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_第1页
4.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_第2页
4.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_第3页
4.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_第4页
4.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目的与要求:1.掌握太阴病提纲;太阴病本证及治法、方剂,太阴病兼邪陷络瘀的证治。2.熟悉太阴兼太阳表证及太阴病的转归。3.了解太阴病治疗禁忌、欲愈的脉证及欲解时。4.背诵第273、277条计划学时:3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复习三阳病三阴病邪气盛实,正气不衰,正邪交争有力表证、实证、热证、阳证;疾病之初、中期阶段邪气盛实,正气已虚衰,正气抗邪无力里证、虚证、寒证、阴证;疾病之中、后期阶段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生理概况经络:脏腑:生理特点: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肺和脾;以脾为重点始阴、五行主阴土,六气为湿脾主运化,通调水道,喜燥恶湿与阳明和少阴的关系密切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病理概况病因来路:传经、直中病期病性:六经病证中期三阴病初期的虚寒证阶段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病证类型:本证兼变证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

病证类型

本证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口淡不渴,手足自温舌质淡、舌苔白润、脉缓弱等

兼证兼太阳病表证NO66兼湿阻气滞证NO161兼痰气中阻证兼邪陷络瘀证还有吗?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三、治疗概况正治法:当温之

——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代表方:四逆辈

——包括理中汤、四逆汤等方禁忌:汗、吐、下诸法。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四、预后及转归1.预后良好——痊愈。2.阴证转阳3.阳衰阴寒内盛——病势加重4.变证——寒湿内盛,土壅木郁,而变为寒湿发黄证。太阴病篇仅8条原文。第一节太阴病纲要一、太阴病提纲【原文】273太陰之爲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提要】太阴病的提纲及误下后的变证。第一节太阴病纲要【解析】太阴之为病因机:邪入太阴,脾阳虚弱,寒湿内盛证候

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误治: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提示:脘腹胀满呕吐纳差食少阵发腹中隐疼泄泻日益加重(脘腹痞满更甚)脾虚中寒证太阴病禁攻下第一节太阴病纲要太阴病与阳明病主症鉴别阳明病太阴病病机燥实阻结腑气壅滞里热实证脾阳虚弱寒湿内盛里虚寒证腹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持续腹满,按之硬痛腹满时减,复满如故时轻时重,按之柔软腹痛腹痛剧烈持续不减疼痛拒按时腹自痛隐隐而作喜得温按下利自利清水色纯青臭秽灼肛

大便溏泄澄沏清冷无灼肛

食不下不能进食

纳差食少

其他潮热心烦口渴甚则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干燥脉沉实而有力

无热口淡不渴畏寒怯冷喜暖舌淡苔白滑润脉缓弱而无力

第一节太阴病纲要【问题】

本条为什么会误下?

【鉴别】

腹满、腹痛、下利、食不下诸症有虚寒、实热之异。临证若审证不细,辨识不明,极有可能将太阴虚寒证误作阳明实热证而攻下。结论: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第一节太阴病纲要二、太阴病欲愈候

【原文】274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爲欲愈。【提要】太阴中风欲愈的脉证。【原文】275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提要】太阴病欲解的时间。第二节太阴病本证【原文】277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提要】太阴下利的辨证要点、病机、治法及代表方剂。【解析】当联系273条理解。要点:太阴病下利的特点?

藏有寒的涵义?

四逆輩的涵义?第二节太阴病本证【解析】太阴病本证因机:“以其脏有寒故也”;脾阳虚弱,寒湿内盛证候

腹满(脘腹胀满)而吐(呕吐)食不下(纳差食少)时腹自痛(阵发腹中隐疼)自利益甚(泄泻日益加重)治法: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剂:宜服四逆辈(理中汤、四逆汤类方)自利不渴(自发泄泻而口淡不渴

)第二节太阴病本证思考:太阴病下利的特点?藏有寒的涵义?四逆輩的涵义?为什么举其类而不拘其方?第三节太阴病兼证一、兼太阳表证【原文】276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提要】太阴病兼太阳表证,表证为主者可发汗。

第三节太阴病兼证【原文】

102: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提要】太阴脾虚兼太阳表证,里虚为主的证治。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提要】太阴病兼太阳表证,需表里双解的证治。

第三节太阴病兼证二、兼湿阻气滞证【原文】66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提要】太阴脾虚,湿阻气滞腹胀满的证治。第三节太阴病兼证二、兼邪陷络瘀证【原文】279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提要】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气滞络瘀,偏虚、偏实的证治。第三节太阴病兼证【解析】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大实痛者腹部胀满腹痛时作挛急而疼时轻时重喜得温按按之柔软

腹部胀满程度较重腹痛剧烈持续不减疼痛拒按或不大便

脾伤气滞络瘀较轻脾伤气滞络瘀较重宿食积滞实邪壅结

治法:通阳活络缓急止痛治法:通阳活络

泻实止痛方剂:桂枝加大黄汤即上方再加大黄方剂: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

第三节太阴病兼证【原文】280太陰爲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提要】脾胃虚弱者,应慎用苦寒阴柔攻伐药。【解析】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解析】太阴为病脉缓弱其人续自便利脾胃虚弱设当行大黄芍药宜减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问题:1.“宜减之”的含义?为什么?2.本条体现了什么精神?有何临床指导意义?(以脉代证)第四节太阴病转归【原文】278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提要】辨太阴病的脉证及寒湿发黄和脾阳恢复的转归。【解析】第四节太阴病转归【原文】187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爲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鞕者,爲陽明病也。【提要】辨太阴病的脉证,寒湿发黄及转属阳明病。第四节太阴病转归187、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阳复病向愈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脾阳恢复,运化渐旺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

为阳明病也当发身黄—阳衰阴盛,则病转少阴、厥阴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阳复太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