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必修5)全册导学案_第1页
高二数学(必修5)全册导学案_第2页
高二数学(必修5)全册导学案_第3页
高二数学(必修5)全册导学案_第4页
高二数学(必修5)全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五目录: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L2应用举例

第一章解三角形

1.3实习作业

解三角形实际应用举例习题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等差数列

第二章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F项和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

第三章不等式线性

3.4基本不等式:—

2

不等式练习题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1正弦定理

班级j组名J姓名J设计人:连秀叨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特殊三角形边角间的数量关系的探究发现正弦定理,初步学

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发现数学规律。(难点)

2.掌握正弦定理,并能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解三角形的基本问题。(重

点)

【研讨互动问题生成】

1.正弦定理的概念;

2.什么是解三角形;

3.正弦定理适用于哪两种情况;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1.在△ABC中,已知。=3,c=3百,ZB=30°,解此三角形。

2.在△ABC中,已知NA=45。4=30。,C=10,解此三角形。

3.在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为锐

_Vs,Vio

,sinAx---.sinB-----

510

(1)求A+B的值:

(2)若a-b=V2-1,求a,b,c得值

【点睛师例巩固提高】

1.在AABC中,已知sir?A+sin28=sin2。,求证:AABC为直角三角形

2.已知△43C中,44=60。,NB=45°,且三角形一边的长为他,解

此三角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1.正弦定理反映了三角形中各边和它的对角正弦值的比例关系,

表示形式为_—=,_===2R,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

sinAsinBsinC

径。

2.正弦定理的应用

(1)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与一边,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

以计算出另外一个角,并由三角形的正弦定理计算书另外两边。

(2)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

可以计算出另外一边对角的正弦值,进而可以确定这个角(此时特别

注意:一定要先判断这个三角形是锐角还是钝角)和三角形其它的边

和角。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

1.在△ABC中,若5沦8$出。=8524,则448。是()

2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2.正弦定理适用的范围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

意三角形

3.在△A8C中,已知8=30。,b=506,c=15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在^ABC中,A:8:C=1:2:3,则a:b:c等于()

A.1:2:3B.3:2:1C.1:73:2D.2:6:1

5.在AABC中,若角5为钝角,则sinB-sinA的值()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

6./XABC的内角48,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c=V2,h=V6,B=120。,贝1J。等于()

A.瓜B.2C.GD.夜

7..在AABC中,若4=28,则a等于()

A.2/?sinAB.2/?cosAC.2/?sinBD.2/?cosB

8.在△45C中,若NA=120。,45=5,BC=7,贝UAABC的面积

S=.

9.在AABC中,若此三角形有一解,则a,AA满足的条件为

10.在△ABC中,已知b=3,c=3#,Z.B=30>则“=

11.在△ABC中,已知sir?A+sin28=sin2。,求证:△ABC为直角三角

12.⑴已知△48C中,a=10,6=8,A=70°,求B;

(2)已知△ABC中,a=50,b=25y/6,A=45°,求5.

1.1.2余弦定理

班级2组名J姓名2_______设计人:连秀明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J

【学习目标】

1.会利用数量积证明余弦定理,体会向量工具在解决三角形的角度

问题是的作用;(难点)

2.会从方程的角度理解余弦定理的作用及适用范围,会运用余弦定

理解决三角形的基本问题;(重点)

3.会结合三角函数利用计算器处理解斜三角形的近似计算问题。

【研讨互动问题生成】

1.余弦定理定义;

2.余弦定理适用于哪几种情况;

3.余弦定理的推论;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1.在三角形ABC中,一直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6,b=7,c=8

(2)a=7,b=9,c=13

2.在三角形ABC中,一直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l)b=10,c=15,A=60°

(2)a=5.b=7.C=75°

【点睛师例巩固提高】

1.利用余弦定理说明aABC的内角C为锐角、直角、钝角的充要条件

222222

分别为/+〃>。2、a+b=c>a+b<c.

