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_第1页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_第2页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_第3页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_第4页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科书第2—5页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1、2、

教学内容

3、4、5题。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目标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

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1.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重难点

2.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个人增减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1——F的数到540

3)从910—-1----h的数到1000

4)从200—-1——b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

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

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

一千时间: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间:

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

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

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t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

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

以上的数。

3、完成练习一1、2、3、4、5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1V.11Z.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t

表示8个十万

教后反思:

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

教学内容

1k12题。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

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1.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教学重难点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数位顺序表,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

课前准备

算盘

教学过程个大增减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新闻。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

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

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

起,哪一位是儿就在哪一位上写儿,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

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Oo

二、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1.继续新闻: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

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

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

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

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

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

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

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

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3.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

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

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

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

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

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

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

数,然后再写下来。

2.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各位

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考

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R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

五、课堂独立作业

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各项数据

学生收获

教后反思:

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2、6题。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3.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4.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重难点

2.难点: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个人增减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

和同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

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黑龙江:4548000青海:720000

内蒙古:H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新疆;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

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0103600

5014006314028906028890

6203000307300

学生展示收集的数据

观察图片,读出数据

学生尝试在本上比大小,小组交流。

1210000)72000

454800(48500

1100000<1660000

1660000)11720000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收集生活中的数进行展示,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

的能力……

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三、巩固新知书后练习二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0100000208808099999

70060070201305000000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5500040005

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比最小的七位数小

的数共有多少个吗?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自主练习比大小的题

独立完成,说出比大小的方法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练习,巩固比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黑龙江:4548000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

川:485000西藏:1210000新疆;1660000

1210000〉72000位数不同

454800(48500位数多的数大

1100000(1660000位数相同,看最高位,如果……

1660000〉11720000位数多的数大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包包位位包位

1210000)72000位数不同

454800(48500位数多的数大

1100000(1660000位数相同,看最高位,如果最高位相同,

则比较下一位,知道分出大小为止

1660000)11720000位数多的数大

教后反思:

课题大数的改写

(W)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3、

教学内容

4、5、7、8题。

1.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改

写整万的数。

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

教学目标似数的方法.能争取地“略写”非整万的数。

3.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1.重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做范围

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2.难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课前准备人体血液构造挂图、太阳和地球关系图

教学过程个大增减

一.旧知铺垫

出示下面题目.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写作:

二百零四万五千写作

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写作

五千八百万零七百吨写作

三百六十四万八千个写作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后补充正确写数.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读作

3500000读作

10200000读作

86000000读作

学生读数完成后,教师板书补充读数.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

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如图: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

胞,教师出示板书。

一小滴血液含有:

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

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

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万

的数.

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

万的数.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

写,常常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来代

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

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个”

万”字.这样照样读作: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

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8000030000018000000

学生独立改成.老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

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调.

2、教学例6.

(1)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了解

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

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陪.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

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陪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至1」: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

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

为整万的数?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

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

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板书:12756q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心",不

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

(6)想一想:怎么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该写

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尝试联系,然后教师在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89000

②看万位右边第1位上的数.大雨5向前一位进1,

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389000^1390000

③再把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陪.

(7)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

单位的数.

12640081328543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

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写上“心”

如:1264008Q126万1328543扣133万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联系,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

改写,进一掌握新知;一方面回忆过去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

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

数,联系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样可以加深写生队近

似数的理解.

3、课文练习二的第3〜8题。

第3替的素材介绍了我过主要的农产品,可一扩大

学生的知识面.在改写之后还要求学生进行大数的比较,对

两部分知识进行混合练习。

第4题是关于近似数的联系,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

的对比,区分联系,题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准确数,在什么情

况下使用近似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在实

际生活中的作用.

第5题是关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6个省份的

人口数.让学生求出这些数的近似诉,并提示学生在可能的

情况下通过互连网等媒体了解其他地区的人口数.同时还

介绍了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的知识.

