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测试题2018.5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中国古语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等说法,这些说法本质上反映了A.忠孝观念是统治者治国之本B.儒家思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C.齐家治国是孝子的最高追求D.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显著特征2.周灭商后,并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潍阳)。分封制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C.使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集中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3.亲亲相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其内容主要有: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此司法原则A.确保了司法的公正

B.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C.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D.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4.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蠢”(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A.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6.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7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雅典城邦是小国寡民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8.倪学勇在《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中评价,“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雅典公民真理意识浓厚B.雅典直接民主造成制度危机C.雅典民主注重法律程序D.雅典制度限制自由力量9.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度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10.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11.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12.安德鲁·詹宁斯描述某国体制:“……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最后变成了一种义务。它起初是辅佐性的,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最终赢得了最高地位。大臣在开始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作为国王的代表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描述的是德国近代政治体制B.走了条疾风暴雨的变革之路C.尊重传统与适时变革相结合D.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13.当时,美国各州之间关税壁垒的存在阻碍着经济发展,如果某州为了维护自己的政府和资源而征收关税,它的邻近州就有许多诱惑去采取自由贸易制度,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贸易吸引到自己那里去。这种状况表明当时美国A.邦联政府软弱无力B.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C.具有浓厚的重商主义思想D.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的一切文职官员,因为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或轻罪,被弹劾并被定罪的,应予免职。这规定主要体现了A.联邦制原则B.议会至上原则C.共和制原则D.分权制衡原则15.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对这部宪法描述正确的是A.总统任命内阁须经参议院同意B.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C.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与平衡D.利用内阁限制总统权力16.“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尽管宪法中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材料意在强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A.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代议民主的基础B.掩饰了德国皇权至高无上的虚假立宪C.真实确立了德国政治生活的分权制衡原则D.规定司法独立是实现帝国代议民主的灵魂17.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69.496.2624.25191448.3120.3931.30A.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B.《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20.洪仁玕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舌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而左宗棠的幕僚骆秉章则将原来的《英吉利夷船入寇记》改为《洋务权舆》了。这表明了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B.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C.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D.傲岸自大的观念开始起变化21.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反映A.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2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这表明A.民权意识开始不断觉醒B.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C.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D.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23.五四运动爆发后,直系军阀吴佩孚发给大总统徐世昌通电:“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这说明吴佩孚A.同情并支持学生的进步思想B.表面支持实质反对学生行为C.施压北洋政府实现争权夺利D.欺编舆论积聚政治升迁资本24.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呼吁各民族团结御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五四时期,“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A.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B.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C.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D.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满分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乃设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权不可以擅与,私仇不可以擅报,公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事不可以轻入重,罪不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违道变古,此堂得以杀之。”材料二古希腊公民大会起源于公元前11~公元前9世纪的荷马时代,当时称人民大会。城邦建立后,希腊多数城邦都设立此类大会。在雅典称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因此伯利克利说:“政权是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雅典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当政时,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可获少量津贴,因此,雅典公民有较强的参政意识。(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设置政事堂的原因。它的设置有何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唐太宗设置政事堂与雅典权力机构的设置有何共同的政治功效和本质区别?(15分)26.(2017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富含特色的条约制度。材料一湖北利川县教堂买地一案,法领事悻悻来见,词气暴躁,经臣接引指出,法国条约法文并无准其买地之语,明白揭破,严词驳斥,该领事竞无词以对,气焰立沮,默然而去。——张之洞材料二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李鸿章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条约制度的主题,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主题明确,分析合理,逻辑清晰。)(12分)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春秋时期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到战国时期逐渐变成以步兵为主、车兵为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征兵范围的扩大,大批原来居于鄙野的农民被征入伍,他们身份较低,宜于编为步兵;二是车兵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在山林险胆的地区作战;三是坚韧锋利的铁兵器和远射有力的机弩广泛使用,往往使排列整齐的车兵受到巨大损失。骑兵是战国时期兴起的新兵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骑兵在对外作战中大显神通。许多使用机弩的战士集合在一起组成弩兵,威力无穷,马陵之战中齐军“万弩俱发”而使敌人一败涂地。由于步兵、骑兵和弩兵的出现,战争的场所就从广阔的平原迅速扩展到山林、江河和险要之地,战争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战国史与战国文明》(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变革有哪些表现。(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变革的影响。(6分)

高二历史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5DBD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