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页码: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能力
解决问题: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圆片1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OOOOOO
提问:你能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根据图说说,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课。
1.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I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
(2)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
(3)1()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儿组?还剩余儿个?
(4)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
圆片个数每组个数组数余下个数
1025—
10331
10422
1052—
1061-1
2.思考:
请你观察一下,以上分圆片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
剩余)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时,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这个剩
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
余数的除法。
3.10个圆每组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
10个圆每组分5个,可以分给儿人?怎样列式计算?
10个圆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平均分)分给几
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儿个?这1个还能再分一组吗?为什么?这剩下的1个能不能不写
了?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师板书:104-2=5(组)
104-5=2(组)
104-3=3(组)....1(个)
104-4=2(组)……2(个)
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
教师小结: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怎么读呢?(点名读,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
如果把10个圆片分给6个人,每人分儿个?还剩几个?
(生独立列式并写出读作,师板演,生互相核对,再点名说各部分名称)
三.练习
1.想想做做1
下面我们来独立分一分!听口令!
①拿8个圆片!(师也拿出8个圆片,XX最快!最轻!)继续!每4个一份,开始分!
(XX最快!)
②还是8个圆片,每3个一份,开始!(XX最快!)都分好了?!
③第2题,谁来读一读?这样,我们还是用圆片代替分一分,并且填写,开始!
2.想想做做2
3.想想做做3(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
4.游戏:7个圆片!3个一堆!开始!有没有余数?8个圆片!9个、10个、11个,
怎么老是要不没有余数,有余数不是1就是2呀?怎么没有余3啊?肯定是圆片太少了,
你们再加儿个分分看!
教后记:
第一节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页码:3-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
理.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解决问题: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2个盘子图片、7个梨图片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答。()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样想的?(生独立写得数,师逐条讲评)
()X2<73X()<25
()X4<15()X8<42
2、竖式:204-5724-9
二.新课
1.7个梨,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操作,把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其余学生用画圆操作。
怎么列式?怎么计算?(生尝试独立计算后师在黑板上示范竖式)
7:3商儿最合适?你怎么想的?
教师强调:7个梨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这个“1”要写在横线下面,表示分剩下的
数,这个没分完剩下的数,叫?(彩笔板书“余数”)
横式怎么写呢?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它的单位是什么?
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要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它的单位是什么?
读作“2余1”.教师领读算式7+3=2……1读作:7除以3等于2余1.(师板书)
7+3=2(个)……1(个)表示什么?(7里面最多有2个3还多1)
2.试一试
1、搭一搭:拿出13小棒,最多能搭几个正方形?多几个?
2、猜测:用14个小棒,最多搭儿个正方形?多儿个?你是怎么预测的?15个时多
几个呢?是不是余数一直会增加?17个呢?
3.观察、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
你发现了什么?
(师板书: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独立完成,集中讲评)
2.想想做做2
一组一组地完成,并对前2组及时进行对比,得出:无论是表内除法,还是有余数的除法,
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想。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商大了要调小,商小了要调大。
3.想想做做3
4.判断,并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44-3=7...3284-6=4...4294-4=6...5234-8=2...7
5.想想做做4
四、全课小结
第二节课题: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页码:5-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
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余数的除法中,不断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
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听算
7X79X6214-33X424+8124-2
354-74X76X9484-8184-2564-7
二、练习
师:前儿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1.练习一第1题。
(1)出示插图,生弄清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的计算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1)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
(2)指名说说错误的原因。(第2题可以根据余数比除数大,判断商小了;第3题可以根
据14比18小,不够减,判断商大了;第4题可以根据余数与除数相等,判断商小了。)
(3)师: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要注意什么?
4.练习一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注意了解他们的计算情况。
(2)根据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点评。
5.完成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教师核对答案,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6.完成练习一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解决问题:
1、张老师付给营业员50元钱,营业员给了张老师7个同样的文具盒,你知道每个文具盒
多少元,还应找回多少元?
