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研究摘要面对资源限制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世界各个国家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各个国家纷纷出台新能源发展战略、法规和金融服务创新政策,加快新能源开发步伐。因此,在中国“十四五”时期,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即加快建立健全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本文根据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内外碳市场的发展经验,分析了中国目前碳金融发展的局限性,并针对绿色能源中“碳中和”为主的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新能源;绿色金融;碳中和;碳价交易;金融服务创新;目录TOC\o"1-2"\h\z\t"标题3,3,样式3,2,样式4,3"一、 引言 1(一) 研究现状 1(二) 研究意义 1(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22. 行业分析法 23. 对比分析法 2二、 新能源金融服务相关理论概念 2(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新能源金融服务 22. 绿色金融 33. 碳中和 3(二) 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的理论基础 3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2. 京都议定书 43. 巴黎协定 4三、 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及新能源金融服务发展研究 4(一) 中国能源结构进入新周期 4(二)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战略 51. 在政策框架的初步建立期(2004-2015) 52. 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时期(2016-2020) 63. 在碳金融服务快速发展时期(2020-2030) 6(三) 碳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的核心构成 61. 碳交易—发展碳金融服务的关键手段 6(1)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7(2)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 72. 碳融资—加快碳金融发展的重要步骤 7(1)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盘活”碳金融 7(2)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发展迅猛 8四、 创新型案例分析 8(一) 银行与企业成功进行CCER质押贷款 8(二) 欧盟政府拍卖碳排放配额大幅提升 9五、 中国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路径 10(一)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101. 证券业发挥资本市场中介优势,加速碳金融全面发展 102. 银行业发展多元增信措施,直接推动经济绿色化转型 103. 保险业实现现代化管理体系,支持碳经济深入发展 11(二) 积极完善碳金融服务制度 111. 初步形成碳排放权价格机制 112. 加快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核算体系 113. 不断增强全国和地方碳市场的制度协调性 12六、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12(一) 研究结论: 12(二) 对策建议 12参考文献 14PAGE4引言研究现状人类对化石能源消耗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全球温度上市造成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再次站在能源革命的转折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构成了第三次能源革命,国际社会也对减排减碳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达成共识,并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相关制度安排和行动计划。紧随其后的是各国纷纷出台对应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文件,金融机构设立绿色债券、绿色贷款,为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由于金融服务在新能源行业发展规模不长,从研究方向以及其研究结论来看,学者对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研究多集中于绿色金融服务方面上,并主要从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碳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参考低碳经济范式下能源利用方式转变研究(邢俐,2009)、金融支持陕西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李夏锐,2010)、碳交易在中国(郝丽娟,2013)、面向低碳经济的金融机构环境责任研究(郭艳丽,2009)、福建省新能源信用社金融服务创新研究(余光明,2013)、吉林省绿色金融发展创新机制研究(施晓春,2015)、浅谈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制保障机制(陈偲,2018)、碳交易对新能源融资租赁业务影响分析(张振龙,2021)、中国新能源产业融资创新(何继江,2021)、中国碳中和实现路径研究比较分析(侯方心,2021)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意义理论:中国经济发展建立在一种高消耗、重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所以,建立绿色金融政策,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此看来,对中国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研究,无疑对中国新能源市场进行一个更加直观分析,并为愿意加入新能源金融服务建设的同志提供一个参考。现实: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气候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但也面临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机遇。因此,笔者研究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可以让我们对新能源金融服务的发展未来有所观察,并从现阶段的新能源金融服务发展进程中发起反思作用,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创新的金融服务发展环境。