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间管理-大豆前期生长发育特点与管理要点(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3C/wKhkFmZOqE2AOkN6AADU0yPeaVw266.jpg)
![大豆田间管理-大豆前期生长发育特点与管理要点(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3C/wKhkFmZOqE2AOkN6AADU0yPeaVw2662.jpg)
![大豆田间管理-大豆前期生长发育特点与管理要点(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3C/wKhkFmZOqE2AOkN6AADU0yPeaVw2663.jpg)
![大豆田间管理-大豆前期生长发育特点与管理要点(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3C/wKhkFmZOqE2AOkN6AADU0yPeaVw2664.jpg)
![大豆田间管理-大豆前期生长发育特点与管理要点(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3C/wKhkFmZOqE2AOkN6AADU0yPeaVw26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掌握大豆苗期发育特性和壮苗特征掌握苗情调查的内容,能正确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能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采取补救措施主要内容一、大豆苗期生长发育特性二、苗情调查的意义三、大豆苗情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大豆苗期生长发育特性(一)大豆壮苗特点叶色鲜绿,苗高、茎粗、节间短。叶片鲜绿肥厚的幼苗干物质含量高,叶质量(叶重与叶面积之比)大。根系发达,侧根数多,根瘤大,数量多。地下与地上部的比例应为3:1以上。(二)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大豆是喜温作物。不同品种全生育期内所需的≥10℃的活动积温相差较大。晚熟品种要求3200℃,而夏播早熟品种要求1600℃左右。播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大豆种子开始萌芽,萌发的最低温度为7~8℃,最适为25~32℃。幼苗期生长的最低温度为8~10℃,正常生长的温度为15~18℃,最适温度为20~22℃,苗期可以忍受-2~-3℃的短时间低温,当气温降低到-5℃时幼苗会被冻死。大豆幼苗的补偿能力较强,霜冻过后,只要子叶未死,子叶节还会出现分枝,继续生长。2.光照(1)光照强度大豆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在30000~40000lx。光补偿点在2540~3690lx。大豆群体冠层所接受的光照度极不均匀,中下层光照不足,靠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2)日照长度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度极其敏感。大豆对短日照的要求并非越短越好,一般品种每日12h的光照就可以促进开会,抑制生长;9h光照对部分品种仍有促进开花的作用;当每日光照缩短为6h,则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均受到抑制。早熟品种的短日照性弱,晚熟品种的短日照性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短日照的要求有转折时期:一个是花萼原基出现期,决定能不能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一个是雌雄性配子体细胞分化期,决定结实器官能不能正常形成。3.水分大豆需水量多,每形成1kg籽粒,耗水2000kg左右。播种到出苗期间的需水量占总蓄水量的5%。种子萌发需水较多,约为种子重量的1~1.5倍。种子萌发出苗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幼苗期需水较少,占总需水量的13%,此时期抗旱能力强,适当干旱有利于扎根。苗期不耐涝。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70%。分枝期是大豆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7%,干旱会影响花芽分化,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4.土壤(1)土壤有机质、质地和酸碱度大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适合大豆生长。要求中性土壤,适宜pH值为6.5~7.5之间。pH值低于6.0的酸性土壤通常缺钼,不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发育。pH值高于7.5的土壤通常缺铁、锰。大豆不耐盐碱,总盐量<0.18%,NaCl<0.03%,植株生长发育正常;总盐量>0.60%,NaCl>0.06%,植株死亡。(2)土壤养分大豆需氮较多,长成植株的平均含氮量为2%左右。但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氮肥的需要量存在明显不同。幼苗期大豆吸氮量只占一生吸收总量的2.8%。进入分枝期,大豆对养分的吸收开始增加,氮素吸收量迅速增长,占一生吸氮总量的12.2%。苗期当子叶所含的氮素已经耗尽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的时间里,会暂时出现幼苗的“氮素饥饿”。因此,播种时施用一定数量的氮肥,如硫酸铵或尿素,或氮磷复合肥如磷酸二铵,可补充氮素。大豆也是需磷较多的作物,萌发期依靠种子中贮存的磷素生长,随着大豆的生长,植株中磷的绝对量逐渐增加。磷肥一般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入,大豆植株前期吸收较充足的磷,即使在盛花期之后不再供应,也不致严重影响产量。大豆苗期虽然吸磷不多,但是磷肥的敏感期,磷肥不足,营养器官的生长受到抑制。大豆植株适宜含钾范围很大,在1.0%~4.0%之间,大豆前期吸收钾的速度比氮、磷、快,比钙、镁也快。通过苗情调查及时掌握出苗情况,避免缺苗造成植株群体过低,或密度过大影响产量。及时掌握幼苗营养情况,进行养分管理,促进幼苗健壮。
