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PAGES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目录TOC\o"1-2"\h\u18849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119291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5311(一)研究背景 121885(二)研究意义 29095二、文献综述 35021(一)国外文献综述 329295(二)国内文献综述 420394三、理论分析 530228(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51777(二)影响路径分析 719646四、实证分析 717436(一)数据处理与变量分析 711748(二)实证模型的运算与检验 1016983(三)实证分析小结 112890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127255(一)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1230740(二)丰富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 12581(三)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 1227976(四)加大人才培养与宣传力度 1326478参考文献 14内容提要:我国向来非常重视农业,农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较多风险因素存在,农业保险这一避险手段在帮助农民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方面愈来愈重要。近十多年来,中央财政越发重视农业保险发展,除每年颁布各类指导性政策文件外,为切实使农户减轻负担,还不断在农险保费上供给强有力的补贴。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探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使农业保险在未来能够有所提升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收入黑龙江省影响机制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国民经济中,农业的发展有着建设性作用。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有效降低农业风险、平滑农民收入的工具,在农业生产中不容忽视。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2003年,我国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1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2004年10月,我国在黑龙江、浙江、吉林、上海、新疆等9个省、市、自治区启动农业保险试点,并于2007年在吉林等六个省份开展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到2012年,保费补贴政策已经覆盖至全国范围;2013年3月1日,《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逐步规范政策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在积极的宏观政策影响下,我国农业保险向着稳定健康发展。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72.5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1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政策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黑龙江省在中国是数一数二的农业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着不可小觑的重任。2020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7541万吨,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数据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年12月10日讯。2008年起,黑龙江省加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农业保险政策性中央财政补贴的品种由6个增长到10个,参保农户从108.28万户次增长到217.89万户次数据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年12月10日讯来自中国金融新闻网2020年1月15日讯(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三农”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较为复杂的,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本文结合这些研究,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角度切入,以黑龙江省这一典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为例,完善相关制度供给理论。2.实践意义基于现实角度,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较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严重降低农产品质量,不利于保持农民收入水平稳定。农业保险虽然在特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自身承担的生产风险,稳定了农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但在实际中,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黑龙江省的农业保险现阶段发展情况相较其他地区仍很不平衡,保障水平低、产品种类较为单调、监管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仍亟待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检验结果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综述外国学者对于农业保险的研究开始较早,主要集中在农民农业保险投保决策的影响因素方面。Kramer(1983)对1938-1982年美国的农业保险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发现在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后,农业保险的投保量大幅增加。SerraandGoodwin(2003)使用20世纪90年代农场层面的数据对一群堪萨斯农民的农业保险购买决策进行了分析。他们的看法是,若农户的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时,随着农户财富的增多,农民对风险的讨厌度会减弱,因此他们对保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FeiLiu,CharlesP.Corcoran,JianpingTaoandJingCheng(2016)通过对中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GMM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明确了影响农民消费农业保险因素的大致方向。他们的看法是,稳定农民经营收入、提高财政转移收入、增加农民的财产收入可以有效的促进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CésarSalazar,MarcelaJaimeandCristiánPinto(2019)使用智利全国的农业数据估计了一个二元概率模型,探讨了生产投入技术的采用与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参与保险计划与生产技术的投入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风险较高的农场更愿意投保农业保险,智利农业保险存在逆选择问题。RajeshTiwari,KhemChandandBimalAnjum(2020)对2016年印度推出的PMFMY农作物保险计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农作物保险计划国家支持不足、补贴模式有待改进,建议采用技术支持的需求驱动方法。关于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GlauberJ.W.,CollinsK.J.andBarryP.J.(2002)认为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是为了促进农户投保,为农户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保障。但随着补贴的增加和免赔额的降低,农民会作出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决策,进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这种情况下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没有产生正向影响。F.G.Santeramo,B.K.GoodwinandF.Adinolfi(2016)以意大利为研究对象,使用概率模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说明了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农民带来经营收入的增加。(二)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也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多方面建议。