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通读,整理并归纳出与新能源发展相关的理论进行后续研究;然后开始撰写论文,先对新能源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做出定义并讲述新能源行业发展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接下来就国内外新能源行业发展进行陈列和分析;最后,综合目前国内外关于新能源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出结论,给出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的措施与建议,并反省本文研究撰写过程中的不足。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新能源金融服务的相应文献,对尚未成熟理论的关于新能源金融服务政策以及如何实现金融服务创新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补充现有的研究成果。行业分析法行业政策是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通过对于行业政策的分析,得出新能源行业的金融服务发展状况,当前宏观经济背景、国家的政策法规等角度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分析出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速度。对比分析法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应文献引用,再列举出国外的行业发展过程和重点要素,再与其他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政策和发展过程进行对比,两者的分析和结论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结论,来加快行业发展速度,实现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的2060年目标及“双碳”计划。新能源金融服务相关理论概念相关概念的界定新能源金融服务新能源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将可再生能源重新开发和利用取代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主要是开发太阳能系统、风能、生物质能、磁暴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金融服务是指各大金融机构应用货币交易的方式融通商品,向金融活动参加者和顾客们提供的共同收益。金融服务主要开展投融资、储蓄现金、信用贷款、证券债券买卖、商业保险和金融消息咨询等多方面的业务活动。新能源金融服务体系以新能源产业资源充分进行整合运用,借助法律允许的金融经济方式。从最开始的融通资金、中间的整合金融资源、最后实现财富价值增值三个方面研究探讨新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的相互结合,并提出针对不同风险进行保障的社会措施和金融产品。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的政策因素,在投融资决策中将潜在的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并且金融产品的设计要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自然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效,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方面,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总人口数增长、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全球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威胁,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发展目标。在各个国家绿色经济、清洁能源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体系逐渐成为全球大力推进发展的重点之一。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借助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本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正负相互抵消,达到“零碳排放”。而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开启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与碳中和,简称“双碳”。实现“双碳”的主要步骤:(1)计算碳足迹碳足迹计算是针对不同企业所有的可能会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源,进行排放源全面清查与数据搜集,以了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及数字量化所搜集的数据相关信息,是迈入实现碳有效管理的第一步。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则是由第三方对盘查所得出的数据信息的担保陈述直接提供正式的书面声明。(2)减少碳排放通过对企业碳排放源清查,详细调查企业的碳排放源及碳排放总量,对应制定一系列有效方案,从而降低因企业生产加工运送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3)实现碳中和采取购买自愿碳减排额的形式实现碳排放的抵销,以自愿为基本准则。碳中和的实现基础往往由买方(排放者)、卖方(减排者)和交易机构(中介)三方来携手完成。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的理论基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5月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由150多个国家以及欧盟联合签署一项国际公约。截至2016年6月,加入该公约的缔约国共有197个。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维持稳定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并且人类一系列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具有法律约束性。根据“联合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身为温室气体的排放重要国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进入以支付自己应履行公约法定义务所需的基本费用。而发展中国家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国家清单的法定义务,制订并执行所含关于温室气体源方面措施的具体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法定义务。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为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京都议定书》。议定书规定:在2010年之前,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要比1990年的排放总量减少5.2%。议定书建立了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机制(JI)。