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_第1页
《掌声》教学设计_第2页
《掌声》教学设计_第3页
《掌声》教学设计_第4页
《掌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掌声》一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掌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

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

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

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

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

写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

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去与文

中人物展开充分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

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去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

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

生,实现文心与人心的谐和交融。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默、姿”等11个生字,会写“掌、班”等11个生

字,会写“掌声、文静”等8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变化的原因。

3,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三、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掌二

2.指明读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带着刚刚的问题,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思考:谁

给谁鼓掌?为什么鼓掌?

2.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3.学习生字、词语

落下残疾刚调来的

⑴指名读(多音字,正音)

⑵组词

⑶齐读

犹豫忧郁默默姿势投来情况热烈镇定

⑴指名读,正音

⑵重点强调“姿势”平翘舌音,“镇定”前后鼻音

⑶学生齐读

4.谁给谁鼓掌?为什么鼓掌?交流

预设:同学们给英子鼓掌。英子不敢上台讲故事,同学们为了鼓

励她给她鼓掌。当英子讲得很好的时候,同学们又给她鼓掌。

5.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翻开作业本86页,根据提示来

说一说。(交流完成板书)

课文主要讲述了残疾女孩英子的感人故事,围绕“掌声”,

描写了英子的前后变化:先写英子因为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

了残疾,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再写在一次故事会上,

英子

,同学们两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最后写几年以后,英子来信告诉

“我”大家的掌声给了她

(三)品读细节,体会心情变化

1.掌声究竟给英子的心理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一起默读

第三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英子的心情?用“一一”

画出来。圈圈重点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2.交流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

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关键词: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一摇一晃

感受:不情愿、无奈

3.“犹豫”什么意思?此时,英子会怎么想?

想象说话:英子犹豫着:上台去吧,();不上台去吧,(),真是()。

4.引读:当时英子的心里就是这样忐忑不安,又没有办法,所

以她()。

5.师小结:作者没有直接写英子的心情变化,而是通过具体的动

作和神态来体现她的心情。刚刚我们学重点句的时候就是先圈了

关键词,然后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联想,体会英子的心情,接下来,

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体会英子的心情。翻开作业本,完成表格,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校对。

6.我发现有两个关键词是一样的,“一摇一晃”,可是英子的心

情一样吗?

想象说话: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心想:()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

讲台,心想:()

7.小结:表面看起来是同一个动作,但在不同的时间就折射出人

物不同的心情。

(四)迁移运用

1.我们刚刚默读了课文第三自然段,圈出描写英子动作或神态的

关键词,感受到英子心情的变化。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由

默读课文1.2.4自然段,体会英子心情的变化。

2.学生自由默读思考,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自然段动作、神态(摘录关心情

键词)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3.集体汇报,相互补充

4.小结:从英子的神态和动作中,我们感受到英子从自卑、忧郁

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了。同学们的掌声力量究竟有多大呢?让我

们下节课再学。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

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

带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一一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

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导写“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读、帚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

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吞

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

(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

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

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

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

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

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

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

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0

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学情分析目的: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学习

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

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潜

能,因材施教,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内容:1.教学主

题:《青蛙写诗》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七课。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共有五小节。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

了雨天的池塘里青蛙在高兴地“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以

此为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

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性。

2.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充满好奇,而本课十分适

合一年级孩子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对于训练孩子的想象,朗读

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空间。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写字、识字、朗读课文;通过学习

课文,大致理解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难点:1.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教学突

破:将标点符号与相关事物相结合,指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

“形”,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指导学生了解其意思,并通过对逗号、

句号、省略号不同语气的感悟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学情分析

方法和工具:学情分析的主要内涵包括学生的起点水平、学习兴

趣、学习风格等。进行学情分析时应把握好个性与共性的结合,

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我确定学情方法如下:1.谈话法:通过和

学生的直接交谈,可以对学生有一个了解,还可以进行不同角

度下的对比分析。2.观察法:通过学生的课上表现以及提问对

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好的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水平。

我准备利用多媒体和板书等手段辅助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

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慧眼看交通一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2.慧眼看交通

教学目标

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知道国家、政府为解决这

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问题,

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

教学难点:知道人们为了解决交通问题,采取的种种措施。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调查了解现

在的交通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交通带来的危害:

从统计资料看,世界上每年大约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0万

人死亡,1000万人受伤,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经济生产

总值的1%〜2%。我国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每年死亡9万人左右,

平均每天死亡250多人,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大型客机,损失之

大,不言而喻。交通事故对生命与财产的吞噬,已经给肇事者自

身、受害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个人牵动一个家,

每天约死250人,也就意味着有250个家庭受到伤害。多少父

母会失去孩子、多少孩子会失去父母、多少妻子会失去丈夫、又

有多少丈夫会失去妻子……

2.师:快速发展的交通,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

交通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让我们不得不

正确看待交通,看待交通事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慧眼看交通。

3.提示课题:12.慧眼看交通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一)交通带来的便利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交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2.各小组同学汇报交流。