刑郦、黄昆(2007)利用1978年-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历史模拟法,对6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和补贴方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邢鹂、黄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的模拟分析邢鹂、黄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的模拟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3期,第4-9页。陈晓安(2013)采用除西藏以外的其他30个省份2007年-2010年中央财政给予保费补贴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与农民收入的面板数据对农业保险发展与农户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虽然经过实证研究,意外的发现农业保险在促进农民整体人均纯收入的作用是负向的,但其对于促进农户人均经营性收入与人均工资性纯收入提升的作用是正向的,说明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经营风险上还是有所帮助。汪颖(2015)的研究内容为我国31个省份2004年-2012年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关系,通过VAR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实际中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存在滞后效应。张玥(2020)通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关关系。研究认为过去的商业化农业保险不能有效实现农民增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增加发挥关键性作用。至于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性研究,张小东、孙蓉(2015)基于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思想,对2007年-2012年全国31个省份分为六个区域进行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差异性分析。分析发现除北京地区因特殊因素影响外,其余省份的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较早获得中央财政补贴的省份,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更大。李阳、吴平(2020)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全国有农村人口的24个省、市和自治区,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保险的扶贫效率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模式下东部地区扶贫效率较高。邓美君、张祖荣(2020)运用超效率(SE-DEA)模型,分别从省际、四大板块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角度对我国2008年-2017年农业保险支农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整体上我国农业保险支农效率较低,较为显著的事区域上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省际农业保险支农效率差异最显著,中部地区、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这三部分区域内省际差异逐渐存在着扩大的趋势。三、理论分析农民的收入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类方式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分类方式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一)福利经济学理论图1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示意图。如图所示,横坐标Q指代的是农产品数量,纵坐标P指代农产品价格;直线P0D是农产品需求曲线,S1、S2、S3分别是农户没有购买保险时、购买商业性农业保险时以及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时的供给曲线。首先,当农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时,农产品供给曲线是图中的S1线,因为没有购买保险,农户们需要承担农业生产中的所有风险,所以农产品价格中包括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成本,农产品价格较高。此时,消费者剩余为P0AP1,生产者剩余为P1AO,社会总福利(即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之和)为P0AO。第二种情况,当农户购买商业性农业保险时。商业性农业保险可以帮助农户有效分散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增加农产品产量,所以此时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到S2,产量增加,价格下降。此时消费者剩余为P0BP2,生产者剩余为P2BO,社会总福利为P0BO,比农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时增加了AOB。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福利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生产者(即农户们)福利上的增加并不明显,因为商业性农业保险需要农户们自行承担全额保费,所以农户们的购买意愿可能不高。第三种情况,当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时。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保障功能上与商业性农业保险相似,不同的是政府会在保费方面向农户提供一定的补贴。因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很好的控制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又用补贴的方式减轻了农户们的保费负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的价格较上述第二种情况更低,产量上升。此时,消费者剩余为P0CP3,生产者剩余为P3CO,社会总福利为P0CO,比农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时增加了AOC,比农户购买商业性农业保险时增加BOC。可以看到,此时社会福利的增长还是主要归结于消费者福利的增加,但是相比不购买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很好的帮助农户进行风险管理,而且成本较低,所以农户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愿更强。图1政策性农业保险福利经济学分析示意图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增加社会总福利,对于农户控制农业生产风险来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政策。(二)影响路径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正负两方面的路径。负效应方面,首先,因为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会在保费上给予补贴。在我国,尤其是粮食性作物,农户只需负担很小一部分的保费就可以获得很完善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所以农户可能会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疏于防范,一定程度上会使得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其次,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促进农产品产出。在市场机制下,产量增加会使价格降低,可能反而会减少农户的收入;再次,农业保险对稳定农民收入的影响是作用在农业灾害发生这一前提下的,如果在投保期间并未发生灾害,购买农业保险的费用就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这种情况下农业保险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正效应方面,首先,农业保险能够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一旦灾害发生,农业保险可以对农户进行更好的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所承担的保费成本远小于农业保险灾后带来的补偿收益。政策性农业保险更是因为其具有财政补贴性质,在保费价格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低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农户的购买需求。同时,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因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越发多样也越发优质,农业保险可以帮助农户以农产品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生产多样化的农产品,有助于分散生产风险,增加农户收入水平。而且,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农户进行生产融资时也是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农业保险可以与其他金融工具如信贷和期货等相结合,这使农民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融资渠道变得多样化,间接的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四、实证分析(一)数据处理与变量分析1.