发达国家之间实行的减排合作机制是ET、JI两种机制,CDM是发达与发展中之间的减排机制,主要是由发达帮助发展中在减排方面的资金支持或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实施温室气体减排。《京都议定书》是全球首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为了尽快完成各个国家的减排目标,议定书通过了三种减排方式:(1)采用绿色能源使用机制,减少各个国家排放温室气体总量。(2)国家之间可以进行碳排放额度的交易,没有完成目标的国家,可以支付费用从超额完成目标的国家买进超出的碳排放额度。(3)采用“集团方式”,将欧盟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即可。巴黎协定在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情况进行的共同计划,获得了所有方的一致认可,展现在联合国框架下均衡满足各方的诉求。其长期目标是将全球温度提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协定》要求发达国家继续率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发展中国家给予资金支持或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结合自身情况提升减排目标,完成绝对减排或限排计划;相对不发达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进行编制和通报特殊情况的减排发展的战略。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及新能源金融服务发展研究中国能源结构进入新周期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来看,中国GDP占全球比重达17%左右,能源消耗占全球比重24.27%左右,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比重28.76%,碳排放强度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实际上,中国政府对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与非化石能源使用的倡导下,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升。目前,中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4.1亿吨标准煤,原油产量2亿吨,天然气产量2140亿立方米。保障电力充足供应,电力装机达到26亿千瓦,发电量达到9.07万亿千瓦时,新增顶峰发电能力8000万千瓦以上,“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达到2.9亿千瓦。煤炭消费比重稳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7.3%,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2.2%。在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权威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50-2060年实现碳中和。能源供应方面,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从源头减少碳排放,一次能源中的清洁能源占比将提高到85%以上,清洁能源发电量与装机占比达90%以上。能源使用方面,电能将成为末来终端能源消费的核心,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结果介于14.3万亿千瓦时与18.4万化千瓦时之间,电气化率预测结果均在65%以上。“双碳”目标是中国面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所在,也是在国际社会上的郑重承诺,更是为中国国内碳减排目标的达成制定了时间表,加速了中国能源革命的进程。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战略在政策框架的初步建立期(2004-2015)政府部门开始采取跨部门合作的方式,将环保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相结合,并探索绿色信货、绿色债券等多元绿色金融服务方式。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中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行动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时期(2016-2020)中国开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标志是中央银行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在碳金融服务快速发展时期(2020-2030)2021年,中央银行工作会议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第三大重点工作。碳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的核心构成碳交易—发展碳金融服务的关键手段碳排放交易是将市场经济用来保护环境的金融机制。碳排放交易中的主要参与的是政府(发放碳排放配额)、减排企业(卖出产生减排量或多余碳排放配额)、控排企业(超额时购买碳排放配额或核证减排量)、第三方核证机构(核证减排企业减排量、核查控排企业排放量)、中间商(买卖配额或核证减排量从中获取收益)、咨询公司(开发新的减排量核证标准)。碳交易基本原理,是控排企业购买减排企业的减排额,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一种难得的资源,具备了商品属性。因此,碳金融的成果更直观、明确。在受到减排目标的压力,中国的企业会主动向可以减轻传统能源依赖的制造服务业转型,从而加速碳金融发展。(1)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尤甚,该体系的建设和执行受到广泛的相关方的关注。2011年,《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同意北京、上海、广东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进行碳排放权交易。2016年第8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福建省成立。由于地方试点的碳排放免费配额普标较多,实际的碳交易较为冷清,交易额普遍较小。2020年广东、湖北、天津、北京,上海、深圳、福建和重庆2019年交易额分别为8.2亿元、4.0亿元、1.8亿元、1.0亿元,0.7亿元、0.2亿元、0.2亿元和348万元,合计约16亿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启动上线碳排放交易。同样采用碳排放配额交易为主要、核证自愿减排量为次要的体系。电力行业是首个加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重点排放企业超过2000家,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这是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碳金融”时代。