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_第1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_第2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_第3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_第4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章一、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扫描1、美国(1)全国广播公司(NBC)1926,纽约(2)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27,纽约(3)美国广播公司(ABC),由NBC分化而来,纽约(4)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80,隶属华纳(5)公共电视(6)对外广播“美国之音”(VOA)1940华盛顿2、日本日本广播协会(NHK)1926,由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家电台合并3、英国(1)英国广播公司(BBC)1922(2)商业广播电视管理机构(IBA)1955二、中国的广播事业发展概况1、新中国成立前(1923—1949)哈尔滨无线电台1923——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1928——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2、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1)大陆对内:①1949.12.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②文革期间,有线广播大量发展③80年代以后,出现了新形式:主持人④90年代,“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对外:1978.5,中华人们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成立(2)台湾①1949.11.16,中国广播公司②1976,中央广播电台恢复③1996,飞碟联播网(3)香港①1928.6.30,香港广播电台(RHK)②1949.3.21,丽的呼声③1959.8.26,商业广播电台④1991,新城电台(4)澳门1933.8.26,澳门电台三、什么是文化?公众文化素质与广播电视发展的关系?文化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A、居民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成为广播电视稳定受众的重要原因之一B、受众的文化程度高低和品味影响节目的编排制作C、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广播电视质量的提高四、1、受众的地位及与广播电视发展的关系A、消费者和使用者B、服务对象C、参与者和行为主体之一D、反馈者2、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1)广泛性(2)复杂性(3)自主性(4)隐匿性(5)稳定中的流动性3、受众心理(1)需要和动机(2)受众的心理效应:指受众的一些心理现象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公众心理三原质:暗示、模仿、感染(3)受众的心理倾向A、共性:求新重快、求知重趣、求真重美、求富重乐、求实重尊B、个性:气质、年龄、性别、地域、职业、文化程度五、1、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⑴传播新闻功能⑵舆论监督功能⑶传授知识功能⑷提供服务功能⑸愉悦身心功能2、电视的负面功能(1)成就了“地球村”,但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2)打开了视野,但导致了社会麻醉(3)提供了精神食粮,但混沌了社会风气(4)电视台进入市场,有可能导致文化沉沦第二章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理念有哪些?意识有哪些?1、时效意识⑴定义:新闻时效指事件的新闻性在报道之后持续时间的效率。对事件报道得越早、越快,事件在受众中保持价值的时间越长。时效意识的实现:直播,同时辅之以新闻滚动播出、多视窗的连线报道、字幕新闻等。★2、现场意识⑴定义: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要有“我在场”的观念,要充分展示事件现场的情况,要善于现场发现和捕捉信息。⑵现场意识的意义介入现场的早晚决定了新闻的时效性②记者在现场是媒体权威性的体现③新闻现场是新闻感染力和记者魅力的载体★3、受众意识⑴定义: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采编播各个环节上都要把受众放在重要位置。⑵科学的受众观,对受众的认识分为四个层次:①受众作为社会群体成员,更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②受众作为“市场”无疑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是传媒生存的市场,大众正分化成“小众”。