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总分100分时量75分钟一、单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年,考古人员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埃利都发掘出多座上下叠压在一起的神庙遗址。最上边的神庙规模最大,建造于约公元前3000至前2000年间,最底层的神庙遗址最小,约为公元前4900年用晒干的泥砖砌成的。这一状况()A.证明当时夯土建筑技术先进 B.反映出基督教历史影响深远C.说明古代西亚文明绵延至今 D.见证了两河文明的兴起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西亚。在两河流域发现的多座上下叠压在一起的神庙遗址属于两河文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见证了两河文明的兴起发展,D项正确;材料提及底层的神庙遗址为泥砖砌成,此外还有采用其他建筑技术的遗址,“夯土建筑技术先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基督教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巴勒斯坦地区,材料所述的公元前4900年至前2000年间的文化遗址并非基督教文化遗址,排除B项;古代西亚文明因外敌入侵等原因出现了文化断层,而非绵延至今,排除C项。故选D项。2.公元前161年左右出土的一篇巴比伦楔形文字星象日志记载道:公民(pu-li-te-e)按照希腊式样举行了游行(pu-up-pe-e)和祭礼。当中的pu-li-te-e和pu-up-pe-e分别是直接借用希腊语名词。这说明()A.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文明的交流与拓展C.巴比伦已推行城邦民主制 D.宗教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61年(世界)。根据材料“公民(pu-li-te-e)按照希腊式样举行了游行(pu-up-pe-e)和祭礼。当中的pu-li-te-e和pu-up-pe-e分别是直接借用希腊语名词。”可知,在古巴比伦的游行和祭祀、语言、姓名等方面出现了希腊化的色彩,这说明古巴比伦王国和古希腊之间存在着文明的交流与拓展,B项正确;材料并未阐明希腊文明对于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巴比伦实行城邦民主制,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宗教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3.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向全国征税,发展经济:为政令通达,方便军队调动,保证境内的物资流通,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在全国修建驿道;建立强大的军队,迅速扩张波斯帝国。这反映出波斯帝国()A.治理体系最终形成 B.统治方式影响深远C.中央权力走向强化 D.君主专制受到挑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世纪(波斯)。根据材料“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向全国征税,发展经济:为政令通达,方便军队调动,保证境内的物资流通,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在全国修建驿道;建立强大的军队,迅速扩张波斯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采取涉及多种领域的统治措施统治帝国,该统治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正确;本题主旨为“帝国的统治”,而“治理体系最终形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中央权力走向强化”在波斯帝国末期,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C项;“君主专制受到挑战”在波斯帝国末期,排除D项。故选B项。4.亚述帝国时期,基层法庭中没有专业法官,最常见的审判人员为由国王任命的市长和“剃头官”等城镇官员。此外,庭审流程上,“返回法庭”的环节不再采用,多是在市长介入下一次性达成“和解”或裁决。这表明亚述帝国时期()A.司法活动更加公正化和规范化 B.司法审判摆脱形式主义C.统治者侧重拓展法律适用范围 D.司法渗透鲜明的专制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亚速帝国时期(亚速帝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述帝国时期,国家版图扩大引起了管理方式的变化,司法审判变革的突出特点是诉讼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一方面审判主体的行政化且审判主体由国王任命;另一方面,多是为一次性达成“和解”或裁决表明,法官所做的裁决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敢质疑,这些都体现出司法活动专制性凸显,D项正确;“公正化”说法错误,行政官员对司法权力的把控,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保障公正化,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出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排除B项;这些举措并非以拓展法律适用范围为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5.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威严赫赫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印度向裸体智者求教,在苏萨举行希腊—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此举旨在()A.获得当地民族政治认同 B.塑造亲民爱民的政治形象C.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D.推行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古代欧洲和亚洲。据材料,亚历山大尊重和大部分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通过通婚等方式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争取当地民族对亚历山大帝国的政治认同,巩固统治,A项正确;塑造亲民爱民形象、推动文明交流交融都只是统御国家的手段,根本目的都是争取当地民族的支持和认同,巩固统治,排除B项、C项;推行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描述,而非其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6.公元前509年,执政官瓦列里乌斯规定:“任何公民在遭到官员们给予的死刑、鞭笞、罚款等处罚时,都有权上诉,要求人民裁判。在上诉期间,即在人民投票表决之前,该公民不应受到官员们的处罚。”这主要说明古罗马()A.人民享有司法的决定权 B.缺乏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C.行政权力滥用现象普遍 D.公民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509年(古罗马)。据材料可知,执政官规定任何公民在遭到官员们给予的死刑、鞭笞、罚款等处罚时,都有权上诉,这表明公民的人身安全受到法律的保护,D项正确;材料旨在说明古罗马法律对公民的保护,并没有体现古罗马人民享有司法的决定权,排除A项;由材料可以得出人民裁判与法官的审判彼此牵制,是权力制衡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与行政权力滥用现象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罗马共和国后期的行省治理,官员滥用权力搜刮钱财;为解决这类现象,罗马加强法律建设,呈现出立法条款细致化、诉讼程序固定化、惩处严厉化倾向;但行省治理并未改善,共和国加速衰亡。