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网络舆论监督探析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1页
信息化网络舆论监督探析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2页
信息化网络舆论监督探析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3页
信息化网络舆论监督探析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4页
信息化网络舆论监督探析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摘要 1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 2(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二、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 3(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定义 3(二)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 4(三)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 51.反腐积极性增加提高官方对网络舆论的应变能力 52.促进官方网络监督平台完善 6三、网络舆论监督案例分析 6(一)“辱母案”网络舆论监督事件还原 6(二)“辱母案”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81.部分媒体不实报道,不抓实据 82.媒体盲目跟风 93.网络新闻媒介发表倾向性评论 94.媒体与公众信息发布的便捷化和低门槛化 10四、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的原因及危害 11(一)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的原因 111.网络隐匿性增加不实信息 112.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缺陷 113.网络舆论监督失序失范 114.网络舆论监督管理缺乏 11(二)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的危害 121.道德法官与媒体审判的扰乱 122.妨碍有效监督权的正常行使 123.侵害被监督者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124.削弱政府权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125.网络暴力与网络谣言 13五、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建议 13(一)提升网民的素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13(二)提高网络媒体监管发挥媒体监督职能 13(三)完善网络实名制制度提高监管力度 14(四)提高政务透明度建立互动机制 14参考文献 15摘要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网民参与网络信息的传播积极性增加,增加了网络舆论的发生频率。从而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舆论监督形式——网络舆论监督。网民的积极参与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增加了反腐数量和质量。但是,由于网络隐匿性等各种因素造成了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辱母案”中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分析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辱母案”中网络舆论监督发展对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在对“辱母案”的分析上进一步分析造成网络舆论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建议。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监督;网络监管

绪论(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从边缘媒体的角色己经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2017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网民已达7亿,让互联网成为了各大群体的诉求主平台,汇聚了各舆论主题。在互联网媒体化、社交化的态势下,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和互动也在日趋紧密。网络的便捷性使得网络逐渐成为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网友们可以随时参与到舆论的讨论中,了解到政务信息。但是,网络的隐匿性增加了网络舆论监督的难度,例如在本文分析的案例“辱母案”中,正是因为网络媒体的蓄意引导,使得公安执法备受争议,媒体审判干涉了司法审判,强大的舆论使得网民在该事件中被遮蔽了事情真相,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本文主要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内容进行整理,并结合“辱母案”中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对网络舆论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建议。