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07/wKhkGWZJV-mAB1K6AABt9CHEZfg115.jpg)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07/wKhkGWZJV-mAB1K6AABt9CHEZfg1152.jpg)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07/wKhkGWZJV-mAB1K6AABt9CHEZfg1153.jpg)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07/wKhkGWZJV-mAB1K6AABt9CHEZfg1154.jpg)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3/07/wKhkGWZJV-mAB1K6AABt9CHEZfg11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案编号:XXXX–YA–01版本号:第1版XXX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2014年月日公布实施编制单位:XXX批准页公司为加强生产平安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为适应生产场所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面临风险的变化,满足应急管理开展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那么》〔GB/T29639-2013〕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XXX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审议,专家评审通过并修改后,现予以公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公司各部门及人员应认真组织各岗位各级人员学习,按本预案要求,认真做好生产平安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XXX主要负责人:年月日目录TOC\o"1-2"\h\u19803综合应急预案1252751总那么1125941.1编制目的164591.2编制依据1105661.3适用范围264981.4应急预案体系2159451.5应急工作原那么3117982事故风险描述4185832.1根本情况427404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5242462.2.1事故风险分析58139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0165763.1应急组织体系10184173.2指挥机构及职责10287074预警及信息报告1326704.1危险源监控13241564.2预警行动15101954.3信息发布程序16129555应急响应19306995.1响应分级19259685.2响应程序19228335.3应急结束22109916信息发布23186587后期处置2499697.1污染物处理24206707.2生产秩序恢复2411137.3医疗救治2581177.4人员安置2539757.5善后赔偿2533457.6应急救援评估26136648保障措施274798.1通信与信息保障2750098.2应急队伍保障2725246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7276438.4经费保障2890958.5其它保障2872739应急预案管理29173819.1应急预案培训2912739.2应急预案演练3044369.3应急预案修订32232739.4应急预案备案33230179.5应急预案实施33476810奖惩341139610.1奖励34900610.2责任追究34228现场处置方案35139731火灾现场处置方案36115761.1事故风险分析36137231.2应急工作职责37320571.3应急处置38212441.4考前须知4079542触电现场处置方案4264332.1事故风险分析42319142.2应急工作职责43222392.3应急处置4330742.4考前须知45273263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46142833.1事故风险分析46107083.2应急工作职责46187813.3应急处置48179883.4考前须知49183584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51314504.1事故风险分析5169604.2应急组织与职责51113564.3应急处置5110254.4考前须知52303415压力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方案5386595.1事故风险分析5325065.2应急工作职责53319815.3应急处置54103315.4考前须知56178576车辆伤害事故处置方案56173956.1事故风险分析56260806.2应急工作职责5729416.3应急处置5855426.4考前须知5928316附件6010461有关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6137222重要物资装备清单63191303标准化格式文本643828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67300995有关协议或备忘录67XXX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1总那么1.1编制目的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平安,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维护本单位生产平安稳定,保护职工生命与财产平安;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那么》〔GB/T29639-2013〕;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了公司级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实施〕;〔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那么》〔GB/T29639-2013〕;〔4〕《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5〕《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6〕《生产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7〕《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84号〕;〔8〕关于修改《广东省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的实施细那么》的通知〔粤安监[2012]35号〕;〔9〕《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标准》〔GB50058-92〕;〔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标准》〔GB50140-2005〕;〔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3〕《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50057-2010〕;〔14〕《特种设备平安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15〕其他。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场所范围内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应急救援,适用于厂区内的一、二级应急响应。也可作为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救援机构对本厂区发生重大事故实施救援时的重要参考。1.4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危险因素相对较少,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分为二个层次:综合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综合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各个位置及各种事故类别。当事故发生时,应根据响应等级条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XX市平安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XX市平安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火灾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火灾现场处置方案触电现场处置方案触电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压力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方案压力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车辆伤害事故处置方案车辆伤害事故处置方案《XX市平安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作为本预案的上级预案,本预案与其相衔接。当上级预案启动时,本预案服从上述预案,并作为其组成局部。1.5应急工作原那么〔1〕以人为本,平安第一。发生事故时优先保护人的平安。作为岗位人员,救援人员必须做到处事不乱,应按预案要求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假设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应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进行撤离,并迅速将险情上报,等待救援。〔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扩大,按照分级响应的原那么快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提高从业人员平安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藏工作。2事故风险描述2.1根本情况(1)周边环境公司位于XXXX,东面为XX,南面为XX,西面为XX,北面为XX。厂区四周有围墙与外界隔开。厂区附近无重要设施。(2)企业概况公司是XXXXXX(3)主要建筑情况主要建筑情况表建筑物名称层数面积〔㎡〕用途耐火等级〔4〕主要生产的产品和原材料公司主要生产XXXX。生产原材料主要是XX。〔5〕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6〕主要设备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2345678〔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供水:生活、生产用水由市政水网提供。供电:由外部电网输入到电房的变压器,变压经配电屏分配后输送至各用电单元。