(2)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继《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后,二氧化碳排放权有了对应的报价,在不同类型的交易所内挂牌交易,则是二氧化碳排放权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于200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截至2020年,加入31个国家和15000多家企业,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的45%以上,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行业方面,最初仅覆盖电力、钢铁、炼焦、水泥、玻璃、石灰和造纸行业,随后陆续加入了航空、化工、食品生产、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方面,2018年欧盟议会对碳交易体系进行改革,此后交易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已超过30欧元/吨。欧洲气候交易所于2005年4月创新出与欧盟碳排放配额挂钩的期货合约,紧接着推出了碳排放配额的期权交易方式。2007年9月,欧洲气候交易所再次发布了与核证减排量挂钩的期权合约和期货合约。在这之后,碳排放权与玉米、石油、黄金等商品一样,在金融市场中自由流通,实质性增加了碳交易市场的流动,丰富了碳交易市场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因此,欧洲气候交易所产生的碳排放成交额与成交量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借助碳交易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并改善了国家自然环境。碳融资—加快碳金融发展的重要步骤除了碳排放配额交易外,金融机构可以推行优秀的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等金融服务衍生品,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为新能源产业排忧解难。(1)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盘活”碳金融2018年中央银行分别将绿色货款和绿色债券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国家的商业银行可通过抵押绿色货款获得中央银行的低息再货款,截至2020年底,绿色贷款余额约为12万亿,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6.9%。绿色债券发行相对便利,证监会于2017年提出《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绿色公司债券适用“即报即审”政策。近年来,中国绿色债券的发行金额没有明显增长,2016-2020年发行金额均维持在2000亿元左右。除金融业以外,其他行业发行企业多为城投公司,绿色债券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尚末显现。在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下,中国第一批"碳中和债〞于2021年2月发行,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165万吨,规模高达64亿。“碳中和债”目前以碳中和债务融资和碳中和公司债两个方面为主,其特点在募集资金用于具有减排效益的项目。(2)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发展迅猛根据实际《中国绿色金融报告(2020)》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以前中国绿色基金总体行业增速较快。2018年省市已设立并备案的绿色基金共704只,是2010年增长的117倍,年均增长率达181%。但2019年绿色股权基金集团设立和运行受到资管新规影响,发展趋稳减弱。基金产品股权从市场整体平衡监管机制趋严,行业准入门栏提高,导致基金成立困难程度提升,传统绿色基金结构设计合规性政策风险比较显著升高,面临充足准备清算其他风险。2019年全国新增设置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绿色基金共有77只,较去年同期下降44%。绿色产业基金总规模885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已于2020年7月成立,重点方向投向环保、污染治理、节能、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创新领域,有望复制芯片“大基金”逻辑。保险公司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将资金投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汽车领域,在运用新资金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带来效益。保险资金运用在绿色投资规模达14亿元,绝大部分都投向环保企业控股。保险企业开发多样化的绿色意外险,填补因环境污染和气候问题所造成的损失、隆低人身财产安全风险和健康风险。创新型案例分析银行与企业成功进行CCER质押贷款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是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重要产品之一,但由于,政府对CCER项目通过的多重因素约束、项目审核的问题十分严格,CCER的抵消碳配额比例也一直被限制在5%的范围,大多数项目都是处于存量状态,企业也难以实现碳资产的变现。2021年3月24日,北京市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宣布将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这是CCER在2017年暂停之后的再一次重新提起。在2022年3月31日,北京银行正式成功落地首单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该笔300万的货款将用于北京天德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林业碳汇项目。在得知企业有CCER质押贷款需求后,北京银行在传统流动资金贷款流程基础上,创新设计专属碳金融服务方案,总分支三级联动,与北京绿色交易所深入沟通,确保项目的业务流程及冻结手续的顺利完成。天德泰CCER质押货款项目不仅丰富了中国的CCER的碳资产变现方式,也是北京银行增添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体系精彩的一笔,是挖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遇的创新成果,成为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成功案例。通过上文案例,我认为天德泰CCER质押货款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引导和金融机构的高度配合。第一,2021年3月24日,北京市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宣布将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第二,在2021年6月,绿色交易所与北京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绿色项目对接、碳市场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第三,北京银行创新设计专属绿色金融服务方案,总分支三级联动确保CCER项目顺利进行。政府、机构的行为让原本停滞不前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重新出现在了企业的视野里,让原先许多的融资问题都被顺利解决。