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备课人:罗慧芳审核人:____________使用人:___________学习内容简易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公式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数量关系。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3.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的方程。4.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的方程。教学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课时安排用字母表示数…………4课时解简易方程……………13课时(1)方程的意义………1课时(2)等式的性质………1课时(3)解方程……………5课时(4)实际问题与方程…5课时(5)整理复习…………5课时共计:17课时课题用字母表示数(1)第52页例1例2课时1备课人学习目标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运用含有字母的数量关系求值的过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运算规律及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学习准备学习单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用文字描述乘法交换律:我还能用更简洁的方式描述:一、激趣导入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还记得乘法交换律吗?用字母表示a×b=b×a。(板书课题)我会学习我会探究独学自学教材第19页例1,完成下面的问题爸爸比小红大()岁。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当小红2岁时,爸爸()岁;当小红5岁时,爸爸()岁…….(1)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能是200吗?为什么?(3)当式子中的字母=11时,爸爸的年龄是(),算式是:对学群学学习教材第53页例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人在月球能举起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小朋友在地球上能举起_____kg,他在月球上能举起_____kg。当数字与字母_____时,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一般把_______写在________前面。3、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课件出示例1场景,学生独立完成独学内容;2、在交流过程中,关注代入求值的过程。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学生展示探究情况,组织质疑评议。3、关注两组算式中数的取值范围,使学生明确,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确定的。3、明确乘号的省略方法。三、我会运用1、第53页做一做2、练习十二1、2题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做一做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2、完成练习十二1、2题四、我的反思五、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306乘号可以写成“·”,或省略,规则是常在数前。六、教学反思课题用字母表示数(2)第54页例3课时2备课人学习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正确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略写规则。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算数与代数的联系,体验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字母公式求周长、面积。教学难点2a和a²的意义的理解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2×3a×714+b5-x0.6×0.6a÷7a×a一、激趣导入由“a×a”可否省略引入教学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你会用字母表示吗?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对学如何才能让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更加简洁呢?自学数学书第54页例3,再修正自己的表示方式。群学4a表示(),当a=1时,2a=();当a=2时,2a=();当a=5时,2a=();a²读作:()表示(),当a=1时,a²=();当a=2时,a²=();当a=5时,a²=();小组展示说说通过自学,你有哪些收获?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明确学习目标。2.请学生自主探究,做好学情记录。(1)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略写规则。(2)运用字母公式求周长、面积的书写规则。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班内展示自学收获。2、梳理知识的同时,对本课难点做强化。三、我会运用1、基础:练习十二5、6题2、综合:练习十二9题3、拓展:练习十二13题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练习十二5、6、9、13题。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用字母表示数(3)第58页例4课时3备课人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渗透符号化思想。2、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较复杂数量关系的方法,继续强化代入求值的教学。3、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1)a+a=()a×a=()(2)当a=5时,2a=(),a²=()2、小苗体重是36千克,比小红重a千克,小红体重()千克;兰兰有10元钱,买钢笔用去x元,还剩()元。一、激趣导入独立完成后抽答,复习旧知。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认真观察书上第58页例4,收集相关信息,独立完成:(1)3小杯果汁一共()千克;“大杯果汁还剩多少克?”我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当=200时,果汁还剩多少千克?对学交流完成情况;3、群学:式子中的可以表示哪些数?为什么?4、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课件出示例4场景,学生结合情景图完成独学。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逐步认识到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组织学生归纳所学。三、我会运用1、基础:第58页做一做2、综合:练习十三1、2题3、拓展:一个长方形的宽式a米,长是宽的1.5倍。(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它的周长和面积。周长:面积:。(2)如果a=45,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周长:面积: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练习题后在小组内互评互改。2、拓展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而后再交流。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还有什么疑问?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用字母表示数(4)第59页例5课时4备课人学习目标1、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并合理化简,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增强符号化意识,提高概括能力。2、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教学重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将用字母表示的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化简。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李老师有46元钱,买了5支铅笔,铅笔每支a元,李老师还剩多少元钱?