供气:厂内设置有空压机,为生产过程中气动等工艺提供压缩空气。消防系统:厂内设置有ABC干粉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置有应急灯和疏散标志。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事故风险分析〔1〕火灾发生火灾、其他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易燃物质引起的;二是电气火花造成的。①易燃物质火灾公司内的可燃、易燃物品未按规定要求放置,且管理不善,人员在厂内吸烟,乱扔烟头可能造成火灾。②电气设备接触不良、老化,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接地短路或误操作,或缺少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绝缘破损、鼠害等原因造成短路,引起火花、电弧和高温,引发火灾。设备、线路因超负荷运转、过载、摩擦等原因会产生电热效应而蓄热,甚至产生高温、高热形成火源。配电线路敷设不标准,电线未穿管保护;电气线路过载、短路;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使用高温照明灯具,在照明灯具、架空线路下方堆放可燃物品;电气设备维修保养不善,电缆损坏或电缆外表绝缘层老化;配电室防护设施欠缺;人为误操作或违章作业等都可能造成火灾。如果缺少防雷设施或防雷装置接地电阻过大,电气设备遭受雷击,也存在火灾危险性。另外,检维修施工动火违章作业,不正确使用气瓶进行焊接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触电厂区各个生产环节均与电气设备有密切关系,电气设备多,电力负荷大,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1〕触电事故的规律①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以二、三季度事故较多,6~9月最集中。因为夏秋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天气炎热,情绪急躁;电扇用电或临时线路增多,且操作人员不穿戴绝缘防护用具。②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是因为低压设备多,与人接触时机多;而多数员工缺乏电气平安知识。③事故点多在电气联结部位。2〕触电事故原因但凡用电设备都有可能发生人体触电伤害。产生原因主要是缺乏电气平安知识,违反操作规程,电气设备存在隐患〔如:电源配线长时间受高温、潮湿影响,易造成电线绝缘层老化,引起触电事故的发生;配电设施、电气设备、线路,在运行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容易引发电气伤害;设备如果静电接地、跨接装置不完善,或者接地设备缺乏检修和维护,容易造成静电事故〕。另外,检修过程中不执行电气作业平安规程、违章作业、使用不合格工具;电气作业人员在作业中未办理作业证,检修中未设置平安警示标志;随便接临时电源等情况下,人体接触带电体,将造成电气伤害事故。造成的触电伤害事故常见的原因有:①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导致老化,未按规定接地或绝缘不良,或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或没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失灵或线路绝缘损坏、线路短路等;②机械设备电器局部平安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被撤除等;③开关短路放炮造成电弧灼伤;④移动电器设备〔如焊机、电风扇〕的电源线乱拉乱接、随意拖地;⑤违反用电平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人员疏忽大意,站位不当,身体接触带电危险部位;⑥在检修电器故障工作时,未按规定切断电源或未在电源开关处挂上明显的作业标志〔如严禁合闸等〕,电器开关被其他人误合闸或随意合闸;⑦假设厂区防雷电设施或接地损坏、失效可能遭受雷击,产生火灾、爆炸、设备损坏或人员触电等事故。〔3〕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反映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直接与人体接触所造成的伤害。生产场所存在着大量电工机械设备,在日常作业和检维修过程中,假设生产装置的转动部件、挤压部件以及外露突出部件无防护设施、防护不当或防护设施受损,有伤及作业人员的危险。作业人员操作不当也容易造成机械伤害。检修前未按要求办理停送电手续且未有效切断电源可能因误送电等原因使设备转动伤人;在设备的安装、检修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站位不当,个人防护不到位,可能导致人被工具或设备挤压、碰撞等伤害。在与机械相关联的不平安场所停留、休息;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区域,都可能造成机械伤害。〔4〕容器爆炸储气罐、油气别离器属于压力容器,可能因设计不合理、制造缺陷、使用或维护不当、检修不良、平安阀失效或操作失误等,而导致超压爆炸,从而造成设备损毁或人员伤亡。造成容器爆炸的主要原因为:压力容器没有进行定期检验,其压力承受能力在不确定状态;压力容器使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如强腐蚀环境等,压力容器被强烈腐蚀,造成其耐压能力大幅度降低;泄压装置失灵;违章对压力容器进行检修或改造,造成压力容器耐压程度降低。由于空气压缩机采用压缩机油作润滑油,压缩机油随压缩机压气过程,沿着整个排汽通道形成油沉积物——积碳。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自燃,从而导致空气压缩机装置爆炸。汽缸、汽阀室、管路、冷却器和储气罐等有积碳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空压机连接的空气管道属于压力管道,空气管道可能因材质不良、安装质量差、腐蚀等原因,造成管路破损、爆裂。〔5〕物体打击在装卸、搬动物料的过程中假设物料放置不稳,摆放不符合标准要求,平安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作业人员不遵守平安操作过程,可能造成物体坠落、跌滚,打击伤人。在设备检修与维护的过程中,假设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野蛮操作、粗心大意、相互间配合不当,使用工〔器〕具的方法不当、或工〔器〕具的放置不妥或其它意外因素引起重物坠落、跌滚,都能引起砸伤、压伤人员的事故。〔6〕车辆伤害车辆伤害主要包括车辆对人员的伤害、对建筑物或设备的损坏两类。车辆在厂区内行驶、倒车、停靠、起动行驶的过程中,假设车况不良、路况缺陷、场地狭窄、光线缺乏或视线受阻、转弯过急、车速过快、驾驶员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制动失灵、来往行人违章或麻痹大意等情况出现时,以及车辆本身结构件强度缺乏或超载等,那么均有可能发生人员被车辆碰撞的伤害或车辆碰撞建构筑物。2.2.2危险源分布及主要危险源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容器爆炸、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2.3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本公司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领导机构】公司应急指挥部是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企业内部领导机构。公司总经理领导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公司有关领导按照业务分工和在相关应急指挥机构中担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系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综合协调信息发布、情况汇总分析等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专业应急救援小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由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和员工组成。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如下: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抢险灭火组医疗救护组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抢险灭火组医疗救护组副总指挥〔现场指挥〕后勤保障组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发生紧急事故时,迅速在事故现场附近平安地带设立临时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调度,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现场指挥,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全公司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调派,现场指挥协助应急指挥小组下达命令,组织调动人力增援。3.2.2应急救援小组公司所有部门都有职责参与应急救援,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和现场应急需要,公司成立应急救援小组,人员组成详见附件。3.2.3职责3.2.3.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应急物资的保障和人员的应急救援教育培训;〔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3〕建立并管理应急救援的信息资料、档案;〔4〕确定现场指挥人员;〔5〕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6〕由总指挥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7〕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8〕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9〕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10〕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3.2.3.2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职责分配⑴总指挥:负责发出指令、监控全面救援工作。⑵副总指挥、现场指挥:负责现场各组人员的调配及指挥抢险灭火等事故救援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担当总指挥职责;协助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命令,组织调动人力救援、增援。⑶通讯联络组:接到当班值班员报警后,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及时传达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向政府部发出求援信息,协调各救援小组的关系。