3.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展示:

(1)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崭新的水泥路,下雨天也能顺利出

门了。出行的便利给人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2)四通八达的大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大山路的各种

特产可以运输出去,给大山里的人们带来收入。大山外的新产品

也可运进大山里,使大山里的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走上小康路。

(3)大山里的劳动力大量输出,到经济发展的深圳、上海、

广州等沿海地区打工,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4)交通的发展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公路四通八达,人们

想走哪里去旅游,说走就走。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蓉遵公路成功

贯通,贵州、赤水的旅游业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为当地居民创收

不少。

(二)交通带来的影响

1.师:听一听,一长串急促嘈杂的汽车喇叭声会带给你什么

感受?这都是交通繁忙造成的问题。而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

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交通带来了哪些问题?

2.学生交流交通带来的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

4.师课件展示交通带来的问题。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严重污染了空气。

(2)由于私家车的增多,造成了城市交通十分拥堵,有时,

开车还没有走路来得快。

(3)公路的扩宽,私家车的增多,车位的增多,使土地不断

硬化,绿化带越来越少。

(4)汽笛声长鸣,影响了城市的安静,有时还影响同学们的

学习,心情不好时,汽笛声还让人心烦。

(5)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淘汰的车辆也会越来越多,废旧的

车辆也污染环境。

5.师小结:

随着交通的越来越发达,确实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

利。但是,发达的交通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三)阅读角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79的“阅读角”的内容。

若尔盖湿地位于海拔大约3400米的青藏高原东缘,它是

中国六大沼泽湿地之一,2008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这里栖

息着大量野生动物。公路修到湿地,使人们可以欣赏到湿地的美

丽风光。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公路建设对湿地带来的影响,国家采

取了许多减缓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2.思考:公路穿越湿地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

公路穿越湿地,给湿地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一影响湿地周围

的水污染,易使污水污染河流;二是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三是

影响大气环境,特别是施工时期扬尘和汽车尾气污染;四是造成

湿地的噪声污染。

5.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湿地带来的影响,国家采取了许多减

缓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1)选定路线阶段时,对于湿地环境保护规划区和有珍奇动

植物的湿地,应明确不穿越并尽量远离。

(2)防止因分隔湿地而造成水流阻隔、干枯,使原生物消

失或使物种数量逐渐减少,在湿地路段应尽可能设置桥梁穿越。

(3)桥梁设计施工阶段制定科学的方案。首先设计时应尽可

能减少桥墩的数量,其次桥梁主墩基础施工采用双壁钢围堰防水,

钻孔作业在围堰中进行,产生的废渣用船运到指定地点堆放,不

得弃于河道或湖、河滩地,最后桥涵施工和船舶运输都必须制定

相应的油污染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油污染净化、清理器材和设

备。

(4)施工队伍生活污水合理处理,不可直接排入河流中。

经常检查施工机械,以防漏油漏水,施工淤泥抛弃到指定地点,

污水应处理排放。在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服务区设置污水处理站,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排入临近水体或用于农田灌溉。

(5)采用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拌和稳定土施工时,为防飞

灰、扬尘污染环境,应采取掺和外加剂或喷酒润滑剂使材料稳定

及随时酒水等措施。

(6)在湿地路段施工时,特别要注意动植物的保护,对施工

人员要加强教育,严禁捕杀鸟类,打桩作业尽量避开鸟类迁徙时

段,必要时应暂停施工。

(7)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公路用地范围内实施绿化工程,及

时恢复植被。

(8)加强环境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三、拓展: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面对交通带来这些严重的问题,我们可

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

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多,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家人少坐私

家车,外出尽量坐公交车,不给交通增堵,不给空气污染。

板书设计:

12.慧眼看交通

C好处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影响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快速发展的交通,极大地()了我们的生活,但

是,交通发展带来的一些(),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2.()湿地在2008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二、判断。

1.我们外出尽量乘坐私家车,避免公交车太拥挤。()

2.城市私家车太多,对资源消耗太大,并带来空气污染。

()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4.11岁的小明去上学可以骑自行车,因为环保。()

5.回乡下探亲我们可以骑自行车,虽然远,但环保。()

6.由于交通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没有湿地公园了。()

7.噪声和空气污染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8.现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土路。()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公共交通的是().

A公共汽车

B地铁

C私家车

2夏丽的家距离学校有1干米,她从家到学校最环保的出行

方式是()

A汽车

B公共汽车.