这反映出()A.习惯法不能解决罗马发展的新问题 B.罗马共和国国家治理滞后于现实C.城邦政治急须发展为帝国政治治理 D.立法已沦为精英政治斗争的工具〖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罗马共和国后期(古罗马)。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统治者通过法律来解决地方官员腐败问题,但效果仍不佳,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未能解决现实问题,B项正确;从《十二铜表法》后罗马法是成文法,排除A项;材料反映罗马共和国后期的地方行省治理的问题,与帝国政治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精英政治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8.13、14世纪时,西欧部分庄园中小麦、黑麦、豆子等作物的种植和役用牲畜的养殖比重下降,而棉花等作物及生猪、专门用于产奶的奶牛比重占据了整个庄园种植和养殖结构的主体。这反映了当时西欧部分庄园()A.呈现出与市场密切联系的趋势 B.打破了农业集体生产模式C.封建剥削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D.农业经营领域的获利颇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可知,13、14世纪时,西欧部分庄园里粮食作物和役用牲畜的比例下降。而经济作物和面向市场销售的性奋比重上升,庄园不再是完全的自给自足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与市场产生联系,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生产方式的变化,排除B项;“本质变化”的说法有误,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商品化程度的提升,但没有说明获利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9.有学者称,法兰克王权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法兰克王权基督教化的历史演进。借由教务会议,墨洛温国王不仅在族群众多的高卢论证了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而且逐渐成为法兰克主教团认可的正统基督教君王。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A.教权依附于世俗王权 B.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C.王权与教权矛盾缓和 D.王权借助宗教维护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借由教务会议,墨洛温国王不仅在族群众多的高卢论证了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而且逐渐成为法兰克主教团认可的正统基督教君王”可知,法兰克王权借助基督教会树立君主的合法性地位,说明王权借助宗教维护统治,D项正确;中世纪欧洲教权凌驾于王权至上,排除A项;近代以后民族国家意识才逐渐觉醒,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王权与教权是同盟关系,矛盾缓和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0.阿拉伯帝国时期,各城市的官僚贵族、僧侣贵族既是封建大地主,又是大商人,他们有的投资于大商队,有的利用官位从事商品贸易、金银兑换和商业投机。这一现象()A.巩固了帝国的封建统治 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C.加快了经济近代化步伐 D.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投资于大商队”“从事商品贸易、金银兑换和商业投机”等可知,阿拉伯帝国时期,贵族、僧侣从事商业活动,推动了阿拉伯帝国商业的繁荣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客观上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封建统治,A项正确;“商人”的表述与材料中“官僚贵族”“僧侣贵族”等关键词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的“阿拉伯帝国”未能实现社会近代化的转型,排除C项;商业的繁荣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D项。故选A项。11.9世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创建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有组织地翻译了大量来自印度、希腊、罗马等地的典籍,持续百余年,被称为“百年翻译运动,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A.论证了阿拉伯人引领文化发展潮流 B.指出了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和特点C.旨在强调阿拉伯人吸收创新的意义 D.意在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本质题、目的题。时空: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翻译运动时期,阿拉伯人旺盛的好奇心和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和吸收使得其在保存中世纪失传的古代希腊文化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为现代欧洲文明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这一言论强调了阿拉伯人吸收创新的意义,C项正确;材料反映阿拉伯人在古典文化保存和现代欧洲文明兴起所作的贡献,而不是对文化发展潮流的引领,排除A项;材料反映阿拉伯人吸收古希腊文化,而没有提到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和特点,排除B项;该学者的主要强调的是阿拉伯人对于现代欧洲文明兴起的关系,而不是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2.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立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649年制定十九阶冠位,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设“置八省百官”;在地方上设立国,由国司治理;设立郡,由郡司治理;设立里,由里长治理,这些措施()A.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B.促成日本武士道精神C.壮大了氏族贵族势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649年(日本)。由材料可知,孝德天皇的这些措施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行政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受唐朝的影响,但就具体改革措施来说,未必一定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些改革措施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关联度不大,排除A项;武士产生于日本平安时代(749—1192年),武士的形成与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相关联,与大化改新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日本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打击了传统的氏族贵族势力,排除C项。