当通讯工具因故障或其他原因中断联系时,通讯组成员应成为指挥部与现场的联络员。⑷警戒疏散组:接到疏散指令后,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迅速行动令区域内车辆驶离,无关人员撤至平安地带,如确有困难不能离开的要采取措施保证平安;维护现场四周秩序,划定警戒区并保持交通通畅,看护抢救出来的物资、设备;事故现场保护。⑸抢险灭火组:接〔听〕到事故警报后,按照指挥员指令迅速参加事故救援;救援期间要服从指挥,配合岗位人员做好事故抢救、灭火工作,同时要注意相互保护与自身平安;如发现有人受伤或被困,应急组人员要首当其冲,协助救护组抢救伤员或解救被困人员;事故得到控制后,按领导指令做好现场保卫及其他相关工作。⑹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提供在发生事故时现场救援人员所需物资、器材的保障工作;并组织好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系、人员撤离、安置,以及车辆的调配等保障工作。⑺医疗救护组:接到报警后,按指挥员指令携带防护、救护用品〔具〕立即赶赴现场,选择好停车救护地点;负责将受伤人员救离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救护或送医院治疗;情况紧急时可拨打120急救请求帮助。4预警及信息报告4.1危险源监控4.1.1平安管理措施〔1〕落实平安生产责任制、平安管理制度和平安操作规程。〔2〕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强化危险源的管理。对危险源进行定期平安检查,高温季节、雷雨季节、节假日前实施专项检查。〔3〕设置专职平安管理人员,并每日对危险源进行巡查,做好巡检记录,发现问题提出平安隐患整改要求,各部门按整改要求限期完成。〔4〕加强对员工平安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平安生产意识,掌握平安技能,提高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5〕抢险、救护人员掌握必要的灭火器材操作技能和人员急救技能。〔6〕加强平安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7〕做好有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记录、改良工作。〔8〕平安疏散通道、平安出口畅通,平安指示标志明显连续。〔9〕在可能发生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危险的场所,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作业场所设置醒目的平安警示标识。〔10〕定期对特种设备及其附设的平安附件、安装保护装置进行检测、校验,保证平安附件、安装保护装置有效。〔11〕特殊工种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4.1.2技术措施〔1〕防火、防爆措施1〕对全厂进行经常性的平安防火检查。2〕配置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装置。必要的场所安装带报警装置的漏电保护器。3〕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及配备消防灭火器具。4〕严格控制明火作业和杜绝吸烟现象。5〕定期对厂区内的建、构筑物的防雷接地进行检查、检测。6〕动火作业必须进行审批,并设专人监护。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10m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m以上。〔2〕防触电措施1〕电工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作业。2〕电工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3〕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发事件。4〕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它用,并定期检查校验。5〕电力传动装置系统及上下压各型开关调试时,应将有关的开关手柄取下或锁上,悬挂标示牌,防止合闸。6〕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边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7〕电开工具的使用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8〕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3〕防机械伤害措施1〕按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平安装置是否失效。2〕按照平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3〕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4〕按时进行保养,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停止使用。〔4〕其他预防措施1〕厂区设置监控摄像装置,实行全天侯监控。2〕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设置防护罩。3〕作业人员工作时应集中精力,严禁互相打闹。4〕加强对司机的教育培训,提高司机平安意识及职业技能。5〕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员工职业危害防护意识。4.2预警行动4.2.1预警级别及条件根据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开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分为以下三个级别:〔1〕三级预警:〔2〕二级预警:事故已经发生,已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公司进入预警状态。二级预警,一级响应。〔3〕一级预警:事故影响超过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控制的范围,有扩大、开展或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的趋势,已调动全公司应急力量进行控制,应急总指挥向周边企业、社区、社会救援力量、政府部门发出警报信息,使其能够及时获取警讯,进入预警状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4.2.2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程序1〕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当发现事故征兆时,发现人可以通过大声喊话传递事故信息,使岗位人员进入预警状态;当岗位人员已经进入应急响应状态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喊话或方式向应急指挥部报警,公司应急进入预警状态;当事故已经扩大,全公司进行救援时,总指挥可根据救援情况通过拨打110、119、政府部门应急通讯、周边企业、社区、外部救援机构告知,必要时指派人员上门告知周边企业、社区,使上级应急组织机构进入预警状态。2〕预警信息的内容预警信息应说明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岗位、类型;事故已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是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预警信息发布的程序预警信息传递流程图4.3信息发布程序4.3.1信息报告与通知24小时有效的报警拨打“119”与消防部门联系;拨打“120”与医院联系;拨打“122”与交管部门联系。外部救援单位联系、政府有关部门联系见附件。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如下:1〕报警;2〕接警;3〕启动预案,通知人员紧急行动;4〕如必要,通知外部救援机构;5〕建立和保持现场应急组织、外部机构和其他应急组织之间的通讯联络。事故发现人及报告人必须如实通报,事故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事故发生具体地点,事故内容〔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等〕,人员伤亡情况等。4.3.2信息上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在1小时内向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和消防部门等报告。发生较大突发事故时,公司应急已不能有效控制事故,由组长立即向镇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尽量提供事件的有关信息,请求支援。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和消防等部门报告。当突发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区旁边的单位时,应向其负责人发出警报信息。决定实施疏散时,应通过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4.3.3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通过现场喊话或等手段,快速汇报应急指挥部。并按照时限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当发生的事故可能涉及周边的社会时,应由总指挥通过、人工信息传递等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单位通报事故简况。在向周边企业、单位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考前须知、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事故发现人及报告人必须如实通报,事故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事故发生具体地点,事故内容,人员伤亡情况等。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公司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两级:1〕二级响应:当班力量或单个部门〔课〕按现场处置方案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并不影响其它区域人员或设施的平安。当突发事件超出本级响应力量控制时,现场指挥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报告,由其决定是否启动综合预案。同时,本级响应力量需坚守岗位,持续进行救援工作,直至公司应急总指挥接管现场指挥权为止。2〕一级响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指挥,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和各当班力量等全体力量按照公司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在能力范围内立即进行救援和处置,并报区安监、公安等部门。