(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冀虹《试论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与媒体责任》(2016)指出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影响、时代的信息化,都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突发事件高发。因此,舆论引导成为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但可以协调复杂的社会关系,更为民众传播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而如何正确地进行舆论引导就成为新时代媒体应该思考的问题和责任。王婧雯《媒体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研究》(2016)指出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勃兴,舆论场日趋白热化、多元化、复杂化,传统的舆论引导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流媒体要重塑舆论引导的主体地位,需通过媒介融合转型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以便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传播机制。倪世月《浅析新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对策》(2016)认为新媒体特别是移动客户端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互动性好、自由度高等特点,已成为当下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新媒体的发展为舆论表达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也是社会舆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舆论监督虽然为社会舆论监督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其无序性、匿名性和难掌控的特点致使其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产生诸多负面问题。这就要求媒体、网民、政府、社会等多方面要加强健康的舆论监督环境营造,规范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监督。周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2015)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新媒体在大众信息传播方面可谓异军突起,社会上许多热点事件的发酵,彰显了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他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媒体为舆论监督带来的新变化,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态势,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两重性,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策略。陶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新变与政府引导探析》(2015)指出舆论是影响政治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思潮的重要因素,在新媒体蓬勃发展,打破既往舆论传播格局大背景下,政府要充分了解新媒体舆论环境的特征,认识到自身不足,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舆论管理机制、加强主流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以便做好新时期的舆论引导工作。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定义网络舆论是舆论在互连网络上的发展和延续,是基于传统媒介舆论传播的通过互联网方式将舆论信息进行扩散,将舆论传播深度和广度都达到更大程度,将舆论影响进行扩大,以网络为载体来表达大多数网民情感、态度和观点。网络舆论是对社会舆论的反映,也是舆论在互联网上的映射[[]张宇,王涛.刍议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J].法制博览,2017(13):262.][]张宇,王涛.刍议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J].法制博览,2017(13):262.所谓网络舆论监督,简单说,就是指广大民众运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等来关注公共人物与公共权力,对公共权力不当运用或公共人物不当言行进行网络曝光与评论、揭发与检举,以引起广大民众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促进相关问题解决的网卜政治参与行为。其中,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广大民众,客体是公共权力与公共人物,其基本价值目标乃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由此可见,网络舆论监督与人们常说的网络监督既有一定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与网络舆论监督不同的是:网络监督的主体既可为政府也可为广大民众;网络监督的客体既可为政府也可为广大民众。