国家政府发布政策,企业才有想法和行动,金融机构进行配合,困难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由此可见,碳金融服务创新离不开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政府部门放宽政策,金融机构积极配合,企业大胆尝试,才能将碳金融服务创新进行到底。欧盟政府拍卖碳排放配额大幅提升根据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来看,欧洲政府对所有行业的免费配额都是在收窄的。2020年欧盟非电力行业的免费配额发放比例为30%,相比于2013年80%下降了一半以上;2020年欧盟拍卖碳排放总量配额为44%,相比于2014年26%增加了一半以上。综上所述,碳市场作为控制碳排放政策工具,未来配额的主要来源将是政府拍卖,并将以此作为减排总量控制的有力手段。政府配额拍卖取得的收入从2013年的37亿欧元大幅升高到2018年142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经政府再分配大部分将会投入到绿色减排相关的领域,形成正向循环经济。通过欧盟碳排放配额市场的案例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碳排放市场的免费碳配额将不断收紧,而有偿分配额比例会越来越高。从而,我认为未来的中国碳市场制度学习欧洲碳市场制度创新方式,是未来碳市场成熟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主要以免费配额为主,其有偿分配比例极低,广东碳市场有偿分配比例约为1%。在全国碳市场成熟以后有偿分配比例可能会提升到50%左右。按照中国2020年碳排放总量100亿吨来预测,假设政府的有偿分配额达到50%,按照30元/吨,有偿分配额取得的收益就会在1500亿元。参考欧盟的再分配方式,未来碳配额机制将投入绿色领域1200亿元。由此可见,未来成熟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是帮助中国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向。中国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路径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证券业发挥资本市场中介优势,加速碳金融全面发展从目前碳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陆续开发了绿色债券、绿色远期、绿色期权、绿色基金、碳排放权抵押质押融资等金融衍生产品,但碳金融处于发展初期,交易量较小,整体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面对目前的碳交易市场现状,具有条件和资质可以在一二级市场上开展多种业务模式,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在一级市场上,重点排放核算的需求,券商可以帮助这些排放单位进行配额申报、初步核算等工作。在二级市场上,无论是针对配额容易不足的重点排放单位,还是自己有低碳目标但没有规定的企业,券商都可以分别帮助其完成配额目标和低碳目标。除了提供或者购买客户的碳配额,协助客户寻找交易对手,最合二级市场的协议转让外,券商还可以输出投研能力,提供交易策略,进一步增强碳交易市场流动性。地方民营公司和能源集团还会有进一步的融资和盘活企业资产的需求,券商还可以充分开展借碳回购交易和借碳交易等业务,在这些业务里面,券商分别可以承担逆回购方、企业委托方和配额借入方等角色。作为交易的逆回购方,券商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作为控排企业的委托方,可以管理企业配额转让后所得的资金;作为配额借入方,和借出企业自行撮合并签订借碳合同到期向借出企业返还约定受益以及约定配额。银行业发展多元增信措施,直接推动经济绿色化转型目前,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货余额逐年稳定提升,但各银行间差异较大。目前,大部分绿色信货项目多数时候面临融资风险高、投入大、期限错配等融资困难问题。所以,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大绿色信货投入与支持,持续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以推进绿色项目发展,发展多元化差昇化增信授信措施为绿色项目提供高便利与高优先级。具体措施包括引入其他金融机构保证担保以及与政府密切合作等。同时,对于两高一剩行业,银行业应继续进行限额差异化授信管理,以助力构建绿色信货体系以及经济绿色化转型。目前由于中国银行业与政府环保部门的信息直通手段的缺失,导致银行业在处理绿色信货项目时,没有统一的绿色信货业务相关标准。而缺乏相关环境信息处理统一标准导致不同银行或金融机构间的金融项目、产品不具有可比性。上述问题均严重阻碍绿色信货体系的完善。所以,银行业应该创建与政府环保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政府环保部门的环境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以提高对绿色信货业务的处理效率与准确性,降低银行在绿色信货项目中的风险。通过国内各银行、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机会或是国内国际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机会,加速构建完整的绿色信货体系,真正把绿色信贷理念植色信货工作停留在表面。保险业实现现代化管理体系,支持碳经济深入发展目前制约绿色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缺少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环境责任险为例,因为投保人多为高污染企业,赔付风险极高,又因为相关业务的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历史数据不足、企业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导致保险机构风,险评估系统不成熟、易失灵,为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经济风险,完善绿色保险风险管理体系是提升绿色保险规模的前置条件。再保险机制、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和保险科技有望帮助保险公司解决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的痛点。第一,保险公司可以加强与再保险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再行业一般研究保险机制分散风险,降低自身事后赔偿风险。第二,保险公司可以借助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对承保企业的风险敞口有更深入了解加强事前预防和事后监管的实效。第三,保险公司应该全方位加强科技应用,提升开展绿色保险业务的效率。目前保险科技的运用主要集中在险种制定阶段,在风险管理、损害鉴定、线上理赔方面还有极大应用空间。例如在具体业务操作和流程上,可以考虑推广远程损害鉴定平台与无纸化线上理赔措施,缩短保险理赔的申请与审批周期,降低人力成本对内部人员展业和承保企业投保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积极完善碳金融服务制度初步形成碳排放权价格机制随着中国碳排放市场的发展,碳排放市场的碳配额总量和免费碳配额将不断收紧,而有偿分配额比例会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主动减排或是购买其他的碳排放配额才能满足慢慢升高的碳排放量目标。推动碳市场的加速发展并制定高标准自愿减排配额已是大势所趋。