当发生较大突发事故,靠公司力量不能有效处置和控制,将对整个厂区的生产平安和作业人员生命平安造成严重威胁,并可能影响厂区临近的企业和周边社区时,由公司应急总指挥报请安监部门支援,请求启动政府应急预案。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指挥人员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指挥机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公司应急总指挥移交应急救援指挥权,并协助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进行救援。5.2响应程序应急指挥及应急行动按照事故的大小和开展态势,并根据分级负责的原那么,各级指挥机构及对应的预案见表5.2-1。表5.2-1预警、响应、指挥机构、预案对应表序号响应级别指挥机构预案1二级响应各部门主管现场处置方案2一级响应应急指挥部综合应急预案3镇应急管理办公室XX市平安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本应急预案的响应程序:事故发生后,各车间主管根据事故类别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假设超出二级响应,那么上报应急指挥部,并请求启动一级响应;一旦超出一级响应,那么请求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响应并给予支援。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见以下图所示:5.2.2资源调度程序事故发生后,各级响应级别的现场指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救援资源进行调配。需要调动其它单位〔部门〕资源时,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支援事故救援。5.2.3医疗救护程序5.2.3.1事故中,发现有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平安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伤势较轻的,利用运输工具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如伤势较为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救护小组和应急指挥部。
5.2.3.2医疗救护组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查看伤势情况,采取简单救助措施,伤势较为严重的,立即拨打120急救,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指挥部。5.2.4应急人员的平安防护程序5.2.4.1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穿戴平安防护用具进行救援作业。
5.2.4.2一般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可由应急人员所在单位自行提供;专用防护用具由事故发生单位提供。
5.2.4.3防护用具数量不够时,由应急指挥部紧急从仓库中调拨,涉及部门及人员应本着“平安大于一切”的原那么,从快从简办理手续,及时将防护用具分发到救援人员的手中,以免耽误救援工作的开展。5.2.5应急避险程序发生事故后,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由警戒疏散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划定警戒区,设立标识,在其位置设置一个警戒人员。警戒人员必须穿着正规服装。警戒人员负责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导,带着至指定的平安地点〔厂区大门外空旷地〕,同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
所有人员到达指定平安地点〔厂区大门内空旷地〕后,由警戒疏散组长或指定专人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将清点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确保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点。如发现有人失踪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指挥部,说明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及当时正在从事的工作等详细情形。5.2.6扩大应急程序事故开展较快,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程序,以便得到更好的援助,控制住事态的开展。如二级应急响应立即上升为一级应急响应。假设超出本公司控制能力,由总指挥上报相关的职能部门,请求支援。5.3应急结束5.3.1应急终止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去除,无继发可能;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3.2事故终止程序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平安生产领导小组通知事故单位解除警报,由保卫部门通知警戒人员撤离,在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单位的疏散时,由总指挥通知周边单位负责人员或者社区负责人解除警报。5.3.3应急结束后续工作〔1〕将事故情况按规定如实上报主管部门。〔2〕保护事故现场。〔3〕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事故发生及应急处理过程一切记录,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取得相关证据。〔4〕由应急指挥部负责总结评审整改,编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镇安监局。6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负责协助地方有关政府部门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工作,对事故的情况和采取的应急行动,应本着“真实及时、信息公开、统一发布”的原那么,统一由地方有关政府部门指定的专人向社会各界公布事故信息,正确引导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舆论。7后期处置生产平安事故经应急救援抢险并得到控制后,应在各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组织事故善后工作,尽快消除事故不良影响,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并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查找抢险过程失误与缺乏的地方,重新进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7.1污染物处理清理和洗消工作由消防队负责处理,由应急救援人员和参加过训练〔培训〕的指定人员参加。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处理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后使用大量水冲洗。洗消废水统一收集到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含有油类和化学品的废弃物集中运输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理。对突发性毒物泄漏等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应由当地环保部门组织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指导抢险抢修组进行现场清洁、净化等工作。较大突发事件应启动政府应急预案,由政府事故应急组织专业救援人员负责现场污染物处理。7.2生产秩序恢复如果事故只造成人员轻伤、设备损坏等,影响较小。对受事故影响的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先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分别采取报废、撤除、重置或积极修复等措施,到达平安生产条件才使用。如果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较大。事故应急结束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事故现场范围,并配合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同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部门查清事故原因、经过,制订和落实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情况下后期处置工作需在政府部门全面指导下进行,在取得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恢复生产。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员工思想;二是对事故造成损坏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和场所积极修复,尽快使设备设施满足生产条件;三是做好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做好员工的平安教育,确保平安生产。7.3医疗救治救护组派人跟随医护人员将伤员送往最近医院救治。当伤员运送到医院后,跟随人员需向接收伤员的医院提交之前的抢救记录或情况,做好现场协调工作,并将救治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为了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公司给予资金支持,保证医疗救治费用。7.4人员安置对因工致残人员,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按《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2010]第586号〕的相关规定享受待遇。7.5善后赔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事故调查报告,进行相应的赔偿和事故处理。应急指挥部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上报。财产损失由财务部进行统计,事故发生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发生人员伤亡的,由公司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及家属进行安抚,商谈救治期间的费用问题。总务部准备工伤认定材料,按照工伤上报程序进行上报。