第7题是让学会练习将大数改写成以“万”作单

位的数.对于题目中出现了亿以上的数,对改写不会增加难

度。

第8题是先写数,然后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

是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大数的改写

一小滴血液含有:500•0000个=500万个

红细胞:5000000个10000=1万

白细胞:10000个1389000^1390000

1390000=139万

教后反思:

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W)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1

教学内容

-2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教学目标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

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1.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

进制计数。

教学重难点

2.难点: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

的数位顺序表。

课前准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个人增浦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

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

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

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

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

“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

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

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

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

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

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

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

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

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

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

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

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

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

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

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

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儿?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

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

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

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

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

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

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

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猜一猜

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

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生说出10个亿是十亿等。

(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

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

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数级.....()级()级()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

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

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

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

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三、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

亿是()o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

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数的产生

亿级万级个级---数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一--数位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教后反思:

课题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科书第21-22页例1、例2、例3,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

教学内容

的第1T0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2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

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目标

3使学生经历读、写亿以上的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4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重点: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重难点

2.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谍前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个大增浦

-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

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

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

样读或写这些数的。

2.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

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读写方法。

二、探究新知

(-)0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

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

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吗?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

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

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

一些搜集的数据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学生说数据的来源

说读写数的方法

学生读信息,并思考问题

学生试着读,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为学习新知识作

准备。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观察到数级

扩展成是三级数

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

是什么?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

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读

(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

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强化0的读法)

例如: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0000000023605090008

10040002000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

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

5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

为什么?)5、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

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做练习一:并填反思表。

(1)读出下列各数:

830000000057800000020700600

10001000000620300400000

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1.六个数,你读对了()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

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①自己看书②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④其他

5.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

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亿以上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请同学

们打开练习2,你能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吗?

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

四百八十亿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

间说说)

(1)o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

学们交流的?

2.学生反馈:

(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

(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方

法总结。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

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0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

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

数据,1人读,1人记录。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交流说读数的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读亿级或万级的

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

“万”字。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

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读作:六百一十亿(V)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X)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义)

指名读数

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断。再

换过来读。有争议的可以举手学生填表

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地读数。

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下

面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准备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①中间有一个0成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月”

字。

教后反思: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科书第26-27页,例一、例二,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

教学内容

11-14题。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

口算。

1.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2.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课前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个大增减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

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

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X39=312+8=

1.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想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60X2=

1984-49=50+30=

38X79=201+99=

计算后说•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

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

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X1=9999X2=9999X3=9999X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

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X5=9999X7=9999X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

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

三位数都是9o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H、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

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386+179=

26X39=3124-8=

54+46=60X2=

1984-49=50+30=

38X79=201+99=

9999X1=9999X2=

9999X3=9999X4=

9999X5=9999X6=

9999X7=9999X8=

9999X9=

教后反思:

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W)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36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2题。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

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

形成过程。

1.重点:角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2.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前准备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个大增减

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

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

到一条直线。

(2)学生尝试画直线。

(3)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图形联系区别

线段

射线

直线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

些是直线?(P39、1)

引导想象,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

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二、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

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

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

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

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

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N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用“N”表示。

三、巩固练习:

1、「36“做一做”1、

2、P39、2、

四、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板书课题:

直线、射线和角)

五、课后作业:P40、8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

教后反思:

课题角的度量

(四)年级(七)册(教学)科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例1,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3-8题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

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目标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

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

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

1.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重难点

2.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课前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个大增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

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

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

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

道*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

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

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

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

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

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

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

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

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

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

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

就是r角。

3、认识儿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

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

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

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

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

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

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

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

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

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

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

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o(突出第二个角的

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

量的道理)。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

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开的大小,*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巩固练习:

1、P38“做•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

收获?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课题:角的度量

量角器0到度线中心点外圈内圈1°的概念180°

教后反思:

课题角的分类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例2、例3练习五的第1—5题。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

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

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

1.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重难点

2.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教学过程个人增减

・、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

算怎么研究?(分类)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

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

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

有哪些是直角?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

比三角板)

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

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

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

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

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

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

么补充?

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巩固认

识:

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想一想,

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题

3、P43、4看图填-填

4、P43、1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

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大于0°

直角:等于90°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二180。

周角=360°

目测、量、比三角板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教后反思:

课题画角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五的第6题。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

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4、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

角的有关知识。

5、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

的乐趣。

1.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难点

2.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个大增减

一、复习检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

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

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

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45°60°90°105°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

150°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

么收获,说一说。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课题:画角

教后反思:

课题□算乘法

(四)年级(七)册(数学)科备课教师:

教科书第45-46页,例一,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六的第1、2、

教学内容

3题。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1.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2.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个人增减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

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

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18X4=24X3=25X2=14X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