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衢州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衢州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衢州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衢州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衢州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衢州市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943年的《开罗宜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主题是()A.实现民族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C.中美关系友好D.是中国的领土2.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苏联率先举起改革大旗,力图改变这种“僵化”体制的领导人是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3.()年美英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了代号为“霸王计划”的行动,这一行动()A.1942加快了英国战场的胜利进程B.1945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1944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D.1944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4.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5.近现代中国,在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这一目标的激励下,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下面选项中全部属于科学家的一组是①李四光②鲁迅③聂耳④徐悲鸿⑤钱学森⑥袁隆平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①⑤⑥6.下列图片所反映的移动支付方式的风靡主要得益于A.航天技术的进步B.生物技术的突破C.信息技术的发展D.新材料技术的应用7.“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A.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B.高新技术实现的C.通讯技术实现的 D.学校教育实现的8.下图是“中美建交纪念磁盘”。磁盘正面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是()A.尼克松访华时间B.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C.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D.该磁盘的制作时间9.古埃及人依靠一些代表动物、事物、地方和人的复杂符号来表情达意,记录活动。据此可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是A.楔形文字 B.梵文 C.象形文字 D.字母文字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主张向西方学习C.戊戌变法失败了,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变法11.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B.董仲舒C.卫青D.张骞12.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A.伏尔泰B.贝多芬C.莎士比亚D.凡˙高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十九世纪中后期,亚洲有两个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改革。最先改革的是一个东方岛国,后来改革的是一个天朝大国。两国改革都颁布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系列措施,轰动一时,影响巨大。结果是东方岛国改革成功,天朝大国改革失败.请回答:东方岛国和天朝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列出两国的改革名称。在东方岛国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有哪两项内容最能体现其改革性质和富有远见性?天朝大国改革虽然失败,但其历史作用仍值得肯定。它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14.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凝聚各种力量开展不屈斗争,彰显出崇高的精神品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哪些特点?请举出一例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阐述“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2018年3月在会晤金正恩时指出,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精心培育的,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下图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什么战争的前线?这场战争体现了中华儿女什么样可贵的精神品质?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名称。二战之后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叫什么?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举出当今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两个国际或区域性组织。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依据材料“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结合课本所学,1860年美国南北双方分裂,要维护美国联邦统一;1943年《开罗宣言》中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维护了中国领土的统一;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维护了中国的统一。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这种“僵化”体制是指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初期和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后来日益僵化。苏联率先举起改革大旗,力图改变这种“僵化”体制的领导人是赫鲁晓夫。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去世后,针对斯大林模式这一“僵化”体制的弊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先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虽没有彻底改变该模式,但是开苏联改革之先河,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列宁、B项斯大林都是在赫鲁晓夫改革之前,不符合题意。D项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在赫鲁晓夫改革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3、C【解析】

依据题干“美英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了代号为“霸王计划”的行动”,可知这一行动是指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在法国,与英国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而且是在1942-1943年间,故B不符合题意。1944年,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故C符合题意。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是在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士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所以唐朝时期“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A项是继承制度;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C项三省六部制是古代的中央官制。故选D。5、D【解析】依据题干“科学家的一组”,结合课本所学,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和邓稼先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袁隆平是水稻专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①⑤⑥正确,D项符合题意;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石。②错误,AC两项不合题意;聂耳是人民音乐家,徐悲鸿是美术大师。③④错误,B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移动支付方式的风靡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到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购物移动支付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7、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可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信息、传递邮件、通知,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上课……,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我们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故答案是A。8、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C。9、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故C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故A不符合题意。梵文与古代埃及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字母文字与古代埃及文字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此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是以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实现自强、求富的运动。因此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因此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1898年9月,慈禧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但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不是没有积极影响。因此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因此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11、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丝绸之路开辟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这里的他指的是张骞。A项张骞出使西域是在汉武帝时期;B项董仲舒为汉武帝提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C项卫青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对打破匈奴做出巨大贡献。D项符合题意,故选D。1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双耳失聪使他异常痛苦,但他勇于向命运挑战,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不朽乐章,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代表;选项C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家;选项D凡˙高是画家;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日本、中国;明治维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2)向西方学习,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岛国指的是日本,清朝自称天朝大国,所以天朝大国指的是中国;1868年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进行了一场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1898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能体现这次改革性质的措施是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教育是国之根本,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是明治维新最富有远见性的措施。(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的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14、(1)严惩叛乱;通过册封、设置机构加强管理。(2)从1931年开始,东北民族和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多种形式的抗日队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3)抗美援朝;英勇不屈,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惩叛乱,册封达赖、班禅管理西藏,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事务,故特点是严惩叛乱;通过册封、设置机构加强管理。(2)根据题干“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年就开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东北民族和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多种形式的抗日队伍,局部抗战开始;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压迫和奴役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所以“中华民族解放”即取得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3)根据“中朝传统友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描述的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前线,这场战争体现了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中华儿女英勇不屈,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15、(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2)冷战略(3)联合国、欧洲联盟(欧盟)、世界贸易组织(WTO)等。(答出以上两个要点即可给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4)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问竞争、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答出以上要点之二即可,其他观点符合题意也可给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全球性战争名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战之后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叫冷战;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