(1)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教师讲评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儿个除数,还要注意余
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作业
练习一第7题第一行;第4题
第三节课题: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页码:6-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
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余数的除法中,不断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X4634-93X856+87X36X4424-66X6
21・7124-63X9374-5
2.口答
个4
15里面最多有()o
个7
53里面最多有()o
个8
里面最多有()o
44个
6
33里面最多有()O
师: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怎样想,商才能很快求出?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计算练习
1.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634-9674-9
404-8474-8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说说计算过程。
(3)师:根据计算结果,以上两组题可以分成儿类?为什么每组中的第--题没有余数,
第二题就有余数?
2.完成练习一第8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教师核对答案,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完成练习一第9题。
(1)先分别计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再按蘑菇上的要求,把这些算是进行分类、连线
(2)教师核对答案
4.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儿?
(2)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师: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儿,那么被除数能确定是多
少呢?
(3)师: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
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1题。
(1)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指名反馈,说说这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练习一第12题。
(1)学生了解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一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4.完成练习一第14题
出示3X3X3的正方体和2X2X2的正方体实物或直观图
师:这两种正方体分别要用几个小方块
生回答
生独立完成
5.完成练习一第15题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适当帮助。
四.全课小结
今天主要练习了什么?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反思:
第四节课题:认识整百数
页码:教科书第8〜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深品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
勺收获与迸良塔献镶厚的好奇心与求
数学的信心r.ft
、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谈话: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电脑出示
天使姐姐和“一板”小方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二.探索薪知:
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⑴、电脑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
⑵、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板”小方块是100,那3板小方块是儿个一百,是儿百呢?8
板小方块是儿个一百,是几百呢?
⑶、电脑出示“10板”小方块
①引言:小朋友们看,天使姐姐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
一共有多少?
②提问:九百加一百是多少呢?
指出:10个一百是一千
③电脑立即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师指着大屏幕上的“大立方体”问:这个
大立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
⑷设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百地数,数到一千吗?
⑸引言:小朋友们,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非常高兴,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奖
你们呢!不过,天使姐姐想出儿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敢应战吗?
①屏幕上出示“儿板”小方块
②屏幕上天使姐姐说儿个百
③给说对的小朋友奖励智慧
2、教学写、读整百数和一千
⑴电脑出示计数器,提问;看着计数器谁能说•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
什么位?
⑵再问: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什么位吗?
出示茄子老师的话: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⑶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
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颗珠表示多少呢?
⑷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整百数和一千
⑸让学生比照计数器上的算珠写数
3、谈话:小朋友刚才学得都很认真,接下来天使姐姐还想出儿道题目来考考大家,你们
还敢应战吗?
⑴屏幕上出示例题插图:由两个猴宝宝分别推出“2板”和“3板”小方块,这时碗豆老师
说:请你们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⑵提问;怎样计算200加300呢?
教师肯定以上儿种算法
⑶练一练:
800-100=400+400=900+500=200+100=1000-800=600+400=
三.巩固深化:1、填一填,说一说。
做“想想做做”第1题。
2、试着读--读。
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插图。
3、估计。
做“想想做做”第3题。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⑴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电脑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体会图中小朋友对话的含义。
⑵完成"相相做做"第6题
四.课夕隧神:谈话:小施友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能解决生
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
课后可以和好朋友交流,回家后也可以将自己学到的本领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五节课题:认识几百几十
页码:教科书第11〜12页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几百几十的意义,了解几百几十的组成,会十个十个地按
顺序数出千以内的数。会读、写几百几十的数。
数学思考: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感
解决问题: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
情感与态度:培养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继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学相互合作的意
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在计算器上拨出:300、1000、35、600、48
学生读一读,并且写出这些数
2、出示4版、5条方块
这个数你会写?学生尝试写一写、读一读
二、新授:
1、直观认识:4版、5条方块
学生汇报这个数是四百五十的理由:4版一一4个百5条一一5个十
4个百和5个十和起来是四百五十
板书:4个百和5个十和起来是四百五十
2、学生在计算器上拨数:(450)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四百五十后追问:为什么要在百
位上拨4颗珠子?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5颗珠子?