但若只涉及民众的网络举报与网络反腐这种监督时,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监督又息息相关甚至可以混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400个全国网络舆情热点进行了初步统计,按照发生时间排序,针对每一个案例,统计其网络新闻、微信信息量、微博的信息量、论坛信息量,通过4:3:2:1的比例加权累计。从信息源看,网络成为热点事件(话题)产生的源头。上半年400个热点事件率先由网络披露的约占53%,比2015年提高8%。[[]刘江,刘欣欣.制度反腐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监督:优势、困境及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03):116-122.]其中信息源明确来源于“两微一端”的事件约为91[]刘江,刘欣欣.制度反腐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监督:优势、困境及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03):116-122.(二)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国内看,网络舆论监督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所谓信息网络技术,简单说,就是人们对以计算机为载体进行信息处理与管理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自1983年互联网在美国建认以来,从Web1.0到Web2.0、Web3.0直至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世界信息网络技术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我国,尽管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比美国等先发国家大约晚10年,1995年才开始向社会开放互联网,但这二十年来发展迅速,至今也大致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Web1.0时代(1994-2001)、Web2.0时代(2001-2008)、Web3.0时代(2008-2014)以及正在到来的网络空间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2000年以后网络舆论监督开始在国内兴起。时至今日,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把利器。若以建认主体为基本标准,国内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可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自媒体网络平台、公共媒体网络平台、官方网络监督平台。其中,自媒体网络平台是指广大网民自主建认的网络平台,包括个人网站、博客、QQ、微信等多种方式,广大民众可藉此进行网络舆论监督与举报。这几种方式比较而言,个人网站、博客等具有开放性,影响面较广,QQ、微信等则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公共媒体网络平台主要是指由各公共媒体建认的网络平台,包括网站、网络社区、网络公共论坛、博客、网上曝光台、移动APP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广大网民和媒体人士藉此可进行舆论监督与举报。如今各公共媒体基本都建认了自家网站、公共微信、移动APP客户端等,人民网、新华网等还推出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官方网络监督平台主要是指公共权力机关或公共职能部门如法院、检察院、纪检部门、信访部门等,所建认的举报与监督网站以及相应的移动APP等。从国内三大类型的网络舆论监督平台的发展看,公共媒体网络平台发展最为迅速,自媒体网络平台紧随其后,官方网络监督平台的建认与发展则相对滞后。就官方网络监督平台而言,各级检察院网络举报平台建认的比较早,如最高人民检察院2003年就建认了网络举报平台,广大民众点开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举报中心”选择“我要举报”或“我要留言”,就可进行网上举报;中央纪委监察部2005年12月首次公布了举报中心网址,2009年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网上举报正式纳人官方廉政建设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从严治党、严整“四风”的氛围中,中纪委进一步加强了网络举报平台建设,于2013年9月2日正式开通官方网站,各地纪检监察部门也不甘落后,纷纷建认网站或对既有网站改版升级,呈现出全国纪检机关上下发力、共同打造监督执纪网络平台、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的新局面。为了加强对“四风”问题的监督举报,2015年6月18日中纪委还专门开设了“反四风”APP客户端,鼓励民众对身边“四风”问题抓拍,实行“一键举报”且无需实名,这无疑为严整“四风”提供了一个快捷高效有力的监督平台[[][]高冰.试论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传播与版权,2016(12):162-164.(三)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1.反腐积极性增加提高官方对网络舆论的应变能力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反腐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厚爱,也越来越引起相关权力部门的重视。随着广大民众网络举报热情的不断攀升,相关权力部门对网络举报的反应越来越快,处理周期越来越短。