7.6应急救援评估应急指挥部在事故预警解除或应急救援结束后,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应急救援相关人员或聘请专家到公司事故现场考察,对抢险过程进行总结,对应急抢险的程序、措施、人力、物力等是否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进行评估,总结评估结果并形成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及时修订应急预案。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为保障信息通畅,采用公司内部固定及涉及本预案人员的等多种渠道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的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能够及时沟通信息。发生较大事故而无法控制时,需外部支援,要求员工熟知常用的救援:应急中心:110消防:119急救:120环保:12369关键部门〔人员〕通信应急联系表具体见附件。8.2应急队伍保障公司分为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抢险灭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5个应急救援小组,一旦发生事故,公司的各应急救援队员可紧急集合,参与救援。外部应急力量主要有各级安监、公安消防、医疗、环保等政府部门及周边单位。〔各保障组人员名单及联系号码详见本预案附件〕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配备一定的应急设施和防护用品,包括消防设施、清污设施等,以便在发生平安事故时,能快速、正确的投入到应急救援行动中。应急设施与物资配备情况具体见附件。8.4经费保障〔1〕财务部门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本钱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良企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监控设备定期检测、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应急救援演习和应急人员培训等。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2〕灾害发生过程中所需经费由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解决,专款专用,只能应用于事故应急救援。8.5其它保障(1〕交通运输保障。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请求交通部门提供交通支持,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2〕治安保障。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请求公安部门协助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3〕技术储藏与保障。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技术设备设施资源,提供在应急状态下的技术支持。9应急预案管理9.1应急预案培训为确保发生生产平安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救援人员、周边人员进行相应的应急知识或应急技能培训。公司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做好相应记录,并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和考核记录。〔1〕应急救援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①如何识别危险;②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③各种应急物资和装备的使用方法;④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方法;⑤医疗急救根底知识;⑥各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⑦应急程序;⑧现场处置措施和方案;⑨人群平安疏散、撤离指引。〔2〕一般员工①如何识别危险;②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③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方法;④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⑤现场处置措施;⑥如何平安疏散。〔3〕周边区域人员应急响应知识宣传由通信联络组负责对企业周边社区或相邻企业人员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内容,可采取将本预案或应掌握的相关应急响应知识以书面材料送达和张贴宣传。宣传内容如下:①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及其后果;②事故警报与通知的规定;③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④根本防护知识;⑤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⑥在污染区行动时必须遵守的规那么;⑦自救与互救的根本常识。〔4〕应急培训方案、方式和要求公司方案每年至少开展2次应急培训,可采取内部培训或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急培训,由公司安委会制订方案并组织实施。应急培训可采取教师讲授应急预案、座谈讨论、现场操作培训、开展消防平安活动等方式。培训内容应以本预案前面章节提到的内容为主。员工参加应急培训每年应不少于2次。〔5〕应急培训的评估每次培训完成后,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采取考试、现场提问、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关键应急岗位的人员,如果考核不合格,可对其单独加强培训,以保证此岗位人员有能力应对事故。9.2应急预案演练9.2.1演练组织与准备〔1〕成立演练筹划小组应急总指挥为演练筹划小组负责人,成员包括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演练筹划小组是演练的组织领导机构,是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指挥部门,对演练实施全面控制,其主要职责如下。①确定演练目的、原那么、规模、参演的部门;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和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②协调各参演单位之间的关系。③确定演练实施方案、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④检查和指导演练的准备与实施,解决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⑤组织演练总结与评价。〔2〕制定演练方案根据不同的演练情景,由演练筹划小组编制出演练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做好相关演练物资器材和人员准备工作。演练情景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考前须知。①应将演练参与人员、公众的平安放在首位。②编写人员必须熟悉演练地点及周围各种有关情况。③设计情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④情景事件的时间尺度最好与真实事故的时间尺度相一致。⑤设计演练情景时应详细说明气象条件。⑥应慎重考虑公众卷入的问题,防止引起公众恐慌。⑦应考虑通信故障问题。9.2.2演练范围与频次本公司方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应急预案的演练,每半年进行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演练内容和参与人员范围如下:〔1〕参与人员包括:①应急救援人员;②普通员工;③预案编写人员。〔2〕演练内容包括:①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②触电事故应急处置。③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④容器爆炸事故应急处置。=5\*GB3⑤车辆伤害事故应急处置。9.2.3演练评估和总结演练前要制定演练进程控制一览表和演练记录表,由专人对演练进程实施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演练进度情况和处置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演练结束后,参加演练的人员应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演练过程存在的问题,根据演练情况对本公司的应急资源〔人力、物力资源配备〕、应急程序和应急能力做出评价,提出改良意见。评估和总结情况要形成演练评价总结记录,并及时改良。9.3应急预案修订本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组织修订,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1〕企业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2〕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应急预案修订应做好修改记录,预案修改后应重新出版,并及时对已发放的预案进行更新,确保得到公司应急救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预案为最新状态。9.4应急预案备案本预案经专家对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并修订完善后,向XX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备案,申请备案时提交以下材料:〔1〕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2〕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综合意见;〔3〕评审或论证专家名单〔签名〕;〔4〕综合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9.5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经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预案的制定由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预案编制工作组编制,解释权归公司应急指挥部。预案经过修订后,应按照有关规定上报公司主要负责人再次批准后实施。10奖惩本公司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依据以下规定给予奖惩。10.1奖励公司对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做出突出奉献的部门和个人,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以下事迹之一的部门和个人,由本公司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救援任务,成绩显著的;〔2〕防止或拯救事故灾难有功,使职工的生命免受伤害的;〔3〕对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其他特殊奉献的。