③受众作为权利的主体,不单纯消费,他们还参与公共事务,并拥有传播的权利。④受众的需求是多层次的。⑶受众意识的体现:受众既有获取信息的“第一需要”,还有了解事实与自己利害关系、期待意义解读的“第二需要”,以及对事件做出反应,表达自己看法的“第三”、“第四需要”等等。媒体不仅是简单报道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还需要媒体能提供相关资料、背景,帮助他们分析、解释新闻事态。另外媒体把重点放在引导舆论、社会监督、政治宣传、知识教育等方面,关注民生。★4、策划意识⑴定义:策划人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电视纪实特性,以事实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充分地分析研究,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和效果,制定相关报道策略,规划设计报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以求最佳采访报道效果的运筹与谋划。策划意识的体现①创新报道②整合资源:横向、纵向⑶作用?5、品牌意识⑴定义:品-品质、品格、本质;牌-标牌、标志特定品质和特定规定性的对象。媒体品牌包括:媒体(频道)名称、节目标志、节目风格和特色、节目宗旨、节目包装、节目结构、观众认同等总和。央视新闻频道:根据中央电视台所处的国家大台的背景和条件来设计,受众定位为全国观众,其目标就是做一个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大国形象相对应的国际大台形象。凤凰卫视资讯台:根据其地处香港的多元资本控股的商业化背景,追求立足香港,以沟通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及亚洲乃至世界华人为宗旨的目标,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播给世人。上海东方卫视:立足于上海作为中国乃至东南亚经济、金融、贸易以及国际航运中心,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背景,根据上海打造“软力量”的需要,将频道定位在“中国都市旗帜、国际传媒标准、社会制作窗口、全国城市平台”,内容“新闻见长、影视支撑、娱乐补充、体育特色”,形象“都市特质、媒体主流、大台风范”,风格“现代的、国际的、青春的、海派的”。6、互动意识在广电这些传统的大众传播中,新闻是以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经由媒介传递给受众,信息源(事实)、传播媒介(把关人)、受众(接受者)三者是分离的。各大台台标(略)二、什么事信息,怎样解读信息,为什么要解读信息?1、信息:含有通知、报告、消息、报道、情报、知识、见闻等意思。2、解读信息:“熵定律”的出现。“很奇怪,似乎是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我们就越难做到消息灵通,做出决策成为难事。而且我们的世界也使我们更加糊涂。隐藏在这种状况背后的就是‘熵定律’,即发生信息越多,我们可吸收、保留和利用的信息就越少。”所以现代新闻媒体对信息的任务已不只是快速报道、提供信息,而应是进一步作深入报道,解读信息。三、广电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式什么?1、舆论引导“政治体(国家)的大小,依人声所及范围而定。”所谓舆论导向:指运用舆论影响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意向,从而影响、规范人们的行为。舆论导向的作用: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2、舆论监督指对群众言论、议论的监督和督促。它的主导功能是通过众人议论,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进行批评揭露,实施群众性的监督督促,以提供行为的借鉴与参考。把握大局、头脑清醒、审时度势、积极稳妥、敢于批评、善于批评、避免误差和激化矛盾第三章一、广播音响有什么作用?(1)原汁原味写实(2)特定音响表现时间、空间(3)渲染烘托环境、气氛(4)刻画人物心理活动(5)音响具有蒙太奇功能二、广播电视节目对语言的要求1、口语化:上口响亮,符合一般说话的习惯和听觉的要求。2、形象化3、规范化:(1)读音规范(2)声调规范,注意变调(3)句式规范4、感知性:避免容易混淆的字词,尽量少用简称。5、简洁性:直截了当、开宗明义,不用过长、繁复的句式。6、质朴性:要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有人情味和亲切感,发自内心的深情,而不是“造情”。7、高雅性三、1、电视语言的符号构成系统有哪些?图像符号:人物情感、人物动作、人物场景、屏幕文字声音符号:独白对白、同期声、画外解说、音响现代电视节目的画面是图像符号和声音符号的综合容器2、什么是造型语言?一种非语言符号语言,主要特征是,意义即在于自身,它的传播是多通道的、无序性交叉传播。它由线条、光线、色彩、影调层次、空间关系等因素综合协调组成。(1)形体语言(2)表情语言(3)着饰语言(4)色彩语言(5)空间语言(6)图表语言(7)特技语言3、什么叫抽象性的音响语言?