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中考备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七年级上册-(共3份打包)2_第1页
2020年内蒙古中考备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七年级上册-(共3份打包)2_第2页
2020年内蒙古中考备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七年级上册-(共3份打包)2_第3页
2020年内蒙古中考备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七年级上册-(共3份打包)2_第4页
2020年内蒙古中考备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七年级上册-(共3份打包)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化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齐民要术》2011版课标: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祖冲之简介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成就数学(1)与其子合著《缀术》,收集了他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这部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2)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是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成就数学圆周率也因此被叫作“祖率”天文历法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书法、绘画与雕塑书法背景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书法概况(1)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2)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3)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地位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绘画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成就(1)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2)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雕塑概况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两处石窟群里,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齐民要术》作者北朝贾思勰内容(1)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2)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3)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地位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魏晋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历史背景及给我们的启示。(1)历史背景:①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人民渴望得到安宁,统治阶级也需要利用佛教麻痹人民,佛教因此盛行。②随着佛教的盛行,江南地区出现许多佛寺;北方除了佛寺,还出现了一些石窟,宗教画成为盛行的艺术风格。③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2)启示: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兰亭集序》摹本(1)作者简介:王羲之,字逸少,因他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他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2)概况:《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材料研读《齐民要术》书影《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教材P97)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根据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规律),劳而无获。意思是,种植农作物要充分利用“上时”(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可自由发挥)

西晋灭亡,北方陷入战乱,317年,东晋建立后偏安于江南,人们纷纷南迁,给落后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很多北方的农林品种就出现在了南方。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课后活动: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想一想:北方的农林品种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了什么?(教材P1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