故选D项。13.印第安时期的美洲人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粗放”,如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而印第安人并不需要努力改进工具和施肥手段,即使采用简单的手工劳动形式也能凭借水利、地广人稀等因素满足数万人口的土著帝国的生存需要。据此可知,印第安时期美洲()A.渔猎采集业与定居农业并存 B.生产耕作方式以集体劳作为主C.原始农业依赖于优越的资源 D.农业发展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印第安时期的美洲。根据材料可知,印第安时期的美洲人的生产方式体现出“粗放”的特点,而在“不需要努力改进工具和施肥手段”的前提下,便能以简单的手工劳作,凭借水利、土地等资源优势,满足生存需求,这表明当时美洲原始农业依靠自然资源优势,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渔猎与农业的并存,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生产耕作方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印第安时期美洲农业发展的条件,没有体现其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4.从10世纪起,东非居民在漫长的海岸地带和附近岛屿上建立起数十个定居地,并以这些定居地为基地,渡过印度洋,与红海沿岸、阿拉伯南部、波斯湾、印度、东南亚乃至中国各城市展开了十分得利的贸易活动。这些活动()A.引发了早期殖民扩张 B.促进了文明交流发展C.推动了非洲城邦发展 D.完善了埃及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0世纪(东非)。根据材料“渡过印度洋,与红海沿岸、阿拉伯南部、波斯湾、印度、东南亚乃至中国各城市展开了十分得利的贸易活动”可知,东非居民与亚洲主要文明区开展贸易活动,加强了东非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国家的联系,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B项正确;早期殖民扩张参与者主要是西欧国家,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主要的手段是暴力掠夺,A项和题干时间、国家不符合,排除A项;远洋贸易对城邦发展无直接影响,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埃及属于北非,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13—15世纪,西欧航海图鉴的编制已使用了等角航线、比例尺、罗盘刻度盘、风向玫瑰图等确定方位和航速的手段,并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和描绘特定形貌。有一位旅行家声称:“航海图鉴是一门科学,是航海的灵魂。”这一时期航海图鉴的进步()A.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 B.奠定了新航路开辟的基础C.是文艺复兴重要成果之一 D.体现了近代科技革命成就〖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15世纪(西欧)。根据材料“西欧航海图鉴的编制已使用了等角航线、比例尺、罗盘刻度盘、风向玫瑰图等确定方位和航速的手段,并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和描绘特定形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航海图鉴的进步说明西欧航海技术与航海知识在13—15世纪得到进步,这为之后的新航路开辟的奠定了技术基础,B项正确;“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是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而不是航海图鉴的进步,排除A项;13—15世纪,西欧航海图鉴的进步在文艺复兴之前,因果颠倒,排除C项;近代科技革命开启于18世纪末后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推动的大航海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中国郑和下西洋在时间线上比西洋人早了数十年啊,但是为什么产生的效果却和西洋人截然不同呢?导致反差的根源是()A.东西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D.中西方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所在的明朝当时仍然是封建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航海是为了宣扬国威,带了很多礼物而不是军队;新航路开辟时的西欧当时社会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取得殖民地以满足西方不断膨胀的需求,所以两者反差的根源是两者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不一样,C项正确;东西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源),排除A项;西方国家是商业立国,中国是农业立国,最终还是体现在社会经济形态上,双方统治者治国思想的不同还是经济形态在政治上的反映,排除B项;君主专制化程度的差异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7.下表所示为1530至1599年东南亚出口香料的变化情况(单位: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欧洲和中东中国印度、日本和美洲总数1530—153930050050013001540—154960050050016001550—155970050070019001560—1569130070070027001570—1579130090080030001580—1589140090090032001590—15991400100010003400A.全球航路开辟 B.香料地位的上升C.贸易中心的转移 D.造船技术的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30至1599年东南亚。根据图表可知,从1530年到1599年,东南亚出口到世界各地的香料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已经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A项正确;材料中仅有东南亚香料的出口数据,无法比较香料的地位是否上升,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但材料中没有贸易中心转移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造船技术的进步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8.自18世纪中期算起,欧洲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亿多人口。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推动食物价格的上涨,但这次不同的是,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恶性传染病的肆虐 B.工业革命的发展C.土豆等新物种的广泛种植 D.