(1)列式_________________(2)这里的a可以表示那些数?一、激趣导入独立完成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每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每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了个三角形和个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1)根据题意,摆个三角形用了()根小棒;摆个正方形角形用了()根小棒;摆这些图形一共用的小棒用式子表示为()。把这个式子还可以化简为(),化简时运用的运算定律是()。如果要求“摆了个三角形比X个正方形少用了多少根小棒?”可以这样列式(),式子化简为()。2、对学群学提出疑惑,组内探究。小组展示重点说说什么情况下可以化简?怎样化简?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订正后,准备班内展示。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明确:什么情况下可以化简?怎样化简?想一想:当X=8时,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这时,摆三角形比摆正方形少用了多少根小棒?三、我会运用1、基础:教材第59页做一做2、综合:练习十三6、7、8、9题3、拓展:练习十三10、11题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做一做,回顾新知。2、独立完成练习十三6、7、8、9题。3、练习十三10、11题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方程的意义课时5备课人学习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能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2、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借助实物,课件展示天平图片,认识天平。一、激趣导入什么情况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怎样用算式表示天平的状态呢?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仔细阅读,试着用式子描述天平的状态。(1)天平左边放一只空杯子,右边放2个50克的砝码,正好平衡。用式子表示为()。(2天平左边的空杯子里加入克水,右边放200克砝码,天平向左边倾斜。用式子表示为()。(3)天平左边的空杯子里加入克水,右边放300克砝码,天平向右边倾斜。用式子表示为()。(4)天平左边的空杯子里加入克水,右边放250克砝码,天平正好平衡。用式子表示为()。2、对学4704703、群学(1)把这些式子按左右两边的关系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2)把这些等式再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像这样含有()的等式,称为()。我能试着写出一个方程:3、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2、(1)把这些式子按左右两边的关系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完成情况,关注分类理由的阐述和引导。说说自己写出的方程。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3页“你知道吗?”三、我会运用1、基础:第63页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四1题2、综合:练习十四3题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后小组互评、互改,汇总完成情况,巩固易错点。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等式的性质课时6备课人学习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2、理解等式的性质,指导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难点能通过学习活动准确描述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天平在什么情况下保持平衡?数学上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的状态呢?一、激趣导入回顾旧知,研究和等式有关的知识。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第64页天平左边放一只茶壶,右边放2个同样的茶杯,正好平衡。(1)如果一个茶壶重a克,一只茶杯重b克,用等式表示为()。(2)如果天平两边同时各放上1个同样的茶杯,天平(),用式子表示为()。(3)如果天平两边同时各放上1个同样的茶壶,天平()。用式子表示为()。2、对学(1)观察这组算式,说说你的发现。(2)想一想:如果天平两边同时减少相同的物体,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____________,左右两边仍然__________。3、群学(1)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2)自学数学书第65页,验证发现: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_________,或除以同一个_______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4、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2、小组活动一:组织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探究等式的性质(加减)3、小组活动二:小组合作类推等式的性质2并通过看书自学验证。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梳理知识,点拨提炼。三、我会运用1、基础:练习十四4题2、拓展:练习十四5题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知识,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班内交流。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解方程(一)第67页内容课时7备课人学习目标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能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形如+a=b,-a=b的方程。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体验迁移、分析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教学难点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验算习惯的培养。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的数,等式()。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一、激趣导入回顾旧知后明确,今天我们将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1)认真看图,根据图意列出方程:(2)代表几呢?怎样运用等式的性质确定的值?自学数学书第67页,勾画不明白的地方。你求出的解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检验一下。2、对学你能借助天平解释一下解方程的过程吗?3、群学求()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我能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会正确书写,能认真验算2、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2、指导学生反思验证,梳理知识。三、我会运用1、基础:第67页做一做2、综合:练习十五1题3、拓展:练习十五3题第一行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2、指导学生看图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再独立解方程,验算。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解方程(二)第68页例2课时8备课人学习目标1、能运用等式的性质2解形如a=b,÷a=b的方程。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体验迁移、分析的学习方法。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运用等式的性质2解形如a=b,÷a=b的方程。教学难点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验算习惯的培养。