指能在电视新闻中准确传达内容情感的有声人类话语,包括画内语言和画外语言(后期制作的播音语言、解说、独白、旁白等)。第四章一、播音员的工作特性是什么?1、是广播电视传播的最终实现者:要求播音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准确的判断力,剔除文字稿件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不能有细微的偏差。是把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者:既不是照稿子“念字出声”,也不是展示自己嗓音甜美。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听众。3、是联系社会各阶层的桥梁和纽带4、是规范语言的推广者二、我国主持人的类型有哪些?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1、四分法(1)独立型:独立承担采、编、播(2)单一型:话筒前的再创作,编辑为主持人写稿(3)参与型:参与采、编、播(4)主导型:栏目负责人节目类型分类法(1)新闻性节目主持人(2)专题性节目主持人(3)文艺性节目主持人(4)服务性节目主持人(5)少儿节目主持人2、节目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公众舆论表明,美国最知名的人是主持人,最收公众信任的人也是主持人⑴主持人的出现有助于改变传播模式,增强传播效果⑵主持人比播音员更具有亲和力⑶主持人的出现有助于增强节目的整体性三、广播电视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1、新闻敏感2、知识与阅历3、政治素质(1)任何新闻都有其阶级属性,记者选择政治立场不可避免(2)新闻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政治大环境,要使报道深入,记者必须了解政治局势4、社会活动能力5、电视记者所必备的独特素质(1)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A、熟练操作手中设备B、懂得哪些环节容易出技术故障C、懂得简单处理技术故障D、熟知不同情况下所必需的技术保障E、懂得如何发挥手头现有设备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最大作用(2)优良的个人外在素质(3)良好的心理素质(4)强健的体魄(5)与时代同步的现代意识:A、平等意识B、市场意识四、有哪些主要的采访方式,主要适合哪类采访对象?1、开闸放水式:指记者所提的问题往往是关键性的、要害的具有“闸门”般的作用。(1)一泻千里法(2)涓涓细流法针对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例子:国产“运七”客机上蓝天,报道采访一位老人:“您多大年纪了?”“74了。”“是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飞机。”接下来怎么问?“您第一次坐飞机,又这么大年纪,不觉得难受吗?”“今天的飞机很平稳,是吗?”“您心里害怕了吗?”“您认为这飞机性能怎样?”“您觉得坐飞机笔坐汽车舒服吗?”“起飞的时候像坐电梯吗?”2、顺藤摸瓜式:是现场采访的一种提问、追问的方式,记者所提的问题是递进式的,并且呈有一种步步紧逼、层层深入的态势,透过纷乱的枝叶看到事物的本质。起承转合法:“您知道大兴安岭火灾吗?”“知道。”“这件事谁要负主要责任呢?”“领导。”“林业部长被撤职的事知道吗?”“知道。”“该不该撤呢?”“该呀。”“为什么呢?”模式:“你知道某某事吗?”——起“造成这件事的原因清楚吗?”——承“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呢?”——转“为什么呢?”——合3、海阔天空式:记者所提问题是用一种平静、淡泊的口吻,通过聊天、摆龙门阵、侃大山等方式了解、采访一些事情的背景材料。4、画龙点睛式:记者的提问具有明察秋毫、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被采访者杂乱无章的叙述和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语惊四座。5、即兴采访式:记者在被采访者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即兴提问,进行采访。第五章一、广播电视节目的子系统有哪些?1、从节目的起源、发展过程来考察:“种”节目—新闻类和文艺类;“子”节目—教类2、从节目表现形态来考察:一般型、综合型、专题型、对象型3、按节目内容划分:新闻性、文艺性、教育性、公共服务性二、什么叫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是一种与事件发生、发展、结束同步直接播出的新闻传播形式。以现场声音、图像为基础内容,并伴以记者观现场有关情节和背景的口头播报。★三、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区别?系列报道:指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连续报道: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的比较:共同点:都具有新闻性;都是由多个独立报道构成;都是持续多次的连续性报道。