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海水的运动研析典题(2024·江苏无锡模拟)巴斯海峡是分隔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峡,最窄处宽约240千米。海峡中有很多岛屿,其海水流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海水在一处滞留的时间与海域水体的流动性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巴斯海峡东南部(图中方框范围)海水滞留时间较长,对水质和海洋生物分布造成一定影响。读图,完成(1)~(2)题。(1)夏季洋流的成因可能是(A)A.偏东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风海流B.海峡较窄导致的密度流C.东南信风带(南移)影响形成的风海流D.西风漂流引起的补偿流(2)巴斯海峡东南部海水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是(C)①冬季西风漂流位置偏南,对该海域影响较弱②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大,水流速度较快③受岛屿的阻挡,该海域相对封闭,水流不畅④东澳大利亚暖流顺西风漂流东流,难以进入该海域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思路导引】信息获取知识调动(1)图示地区为澳大利亚南部巴斯海峡,其海水流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位于40°S附近。受西风带的影响较大澳大利亚的夏季,由于陆地升温快,以上升气流为主,在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流向澳大利亚大陆的洋流。巴斯海峡两侧均为开阔的大洋,两侧的海水密度差异较小,无法形成密度流,西风漂流为常年性的稳定洋流,若受其影响形成补偿流,也应是常年性的洋流(2)巴斯海峡东南部(图中方框范围)海水滞留时间较长,对水质和海洋生物分布造成一定影响南半球冬季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受其影响,西风漂流位置也偏北。夏季时,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由30°S附近移动至该海域附近,风速减小,海水流动速度减慢。巴斯海峡东南部的南侧、东侧均有岛屿,受其阻挡作用,水流不畅;东澳大利亚暖流由北向南流动,西风漂流由西向东流动,二者在巴斯海峡东侧出口相遇后,汇集、向南流动,难以进入该海域归纳导学1.海浪与潮汐的比较形式形成因素时间方向规模海浪风力、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水下滑坡、坍塌等无周期性多随风向的变化而变化较小潮汐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具有周期性海水定时涨落大2.分析潮汐的形成和潮差大小(1)潮汐的形成潮汐是由于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当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因三者的位置关系与月球的位置直接相关,所以,潮汐变化周期与月相变化周期相似。(2)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①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②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③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更大。④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3)从地理的角度解释苏东坡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①杭州湾呈喇叭口状;②农历八月(秋分前后),月地距离最近;③农历十五前后,日、地、月三者同线;④秋季盛行东南风,风助潮势;⑤钱塘江水流量大,江水与海水相互顶托。【知识拓展】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潮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人们对潮汐的利用主要是根据潮汐的周期性规律展开的。(1)载重较大的船舶选择涨潮时进出港口。(2)潮间带采集,即赶海,需在落潮期间进行。(3)观潮活动需选择潮差大的大潮时段。(4)海钓需要选择涨潮时段,此时鱼类活动比较活跃。(5)潜水活动选择潮汐现象最为明显的时段,利用海底较为湍急的潮汐流进行探险。3.洋流(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模式,如下图所示:(2)四类环流的分布、组成和特点名称分布组成特点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热带、副热带带海区(南北纬5°~45°)流向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东侧寒流,西侧暖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逆时针环流;东侧暖流,西侧寒流南极外围洋流南纬40°以南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季风洋流北印度洋随季节改变流向,夏季呈顺时针方向,冬季呈逆时针方向(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方面具体表现实例气候全球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大陆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秘鲁渔场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洋流带来的冰山影响航行安全最佳航行线路的选择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知识拓展】渔场形成条件分析分析角度答题术语生存空间河道宽阔/河面广阔/大陆架广阔,生存空间大;天敌少水温水温高,适宜鱼类繁殖,生长快/水温低,生长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冷水性鱼类适宜水温较低的环境光照大陆架海域/水域较浅,光照充足盐度淡水、冷水鱼类喜低盐水域;咸水鱼类喜高盐水域饵料河流注入/上升流/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为鱼类生长提供丰富饵料对点训练考向一海浪或潮汐的规律与应用(2024·安徽安庆模拟)盐水楔指海水沿底部侵入河口时,受强大径流反压所形成的界面清晰、形态稳定的楔形水体,是潮流入侵河口的产物。盐水楔活动对河口水质、水文、泥沙沉积产生显著影响。下图示意盐水楔剖面。据此完成6~7题。6.河口盐水楔易形成于(A)①河流丰水期②河流枯水期海底③大潮涨潮期④小潮退潮期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盐水楔对河口的影响表现为(D)①出现赤潮水质恶化②河口航道淤积严重③海水倒灌土地退化④生物群落趋于复杂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6题,据材料“盐水楔指海水沿底部侵入河口时,受强大径流反压所形成的界面清晰、形态稳定的楔形水体,是潮流入侵河口的产物”可知,盐水楔是河流水与海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河流丰水期、大潮涨潮期河流水和海洋水相互作用强烈,易形成盐水楔,①③正确;河流枯水期海底、小潮退潮期河流水和海洋水相互作用较弱,不易形成盐水楔,②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7题,盐水楔处河流水与海洋水相互作用抵消,泥沙易淤积,使河口航道淤积严重,②正确;盐水楔处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混合,盐度差异较大,生物群落趋于复杂,④正确;赤潮出现与河流水中氮、磷等无机盐含量有关,与盐水楔关系不大,①错误;盐水楔出现时,河流径流量较大,不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③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向二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2023·广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下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_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气候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表层海水迅速冷却,形成海冰,上、下层海水密度差减小;冬季风势力增强,对马暖流势力减弱;北部海域结冰,寒流减弱,寒暖流交汇减弱,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降低;气温降低,南北侧环流减弱,西部上、下层洋流交换减弱。__(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赞同: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原因:对马暖流的入侵提高了表层和底层水体交换,而且距今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部、中部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同步增强。或不赞同: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原因:日本海西部、中部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受夏季风、冬季风、洋流共同影响,夏季风影响日本海表层水体层化,而东亚冬季风影响日本海西部海冰的形成和深层水体垂向对流;对马暖流的入侵提高了表层和底层水体交换。__[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距今约17~15千年,气候再次变冷,海冰大量形成,导致上、下层海水密度差减小;洋流系统中寒暖流交汇会导致海水搅动,引起上、下层海水交换;气候变冷,冬季风势力增强,对马暖流势力减弱;北部海域结冰,寒流减弱,导致寒暖流交汇减弱,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降低。第(2)题,若赞同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原因可结合材料信息“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对马暖流的入侵会提高表层和底层水体交换,且距今8千年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省郴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度心理咨询师培训朋辈督导小组保密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家禽养殖与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导演与票务销售公司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烟草证转让及区域市场拓展合同
- 杭州市律师事务所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吧艺人音乐版权授权与收益分成协议
- 2025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知识产权授权协议
- 2025年度个人销售提成协议(旅游纪念品销售合作)
- 2025年度个人与村委会签订特色农产品种植用地协议
- 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培训PPT页
- 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文档
- 非遗文化介绍推广课件
-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解读及建议1
- 火电机组整套启动前安全技术交底卡
- 菲斯特转子秤的
- 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申报书
- 解读《泰州市市区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齐全)
- 林则徐课件完整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6.1 初涉旅行社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