写出450问4写在了哪个数位上?5呢?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
拨数写数:230、480、890
3、完成“试一试”:
(1)同桌先互相数一数:一I----H地数,从370数到430。
师:把你们刚才数到的数填在书中的括号里
(2)同桌相互一十一十地数,从890数到1000。
学生如果数得有困难,老师可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2“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看图填写,集体交流汇报
2、完成P12“想想做做”第3、4题
读数写数,做过这两题后你有什么想法?教育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第六节课题: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
页码:教科书第13页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1、缴TJ交LW:
教师:计数器分别拨390、820、25、1000
学生:逐一在练习本上写数、读数并逐一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2、猜数:
(1)由6个十,7个百和起来的数是()
(2)15个十组成的数是()
(3)100个十组成的数是()
这一-题学生有困难再提示这个数还可以说由10个百组成
这一题学生没有困难,可以追问1000还可以说成由()个()组成
(4)从280往后10个10个地数,数5次是()
(5)和500相邻的整百数是()和()
(6)和500相邻的数是()和()
3、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
生:去过。
师:王老师想,你们一定都喜欢逛超市,尤其是玩具超市。今天我们
就一起去逛逛玩具超市吧!
(实物投影:摆满玩具的超市,每件玩具都注有单价。)
昨天王老师在玩具超市买一辆小汽车30元和一只玩具熊4元,谁能帮我算算一共需要
多少钱呢?
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30+4=学生独立计算。
师: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
二、新授:
1、你们知道吗?吴老师买了一辆遥控汽车300元和一只书包40元
师:谁能帮我算算•共需要多少钱呢?
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300+40=学生独立计算。
师: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3个百和4个十合起来是340
生2.....
请学.生口算并说出算理。(强调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2、师:吴老师看见有两种遥控车(A:300元,B:360元),想比较一下它们两件,
哪件贵,贵多少?谁能来帮助她,谁会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呢?
生:360-60=
3、出示:
780-200=630+30=
780-20=630+300=
计算、比较
巩固练习:
1、抢答下列各题:
30+200=200+70=100+700=800+40=
750-50=430-200=370-70=1000-400=
2、P13/5、6、7、8、9
四、作业:
340-40=700-600=1000-900=570+20=
80+200=600+400=
第七节课题:认识几百几十几
页码:14-16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儿百儿十儿的含义
数学思考:使学生能用学具表示千以内的数,加深对下以内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会识别各个数位的实际意义,并能灵活地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教学准备
计数器,方块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说下列数的组成。(出示小黑板)
8401000770300
师:770中7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二、新知探索
1.例题教学
出示:4板方块和5条方块
师: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4个百、五个十)
师:(增加3个小方块)这时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会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吗?试一试。
师:为什么这样拨?
师:四个百在哪拔?拔儿个?在十位上拔儿?为什么?个位上呢?
师:怎么写?4表示什么?5表示?3呢?
师在计数器上拔去50,变成403。这个数怎么读、怎么写?(中间的十位上没有数,但要
用“0”占位,读作四百零三,写作403)
口答(师在计数器上拔几个数,学生读出并说出数的组成。)
三、试一试教学
师:拨出597(边拔边数),从597数到611。数数过程中,你觉得数到哪儿比较难往下数?
师:599~600,你是怎么想的?(满十进一)
师:那600后面是多少?609后面是几呢?
师:现在每个人自己从598数到611,打开书14页写下来。
师:现在难一点,从988数到1000,写下来。有困难的可以借助计数器。
师:989后面为什么是990?999后面怎么会是1000的?(请学生上台拨珠讲解)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2题
师:昨天老师上超市身上带了一些钱,看一看带了多少?填一填。
师:你是怎么的?(引导按顺序观察)
师:我想买练习本,多少本呢?帮帮数•数。有三种答案,580、58、508,答案是谁,为
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在文具柜台里,我还看见三个计数器,你能写出上面表示的数吗?