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750年至1800年后(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结论: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人口的增长的同时,食物在降价,说明食物供应的充足,结合所学可知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极大提高了食物的供应,C项正确;传染病的肆虐,会带来人口的下降,而不是增加,排除A项;工业革命的发展,并不一定会带来食物的降价,如果食物种植跟不上,同样会涨价,排除B项;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记载意大利玉米种植的两则史料。这两则史料可用于()A.研究新物种的引进价值的变化 B.分析欧洲与亚洲间的物种大交换C.印证价格革命降低农产品价格 D.准确把握玉米传入欧洲的时间点〖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两则史料分别展示了玉米在意大利传播中经历了由观赏植物到食物的转变,所以可以用于研究在意大利其价值的变化,A项正确;玉米原产于美洲,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玉米的价值在意大利的变化,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D项。故选A项。20.印度西海岸城市果阿为深水良港,也是印度西海岸的贸易中心和北上麦加朝圣的出发点。后来罗马教廷在果阿成立主教区,其辖区从好望角一直延伸到日本的广大地区。耶稣会也在果阿建立了传教中心。当时的果阿被称“东方的罗马”。果阿的变迁折射出()A.印度人口结构的重大改变 B.大帆船贸易航线的开辟C.天主教在印度的全面流行 D.全球贸易网的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印度西海岸城市果阿为深水良港,也是印度西海岸的贸易中心和北上麦加朝圣的出发点。后来罗马教廷在果阿成立主教区,其辖区从好望角一直延伸到日本的广大地区。耶稣会也在果阿建立了传教中心”可知,果阿是印度西海岸的贸易中心和北上麦加朝圣的出发点,罗马教廷在果阿成立主教区,耶稣会也在果阿建立了传教中心,这说明果阿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枢纽,折射出全球贸易网的逐步形成,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印度人口结构的重大改变,排除A项;大帆船贸易是由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天主教在印度的全面流行,排除C项。故选D项。21.1571年,西班牙开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见图)。中国的丝绸运送到菲律宾,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送到阿卡普尔科交换白银。大帆船贸易最初的20年间,平均每年约150吨白银运到东方。据此可知,大帆船贸易()A.西班牙主导印度洋贸易 B.早期国际贸易取得较大发展C.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中国、西班牙、菲律宾)。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时代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推动了涉及中国、西班牙、菲律宾等区域的国际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涉及区域是太平洋,排除A项;材料涉及时间是1571年,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中心逐步转移到欧洲,排除D项。故选B项。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说:“1493年5月4日,亚历山大教皇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划定一分界线;线以西地区授予西班牙,以东则授予葡萄牙。”这一分界线划定表明()A.西葡的矛盾不可调和 B.西方列强开始瓜分世界C.新航路开辟连结世界 D.宗教势力插手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亚历山大教皇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划定一分界线;线以西地区授予西班牙,以东则授予葡萄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与葡萄牙在殖民扩张中产生矛盾,在教会的协调下,划分各自势力的范围,这是西方列强开始瓜分世界,B项正确;根据材料西葡的矛盾在教会协调下,缓和了矛盾,“西葡的矛盾不可调和”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连结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本题主旨为“殖民扩张”,而“宗教势力插手殖民扩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23.16世纪的西欧国家采用行政手段禁止金银输出。如当时西班牙开始对非法出口金银者处以极刑,后来这种规定有了变通,即对第二次非法出口金银者处以极刑。1552年西班牙还规定,对于揭发同胞进行非法出口金银活动之人给予奖励。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A.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B.逐渐抛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资本原始积累需求旺盛 D.商业革命导致金银价格上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西欧)。据材料可知,16世纪西欧各国制定了严格限制金银等贵金属外流的政策,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西欧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于贵金属较为渴求,C项正确;限制金银流出本国并不是出于对殖民地的争夺,排除A项;16世纪西欧各国并未确立自由放任政策,排除B项;价格革命导致金银价格暴跌,排除D项。故选C项。24.下面为1500~1650年英国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图(单位:先令/浦式耳)。这一时期主要粮食价格的变动()A.推动了农业发展,增强英国封建势力B.提高了综合国力,巩固英国世界霸主地位C.加速了社会分化,促进英国社会转型D.加剧了通货膨胀,抑制英国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500—1650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主要粮食价格快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带来大量金银,引发英国社会出现价格革命,这一革命使一部分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实际收入减少,甚至破产;而资本主义农场主和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新贵族等的势力则日益壮大,这加速了英国社会的分化,促进了英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价格革命一定程度冲击了传统封建势力,排除A项;英国于18世纪逐步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排除B项;价格革命推动了英国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25.这个船队发现并成功穿越海峡在航海史和地理发现史上的意义在于,解决了自哥伦布西航以来困扰欧洲的重大问题,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向西航行也能够到达亚洲,因为通向东方的西方航道的确存在并能航海穿越。该船队()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B.