数据选择与来源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选取了黑龙江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premium)、农业保险赔款支出(payment)、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income)和农作物受灾面积(disaster)这四个指标,从而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分析与检验。首先,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这两个指标可以表现出农业保险在黑龙江省的需求和实际应用情况,自2008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近十年以来,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不断增加,可以很好的体现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实际发展情况。其次,因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四个部分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样本数据的时间范围是2001-2018年。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数据均选取自历年《中国保险年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受灾面积的数据由于历年年鉴排版内容不一,来源较为复杂。其中,2001-2011年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7年数据摘自《中国农业年鉴》,2018年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的具体描述如下表所示:表1变量描述与来源变量变量描述单位数据来源income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元/人《中国统计年鉴》premium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百万《中国保险年鉴》payment农业保险赔款支出百万《中国保险年鉴》disaster农作物受灾面积千公顷《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数据处理黑龙江省于2008年开始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因为本文主要探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所以将会分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前的2001-2007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后的2008-2018年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对比分析。在建立实证模型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所以本文对以上变量取其对数,来尽量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方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2001-2007年与2018-2018年这两个时间段的数据描述性统计如下表所示:表22001-2007年的数据描述性统计表VariableObsMeanStd.DevMinMaxlnincome77.70150.17127.49707.9547lnpremium73.58531.84881.89615.8096lnpayment63.05071.69941.27265.2628lndisaster78.32720.40137.65068.8037表32008-2018年的数据描述性统计表VariableObsMeanStd.DevMinMaxlnincome118.57940.30308.05958.8613lnpremium117.82680.58947.16089.1976lnpayment117.29110.60156.18428.0853lndisaster117.70770.64716.69708.90843.模型构建与检验本文建立的研究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模型如下:(1)在上述公式中,被解释变量是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lnincome)这一指标,解释变量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lnpremium),控制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付金额(lnpayment)和农作物受灾面积(disaster)。t表示年份,取值为2001-2018。(二)实证模型的运算与检验运用计量软件STATA15,将黑龙江省的相关数据按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前(2001-2007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后(2008-2018年)分为两组,按上述公式对变量进行回归。1.2001-2007年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模型检验表42001-2007年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回归模型SourceSSdfMSNumberofobs=6Model.087426773.029142257F(3,2)=4.28Residual.0136148212.006807411Prob>F=0.1951Total.1010415915.020208318R-squared=0.8653AdjR-squared=0.6631RootMSE=.08251lnincomeCoef.Std.Err.tP>|t|[95%Conf.Interval]lnpremium-.2074223.1426487-1.450.283-.8211899..4063454lnpayment.259205.13544331.910.196-.3235605.8419705lndisaster-.1224814.1495604-0.820.499-.7659879..5210252_cons8.5455241.3153366.500.0232.8860914.20496回归结果如上表所示,Prob>F=0.1951,由于0.1951>0.05,因此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2001-2007年的模型回归结果是不显著的。这说明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这一自变量对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不具有解释力。2.2008-2018年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模型检验表52008-2018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回归模型SourceSSdfMSNumberofobs=11Model.7162814293.238760476F(3,2)=8.29Residual.2015224747.028788925Prob>F=0.0105Total.91780390210.09178039R-squared=0.7804AdjR-squared=0.6863RootMSE=.16967lnincomeCoef.Std.Err.tP>|t|[95%Conf.Interval]lnpremium.2768392.12985522.130.070-.0302196.583898lnpayment.1925752.12950761.490.181-.1136615.4988119lndisaster-.2214952.0855793-2.590.036-.423858-.0191324_cons6.715787.89518517.500.0004.5990118.832563回归结果中F=8.29,Prob>F=0.0105,因为0.0105<0.05,因此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我们认为模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解释力。具体来看,lnpremium的P值为0.070,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具有显著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0%,将会引起农民收入增加2.77%;lnpayment的P值为0.181,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灾后赔付金额对于农民收入没有显著性影响;lndisaster的P值为0.036,0.036<0.05,因此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农作物受灾面积对于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影响,农作物受灾面积每增加10%会引起农民收入减少2.21%。(三)实证分析小结通过对比黑龙江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前后,即2001-2007年与2008-2018年这两个时间段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前,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变动不具有解释力。但是,自2008年黑龙江省加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以来,省内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财政扶持下发展迅猛,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这一点通过实证模型检验后也可以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十分有效的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五、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以上实证检验结果可知,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强有力的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分散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仍存在一些需要留意的问题,因此笔者对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提出以下建议。