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一、我会准备看图列方程并解答一、激趣导入回顾旧知后明确,今天我们将继续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1)运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3=18(2)检验一下你的解是不是原方程的解?2、对学(1)为什么等式两边要同时除以3,你这样做有什么目的?(2)解这类方程的依据是什么?3、群学独立解方程÷3=18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我能运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会正确书写,能认真验算。2、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情况,明确这样解方程的依据。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组织学生在相互评议,强调解方程之后的验算。2、学生完成知识拓展4、组织展示,集体评议。5、班内交流,明确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最终目的是得到X=?三、我会运用1、基础:第68页做一做第1、2题;2、综合:练习十五第4题;3、拓展:练习十五3题第二行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抽生板演,集体评议。2、在完成后的交流中重点说说列方程的依据。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解方程(三)第68页例3课时9备课人学习目标1、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b,a÷=b的方程。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体验转化、迁移、分析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b,a÷=b的方程。教学难点形如a-=b,a÷=b的方程转化过程的理解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我会准备1、解方程+3.2=4.61.6=6.4÷7=0.3一、激趣导入独立完成后抽生清晰叙述解方程的过程和依据。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2)解方程20-=9(2)请你检验一下。2、对学(1)你遇到了什么困难?(2)能否将20-=9转化成9+=20?你是怎样转化的?群学解方程6.3÷=74、小组展示重点展示转化过程和依据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5、想一想:今天学习的解方程与以往解决的方程比较,有什么不同?在解这样的方程时要注意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尝试第1题,提出疑惑。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新问题到旧知识的转化过程。3、等式性质完成转化解方程时重点明确:(1)第一步为什么要在方程两边加X?(2)第二步和第三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做?(3)第四步方程两边为什么不减X?而是减9?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组织交流,提炼解形如a-X=b,a÷X=b的方程的方法。三、我会运用1、基础:解方程15-=22.1÷=3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2、综合:练习十五7题3、拓展:练习十五14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2、练习十五14题发现简算的思考方法:是将5替换成。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解方程(四)第69页例4课时10备课人学习目标1、学习用整体思想解方程,会解稍复杂的方程。2、经历用整体思想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3、在学习活动中,初步向学生渗透整体思想,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用整体思想解方程教学难点整体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解方程43-=243=36一、激趣导入独立完成后抽生清晰叙述解方程的过程和依据。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看图列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并检验。对学群学和小组的成员分享你的解题方法。在学习中,我发现:解这类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先把a看作(),先求a=?,再求=?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观察图片,理解题意,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班内展示,明确以下问题:(1)解这个方程时,可以先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2)你在解方程时分成几大步?依据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2、引导学生提炼解这类方程的策略。三、我会运用1、基础:第69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的第一排。2、综合:练习十五8题;3、拓展:练习十五11题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基础题后,集体评议。2、练习十五11题重点让学生说说列方程的依据和化简的方法。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解方程(五)第69页例5课时11备课人学习目标1、学习用整体思想和运算定律解方程,掌握解稍复杂的方程的方法。2、经历用整体思想和运算定律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3、在学习活动中,初步向学生渗透整体思想,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用整体思想和运算定律解方程,掌握解稍复杂的方程的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解稍复杂的方程。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解方程5-=244÷3=1.44一、激趣导入独立完成后抽生清晰叙述解方程的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我会学习我会探究独学解方程2(-16)=8(1)方法一:解:2(-16)÷2=8÷2方法二:解:2-32=8运用了()律。请你检验一下。2、对学群学交流两种不同的解法。我发现:解这类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先把含有的式子看作(),先求含有的式子=?,再求=?;还可以通过(),变成旧知识来解决。小组展示展示解答过程,说说这样做的依据和要达到的目的。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尝试“细心探究”第1、2题。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抽生展示,明确以下问题:(1)解这个方程时,可以先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2)你在解方程时分成几大步?依据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2、组织学生反思检验。3、引导学生提炼解这类方程的策略。三、我会运用1、基础:第69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二排。2、综合:练习十五10题;3、拓展:第72页数学游戏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组织数学游戏。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第73页例1例2课时12备课人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熟练解方程的方法。2、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根据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程列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解方程4-6=105=15一、激趣导入利用方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引出课题。