10.2责任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有违法行为的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由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启动应急预案后,对应急救援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预应急救援的当事人,由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依法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交给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交给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未依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应急救援职责,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2〕未依照本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设施、救援物资等物资储藏的。在应急救援期间,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交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XXX现场处置方案1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1事故风险分析1.1.1事故类型公司内的可燃、易燃物品未按规定要求放置,且管理不善,人员在厂内吸烟,乱扔烟头可能造成火灾。秋冬季节,风高物燥,容易因动火、用电不慎引起火灾。如电气设施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电器故障,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雷雨季节,假设防雷设施失效,那么可能发生雷电火灾事故。1.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易发生初始火灾的区域、地点有:车间、仓库、办公楼。1.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事故可能发生在一年四季当中,尤以秋冬季节发生的火灾事故危害严重,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后果为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损毁,财产损失。其影响范围:小型火灾影响所在的车间区域,大型火灾影响整个厂房甚至全厂。1.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突然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应引起警觉,这种糊味有可能是电线外壳塑料燃烧的味道。〔2〕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3〕火灾发生时,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是最为常见的征兆,如果同时还发生停电,或听到玻璃破碎声,或有人叫“起火啦”等两三种征兆一齐出现,这时肯定已经发生了火警,应赶紧逃生。1.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火灾有可能造成人员灼伤;火灾很可能引发爆炸;火灾当中物料燃烧产生有毒烟气可能会造成人员中毒事故。1.2应急工作职责〔1〕人员结构:车间主管、班组长、班组人员。〔2〕职责:现场指挥——车间主管: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2〕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继续恶化;3〕超出本应急小组应急能力的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4〕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班组长:1〕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2〕组织本班组人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3〕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4〕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现场;5〕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现场指挥的指令;6〕车间主管缺席时,执行其职责。班组人员:1〕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2〕立即切断事故发生场所电源;3〕使用就近灭火器材进行灭火;4〕立即向班组长报告;5〕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现场指挥的指令。1.3应急处置1.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高声呼叫,并报告班组长/车间主管;〔2〕同时切断电源,立即就近选用灭火器材,采取应急行动;〔3〕疏散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区;〔4〕采取进一步灭火措施;〔5〕采取清洗措施;〔6〕检查确认事故消除,解除警戒,恢复生产;〔7〕补充消防器材。1.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易燃液体引起的火灾处置措施假设是泄漏引起着火,首先应控制泄漏源,易燃液体包装桶发生泄漏,应迅速将其附近的其他包装桶或可燃物转移到平安地带,防止火灾区域扩大。火灾发现人员立即高声呼叫求救,立即切断事故发生场所电源,就近取用干粉灭火器、砂土进行灭火。并立即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接警后,组织当班力量投入灭火抢险。当班人员应将本岗位生产处理至平安状态,再参加救援。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使用报告时,必须到非火灾爆炸危险区〔15m外〕拨打。车间主管指挥现场灭火,班组长疏散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区域,防止事故扩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检查确认事故消除,解除警戒,恢复生产。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具体情况。假设现场人员缺乏于控制火势,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或封锁起火区域,拨打“119”报警。如有人员受重伤,拨打“120”请求救援。〔2〕可燃物料引起的火灾处置措施火灾发现人员立即高声呼叫求救,立即切断事故发生场所电源,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立即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接警后,组织当班力量投入灭火抢险,就近消火栓接驳水管、水枪并开启。当班人员应将本岗位生产处理至平安状态,再参加救援。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车间主管指挥现场灭火,班组长疏散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区域,防止事故扩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检查确认事故消除,解除警戒,恢复生产。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具体情况。假设现场人员缺乏于控制火势,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或封锁起火区域,拨打“119”报警。如有人员受重伤,拨打“120”请求救援。〔3〕电气火灾处置措施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附近的可燃物搬走,防止火灾区域扩大。假设是配电室起火,应通知所属供电所调度室,要求其切断供电。火灾发现人员立即高声呼叫求救,就近取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进行灭火。并立即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接警后,组织当班力量投入灭火抢险。当班人员应将本岗位生产处理至平安状态,再参加救援。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车间主管指挥现场灭火,班组长疏散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区域,防止事故扩大。可用消防水对配电房外壁进行冷却。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检查确认事故消除,解除警戒,恢复生产。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具体情况。假设现场人员缺乏于控制火势,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或封锁起火区域,拨打“119”报警。如有人员受重伤,拨打“120”请求救援。1.3.3疏散与救护〔1〕发生火灾时,如有人被大火围困,应首先组织力量,及时查明火情。查清火源及受火势威胁的部位,以及被火势围困人员所处的位置等。贯彻“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那么,积极施救。〔2〕通信联络组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通知起火部位,以及平安疏散的路线、地点、方法等,播送时,播音语调应镇静,以稳定受困人员心理,防止惊慌错乱,盲目逃生情况的发生。〔3〕通信联络组必须利用消防播送、警铃的方式,向事故发生地点附近的人员进行通报火灾情况。〔4〕在逃离火场假设遇浓烟时,疏散抢救组人员应立即组织员工迅速选择与火源相反的通道脱离险境。还应尽量放低身体或是爬行,千万不要直立行走,以免受浓烟窒息。到达平安地带后进行清点人员,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火灾现场。〔5〕事故发生后,专业电工接到火情通报后,立即关闭相关电源开关,迅速撤离失火现场,在疏散抢救人员带着员工疏散时,必须全面清理,不能遗漏。1.3.4报告事项〔1〕报警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2〕报告内容:火灾发生的地点〔部位〕和时间;起火原因,起火物料和涉及数量;已经采取的措施;有否造成人员伤亡;报告人及联系。1.4考前须知〔1〕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和防爆、绝缘工具。〔2〕使用消防栓时,应先把持住水枪再开阀门,应防止水枪脱手发生抽打伤人。〔3〕断电前禁止使用水进行灭火。〔4〕灭火时应站在火源的上风侧。