如2012年11月山东“单增德离婚承诺书事件”,从网络曝光到其被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前后只有3天。[[][]戎融,吴铁鸣.网络舆论监督对权力伦理的构建[J].今传媒,2016,24(12):28-30.2.促进官方网络监督平台完善2013年以后,国内开始实现从自发的、民间的、零散的网络监督格局,向自觉的、组织化的、官方主导的网络监督格局转变。在官方对网络监督的态度转变之前,“在非正式的民间网络反腐参与方式的具体选择卜,绝大部分的公民倾向于选择网络、论坛发帖、博客以及微博爆料等方式,微博在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13年人民网反腐倡廉调查结果也表明:最愿意以网络曝光方式参与监督与反腐的网民数量占到调查总人数的68%。如党的十八大以后落马的刘铁男、李春城、单增德等人,均是先由私人微博披露而形成舆论压力,然后才受到官方关注与查处。随着官方对网络监督态度的转变与应对能力的提高以及官方网络监督平台的建认完善,广大民众开始越来越多地通过官方平台进行网络举报。2013年3月10日新华社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网上举报案件数量年均已达3万多件。2013年以后官方网络举报平台开始成为民众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的主渠道,中纪委网站已经成为人们观察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窗口”;我国网络监督已从过去的“网络爆料——纪委介人”的被动模式转向“纪委公布——舆论热议”的积极模式。网络舆论监督案例分析(一)“辱母案”网络舆论监督事件还原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以“刺死辱母者”为标题对此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整篇稿子的报道在一开始就直接摆出女子受屈,黑恶势力猖獗,警方不作为酿成惨案的一个形象,摆在所有人的面前,然后才开始继续报道后续包括苏银霞借高利贷等事项。《辱母杀人者》暗示警察到来后即刻离开,而忽略警察“到院子里了解情况”的后续动作,为事件的发酵留下了缺口。3月24日,凤凰网将原文的标题更改为《山东:11名涉黑人员当儿子面侮辱其母1人被刺死》为题发文,继而网易新闻以《女子借高利贷遭控制侮辱儿子目睹刺死对方获无期》发文,网易在网络和客户端同步推送,并在新闻客户端中将新闻原标题中的“女子”更改为“母亲”,突出苏银霞的母亲身份。凤凰网和网易在没有查证原文报道是否存在细节性出入的情况下,对标题进行选择性的突出细节,并推送文章。在媒体的渲染下,警察的不作为得到了重点划分,使得大众认为于欢是在警察不作为的情况下而绝望才会伤人,加重了大众对于欢的同情,在媒体的报道中,多是这样描写警察到现场的情节:多名现场人员证实,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舆论普遍认为警察的行为甚至有偏袒和放纵的嫌疑,成为了杀人导火线之一,甚至有人提出,讨债的人非法拘禁,本身就是违法的,警察不闻不问,也就是渎职,检察院应当立即立案。在讨债细节上,各媒体普遍强调死者在讨债过程中用生殖器官对苏银霞有蹭脸的行为,引导舆论;但事实上,在法院审判书对细节证据的披露中,,双方争吵后杜志浩开始用难听的脏话骂苏银霞和于欢,然后脱下裤子露出生殖器对着她俩,并没有网上传言的其他细节。3月26日,澎湃新闻随即追踪报道了《山东“刺死侮母者”案证人讲述民警处警细节:开着执法记录仪》。3月26日《华西都市报》头版。文章详见文末《“刺死辱母者”姑妈:未看见刺杀场面,因正在阻拦警察离开》;3月26日《新京报》2版《社论|“刀刺辱母者案”:司法要给人伦留空间》;《北京青年报》7版。文章详见文末《“刺死辱母者”二审代理律师:案发当天讨债人因涉黑被侦查》;“中青评论”公号刊文,文章详见文末《“中青评论”谈辱母杀人案:请给公民战胜邪恶的法律正义》。各大媒体在辱母案期间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态度”,这是这种态度却没有根据事实进行披露,而是一步一步的将网传的细节扩大化,将人情、伦理凌驾于法律之上,引导了大众同情弱者的心理爆发。在网络上,各路大V特别是警官学院、法院等名人的加入,使得一审判决后大众对法院的审判解决纷纷不满,在故意杀人和正方防卫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红辣椒评论:《辱母杀人案:没有人情味的判决令人齿冷》。不少法律研究者也指出了,于欢是“情绪犯”,其行为具有明显的防卫性质,应认定为防卫过当,并综合考量其防卫过当和特殊的情绪状态,在处罚上做到显着从宽。然而,在强大的媒介审判所带来的压力下,但于此事件,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发文称,在该案二审程序中会依法履行法律职责。6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二审结果,认定于欢构成故意伤害,但属于正当防卫,处有期徒刑5年。从案情发展进程和二审结果的改变,可以看出当中有“媒介审判”之嫌。如下图媒体报道所示:图1《华西都市报》:《于欢动刀时,警察正准备驾车离开》图2《新京报》说;“司法要给人伦留空间”(二)“辱母案”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1.部分媒体不实报道,不抓实据自事件被推至热点后,躁动的民意、纷杂的信息、看似理由充足的开脱,却使整个网络舆论陷入了更大的喧嚣之中,各种声音蜂拥而至,充斥着整个媒介世界。媒体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更多是发酵剂和助推剂的角色,媒体的报道使得整个事件膨胀到了极致。3月24日,网易新闻以《女子借高利贷遭控制侮辱儿子目睹刺死对方获无期》发文,网易在网络和客户端同步推送,并在新闻客户端中将新闻原标题中的“女子”更改为“母亲”,突出苏银霞的母亲身份。网易在没有查证原文报道是否存在细节性出入的情况下,对标题进行选择性的突出细节,并推送文章。2.媒体盲目跟风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在民众中认可度较高,特别是权威性较高的媒体。当媒体普遍加入对一个事件的报道时,会让民众对这一事件产生较高的关注度。