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1)自学教材第73、74页,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2)尝试列方程解决以下问题,并检验你的结果小军的体重是35千克,比爸爸轻31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行驶15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对学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找出________,用_____表示;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________,列方程;解方程并________作答。群学小组交流,解决疑惑4、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2、学生独立尝试完成“细心探究”第2题。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明确: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相等的数量关系。2、思考:仔细观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3、引导学生归纳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三、我会运用1、基础:练习十六2、3题。2、综合:练习十六5题。3、拓展:有宿舍若干间,如果每间住4人还空一间,如果每间住3人就有5人没有床位。有多少间宿舍?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互改,汇总完成情况,及时巩固易错点。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的练习课课时13备课人学习目标1、巩固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应用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解方程2+3.8=5.24-39=29一、激趣导入1、组织学生交流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1.一共有908个乒乓球,每12个装一盒,装完后还剩8个。一共装了多少盒?(列方程解决)2.图书馆有一些书,借出329本,还剩188本,图书馆有多少本书?(列方程解决)3.独立完成教材第75—76页练习十六第6—8题。2、对学群学1.讨论:这些题目的等量关系有什么共同点?2.我按照以下步骤列方程解决问题:小组展示汇报解题过程,说说这些题目的共同点。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互改。三、展示质疑,点拨提炼1、回顾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三、我会运用1、基础:练习十六1题。2、综合:练习十六4、9、10题。3、拓展:练习十六11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四、我的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两积之和)第77页例3课时14备课人学习目标1、学习列方程解决稍复杂问题的方法,会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1)列式计算找出题目中相等的数量关系一、激趣导入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重点说说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板书:两积之和=总量)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1)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付13.2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2)妈妈买了苹果和梨各2千克,共付10.4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对学群学第(2)题还可以怎样解答?想一想:第(1)题能像第(2)题那样用这两种方法解答吗?为什么?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师巡视,了解完成情况。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方法,并适时点拨。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小组汇报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清晰叙述第(2)题两种解答方法的依据。2、交流:第(1)题能像第(2)题那样用这两种方法解答吗?为什么?3、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引导小结运用这类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我会运用1、第77页做一做。(用两种方法解答)2、练习十七3题。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后交流解题过程,重点说说等量关系。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两个未知数)第78页例4课时15备课人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能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设什么为,另一个怎样表示?学习准备导学案和课件学生学教师导备注一、我会准备1、学校科技组有女生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人,男女生一共有()人,男生比女生多()人。一、激趣导入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2、揭示课题二、我会学习我会探究1、独学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我能写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对学两个未知数怎么办?设哪一个未知数为?我能独立完成第1题的解答:群学说说设哪一个未知数为?另一个未知数怎样表示?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我发现: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且存在倍数关系时,通常设()为,可使计算更加简便。小组展示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二、明确目标,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质疑:题目中出现两个未知数,怎么办?3、巡视小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题意。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重点说说确定这样设的依据是什么?2、引导小结运用这类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我会运用1、基础:第78页做一做,练习十七7题。2、综合:练习十七6题。3、拓展:练习十七8题。学情记录关注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寻找隐藏条件,再列方程解决问题。3、练习十七8题说说对“相邻自然数”的理解。四、我会反思五、达标检测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课题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第79页例5课时16备课人学习目标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渗透运动和时间变化的辩证关系。2、经历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时间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市物业租赁协议书
- 邻里通路协议书
- 租凭意向协议书
- 资金收储协议书
- 联保贷款协议书
- 林场树木小转让协议书
- 自愿上课协议书
- 夜市车带货转让协议书
- 芒果收购协议书
- 竞争就业协议书
- 夜场水烟合作协议书
-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管道劳务分包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锂电子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书(2篇)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退出联合诊所协议书
- 物业管理服务交接方案
- 港股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绿化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