(一)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与其他类型的财产保险不同的是,农业保险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尤其是当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农业发展会受到巨大打击,农民也会面临巨额损失。因此,农业保险需要进一步拓宽其风险分散的渠道。汲取发达国家过往的成功经验来看,笔者考虑到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机制。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再保险这一工具,在直接保险的基础上有效分散风险;其次,黑龙江省政府应加大出资力度,建全农业大灾风险基金,或是寻找其他途径,如争取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为大灾发生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付进行融资。除了要多渠道分散大灾风险,笔者认为还应该重视农作物价格的稳定。即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补偿受灾导致的农户减产带来的损失,但是有时因农作物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还是要由农民自行承担。所以政府应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价格因素,避免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二)丰富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从黑龙江省十多年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看,怎样紧跟现代化农业发展脚步、满足农民投保时的个性化需求是现阶段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议题。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在种类上一般较为单一,保障额度有时也并不能满足农户需求。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创新,具体来说,可以对不同的农作物实施差异化的补贴,一方面可以更加精准的按保险标的进行精算定价,另一方面,细化不同农作物的保险补贴也可以间接对农户的种植产生引导,从整体上可以优化本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黑龙江省也可以借鉴他省以及国外先进经验,引入如气象指数、价格指数等指数类创新型险种。先在特定地区进行试点,再推广至全省范围实施。(三)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仓”。因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中央财政对地方农业的补贴,这种模式与普通商业保险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实施过程涉及到多个部门,所以严格监管尤为重要。只有全方位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才能让政策在落在实处,真正惠民。笔者认为,首先,在监管机构方面,黑龙江省应逐步建立由地方财政部门、农业部门和保险监督部门合作监管的模式。一方面,各部门合作可以统一监管标准,简化运行手续;另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可以更明确的划分各主体责任,减少事故发生时互相推诿责任等情况的发生。其次,在现阶段,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还并没有完全走向法律化。尽管我国于2013年颁布的《农业保险条例》已经对农业保险的实施作出了部分规定,但在具体实施时仍存在权责不明确的争议。因此,我国应该尽快推动农业保险相关法律的出台,更好的规范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主体的行为,明确权利与义务,让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有法可依,向好前进。当然,在健全法律规范这一建议方面,笔者认为,黑龙江省应根据自身经济、农业和保险发展水平与特点,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定有省级特色的、具体有针对性的地方条例,制定本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目标与实施方案。(四)加大人才培养与宣传力度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发展任何产业都需要足够的人才作为支撑,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近年来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屡创新低,又因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每年有大量人才外流至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所以,笔者建议黑龙江省应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比如政府可以定向培养,对省内学习农业与保险等专业的学生进行特定的学业补贴与就业支持,让更多人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因为黑龙江省保险业发展整体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如虚假宣传、保险人资质较差等问题,使得人们对保险整体上的认知存在偏差与误解。而且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更容易受到舆论的误导,对农业保险产生质疑。因此,笔者建议黑龙江省政府利用好官方宣传渠道,不仅要在电视、广播、报纸等途径进行宣传,还应该在农村集中宣传讲解,让农户了解并信任政策性农业保险。参考文献[1]陈晓安:《财政补贴后的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的效果》,《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第75-81页。[2]邓美君、张祖荣:《我国农业保险支农效率的区域差异——测度与分解》,《华东经济管理》2020年第4期,第92-99页。[3]高杰:《农业保险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政策涵义》,《财政研究》2008年第6期,第48-51页。[4]侯代男:《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东北农业大学,F842.66,2018.[5]侯代男、周慧秋、陈淑玲:《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黑龙江省面板数据》,《新疆农垦经济》2017年第6期,第16-21页。[6]李静:《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F323.8,2018。[7]李阳、吴平:《农村信贷、农业保险扶贫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20年第3期,第20-28页。[8]汪颖:《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F323.8,2015。[9]邢鹂、黄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的模拟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3期,第4-9页。[10]张小东、孙蓉:《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面板数据聚类分析》,《保险研究》2015年第6期,第62-71页。[11]张玥:《我国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吉林大学,F812.8,2020。[12]CésarSalazar,MarcelaJaimeandCristiánPinto,2019.Interactionbetweencropinsuranceandtechnolo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宣传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百货店门面租赁合同范本:绿色租赁模式创新2篇
- 二零二五年教室租赁及教育信息化设施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贷款还款计划合同模板3篇
- 2025-2030年(全新版)中国乙二醇单丁醚(化白水)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集成吊顶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雾涂料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镀锌层钝化剂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醋酸乙烯产业十三五规划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螺杆泵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武汉科技大学
- 2024年预制混凝土制品购销协议3篇
- 2024-2030年中国高端私人会所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经营管理分析报告
- GA/T 1003-2024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规范
- 《消防设备操作使用》培训
- 新交际英语(2024)一年级上册Unit 1~6全册教案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孵化合同
- 2024年电动汽车充电消费者研究报告-2024-11-新能源
- 湖北省黄冈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