媒体在报道时应遵循真实性、及时性等原则,盲目跟风会造成大众对案件真相的不清晰,甚至会受到新闻报道态度的影响,在未了解新闻真相时就对事件有了定性,不利于案件真相的传播。在本次案件报道中,《南方周末》公众号在发文报道后,多家媒体相继发文、转发报道。在网络上,各路大V特别是警官学院、法院等名人的加入,使得一审判决后大众对法院的审判解决纷纷不满,在故意杀人和正方防卫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红辣椒评论:《辱母杀人案:没有人情味的判决令人齿冷》;一位警校生的自白:如果是我,我也会举起水果刀。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在母亲受到侮辱时、在警方不能保护时,这种绝望逼的于欢反抗。这种舆论让网友对法官的审判、对期间网上所说的警察的不作为很是愤怒,网上甚至出现了警察渎职、要求检察院对当值警察的出警过程进行审核。民怨沸腾、在审判中属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引发热议,不少法律研究者也指出了,于欢是“情绪犯”,其行为具有明显的防卫性质,应认定为防卫过当,并综合考量其防卫过当和特殊的情绪状态,在处罚上做到显着从宽。3.网络新闻媒介发表倾向性评论当前的网络媒体为了在众多的媒体中抢占舆论宣传的先机,往往非常注重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意见的快速上传也容易导致媒体报道所形成的舆论不能有效的把握住整个热点事件的关键点。甚至一些新闻媒介为了营造舆论宣传的声势,不顾新闻事件的本身意义,肆意评论从而出现媒介评论的导向偏差。在“山东辱母杀人案”发生后,微博上多家媒体公众账号的趋向性评论致使舆论呈现一边倒的局势,在案件仍未判定的情况下,媒体就事件发表倾向于某一方的定性观点,进而导致舆论“撕裂”的缺口呈扩大趋势。大V、名人在网络上更是直接发表评论,易中天说:“血性男儿哪有罪?刺死辱母者既是正当防卫,更是见义勇为!我支持刺死辱母者的当时人于欢--无罪!”,微信号“晚上八点”评论:《辱母杀人案:法律要讲理也要讲情》,指出法官罔顾人之常情,不能有正常人的情感,法律就会变得冰冷、让民众失望,甚至对法律产生不信任,这会让法治社会失去民意基础。红辣椒评论:《辱母杀人案:没有人情味的判决令人齿冷》。各大号、媒体纷纷用文字将自己的态度进行了阐述,而这些文字都没有强调案件过程中的证据,只是片面的了解之后就强调了案件主角处于一个弱者的位置、强化了警察的“不作为”、突出了法官判案的“冷血”,而没有对警察在现场的行动具体细节描写,加重了民众对警察的抵触心理。这些倾向性的言论引导了大众关注事件的角度,进而对法院在该事件中的审判形成了较大的舆论压力。4.媒体与公众信息发布的便捷化和低门槛化互联网的虚拟化使人们可以不用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将话语权从媒体的手中转交到手中。不再只是通过纸媒单方面接受消息,网络加强了信息的交互性,民众发表言论多不受限制。媒体不仅可以通过纸质媒介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同时可以借助微博、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就热点事件直接发表观点。网络信息发布的便捷化和低门槛化使媒介把关者的权力呈现弱化趋势。在《南方周末》最先发表了文章后,媒介传播者们纷纷发文。网易新闻更是在网络与客户端同步发布,并将其置于首页。截止到3月30日,网易客户端该条新闻跟帖互动量高达239万,其中更是不乏对于欢的同情和对追债人极具侮辱性的言论出现。在整个舆论传播过程中,微博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据鹰眼舆情数据显示,3月23日至3月29日,网络上有关“山东辱母杀人案”的言论约41.63万条,新浪微博占据了大多数。期间,许多微博“大v”纷纷发表对此事件进行了热烈讨论,其中名为“喵爷-吴淼”的用户发表了关于质疑辱母杀人案判决公正性的言论,称这起辱母凶杀案引起舆论狂欢的原因,在于地方法院忽视了案件背后的人的伦理诉求,忽视了犯罪行为是在绝望情况下的人性自然反应,冷血的判其为死刑,显然缺乏合理性与公正性。法律既然不能让人民感到安全,那么这法律便不是保护人民的法律。可见舆论的传播不仅无成本而且低门槛,带来的影响力也是我们无法预测的。致使媒体组织在报道中的盲目跟风以及“失语”现象的频频出现,这是使得舆论“撕裂”的缺口呈现无法挽救之势。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的原因及危害(一)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的原因1.网络隐匿性增加不实信息网络舆论的匿名性是把“双刃剑”,既可使网络监督比较安全,也存在捕风捉影、不实举报等可能,甚至也难以避免有人别有用心,利用网络进行恶意诽谤、诬告陷害,或者发布虚假的、杜撰的故事来博人眼球,以提高个人知名度或网站点击率。面对不实网络举报信息,一般网民缺乏应有的判断力,会盲目跟帖与盲目批判,这就会对相关人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如2012年11月广州所谓的“房婶”事件就属于典型的不实举报。2.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缺陷传统媒体中有编辑、审核等把关人员,按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规范的采编流程对新闻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并经过理性的思考、修正。但是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造成“把关人”机制在网络空间中的缺位,网络舆论监督出现异化变质[[][]侯雅婷.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制博览,2016(24):177+176.3.网络舆论监督失序失范现实中,由于网络信息的混杂和网民素质的差别,网络舆论易因有众多网民的跟风,朝着缺乏理性判断的方向发展,从而影响监督本身的价值和科学性。网络具有匿名性,网民可以自主发表观点和对他人观点进行评论,有些观点在一些盲目从众的网民追捧下越来越偏激,甚至朝着为博得更多人眼球的方向发展,造成网络舆论的失范。