C步行

3妈妈送小明去上学,能够避免堵车的交通方式是()

A公共汽车

B出租车

C地铁

4.下列不是交通发展造成的是()。

A塑料垃圾污染

B募霾天气。

C交通拥堵

四、简答题。

说一说公路穿越湿地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当堂检测答案:

一、填空。

1.快速发展的交通,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

交通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2.(若尔盖)湿地在2008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二、判断。

1.我们外出尽量乘坐私家车,避免公交车太拥挤。(X)

2.城市私家车太多,对资源消耗太大,并带来空气污染。

(J)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X)

4.11岁的小明去上学可以骑自行车,因为环保。(X)

5.回乡下探亲我们可以骑自行车,虽然远,但环保。(X)

6.由于交通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没有湿地公园了。(X)

7.噪声和空气污染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J)

8.现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土路。(X)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公共交通的是(C).

A公共汽车

B地铁

C私家车

2夏丽的家距离学校有1干米,她从家到学校最环保的出行

方式是(C)

A汽车

B公共汽车.

C步行

3妈妈送小明去上学,能够避免堵车的交通方式是(C)

A公共汽车

B出租车

C地铁

4.下列不是交通发展造成的是(A)o

A塑料垃圾污染

B募霾天气。

C交通拥堵

四、简答题。

说一说公路穿越湿地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答:公路穿越湿地,给湿地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1.影响湿地周围的水污染,易使污水污染河流;

2.是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是影响大气环境,特别是施工时期扬尘和汽车尾气污染;

4.是造成湿地的噪声污染。

回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

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

带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一一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

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导写“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读、帚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

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吞

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

(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

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

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

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

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

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

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

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0,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已

经不见了,变成了()。

学情分析目的: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学习

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

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潜

能,因材施教,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内容:1.教学

主题:《青蛙写诗》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七课。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共有五小节。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

了雨天的池塘里青蛙在高兴地“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以

此为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

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性。

2.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充满好奇,而本课十分适合

一年级孩子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对于训练孩子的想象,朗读能

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空间。3.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写字、识字、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课

文,大致理解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教学突破:

将标点符号与相关事物相结合,指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形”,

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指导学生了解其意思,并通过对逗号、句号、

省略号不同语气的感悟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学情分析方法和

工具:学情分析的主要内涵包括学生的起点水平、学习兴趣、学

习风格等。进行学情分析时应把握好个性与共性的结合,动态

与静态的统一。我确定学情方法如下:1.谈话法:通过和学生

的直接交谈,可以对学生有一个了解,还可以进行不同角度下的

对比分析。2.观察法:通过学生的课上表现以及提问对知识的

理解程度,更好的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我准备

利用多媒体和板书等手段辅助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更直观

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慧眼看交通一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2.慧眼看交通

教学目标

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知道国家、政府为解决这

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问题,

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

教学难点:知道人们为了解决交通问题,采取的种种措施。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调查了解现

在的交通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交通带来的危害:

从统计资料看,世界上每年大约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0万

人死亡,1000万人受伤,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经济生产

总值的1我国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每年死亡9万人左右,

平均每天死亡250多人,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大型客机,损失之

大,不言而喻。交通事故对生命与财产的吞噬,已经给肇事者自身、

受害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个人牵动一个家,每天

约死250人,也就意味着有250个家庭受到伤害。多少父母会

失去孩子、多少孩子会失去父母、多少妻子会失去丈夫、又有多

少丈夫会失去妻子……

2.师:快速发展的交通,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交通

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让我们不得不正确

看待交通,看待交通事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慧眼看交通。

3.提示课题:12.慧眼看交通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一)交通带来的便利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交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2.各小组同学汇报交流。

3.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展示:

(1)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崭新的水泥路,下雨天也能顺利

出门了。出行的便利给人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2)四通八达的大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大山路的各

种特产可以运输出去,给大山里的人们带来收入。大山外的新产

品也可运进大山里,使大山里的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走上小康路。

(3)大山里的劳动力大量输此到经济发展的深圳、上海、

广州等沿海地区打工,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4)交通的发展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公路四通八达,人们

想走哪里去旅游,说走就走。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蓉遵公路成功

贯通,贵州、赤水的旅游业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为当地居民创收

不少。

(二)交通带来的影响

1.师:听一听,一长串急促嘈杂的汽车喇叭声会带给你什么

感受?这都是交通繁忙造成的问题。而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

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交通带来了哪些问题?