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C.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 D.发现欧亚之间最短通道〖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6世纪(世界)。据材料中的“解决了自哥伦布西航以来困扰欧洲的重大问题”“向西航行也能够到达亚洲”等信息可知,该船队应是麦哲伦舰队,麦哲伦船队从欧洲出发向西航行,绕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横跨太平洋,到达亚洲菲律宾等地,最后回到欧洲。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A项正确;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排除B项;达•伽马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排除C项;麦哲伦船队并未发现欧亚之间最短通道,排除D项。故选A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发源较早的“五大文明”。——摘编自【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汉代中国人开通了中西商道“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件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摘编自瑞烨《血与火的战争:军事天地》等材料三希罗多德被西方人士尊为“史学之父”,在希波战争以后居留于雅典,他的传世之一作名为《历史》,是以希波战争为主轴的通史般的巨著。该书约有一半篇幅用来介绍埃及、巴比伦和波斯各东方古国的历史,其眼界之开阔、材料之丰富和文笔之生动都是古代史学中前所未见的。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详略得体,论述精辟严密,是西方史学的楷模。——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进行分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跨区域文明交往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化成就形成的原因。〖答案〗(1)分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2)特点:依赖国家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文明交流方式多样。(3)原因:城邦林立、政治多元;奴隶制商品经济的繁荣;文化环境宽松;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程度较深;史学家们的努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得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据材料“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得出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从国家和政策层面分析,得出依赖国家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据材料“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得出文明交流方式多样。【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从政治角度分析,得出城邦林立、政治多元;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得出奴隶制商品经济的繁荣;从文化层面分析,得出文化环境宽松;从文化交流角度分析,得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程度较深;据材料“史学之父”,得出史学家们的努力。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世纪早期的城市,古代繁华都市尽遭破坏。残存的城址,只含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意义。期间,偶尔可见贩卖食盐、刀剑和奢侈品的行商小贩,其经济意义无异于乡村,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性质。……10世纪前后,一大批古罗马大城市如罗马、米兰、巴黎、马赛、里昂、科隆、特里尔等相继复苏,成为西欧中世纪城市中的佼佼者。更多的工商业城市完全是新兴的。据统计,1100-1300年,英国新兴的大小城镇达140个。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广泛影响。12世纪以后,西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集市、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为西欧一些国家从封建割据走向集权统一创造了物质前提。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中世纪卷)根据材料,归纳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的影响。〖答案〗变化:一批古罗马城市复苏;众多工商业城市兴起。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加快庄园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城市自治;促进了大学的兴起。等等(任意3点)等〖解析〗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第一小问,关于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变化,据材料“一大批古罗马大城市如罗马、米兰、巴黎、马赛、里昂、科隆、特里尔等相继复苏”可知,一批古罗马城市复苏;据材料“更多的工商业城市完全是新兴的。”可知,众多工商业城市兴起。第二小问,关于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的影响,据材料“12世纪以后,西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集市、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可知,城市兴起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为西欧一些国家从封建割据走向集权统一创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化学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家用洗碗机课程设计
- 专业产品销售实战培训
- 外教口语课程设计
- 企业数据安全与信息保护的汇报指南
- 换土垫层课程设计
- 多功能学生食堂设计思路分享
- 单身公寓的个性化定制设计
- 个人自救互救能力培养课程
- 工科课程设计思维
- 设备操作三好四会四项要求五项原则培训教材
- CCTV《开门大吉》选手报名表VM
- 乒乓球比赛用表
- 某公司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
- 关于开展全员营销活动的实施方案
- 硕士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模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 砖基础工程量计算PPT课件
- 俄语视听说基础教程1
- 蜗轮蜗杆的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 单片机程序源代码
- 城镇燃气室内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