师:和同桌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十位上没有算珠怎么办?
师:(用计数器拔出6)这个十位上没有算珠?写成06对吗?为什么?你知道什么时候的
“0”要写,什么时候不要写吗?
师:904和409你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哪时不同?
3、想想做做第5、6题
学生读数、写数。指导学困生。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自己连一连。
集中校对。
师:瞧,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怎么样?
5.想想做做第7题
师:先读一读,看看每一组的数是怎样数的?下面怎么写?
师:第一组,它们是怎么数的?
师:第二组呢?
师:第三组自己仔细观察。
独立完成,集中校对。
(图)
板书:4个百5个十3个一
k___________J
Y
453
403四百零三
第八节课题:练习二
页码:17-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更好的掌握千以内数的读、
写和有关的口算;
解决问题:能解决千以内数的相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千以内数的组成练习
1.数数
师:十个十个的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一百里有几个十?
师:一百一百的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师:一千里有儿个百?
师:十个十个的数,从570数到620。
师:一个一个的数,从678数到704。
2.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中校对。
3.第2题
学生独立填空,学生汇报。
三.千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第3题。
师:我出数,你来读。比比谁读得准读得快?
256307500960100036
师:读数时,末尾有。的不读,中间有0的要读出来。
2.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师:每组中的上、下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我们在读、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3.第5题。
学生练习,交流反馈。说说其他的数分别接近几百?
四.计算、解决问题练习
1.口算:直接写得数
400+300980-80500+60320-2080+400400+600
2.第7、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
3.第9题。
根据图意,请学生独立完成。
师:小组讨论,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指名提问,其他人回答。
五、作业
练习二第6题
第九节课题: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页码:19-2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数学思考:让学生加深对数位的意义的理解。
解决问题:运用比较数的大小合理选择数据。
情感与态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
计数器,配套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和1000以内的数交上了好朋友。你认识了哪些数?知道了什么?
师:我们来找找自己身上的数,今年你几岁?知道老师的年龄是几岁吗?
师:谁的年龄大?
生:老师的年龄大。
师:你怎么比较的?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新授
(一)出示教学挂图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你能想到些什么?
师:杉树和松树比,哪一种多?你怎么比较的?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1、因为312是三百多,285是二百多
2、因数312是由3个百、1个十和2个一组成,它比300大,285由2个百、8个十和5
个个一组成,比300小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312在285的后面,所以312大于285;
(―)试一试教学
师:柏树279棵,比松树多还是少?
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能么想的?
师:如果要比较286和285的大小,你会怎能么想?
(三)总结比较方法
师:怎样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先看哪一位,再看哪一位?最后看哪一位?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把每个计数器所表示的数写下来
对照计数器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
说说思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结合各题中具体数的特点,相应地总结比较方法;
3、想想做做第3、4题
看图、读题
师:这道题中已知的数量是什么?
要我们选择的数量是什么?
这两个数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你是怎能么想的?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别的答案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4、想想做做第5题
师: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四、课堂作业
659095610001000290O209
10309848204845590480
第十节课题:练习三
页码:21—22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练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
数学思考: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解决问题:能够比较数的大小。
情感与态度: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计数器写数
3403452301000241
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数吗?
你是怎么比较的?
二、比较数的大小
1、写数比大小(P21—1)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千以内的数,你能按要求写出一些三位数来吗?
⑴写出三位数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师:要使三位数最小,那么各个数位上的数要怎样?
三位数最大,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要最?是?
汇报、讲评(使学生认识到最大的三位数,它的每个数位上都是9;最小的三位数它的百位
是1,十位和个位都是0)
⑵写出一个十位上是5的三位数(交流),你能再写出两个吗?
比一比你写的这三个数,在最大的数下画O,在最小的数下画
交流:你是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只要比较百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⑶写出三个百位上是5的三位数,在最大的数下画O,在最小的数下画
小组交流:你写的是哪些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因为百位的数字是一样的,所以要
比较两个数的十位或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
(4)掌握了方法,来看看光明小学男、女生谁多?(P21-2)
观察插图,说说得到哪些信息?