〔5〕禁止在情况不明或无防护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事故现场。进入事故现场救援时禁止单独行动,必须有人监护,确保人身平安。〔6〕救援人员应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不得擅自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灭火救灾时要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那么首先抢救伤员。〔7〕扑救时不得触及裸露的电气设备、金属架构等,以免触电。〔8〕衣物着火后,应撕掉着火的衣服,或就地打滚或用水灭火。〔9〕在疏散撤离时,呼喊周围人员,遇到跌倒受伤人员要主动帮助。〔10〕遇到呼救人员时,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能够对其实施救助,如果自己的能力缺乏,应呼叫他人帮助,不能勉强,以免自己也陷入困境。〔11〕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输氧气。〔12〕烧伤现场急救的根本原那么是迅速脱离致伤源,然后进行冷处理。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烧伤部位或者用湿毛巾覆盖受伤的部位。大面积烧伤要尽快送往医院。〔13〕应急救援结束后,检查建筑物有否受损,会否出现塌落等次生事故。〔14〕送电前检查所有用电设施,防止漏电发生。〔15〕应急救援结束后,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持良好状态。2触电现场处置方案2.1事故风险分析2.1.1事故类型低压动力、照明系统遍布全厂,假设遇电气设施缺陷、不合标准、屏护不符合标准、失效,设备没有接地或接零保护、保护不良或失效,内部故障,电源线接头裸露,临时用电不标准,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电气故障维修处理不当或带电检修等情况,均可能导致触电事故发生。雷雨天气,防雷设施无定期检测失效,也会使人员遭受雷击伤害。2.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发生触电事故可能性较大的区域是:配电房、生产车间,其他用电设备所在地也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2.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触电事故多发生在夏季、梅雨季节或潮湿天气。造成最严重的后果为触电死亡,其次为电弧烧伤和财产损失。触电事故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电流通过人体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等,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等。其影响范围一般只在发生部位。2.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人员可能发出呼喊声,一般无明显征兆。2.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暂未发现由触电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2.2应急工作职责〔1〕人员结构:车间主管、班组长、班组人员。〔2〕职责:现场指挥——车间主管: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2〕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继续恶化;3〕超出本应急小组应急能力的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4〕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班组长:1〕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2〕组织本班组人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3〕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4〕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现场;5〕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现场指挥的指令;6〕车间主管缺席时,执行其职责。班组人员:1〕发生触电事故时,发现者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2〕立即切断事故发生场所电源;3〕立即向班组长报告;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现场指挥的指令。2.3应急处置2.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当发生事故时,当班人员立即断电或通知电工断电,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迅速报告班组长,班组长迅速上报现场指挥。〔2〕采用喊话或其它方式疏散人员。〔3〕及时与医院、电力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联络方式采用、等。〔4〕现场指挥通过上述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报警的内容主要是:触电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数量、触电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内容。2.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大声呼喊,发出示警。〔2〕周边人员立即拉下开关或拔除插头断开电源。假设无法切断电源,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3〕尽快判断患者伤势,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并保持气道畅通。〔4〕如触电者失去意识,并且呼吸和心肌均停止,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进行急救。◆胸外心脏挤压术——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地位,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抢救者两臂坚持垂直,以上身的分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为度。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在进行此法时必须密切配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复苏术——让伤病员仰卧,将其头后仰,确保呼吸畅通。假设其口内有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异物时,应尽量掏出。随后作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替其送气,留神不要漏气。每隔5秒吹一次气,重复进行。碰到嘴张不开或口腔有严重内伤者时,可从其鼻孔送气做人工呼吸。〔5〕安排专人送医院急救或拨打120报警求救。2.3.3报告事项〔1〕报警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2〕报告内容:发生的事故类型、当事人姓名、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联系等。2.4考前须知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加快为原那么,选择采用。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以下考前须知:〔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3〕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假设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但胸外心脏挤压时禁止进行人工呼吸。〔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利于抢救并防止扩大事故。〔5〕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那么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迅速——争分夺秒时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在就近送医院抢救。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的,救生率90%左右;触电后6分钟开始救治的,救生率10%;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的,救活的可能性很小。准确——人工呼吸发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万分之一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努力抢救。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场判定触电者已经死亡,已再无法抢救时,方可停止抢救。3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3.1事故风险分析3.1.1事故类型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局部〔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局部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由于生产设备运动部位未安装防护罩;员工违章擦洗转动的设备;检修时员工违章、无切断电源或误启动设备;作业平安距离缺乏;机械设备带病运行;员工没有穿戴个体防护用品,都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3.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车间内使用机械的区域。3.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是一年四季。事故造成的后果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影响范围一般只在发生部位。3.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机械设备声音异常;〔2〕运行设备突然停止;〔3〕人员发出呼叫声。3.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机械外伤特别是手外伤发生时,直接损伤有时并不十分严重,但是由于伤后抢救处理不当,往往会加重损伤,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3.2应急工作职责〔1〕人员结构:车间主管、班组长、班组人员。