二、苗情调查的意义(一)苗数调查对角线选5点取样,每点测11行宽,用10除,求行距;再任2行各量出5m长,数其株数,求株距。各点平均求其平均行距和株距,并用下例公式计算每公顷苗。三、大豆苗情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二)断垄调查在苗行内缺苗长度超过20cm以上为断垄。调查方法:在调查株距同时,于5m行长内量出超过20cm无苗的断垄数长度,用下式计算出断垄百分率。
再进一步调查断垄的原因。将断垄处土壤扒开,检查土内种子状况(无种子、不发芽、肥害等),分析原因。(三)幼苗长相诊断。复习题1.大豆苗期的生育特性。2.大豆苗情调查的内容与方法。教学目标明确干旱对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影响;掌握减轻大豆干旱的措施。主要内容干旱对大豆的危害减轻大豆干旱的措施一、干旱对大豆的危害
大豆需水量大,蒸腾系数要比小麦、谷子、高粱等作物大0.4~1倍,是抗旱能力较弱的作物。在各生育时期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都可能发生干旱。
大豆种子大,萌发需要吸收较多的水分,播种出苗期干旱可造成断垄或影响适时播种。
分枝期干旱使分枝减少,花芽分化受到抑制,对产量影响较大。
开花前遇旱使花蕾发育不健全,花荚易脱落。开花期受旱叶片萎蔫,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大量落花;短期落花落荚可由其他花荚弥补,但长期干旱对产量影响很大。
鼓粒初期是需水高峰,干旱造成落荚或瘪荚少粒,中后期干旱使粒重明显下降。干旱影响的大豆植株干旱影响的大豆田二、减轻大豆干旱的措施
1.选用和培育抗旱性强的品种干旱地区选用适宜的品种,使植株与环境条件配合好,就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除选用和培育抗旱性强的品种外,还可以同时采用改良环境的办法,优化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条件,让品种的生产力更好地发挥出来。或选择适宜熟期的品种,使需水高峰期与雨季吻合。2.除净杂草采取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封闭除草。遇春季干旱,要先喷一遍水,再喷药。防止杂草与苗争水分。3.増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环境有机肥除含有大量大豆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外,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墒情的作用。干旱地区的土壤多为贫瘠的沙性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増施有机肥可以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改善大豆根系的生长条件。4.增加中耕次数加强铲耥次数,有利于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5.起垄栽培,截留雨水6.灌溉是缓解大豆受干旱影响的最有效办法大豆是需水较多的旱田作物,水分与大豆的生长发育有极密切的关系。在幼苗期,可适当少灌水,以喷灌为好。在开花结荚期,干旱必须灌水。可以采用沟灌,但灌后必须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以提高地温,促进大豆生长。7.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干旱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大豆花荚期喷施有利于大豆生长,能减少叶面蒸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8.蓄墒保墒秋耕深蓄墒,耙耱保墒。9.抗旱播种主要有抢墒、接墒两种。抢墒是趁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安全文化建设实践计划
- 实验室安全规范与培训计划
- 学校教学活动安排计划
- 秘书在团队沟通中的角色计划
- 小班三维课程与教育理念实践计划
- 2025年美司那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中国异构计算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年多通道脑电图机项目建议书
- 淮安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强化技术创新驱动产品线延展
- 2024年国家基本公卫-老年人健康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第三讲:虹吸管及水泵的水力计算
- 网络系统集成(第二版) 课件第一章 网络系统集成绪论
- 口腔科院感知识培训针刺伤
- 土地管理学课件
- 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
- 《认识人民币》完整版
- 工程施工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应对措施
- 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 ptmeg生产工艺技术
- 新型显示行业Mini LED Micro LED Micro OLED多点开花产业链如何聚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