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怎样比较?
2、根据数的组成比大小(P21—3)
直接比较两边的大小,再把每个数写出来进行检验。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根据数的顺序比大小(P21-4)
(1)将数轴上的数填全
(2)下面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会把它填起来吗?集中交流
4、口里可以填几?(P22—9)
782<Q81里面最小可以填儿?可以填7吗?
□10>8Q4
学生独立尝试后,集中讨论。
三、实际应用
1、P22—6
观察插图,找出信息。你想到些什么?(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书上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想
到,再由教师提出,引导学生解答)
2、P22—7、8
逐题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讨论。
四、作业
P22—5
教后记:
课题:复习2-1
页码:23-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千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写数及数的组成
1.复习第1题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你会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
生:同座位交流,然后举手回答。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这些数,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些数。
2.复习第5题
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你能写出这些数吗?独立写,集中校对。(评讲时强调数位上没有数,要用0表示)
你能说出这些数的组成吗?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一说。
3.复习第4题
师:你能根据数的组成写出数吗?
学生独立写,集中校对
读一读你写的这些数,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4.复习第3题
先同桌互读,再连线,集中校对
小结: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
5.复习第2题
老师读题,学生独立填空,集中讲评。
补充:
5个十和2个百组成(),6个--和3个百组成()。
8个百,7个十和6个一组成()0
1000里面有()个百,()个十,()个一。
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他数位上都没有,这个数是()。
400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0
788后面第5个数是(),607后面第4个数是()0
按规律填数:
300、400、500、()、()、();
880、770、660、()、()、();
485、490、495、()、()、();
506、507、508、()、()、()。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600-300200+201000-300
500+400550-50900+10
独立完成,集中校对,先几题说说算法。
2、听算
400-300500+2090+100670-70
30+50440-400800+2001000-700
三、作业
复习第6、7题
课题:复习2-2
页码:24-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千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00+500360-6090+300500+50
740-700200+800990-9001000-600
2、写数
5个一、8个十和6个百组成()
4个十和7个一组成()
9个百和3个一组成()
2个十和4个百组成()
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
百位是5,十位和个位都是6的数是()
二、复习数的顺序、比大小
1、复习第8题
会按规律填数吗?这道题可有点特别,要看仔细!
学生独立完成,集中交流各组数的排列特点。
2、复习第9题
我给你3个数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三位数吗?
师出:(1)2,6,4;7,0,30(2)8,5,6;2,1,90(3)4、7、0;3,9,60
(1)先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三位数,同桌比大小
(2)比比谁写出的数大
(3)比比谁写出的数小
你有什么获胜的秘诀吗?(怎样写出的数最大或最小?)
比较大小
490□409579D580430□340
99□999110Q101778□787
学生独立完成,集中校对(选几题说说比较方法)
3、复习第10题
两个数会比,几个数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独立完成,集中交流,说说方法。
4、复习第11题
独立完成,集中交流,再说说其他的数分别接近儿百。
5、复习第12题
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中讨论(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选820米)。
6、复习第13题
(1)先让学生从图中读出解题的信息,独立思考,完成排序,集中交流
(2)明明家的书分别与其他三家比,可以怎么说?同桌互说,集中交流
7、复习第14题
在计数器上拔出212,提问:表示212要用几颗算珠?还有用5颗算珠表示的三位数吗?
有哪些呢,想一想,看谁想得最多?
教学反思:
第十一节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
页码:P26〜2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解决问题: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
测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
趣。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软盘、彩纸条(20厘米、10厘米)、1角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书上
的插图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录音导入
(1)师:(录音)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红红说:“我
觉得宝剑最厉害。”明明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
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
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
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
呢?1米=()厘米
二、探索实践
(-)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出示10厘米的彩条)你估计这根彩条有多少厘米?量量是多少厘米?