不同点:1、题材选择的差异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那些突发性的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可以说是“时事追踪报道”,关键在于时间上的连续。系列报道——多为典型经验报道和反映各方面成就等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就某一新闻主题或某一典型人物,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系统、比较深入的报道。2、报道时效的差异连续报道——注重时新性,即每条新闻都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系列报道——注重时宜性,即新闻是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报道。3、报道序列的差异连续报道——每条新闻都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展开,报道要不断地反映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反响。系列报道——具有很强计划性的报道,相比较而言,在次序排列上,记者、编辑有很大的主动性。各条新闻之间不存在上下连续或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播出次序也可以互相倒换。4、传播功能的差异连续报道——作为事件性报道,不仅要有结局,还要有对灾难发生的思考,总结经验教训。系列报道——题材多是主旋律,是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正面报道,具有极强的宣传价值。四、采访的分类广电新闻采访的分类(1)按结合方式分A、一体化采访:指记者将幕后采访与录音、镜前采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同一时段内既完成幕后采访的任务,又完成录音、镜前采访的任务。B、分期式采访:指将记者前期采访和录音采访、镜前采访分阶段进行。先进行前期采访,在掌握了新闻的基本情况后,再拟定报道计划和录音、拍摄提纲,进行录音、镜前采访。(2)按采访手段分类A、问答式采访B、座谈式采访C、明察式采访D、暗访式采访E、体验式采访五、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任务是什么?编排方式有哪些?任务:广电新闻节目的编排:广电新闻几乎不是单条播出,而是以许多条新闻一起组成一次完整的新闻节目定时播出。因此,这些单条新闻间的组合,就是编辑们的任务了。方式:(1)新闻的组合A、同题集中:把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新闻集中在同一题目下播出B、非同题集中:简讯集纳、关系组合(因果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矛盾关系等)C、配发言论和资料(2)新闻的排列A、精选头条:头条新闻是一次完整的新闻节目的重心,它集中体现了新闻节目的编排思想B、控制节奏和区分层次,峰谷技巧C、编写标题和提要六、文艺节目的特性、编排原则和方法是什么?◆文艺节目的特性1、兼容性艺术品种——音乐、舞蹈、绘画、文学、戏曲、电影、雕刻、建筑等等;文化层次——“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题材——上古神话、当代风云变幻、未来离奇幻想;节目样式——欣赏性、娱乐性、知识教育性、报道评价性、社会服务性2、渗透力3、受众的广泛性4、节目播出的连续性◆编排原则(1)协调一致的原则(2)服务受众的原则(3)繁荣文艺的原则(4)严格把关的原则◆编排方法(1)同一法:找出各个作品的某种共同点,再以这个共同点把作品串联起来,组成一组节目。(2)对比法:把不同风格、不同演绎方法的作品编排在一起,使各自特点更加鲜明。(3)拼盘法:以变化多样、丰富多彩为原则,使组成一组节目的作品,在艺术风格、形式、内容、题材上尽量不重复。七、社教类节目的特性、编排原则和方法是什么?指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广播电视节目。国外又叫“公众利益服务节目”或“公共教育节目”等。社教类节目的特性1、教学对象:专一性、广泛性2、知识传授者:权威性3、传授内容:多样性、专业性、新闻性4、教学方式:系统性、科学性、形象性编辑要点(1)题材内容注重针对性(2)内容要切合实际,适宜普及(3)需生动活泼(4)要让受众易于接受(5)编排要逻辑有序,易于吸收(6)重点适当重复,趋于强化编排方式(1)集中式编排(2)综合式编排(3)主从式编排八、服务性节目的特性、编排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含义:取其狭义,指那些实用性强,能直接帮助受众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一类节目服务性节目子系统构成1、从节目形态分——单项型节目、综合型节目2、从节目内容分——信息型节目、咨询型节目、技能型节目、广告型节目二、服务性节目的服务内容1、政治思想服务2、为受众的生活服务3、促进产、供、销,为生产服务4、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开辟财源三、服务性节目的编制1、编制要求(1)题材要富有时代感(2)注重节目特色(3)发挥声画优势,力求生动活泼2、服务性节目的编排不搞“全面开花”,以“相对集中”为宜;重视“系列服务”,增强服务深度,还