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先秦至秦汉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命题点1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202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解析:选B。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说明州的权力有所扩大。根据材料“‘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后期“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权力也随之大增,这容易导致地方豪强割据,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故B项正确。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形成的自下而上举荐人才的制度,排除A项;东汉时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的逐渐形成容易导致地方出现豪强势力,“抑制”表述错误,排除C项;东汉时期,州刺史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不再是中央派往地方的监察官,这并未强化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命题点2东汉末年曹操复古改制的特点(2023·高考江苏卷)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体现了曹操受汉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对比,排除A项;曹操并不代表东汉政权,排除C项;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排除D项。命题点3秦朝的文书制度(2024·深圳高三调研)文献与出土资料均反映秦朝文书来往十分繁密。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材料能够说明()A.“书同文”取得了显著效益B.全国信息交流主要依靠文书传递C.“车同轨”发挥出巨大作用D.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的价值解析:选D。秦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上传下达,建立了“文书制度”,所以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故选D项。“书同文”是指统一文字,不同于“文书制度”,排除A项;“主要依靠文书传递”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文书制度,与“车同轨”无关,排除C项。命题点4秦朝法律与社会治理(2024·大湾区一模)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A.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B.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C.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D.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和严厉,律法中融入孝,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而巩固统治,反映出秦代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故选A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统一后实行的选官制度,材料依然强调秦律,说明这一政策并未改变,排除B项;汉朝开始采用外儒内法的统治策略,排除C项;“维护纲常伦纪”是儒家思想,秦朝治国以法家思想为核心,排除D项。命题点5汉代的选官制度(2024·广东四校高三联考)汉代太学创立之初即“设科射策”,对学生每年考试一次,考试合格的按成绩的高低除授不同的官职。“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据此可知,西汉太学()A.生员出仕需经过严格的考试B.是西汉官员选拔的唯一来源C.以分科目为主要考试形式D.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解析:选A。据材料“考试合格的按成绩的高低除授不同的官职”“其不事学……辄罢之”可知,汉代每年都要考试太学生的学问和才能,并按考试成绩的高低授予相应官职或除名,说明西汉太学生员出仕需经过严格的考试,故选A项。“唯一”说法错误,西汉官员选拔的方式还有察举制、征辟制等,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分科目进行考试,排除C项;南宋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命题点6东汉的地方治理(2024·东莞高三月考)东汉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规定: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士又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的婚姻之家也是如此。其做法在客观上()A.遏制了豪强的发展B.促进了文化的融合C.限制了官员的特权D.保障了吏治的清明解析:选A。据题意可知,东汉统治者采取的“三互法”避免了地方官员之间的相互串联和勾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方势力的坐大,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福州市土地房屋开发总公司聘用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度海洋经济银行过桥垫资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地基基础土石方居间代理合同范文
- 书店书架定制协议
-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国际贸易采购居间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企业间技术专利赠与授权合同
- ppp 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及食材供应服务合同
- 高等教育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质小区沥青路面翻新施工与道路绿化合同2篇
- 2024年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库含答案(综合题)
-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基础知识综合
- 2025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 爆破工试题及答案
- 电路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江西职业技术大学
- 盲源信号分离算法研究及应用
- (2024)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2024三农新政策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