师:10厘米就是I分米,也就是I分米=10厘米(板书)
2、认一认,fill-lS|
(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分米有多长)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同桌互相看一看,(学生
画一画1分米)。
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手机、插座的边长、软盘的边长、粉笔长……)
3、体验:
(1)(出示20厘米的彩条)量量是儿分米呢?
问:30厘米、80厘米是几分米呢?
推想:这把米尺的长度有儿个1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看着米尺数一数几分米是1米?板书:1米=10分米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全班交流)
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多少厘米?接近儿分米?
量一量课桌的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几分米?
4、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分
米)用手比划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长,分米是比米
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毫米
1、师:看一看“数学书”的厚度,你估计它有1厘米吗?1角硬币的厚度呢?
师:长度不到1厘米用什么作单位呢?就需要比它更小的单位“毫米”计量
2、小组学习
(1)(出示放大的尺)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你在尺上找出
O
(2)用蜚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实践:(1)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5〜6毫米
(2)先估计,再动手量一量1元硬币的厚度:2毫米
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呢?(学生拿出1元硬币或一张卡,用摸一摸,捏一捏,这个
厚度大约一毫米。)数出10张纸,量量厚度是多少?
想一想:哪些东西的长度或者厚度可以用毫米来作单位?(测量降雨量、尺的厚度、
蚂蚁的身长……
4^看书:
(三)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新朋友?(出示课题)现在已经知道了哪儿个长度单
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几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字母m,dm,cm,mm来表示,有
兴趣的同学课后在书上找一找有关介绍。
三、巩固练习:
1“祥目撤拈。”第1颗
、做二i故,一个学生比画,其余学生点评比画得是否正确
2.“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看图写出两幅图的测量结果
(2)交流:图中橡皮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回形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书上做,集体讲评
4.“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先观察找出最长的线段
(2)再分别用尺量一量,反馈结果。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说说米、分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吗
第十二节课题:米和分米、毫米长度单位的换算
页码:P29〜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数学思考:经历长度单位换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
的换算方法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测量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谁能按照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来吗?(从大到
小依次是:米、分米、厘米、毫米,或从小到大说.)
2.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3.口答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10分米=()米
4.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米和毫米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厘米与毫米的换算:
(1)(拿出一枝铅笔芯)猜一猜这枝笔芯大约几厘米?我们来量一量
(出示直尺量自动铅笔芯放大图)
提问:通过测量,你知道这根自动铅笔芯有多长吗?(6厘米)
引导思考:如果用毫米作单位,这根笔芯长多少毫米?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将各种想法依次板书在黑板
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用的方法。)
A:1毫米1毫米地数出来的
B:10毫米10毫米地数出来的
C:推想出来的:1厘米=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
⑶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A:学生各自动手量一量各条边是多少厘米,全班校正。
B:各自再把量得的厘米数换成毫米数,全班校对
每题选一人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C:你有什么发现要告诉小朋友吗?(各条边的关系)
(4)填空:5厘米=()毫米9厘米=()毫米
30毫米=()厘米40毫米=()厘米
⑸小结:
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
0毫米,想儿厘米就是儿个十毫米,也就是儿十毫米就可以了。
2、教学例2
(1)一个写字台的高度是8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怎样表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练习:30厘米=()分米5分米=()厘米40厘米=()分米7分
米=()厘米
(2)(出示很长的一根绳子)想•想用什么单位合适?这根绳子30分米,用米作单位应
该怎样表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如果教师还仃•根长4米的跳绳,并提问:用分米做单位应该怎样表小?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3米=()分米90分米=()米5米=()分米80分
米=()米
(5)小结:当我催耦野糠位觐馨舞聊猱整雅翳最翱懿
想10分米是1米,几十分米就是几米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I完成"相相做做"第2题
,学生们施矍先成.日常生适中为了测量和计算的需要常常要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试一试“想想做做”菜3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第3题,明确题目要求。
趣一举:这几题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2)i鲁学里们独立完成。
(3)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⑴道学生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⑵交际测量,看谁估计相准。
5.补充作业:在括号中:填上介适的数字。
20厘米=()芬米9分米=()厘米
3米=()分米70分米=()米
四、皇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能出一题考考小朋友?