一些网民对自己在网络空间的责任认识不明,网络甚至成为少数网民发泄不良清绪的通道,许多与事实不符的言论充斥网络。一旦这些舆论形成大范围蔓延,甚或左右了人们对事实的理性看法,网络舆论监督就失序失范。4.网络舆论监督管理缺乏网络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广泛传播扩散,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管理方而存在诸多不足。一是信息在网络中传播迅速、真假难辨、关注度高,而正常有效的监管应对不充分,正而舆论引导不及时,或错失最佳干预期。二是而对舆情的跟踪监测、分析研判、处置方式不成熟,机制不完善,舆情管理经验不够。三是政府机构存在信息公开不充分问题,不能保障公众依法获取政务信息。个别地方在问责制度而前存在天然惧怕舆论监督的心理,听取征询公民意见渠道不畅,造成公众误解加深,进而导致舆论向情绪化和不实化方向发展。(二)网络舆论监督问题的危害1.道德法官与媒体审判的扰乱道德法官是在网络监督过程中,对于事件评判不以事实真相为依据,而是以所谓的道德情感作为评判标准和意见判断。这种判断不仅没有意义、失去公正性,而且使网络舆论监督失去合法性基础。媒体审判则主要表现为进行煽动式报道,夸大、歪曲当事人意愿,进行一边倒式评论以及随意对事件进行定性或评价,影响网民的理性判断,控制网络舆论走向,影响事件的正常合理解决。2.妨碍有效监督权的正常行使由于网民文化认知水平的不同,加之部分媒体博取关注度,一些网络媒体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倾向于迎合网民情感,甚至为博取眼球进行猎奇性报道。这些不理性的监督产生扰乱监督权有效行使的负而影响。3.侵害被监督者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一些网民在被激烈的言论控制时,往往会通过人肉搜索等形式对当事人进行攻击,甚至侵害公民隐私权。更有甚者对事实真相进行捏造,对当事人进行诽谤,严重侵犯他人名誉权,使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谩骂和骚扰,影响公民的日常生活。4.削弱政府权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现实生活中,政策的改革完善有个渐进过程。被政策触碰利益的人可能一时产生负而情绪,在网上发表不实信息,操控网民情绪和言论,影响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影响党和政府的执政权威。这些失当的网络舆论监督不利于社会了解真相,引起人心动荡,阻碍和谐社会的进程,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5.网络暴力与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是在网上发布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言论、图片、视频,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的行为现象。网络暴力裹挟着网络谣言使一些网民的意见超出对事件的正常评价,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不利于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事实真相的清晰明了,使网络舆论监督的严肃性、科学性、有效性受到挑战,与舆论监督的初衷背道而驰。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建议(一)提升网民的素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面对网络舆论各类信息时,最重要的是培养网民的公民意识,尤其是科学态度、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处于起步状态,现阶段需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引导,培养公民的网络道德,明确网络空间受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自身的言论负责。要通过法制教育普及,使网民认同舆论监督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每个公民要有国家和社会意识,做到自律、严谨、正确、全而、理J哇、客观看待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共同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提高网络媒体监管发挥媒体监督职能现阶段,我国网络媒体行业缺乏对行业规范的执行落实。一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操守,为博眼球不惜以传播不实谣言为手段。要加强对网络媒体行业的规范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增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推进网络舆论环境健康发展。要通过建立网络媒体人员的从业资质和培养机制,提高其政治素养、思想觉悟、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此外,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应的责任。(三)完善网络实名制制度提高监管力度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以用户实名为基础的互联网管理方式,可以成为保护、引导互联网用户的重要手段和制度。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要保护合理合法发表意见的网民利益,惩治对自己言论不负责任的网民;要精准界定谣言、恶意攻击等不当言论,阻比其传播扩散;要让正当监督举报无后顾之忧,发挥网络舆论的正能量。其次,要通过科技手段,明确技术要求,运用信息技术,使网络实名制真正落到实处。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