2.学生交流交通带来的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

4.师课件展示交通带来的问题。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严重污染了空气。

(2)由于私家车的增多,造成了城市交通十分拥堵,有时,

开车还没有走路来得快。

(3)公路的扩宽,私家车的增多,车位的增多,使土地不断

硬化,绿化带越来越少。

(4)汽笛声长鸣,影响了城市的安静,有时还影响同学们的

学习,心情不好时,汽笛声还让人心烦。

(5)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淘汰的车辆也会越来越多,废旧的

车辆也污染环境。

5.师小结:

随着交通的越来越发达,确实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

利。但是,发达的交通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三)阅读角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79的“阅读角”的内容。

若尔盖湿地位于海拔大约3400米的青藏高原东缘,它是中

国六大沼泽湿地之一,2008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这里栖息着

大量野生动物。公路修到湿地,使人们可以欣赏到湿地的美丽风

光。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公路建设对湿地带来的影响,国家采取了

许多减缓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2.思考:公路穿越湿地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

公路穿越湿地,给湿地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一影响湿地周围

的水污染,易使污水污染河流;二是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三

是影响大气环境,特别是施工时期扬尘和汽车尾气污染;四是造

成湿地的噪声污染。

5.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湿地带来的影响,国家采取了许多

减缓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1)选定路线阶段时,对于湿地环境保护规划区和有珍奇

动植物的湿地,应明确不穿越并尽量远离。

(2)防止因分隔湿地而造成水流阻隔、干枯,使原生物消

失或使物种数量逐渐减少,在湿地路段应尽可能设置桥梁穿越。

(3)桥梁设计施工阶段制定科学的方案。首先设计时应尽

可能减少桥墩的数量,其次桥梁主墩基础施工采用双壁钢围堰防

水,钻孔作业在围堰中进行,产生的废渣用船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不得弃于河道或湖、河滩地,最后桥涵施工和船舶运输都必须制

定相应的油污染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油污染净化、清理器材和

设备。

(4)施工队伍生活污水合理处理,不可直接排入河流中。经常

检查施工机械,以防漏油漏水,施工淤泥抛弃到指定地点,污水应

处理排放。在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服务区设置污水处理站,污水经

处理达标后,可排入临近水体或用于农田灌溉。

(5)采用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拌和稳定土施工时,为防飞

灰、扬尘污染环境,应采取掺和外加剂或喷酒润滑剂使材料稳定

及随时酒水等措施。

(6)在湿地路段施工时,特别要注意动植物的保护,对施工

人员要加强教育,严禁捕杀鸟类,打桩作业尽量避开鸟类迁徒时

段,必要时应暂停施工。

(7)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公路用地范围内实施绿化工程,及时

恢复植被。

(8)加强环境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三、拓展: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面对交通带来这些严重的问题,我们可

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

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多,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家人少坐私

家车,外出尽量坐公交车,不给交通增堵,不给空气污染。

板书设计:

12.慧眼看交通

f好处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1

影响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快速发展的交通,极大地()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交通发展带来的一些(),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2.()湿地在2008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二、判断。

L我们外出尽量乘坐私家车,避免公交车太拥挤。()

2.城市私家车太多,对资源消耗太大,并带来空气污染。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4.11岁的小明去上学可以骑自行车,因为环保。()

5.回乡下探亲我们可以骑自行车,虽然远,但环保。()

6.由于交通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没有湿地公园了。()

7.噪声和空气污染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8.现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土路。()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公共交通的是().

A公共汽车

B地铁

C私家车

2夏丽的家距离学校有1千米,她从家到学校最环保的出行

方式是()

A汽车

B公共汽车.

C步行

3妈妈送小明去上学,能够避免堵车的交通方式是()

A公共汽车

B出租车

C地铁

4.下列不是交通发展造成的是()o

A塑料垃圾污染

B募霾天气。

C交通拥堵

四、简答题。

说一说公路穿越湿地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当堂检测答案:

一、填空。

1.快速发展的交通,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

交通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2.(若尔盖)湿地在2008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二、判断。

1.我们外出尽量乘坐私家车,避免公交车太拥挤。(X)

2.城市私家车太多,对资源消耗太大,并带来空气污染。

V)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X)

4.11岁的小明去上学可以骑自行车,因为环保。(X)

5.回乡下探亲我们可以骑自行车,虽然远,但环保。

X)

6.由于交通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没有湿地公园了。(X)

7.噪声和空气污染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J)

8.现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土路。(X)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公共交通的是(C).

A公共汽车

B地铁

C私家车

2夏丽的家距离学校有1千米,她从家到学校最环保的出行

方式是(c)

A汽车

B公共汽车.

C步行

3妈妈送小明去上学,能够避免堵车的交通方式是(C)

A公共汽车

B出租车

C地铁

4.下列不是交通发展造成的是(A)。

A塑料垃圾污染

B募霾天气。

C交通拥堵

四、简答题。

说一说公路穿越湿地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答:公路穿越湿地,给湿地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1.影响湿地周围的水污染,易使污水污染河流;

2.是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是影响大气环境,特别是施工时期扬尘和汽车尾气污染;

4.是造成湿地的噪声污染。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

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