五、指导学生菱践活动:
老师拿出弄好的蒜头,教学生是怎么做的,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看看几天后
开一始•…发”芽,从.•发…的第一天起作好记录,记录发后一周内蒜阡的生长情况。填写好记录表。
教学反思:
第十三节课题:千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页码:31—32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
数学思考: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决问题:能解决千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上星期老师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各年级的借书情况,制成了一张表格,看:
出示“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
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
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
年—■二三四五六
级
本85143126
数
师: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
谁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边问边板书:加法)
学生提问题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说明你们都很爱动脑筋。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探索计算方法:
师:要求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求出结果。
(生练习,小组讨论交流)
2.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说口算的方法,以及用拨算珠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通过拨算珠的
方法,强调要在对应的数位上拨算珠,也就是数位要对齐。)
3.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一起回忆竖式计算。
1)师: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如何计算?
2)师:应从哪一位算起?
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十个
143
+126
269
3)指名说笔算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
4)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
2、要想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验算。
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
(板书竖式:126)
+143
3)学生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
4)说明:在笔算是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得数
是否一样,这样的检查叫做验算。
5.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生独立计算)
2)你想怎样验算?
3)汇报。你是怎样算的?怎样验算的?
1.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3)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独立计算。
3)汇报。
四、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十四节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页码:教科书第33—34页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儿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
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
题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花片
教学流程
一、复习
列竖式340+1654+247138+422
同桌互改,师统计对错人数。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儿的数”的实际问题
出示例题,学生观察
(1)提问:谁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花片?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生动手摆花片。
(3)提问:你是怎样摆的?摆花片的时候,你先摆儿个,又摆儿个?为什么这样摆?
通过摆一摆,我们知道华摆了多少个花片?
(4)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算式,指名口答。
反馈统计错误人数
(实物投影:摆满玩具的超市,每件玩具都注有单价。)
3、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儿的数”的实际问题
(1)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花片吗?请你用刚才的方法摆一摆,算一算。
(2)提问:你是怎样摆的?怎样想的?
(3)让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统计错误人数
4、小结:刚才我们帮助两个小朋友算出了他们自摆了多少个花片。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
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三、复习巩固,综合运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统计错误人数,为什么错。
2、“想想做做”第2、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3、“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题,对答案,同桌互改,反馈。
四、作业
1、一台电视机988元,一台录音机比一台电视机便宜752元,一台录音机多少元?
2、小明身高123厘米,爸爸比小明高56厘米,爸爸身高多少厘米?
第十五节课题:练习四
页码:35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
力。
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流程
一、笔算练习(后两题要验算)
341+2864+70241+37035+162
学生独立完成,集中校对。
提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数学医院
下面的计算吗?把错的改正过来。
17537686
+23+25+303
152116389
□□□
你知道为什么会错吗?你们自己在计算的时候可要注意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哟!
三、解决问题练习
1、练习四2题。
(1)学生独立看图
(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自己的想法:哪个组人多?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求合唱组多
少人要用加法算?
2、练习四第3题
独立列式计算,集中交流:为什么用减法算?
3、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仓储物流劳务派遣安全责任书
- 2025年度在线贷款中介居间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员工外出安全免责合同
- 2025年度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模板(含租赁房屋维修费用承担)
- 2025年度应届大学生实习合同
- 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 第六期绿色发展援助篇
- 2025年度抖音网红达人合作推广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合作社土地入股与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租赁双方租赁期间租赁物租赁权转让协议
- 沙石运输行业自律公约
- 《炼油化工基本知识》课件
-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 《射频同轴电缆》课件2
- 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辅助营养治疗策略
- 以工代赈政策培训课件
- 垃圾分类校本教材
- 中职学生开学心理知识讲座
-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应用
- DD 2014-11 地面沉降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 咖啡与茶文化培训1
- 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精讲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