碳排放权价格机制初步形成的主要步骤是将现有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逐步完善。第一,将“资源有偿使用”理念的树立在普罗大众的心中,为推动碳配额有偿拍卖和完善CCER抵扣机制做准备。第二,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开启意味着更多的行业加入,当前配额分配方法并不适用于细分产品较多的行业,制定新的行业标准刻不容缓。第三,在“双碳”目标下,碳排放配额逐渐收紧,碳价上涨也将成为大势所趋。加快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核算体系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立是碳市场高速运转的基础。第一,2015年,国家政府明确了10个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国家标准,排放源动态监控、活动数据收集的环节是最不容易运行。应该积极学习国外成熟碳监测系统,实现对碳排放核算的实时性、精准性、自动性。第二,每个行业的细分领域中核算边界、认证方法、减碳技术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应出台相应的规定,明确核查过程、核查依据和核查要点。第三,将碳排放纳入生产要素,统一规范全国范围内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是对于碳排放企业而言最为重要的。不断增强全国和地方碳市场的制度协调性碳价统一是碳市场协调性的首要表现。第一,中国碳市场试点在碳排放配额松紧差异的情况下,不同地方试点碳排放交易价格的波动程度较大。第二,全国碳市场与试点地方市场覆盖行业相同却又不相同,且碳排放规模差距较大,不利于全国和地方碳市场形成碳价统一。第三,在“双碳”目标下,协力统一全国与地方的碳交易市场的制度相关标准、交易的碳价等方面,避免出现市场割裂,推动全国碳市场和谐发展。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本文在新能源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等相关理论指导下,分析了中国新能源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研究结论:一是中国的能源发展问题是燃眉之急。中国碳排放量相当于美国、欧盟的总和,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企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较高,对清洁能源使用意识不足。国家正积极推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方案,建立“两型社会”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但是新能源行业发展困难重重,新能源金融服务体系也在初步阶段。二是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仍面临诸多困境。如绿色金融服务属于新兴产业,相关法律规定没有进行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手段都处于尝试阶段。绿色金融服务功能还不明朗,绿色信货业务相关标准没有统一,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信息直通手段的缺失,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欠缺等问题。三是中国碳金融服务水平总体上存在差异。碳排放交易配额没有行业统一,全国市场与地方市场的碳价没有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金融服务产品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使用率不高、融资效率低,碳排放监测体系的排放源动态监控、活动数据收集的环节明显薄弱,中国对碳排放项目没有定价权,碳资产变现能力较弱、形式单一等。对策建议一是新能源金融服务应抓住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战略的良好机遇。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转变为以风能、太阳能、水能、氢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水平大幅降低,绿色发展成为主要原则,中国正在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战略作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环节,是解决温室效应、新能源和服务创新问题的重要抓手。因此,新能源金融服务创新必须结合绿色金融体系和碳金融服务市场,以促进中国新能源金融服务深化和创新,从而助力中国新能源经济发展。二是绿色金融体系战略下的完善碳金融服务市场的发展制度。新形势下,碳金融服务发展应通过完善碳交易市场制度、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速度、提升碳融资效率来助力新能源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最终可以早日完成“双碳”目标。三是碳金融服务效率提高的关键是金融机构创新能力提升。当前,碳排放交易市场使用率不高和绿色金融服务产品适用范围较小,这都严重影响了碳融资效率。因此,政府部门、第三方核准机构、金融投资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货运代理合同: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3篇
- 2024电商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合同3篇
- 年度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维护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合同标的详细描述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厂房租赁给个人合同2篇
- 提前还款对贷款合同中担保人责任的影响
- 26反比例函数知识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层作业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1燃烧和灭火课时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分层作业课件
- 劳动合同短期
- 《唱:隆里格隆 》教学设计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七单元 奇妙人声
- 2024年秋新精通版(三年级起)英语三年级上册课件 Unit 5 Lesson 2
- 2024-2030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学术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南开大学
- 农民工欠薪调解协议书模板
- 港口液体危化品装卸管理人员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电玩城消防应急疏散预案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 2024年宁夏农垦集团招聘工作人员4名(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1《增强安全意识》教案
- 陕煤集团笔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