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题型专题难点(全国)专题04 光学亮点问题的选择题(教师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题型专题难点(全国)专题04 光学亮点问题的选择题(教师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题型专题难点(全国)专题04 光学亮点问题的选择题(教师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题型专题难点(全国)专题04 光学亮点问题的选择题(教师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题型专题难点(全国)专题04 光学亮点问题的选择题(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物理中考二轮复习以题型精炼攻克难点亮点的60个小微专题专题04光学亮点问题的选择题1.(2023湖南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天边彩虹B.海市蜃楼C.铅笔“折断”D.小孔成像【答案】D【解析】A.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铅笔“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3湖北鄂州)光与影世界美妙无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水中的倒影B.日晷上针的影子C.汽车后视镜中的像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答案】B【解析】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日晷上针的影子是太阳光沿直线传播,光被针挡住形成的黑影,故B符合题意;C.汽车后视镜中的像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湖南邵阳)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如图京剧演员正在对着镜子画脸谱,他利用的光学原理是()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沿着直线传播【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京剧演员正在对着镜子画脸谱,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4.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影子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A.影子的形成是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影子的形成与反射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倒影的形成原理一般是平面镜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D.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中,在界面处发生偏折的过程,此题就没有涉及多种介质,故不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海市蜃楼D.雨后彩红【答案】A【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实像,故A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水珠折射形成的七种色光的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皮影艺术剧院紧扣冬奥题材,精彩呈现皮影戏《寻找雪姑娘》,如图所示。下列情境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A.雨后彩虹B.树荫下光斑C.水中倒影D.筷子弯折【答案】B【解析】A.皮影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皮影戏的原理一样,故B符合题意;C.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与皮影戏原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与皮影戏的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空中彩虹B.水中倒影C.墙上手影D.杯中铅笔【答案】C【解析】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透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故B不符合题意;C.墙上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光现象中,能够用光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筷子“弯折”B.小孔成像C.桥的倒影D.雨后彩虹【答案】B【解析】A.筷子插入水中时,水下部分筷子上的光到达水面时发生了折射,所以看上去“弯折”了,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 B.1.5×1019mC.5×106m D.5×1012m【答案】A【解析】因为光斑的直径和小孔的位置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太阳的直径和小孔的位置所构成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正比例,设太阳直径为n米,光斑的直径为,则有解得,故选A。10.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B.激光束引导掘进机C.水中倒影D.光的色散【答案】C【解析】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A不符合题意;B.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挖掘机,使挖掘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光的色散是由于复色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O是入射光线B.反射角等于30°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答案】B【解析】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OA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故A正确。B.由图知入射角为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故B错误。C.若把入射光线OA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故C正确。D.绕ON前后转动F板,由于两个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故D正确。故选B。12.世界因光而变得五彩缤纷,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冬奥会大跳台在水中的倒影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光通过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答案】A【解析】A.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透过水球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D.光经过玻璃杯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形成彩色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激光准直B.水面“倒影”C.海市蜃楼D.铅笔“折断”【答案】B【解析】A.激光准直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铅笔“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露珠下的叶脉B.塔的倒影C.墙上的手影D.海市蜃楼【答案】B【解析】A.露珠下的“叶脉”被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墙上的手影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手在后面形成的黑暗区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D.海市屋楼是光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B。15.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C.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D.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答案】D【解析】A.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能在观察到A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因为玻璃板如果不垂直桌面,则像和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找像的位置时,像与棋子不能重合,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个完全相同棋子,大小相同,后面的棋子又和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验证像的虚实时,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眼睛从B处直接观察光屏,通过看到光屏上没有像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6.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A.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B.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C.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答案】B【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图中小蜜蜂距离平面镜越来越近,所以蜜蜂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变近,但像的大小始终不变。故选B。17.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C.在水面下0.9m深处 D.与蜻蜓相距1.2m【答案】D【解析】A.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水面的距离等于0.6m,故C不符合题意;D.蜻蜓在水中的像与蜻蜓相距故D符合题意。故选D。18.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C.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答案】C【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增大,所以他与像的距离变大,故B错误;C.当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时,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的像位置不变,故C正确;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他的像位置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故选C。19.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甲所示,则视力表上如图乙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镜中的像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物大小相等,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左右互换。如图乙“E”的像开口向右,则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字母“E”开口向左,大小不变。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0.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放大镜成像B.水中的倒影C.水面“断筷”D.手影的形成【答案】B【解析】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为光的反射,用放大镜把文字放大的成像原理为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湖面相当于镜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为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C.水面筷子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小凯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先让妹妹站定,在她面前摆一只“空碗”(如图甲所示),然后缓慢地往碗里倒水,成功地给妹妹“变”出了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魔术的成功是利用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当碗里没水的时候,硬币反射的光被碗壁挡住了,所以在一定位置看不见;当碗中倒入水后,硬币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就能看见硬币了,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景物在镜中成像C.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答案】D【解析】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景物在镜子中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筷子看起来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进入到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D符合题意。23.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筷子折断B.小孔成像C.亭子倒影D.绿树成萌【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正确;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错误;C.平静水面上亭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绿树成萌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24.下列现象中,与筷子在水面处“折断”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日食现象C.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D.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答案】A【解析】A.海市蜃楼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海面上方的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时发生了偏折,形成了海市蜃楼现象,故A符合题意;B.如图,日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白天,月球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了日食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如图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人挡住了射向墙面的光,在墙面上形成的光照射不到的区域,故C不符合题意;D.如图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现象),水面相当于镜面,水中的倒影是岸上的桥通过水面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答案】B【解析】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26.如图是某村第一书记为当地特产直播带货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播使用的手机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紧贴摄像头D.直播画面通过超声波传给网友观看【答案】B【解析】A.手机摄像头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正确;C.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像应该变大,像距就要变大,物距需要变小,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且保持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若紧贴摄像头,此时的物距可能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再底片上显示,故C错误;D.直播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给网友观看的,故D错误。故选B。27.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答案】A【解析】A.生活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仪器的镜头都是凸透镜,故A正确;B.光通过摄像机镜头后会发生折射现象;故B错误;C.地球与核心舱的距离很远,远远的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所以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故C错误;D.根据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向边大的规律可知,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选D。28.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A.汽车观后镜B.照相机C.投影仪 D.放大镜【答案】B【解析】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主要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相同,故B符合题意;C.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摄像头成像特点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29.(2023黑龙江绥化)如图所示,小明通过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实像B.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5cmC.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5cmD.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答案】C【解析】A.通过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说明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即是物距,因为焦距等于15cm,当物距等于焦距时,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平行光射出,所以不成像,故B错误;C.通过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说明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即是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5cm,故C正确;D.如果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即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应在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30.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像是正立的,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以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1.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h=10cm B.f=10cmh=12cmC.f=5cmh=12cm D.f=10cmh=6cm【答案】D【解析】ABCD.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标本,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必须小于焦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B【解析】A.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等大像时,由图可知u=20cm=2f解得f=10cm,故A错误;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40cm,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18cm,等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这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C错误;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5cm,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虚像,不能在光屏上不成像,故D错误。故选B。3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次数12345物距u/cm6030201512像距v/cm1215203060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C.当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答案】BC【解析】A.由第3次实验数据可知,u=v=2f=20cm时,成等大的像,所以焦距为10cm,故A错误;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都大于1倍焦距,成实像,且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故B正确;C.当u=45cm时,大于20cm,即大于2f,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故C正确;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放上眼镜片后,像距变大,说明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故选BC。34.现在中学生近视眼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