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11份)-粤教版6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11份)-粤教版6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11份)-粤教版6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11份)-粤教版6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11份)-粤教版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编制:谭宇菲审核:吴丽君一、学习目标.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疏通课文,概括孟子的“仁政”思想。二、课文助读:.走近作者:孟子(约前—前),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简介:《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背景资料:《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公元前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预习题(一)一、熟读文章。二、积累文言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王好()战弃甲曳()兵而走衣()帛数罟()不入洿()池庠()序养生丧()死无憾鸡豚()狗彘()之畜()然而不王()者涂有饿莩().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直不百步耳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殍通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河内凶

古义

今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

今义

()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王无罪岁。

古义

今义

三、阅读第——自然段思考:、梁惠王是就什么问题向孟子提出质疑?、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孟子哪些话是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课外拓展(一)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②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预习题(二)一、文言字词积累。.写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②王然而不王者(

)梁惠王曰(

)③以请以战喻(

)可以无饥矣(

)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食狗彘食人(

)食而不知检(

)⑤之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申之以孝悌之义(

).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①填然鼓之②树之以桑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④谨庠序之教⑤然而不王者.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①⑤②③④

.①③⑤②④

.①②④③⑤

.①②⑤③④.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树之以桑.非我也,岁也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或五十步而后止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二、翻译下面句子。、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三、请你提出一两个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外拓展(二)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救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争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大用则王、小用则亡。()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请命于勾践。

()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答案:预习题(一)二、、王好(à)战

弃甲曳(è)兵而走

衣(ì)帛

数罟(ùǔ)不入洿ū)池

庠(á)序养生丧(ā)死无憾

鸡豚(ú)狗彘(ì)之畜(ù)

然而不王(à)者

涂有饿莩(ǎ)、(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河,:古义: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无憾:古义:没有不满的情绪。今:没有遗憾。()走:古义: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罪岁:古义:不要归罪于。今:没有罪过。三、、“民不加多”、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课外拓展(一).参考答案: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①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实府库。”②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预习题(二).写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寡人之于国(对,介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②王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à)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á)③以请以战喻(用,介词)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以时入山林(按,介词)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④食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⑤之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五亩之宅(“的”,助词。)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①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②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④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二、、这就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五亩大的宅子,把桑树种在里面,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课外拓展(二)参考答案:()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后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检测一班级座号姓名一、梳理——自然段,释疑。二.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具体做法是什么?孟子对此的态度又如何?、

现代社会人口增加会加重社会负担,所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梁王为什么却希望“民加多”呢?、《寡人之于国也》当堂训练(一)、“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在本文中,孟子用这个例子有何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检测(二)班级座号姓名一、梳理——自然段二、阅读第——自然段,思考:.孟子认为要实现王道之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达到王道的成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以上措施可以概括为哪两方面?

、“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探究)、《寡人之于国也》当堂训练(二).孟子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时用了什么方法?请具体分析。、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检测一答案:

二、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态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明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当堂训练(一)答案: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参考答案:五十步和百步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同理:如果说梁惠王的治国政策和其他国君相比,只是尽心的程度不同的话,本质也是相同的,目的都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都是让百姓去送死,他们采取的治国政策都不是王道,而是霸道,是虐民暴政。老百姓看穿了梁王的小恩小惠,不会来送死呢,所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比喻说理课堂检测(二).参考答案:“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

“谨庠序之教,…”概括为:养民(物质):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教民(精神):实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仁政”思想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当堂训练(二)

.参考答案: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对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不仁!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

、[参考答案]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