要做到:(1)播出时间的固定性(2)稿件搭配的相关性(3)节目串联的体系性(4)服务内容的系列性(5)编排方式的多样性第六章一、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1、含义:指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征:新闻性、重要性、专题性3、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类型早期只有新闻片与专题片两个概念,现在有了新的内容:典型报道的要求A、注意克服模式化,重视个性化B、注意思想引路,而不是经验引路C、拓宽报道题材事件的现场报道:指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或有重大意义的某项行动等的报道,除现场直播以外,还以连续报道方式向观众作最新动态的报道。有以下几个特点:(1)现场纪实:采用现场报道、追踪拍摄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场,使观众有现场参与感。(2)构思完整精当(3)细节、情节处理得当3、重大事件的综述回顾与前一类报道的共同之处:都是对重大新闻的详尽报道。不同之处:前者是在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作同步的详尽报道,事件过程的时空相对集中;而综述回顾报道,时空则相对延伸与扩展。这类回顾报道又分两类:一是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的汇总。一是在重大事件结束后,把事件发生过程中每天的最新报道汇总编制。★4、思辨性报道是新闻专题节目作为深度报道的重要类型。这一类型节目的发展,是现代新闻观念在专题中的体现,与典型报道一人一事不同,它是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辨。(1)类型A、分析类报道:不仅要说明发生什么事,更重要的是阐述“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B、解释性报道:一种提供背景的分析式报道,目的是通过记者的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告诉读者新闻事件的起因、意义和影响,以及可能向哪个方向发展。C、调查性报道(2)思辨性报道的特点A、重在新的观念B、用事实说话C、符合思维规律D、调查研究的成果4、、电视新闻专题报道规律与走向:题材结构故事化、叙事方法情感化、人物展示个性化二、调查性报道1、定义:以揭露或揭丑为核心,以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政府官员的错误行为、内幕新闻以及被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为主要目标;它是新闻媒体独立的、精密的、深入的采访活动;它比较费时,篇幅也比较长,经常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2、调查报道的功能(1)能够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2)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有力保证(3)是栏目核心竞争力所在3、调查性报道的选题原则重大性(1)灾难性报道(2)对社会具有极大危害,与人们的正常生活格格不入的事物(3)政府部门或官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4)企业和政府关系以及投资环境公共性(1)农民问题(2)城市人群生存状况(3)能够引起人们情感诉求的题材独家性“真相就是正在抑制或被遮蔽的事实。有的真相被权力遮蔽,有的被利益遮蔽,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有的被狭窄的生活圈和知识技术遮蔽,有真相被遮蔽的地方就应该有《新闻调查》。故事性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4、调查性报道的叙事方法明晰的叙事主线:电视传播的弱点就是其线性传播方式,稍纵即逝,人们得依顺序收看。(1)以事件的发展过程为叙事主线(2)根据记者的调查进程确立叙事主线(3)根据记者对事件的理性分析确立主线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样的真相被企图掩盖-证据是什么-谁对这件事负责-是什么促使他们做这件事合理的结构布局吸引人的悬念设置:悬念设置的出发点是把握好观众的心理,不停地代表观众突出问题,不断地寻找答案使调查层层展现于观众面前。核心的调查取证(1)独立调查必须是记者原创调查结果,记者调查路径围绕悬念展开,每一次调查行为都是通过悬念的提出、悬念的求证、悬念的解决来完成。(2)质疑思辨:把质疑作为调查的切入点,不断地刺激被采访者,有意制造一点冲突,不断刺激观众把节目看下去,质疑之后的事实才是最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的。(3)收集证据三、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一、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分类★电视访谈节目是人物专访和谈话节目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以采访记者(主持人)与采访对象(嘉宾)面对面谈话的形式,就采访对象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或者某一新闻事件、某个热点话题进行深层次对话交流。