案:【外围】11、问题:理智的信息还是充满情感的信息更有影响力取决于()。选项:A:说服者B:说服内容C:说服渠道D:说服对象答案:【说服对象】12、问题:对那些已经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更有效。选项:A:双向说服B:正面说服C:反面说服D:书面说服答案:【正面说服】13、问题:被说服对象的()是真正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选项:A:受教育程度B:年龄C:性别D:主动参与答案:【主动参与】14、问题:要想获得更为持久的说服效果,我们应当激发说服对象的()。选项:A:主动参与B:好奇心C:认知需求D:好心情答案:【认知需求】15、问题:与老年人相比,未成年人更()受到说服性信息的影响。选项:A:不易B:容易C:少D:不确定答案:【容易】16、问题:()的人对说服具有更强的抵抗力。选项:A:知识丰富B:好奇心旺盛C:情感丰富D:严肃认真答案:【知识丰富】第九章单元测试1、问题:在实行“大锅饭”的单位,最容易产生的现象是()。选项:A:社会促进B:社会堕化C:去个性化D:团体偏移答案:【社会堕化】2、问题:以下不属于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的是()。选项:A:夫妻二人组成的两口之家B:NBA的休斯顿火箭队C:喜欢看肥皂剧的观众D:保险公司中的营销团队答案:【喜欢看肥皂剧的观众】3、问题:个人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低的现象,为()。选项:A:从众B:利他C:社会促进D:社会抑制答案:【社会抑制】4、问题:滥竽充数”,这体现的是()选项:A:社会助长作用B:观众作用C:社会堕化作用D:榜样作用答案:【社会堕化作用】5、问题: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选项:A:情感原因B:竞争意识增加?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D:责任意识降低答案:【被评价的焦虑减弱;责任意识降低】6、问题: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人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选项:A:结伴效应B:观众效应C:比较效应D:淘汰效应答案:【结伴效应】7、问题:熟悉效应这种心理现象的解释是()选项:A:人会偏好熟悉的事物B:人会偏好新奇的事物C:人会偏好陌生的事物D:其余选项都不是答案:【人会偏好熟悉的事物】8、问题:驱使长期发展密切关系的主要因素是()选项:A:态度相似性B:时空因素C:需要互补D:个人因素答案:【需要互补】9、问题:人在心理发生恐惧时与他人在一起的心理需要会有哪些改变()选项:A:高度焦虑B:高度紧张C:高度亲和D:没有变化答案:【高度亲和】10、问题:你认为理想爱情的因素不含以下哪个()选项:A:亲密B:激情C:承诺D:评价答案:【评价】11、问题:赫洛克实验结果显示,工作成绩最低的是()。选项:A:表扬组B:训斥组C:隔离组D:忽视组答案:【忽视组】12、问题:你认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部门各类培训
- 大学外语(四)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大学英语(四)(强化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叙事性讲述活动教案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疗机构汇报
- 中国矿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妇科手术介绍
-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 2024绿化工程合同简单范本
- 一个冬天的童话 遇罗锦
- YY 0569-2005生物安全柜
- juniper防火墙培训(SRX系列)
- 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 《彩虹》教案 省赛一等奖
- FLUENT6.3使用说明及例题
- 街道火灾事故检讨
- 最新班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课件
- 《一粒种子成长过程》的课件
- 学好语文贵在三个“多”:多读、多背、多写-浅谈语文学法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