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标要求: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回顾俄国的发展历程9世纪基辅罗斯建立13世纪中期臣属蒙古16世纪初建立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称帝,沙皇俄国成立1917年2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0月10月革命苏俄建立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斯达领领导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探究问题一:如何认识列宁主义。经济基础政治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个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尖锐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列宁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标志、内容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形成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以“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对比列宁主义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分析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列宁主义的创立有什么意义?马克思主义内容列宁主义肯定了资产阶级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多国胜利论: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对帝国主义的定义对俄国的认识一国胜利论建立政权的方式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继承发展继承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思考: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列宁主义的意义。历史地位理论创新思想武器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二、十月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材料一: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摘自《中外史纲要》下册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推进工业化,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改革很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土地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存在着大量农奴制残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到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三: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摘自高中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经济基础: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政治基础:沙皇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社会矛盾尖锐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组织基础: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思想基础:列宁主义的形成导火索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十月革命的历程和意义。1.革命历程1917年3月,俄历二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1917年7月

七月事变: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和士兵游行示威行动被镇压,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1917年11月

俄历10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占领东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和平方式获得政权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革命性质打击对象革命力量革命结果革命联系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思考十月革命特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参加并起领导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立局面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是俄国社会革命的两个不同阶段,特点:①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的形式;

②革命道路:走以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

③革命阶段: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阶段

④理论角度: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探究问题二:如何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材料一:列宁主义指导下的十月革命决定性地改变了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并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俄国自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其影响下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给20世纪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摘自王斯德主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材料:十月革命有着巨大的国际意义。它在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开拓了一个社会主义基地,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处和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不同制度的国家共处和斗争,也提供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互吸取经验,促进各自的繁荣。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提供了一个榜样,可以不通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①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②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②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加速了革命的发展。(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使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俄国革命)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集中力量于前线,后方薄弱。④资产阶级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遭到人民反抗。(“和平、面包和土地”)⑤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2、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及时通过调整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合作探究】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探究问题三:如何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三、苏联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实践1.阅读教材结合94页学思之窗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农业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商业取消商品自由贸易分配目的直接根本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苏维埃政权,苏俄陷入内战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②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固定粮食税(核心),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租让制恢复自由贸易,引入外国资本取消实物分配,实行按劳分配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实质评价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和发展生产力,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经济:调动人民积极性,恢复了经济,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基础。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进步性: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局限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发生经济政治危机,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问题:结合表格思考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1.重心: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2.由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由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应战时需要的非常措施,但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斯大林模式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大次代表大会召开。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必须使苏联变成在经济上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1)阅读教材概括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取得的成就。表现措施成就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苏联主要经济产值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海报:《胜利完成“五年计划”》农业集体化海报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生产的“T-34”中型坦克斯大林模式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思想体制①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④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治)。①个人崇拜盛行。②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以行政手段管理思想和学术。(2)阅读教材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内容。标志特点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材料三: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材料四: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①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应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来发展经济④要使国民经济(轻、重工业和农业)按比例协调发展。⑤要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成果要惠及人民。教训:经验:①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课堂小结】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罗曼·罗兰(1935年)十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