电视访谈节目凭借电视传播的优势,实现了对访谈双方人际交流过程的完整记录和真实还原。通过双方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给观众以思想启迪、人生感悟。1、人物专访基本采用一对一形式,不设现场观众,采访空间较为封闭和私密,采访环境相对沉静柔和,为采访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倾心交谈制造出一种适宜的氛围。2、谈话节目采访对象往往不止一个,谈话内容多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或是新闻事件,或是社会现象,采访对象是作为思想、观点的提供者而出现的。这类节目又可分为设置现场观众和不设置现场观众两种。还有一种电视访谈节目样式,虽然采访对象只有一个,但采取现场观众与嘉宾互动方式,话场比较大、话点较为分散,在交流方式上有别于一对一人物专访,所以也将其归入电视谈话节目。★二、新闻人物专访采访者通过与新闻事件中的核心人物、新闻漩涡中的焦点人物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将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融为一体,以人物为视角来解读新闻,为观众提供一个与新闻当事人、知情者进行零距离对话的渠道。2003年1月开播的《面对面》,坚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和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明确提出要“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发挥人际传播的优势,在探寻中交流(1)访谈对象的选择首先要有新闻性,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其次要有纵深度;再次要有思想性,能够通过访谈深入到事物本质。(2)观众视角的探寻把记者从媒体代言人还原成自我,并成为观众代言人。(3)张扬个性的交流探寻中糅进质疑,用质疑来张扬个性,在个性化交流中完成对新闻的解读。2、促动平等真诚的对话,在交流中求证平等真诚的对话是对传播能力的内在界定,即真正实现人际化的沟通交流。(1)采访者有效而得体的控制能力(2)采访者成熟而灵活的调适能力(3)以深层质疑为手段,在求证中解读三、其他人物专访1、知名人物专访(1)以新闻事件为契机,及时播出相关的人物专访(2)围绕当前社会热点,适时推出相关的人物专访(3)借助重要纪念日,适时推出相关的人物专访2、故事人物专访选取具有丰富或特殊人生经历的人物,通过平等对话,深层交流触动采访对象内心深处尘封的往事,不为人知的故事。四、电视谈话节目★1、电视谈话节目与人物专访的比较(1)传播取向不同谈话节目传播取向是话题,不追求时效性,追求平民化人物专访传播取向是人物,要选取有新闻性、有故事性、有独特个性的人物(2)传播氛围不同谈话节目的传播氛围力求开放,场上气氛越活跃越兴奋越好,主持人会调动场上观众的说话热情,或鼓励观众通过网络向嘉宾提问人物专访则着力营造一个封闭的空间,暗示对方“这里没人会打扰我们,你想说什么都可以”(3)主持人作用不同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个穿针引线者、话场控制者、气氛调节者人物专访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个调查者、一个挖掘者、一个印证者2、谈话节目的运作要求(1)话题具有新闻性、针对性和社会普遍意义,应是群众关注的、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或是初露端倪、存在一些争议性的问题。(2)参与者应是具有权威的专家、学者,或具有代表性的当事人、亲历者,要善于表达、有独到的见解。也可以向观众征集嘉宾。(3)主持人应是驾驭谈话节目走向和掌握现场氛围的核心,要求主持人对话题有较强的组织理解水平和机敏的现场气氛的调节能力。A、对话题的导向要有清晰、明确的认识B、在谈话现场必须头脑清晰、反映灵敏C、主持风格要求语言朴实无华。态度平等谦和,话语不多,作用在于掌握火候,恰到好处地调动情绪、组织谈话、进行点评、转换话题等。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涵义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或态度。是电视台成熟与否的标志。特点: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指导性2、作用:(1)是加强电视新闻舆论导向的需要(2)是加强电视新闻政治性、群众性的需要(3)是提高电视媒介地位的需要(4)是中国电视走向世界的需要★3、评论性节目的传播策略(1)深度报道与评论的结合用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叙述说理方式来报道新闻,即是深度报道。评论要能承载具有深度的思想内容及理性的思考(2)主体认识与客体事实的结合立论是评论的核心。立论的准确与否,体现了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