〔2〕职责:现场指挥——车间主管: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2〕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继续恶化;3〕超出本应急小组应急能力的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4〕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班组长:1〕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2〕组织本班组人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3〕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4〕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现场;5〕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现场指挥的指令;6〕车间主管缺席时,执行其职责。班组人员:1〕发生事故时,立即高声呼叫求救;2〕立即关闭出事机械,或切断电源;3〕立即向班组长报告;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现场指挥的指令。3.3应急处置3.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中现场的人力、物力和设备,尽快把人和设备构件别离,立即抢救受伤者。〔1〕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运转的设备设施。〔2〕根据现场人员被伤害的程度,一边通知急救医院,一边对轻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肢体卷入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撤除设备部件,无法撤除时拨打当地119请求救援。◆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以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病症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部位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那么,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假设有可能在袋周围放冰块,随伤者送医院抢救。◆发生头皮撕裂伤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急送医院进一步治疗。◆遇到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3〕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4〕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上报公司总指挥进行处理。3.3.3报告事项〔1〕报警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2〕报告内容:发生的事故类型、当事人姓名、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联系等。3.4考前须知〔1〕对重伤者不明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的,不要盲目进行抢救,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受伤者伤势严重,不要轻易移动,尽快拨打120请求救援。〔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袋中的硬物,注意不要让伤者再次受到挤压。〔3〕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应尽最大努力,进行自救,以使伤害降低到最低点。施救的人员最好为经过卫生部门培训或懂医学人员。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4〕不可为胸部受到重创的伤者施行胸外按压。〔5〕如有切断伤害,应寻找切断的局部。将其妥善保存〔不得清洗,直接放入干净的袋子中随患者带到医院交给医生处理〕。〔6〕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4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4.1事故风险分析由于工人没有经过培训上岗,不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作业过程中思想麻痹或没有佩戴个体防护装备、违章作业,设备等用具维护、管理不当等原因可能造成意外的物体打击等人身伤害。4.2应急组织与职责〔1〕人员结构:班组长、工人。〔2〕工作职责:工人: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继续恶化;班组长:指挥班组成员有条不紊的采取处置措施,控制当前局势;同援助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处置好事故。4.3应急处置〔1〕一旦人身伤害事故发生,事故发现人员要立即高声呼救,请求他人的支援,同时利用等通讯手段报值班负责人,值班负责人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2〕如果伤势较轻,现场人员可采取简单的治疗措施,例如现场包扎、止血包扎等,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的,由现场指挥安排车辆,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救治。〔3〕如果伤势严重,现场人员要立即拨打“120”,说明人员的伤势情况及公司的地理位置,现场指挥并派救援人员到公司门口迎接车辆,防止浪费时间。同时通知救护组人员,要求到现场采取临时性的急救措施。救护组人员在接到警报后,必须在3分钟之内到达事发地点,进行临时性急救,并指导现场人员将伤者转移到平安地带。救护车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时,现场指挥派人到医院进行跟踪处理。〔4〕发生事故后视具体情况通知家属。〔5〕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总指挥按事故调查程序完成调查取证,并解除警报恢复生产。〔6〕向上级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4.4考前须知〔1〕伤员出现大量出血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给伤员止血,防止其因大量失血而休克。〔2〕伤势较重时,在专业人员没有到达事发现场之前,现场人员由于不熟悉受伤人员的受伤性质、受伤部位、严重程度,尽量不要移动伤者,以免造成伤者伤势的进一步加重。〔3〕为保障伤者能够得到及时良好的救助,建议直接拨打附近医院,请求直接派车前来救助。5压力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方案5.1事故风险分析5.1.1事故类型压力容器有可能因为平安附件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发生容器爆炸事故。5.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设置压缩空气储气罐的区域。5.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是一年四季。事故造成的后果为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建筑物破坏和财产损失。其影响范围:爆炸发生时冲击波以及炉体的碎片对附近的人员和建构筑物造成严重的影响。5.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设备平安附件过期未检,或失效。〔2〕超压电器联锁装置失效。〔3〕作业人员离岗、脱岗。5.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容器爆炸有可能会引发其他区域的火灾、爆炸事故。5.2应急工作职责〔1〕人员结构:车间主管、班组长、班组人员。〔2〕职责:现场指挥——车间主管: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2〕在确认爆炸完毕后,再进行炸后的检查、排险和搜救工作安排;3〕超出本应急小组应急能力的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4〕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班组长:1〕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附近进行确认;2〕组织本班组人员,设置警戒区域;3〕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现场指挥的指令;5〕车间主管缺席时,执行其职责。班组人员:1〕发生事故时,立即撤离现场;2〕立即向班组长报告;3〕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现场指挥的指令。5.3应急处置5.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5.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爆炸瞬间发生,仅能在确认爆炸完毕后,再进行炸后的检查、排险和搜救。〔1〕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1〕划出警戒区域,防止人员进入发生过爆炸的建筑物内。2〕应急人员需要进入爆炸过的建筑物,要先检查建筑物是否不再有倒塌的危险,确认平安并戴上平安帽前方可进入排险。3〕切断电源,停止设备运行。4〕将压力容器内的压力卸掉。5〕疏散周边的人员,同时检查是否有被碎片击中的伤员。6〕出现初始火灾那么立即启动火灾现场处置方案。〔2〕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废料购销合同
- 银行担保担保借款合同
- 水力发电技术研发合作投资合同
- 学校校田地承包合同
- 化工产品生产线建设合同
- 2025年度鸡蛋产业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合同
- 2025年度建筑用混凝土及预制构件采购合同
- 2025年度家庭理财与资产配置优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挂车销售区域售后服务规范合同
- 2025年度锅炉设备性能优化与操作人员培训合同
- 血透失衡综合征的护理课件
- 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CBCC中国建筑色卡色
- 建设工程项目法律风险防控培训稿PPT讲座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软件需求调研表-修改版
- 山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八上 第1讲 机械运动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河南省三门峡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简便计算专项整理 苏教版 共21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