2.在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c且c=2a,

求cos8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1.已知三边求解三角形或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解三角形时,使用余

弦定理。

2.A为锐角qCOSA=>o^b2+c2-a>0

222

A为钝角=cosA=b+c~a<0«K+c-a<0

3.在解三角形时,往往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交替使用。

4.余弦定理求角时-,角的值是唯一的,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增解。

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两边的夹角,在解三角形时;要注意用余弦定

理求第三边,进而解出三角形。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

1.AABC中,a=3,b=V7,c=2,那么B等于()

A.30°B.45°C.60°D.120°

2.已知AABC中,sinA:sinB:sinC=1:百:2,则A:B:C等于

A.1:2:3B.2:3:1

C.1:3:2D.3:1:2

3.在ABC中,B=6(r,b^ac,则ABC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

角形

4.若三条线段的长为5、6、7,则用这三条线段()

A、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能组成锐角三角形

C、能组成钝角三角形D、不能组成三角形

5.在aABC中,若a=7,b=3,c=8,则其面积等于()

A.12B.—C.28D.673

2

6.在AABC中,若(a+c)(a-c)=b(b+c),则NA=()

A.90°B.60°C.120°D.150°

7.在AABC中,若a=7/=8,cosC=U,则最大角的余弦是()

14

A.--B.--C.--D.--

5678

8.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3,它们夹角的余弦是方程5”一7》-6=0

的根,

则三角形的另一边长为()

A.52B.2vHC.16D.

9.在△ABC中,若AB=0,AC=5,且cosC=—,则BC=.

10--------------

10.在△ABC中,]+c):(c+a):(a+P)=4:5:6,则△ABC的最大内角

的度数是

11.在△/a'中,NC=60°,a、b、c分别为N4N8、.C的对边,

则3+上=________.

b+ca+c

12.在△ABC中,4最大,C最小,且4=2C,a+c=2b,求此三角形

三边之比.

13.若2,3,x为三边组成一个锐角三角形,求x的范围

1.2.1应用举例

班级j组名j姓名j设计人:连秀明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会熟练地应用正、余弦定理解任意三角形,能够运用正、余弦定

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重

点,难点)

2.了解斜三角形在测量、工程、航海等实际问题中的一些应用,体

会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计算和推理中的工具作用。

【研讨互动问题生成】

1.测量中的有关概念、名词和术语

(1)基线:

(2)仰角与俯角:

(3)方位角与方向角:

(4)视角:

(5)坡角与坡度:

2.《1》三角形的几个面积公式

(1)S=;ah(h表示a边上的高)

(2)S=-absinC=-bcsin4='acsin5

222

(3)S=1r(a+b+c)(r为内切圆半径)

(4)S=Jp(p-4)(p)(p-c)(其中p=;(a+b+c))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A——B

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

间的距离,测量者在4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三-

D

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ZBAC=51°,zACB="。.求A、

8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

练习:若在河岸选取相距40米的C、D两点,测得NBC4=60。,

zACD=30°,NCDB=45',ZBDA=60\

【点睛师例巩固提高】

1.隔河可以看到两个目标,但不能到达,在岸边选取相距G的2的C、

。两点,并测得NACB=75°,NBCO=45°,ZADC=30°,NADB

=45°.4、B、C、。在同一个平面,求两目标A、B间的距离.

2.两灯塔A、8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Q的I,灯塔4在观察站

。的北偏东30”,灯塔3在观察站C南偏东6CT,则A、8之间的距

离为多少?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

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

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

题的解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

1.如图,在山顶铁塔上8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a=5440,,在塔

2.某人在山顶观察到地面上有相距2500米的A、8两个目标,测得目

标A在南偏西57°,俯角是60°,测得目标B在南偏东78°,俯角

是45°,试求山高.

3.为测某塔A8的高度,在一幢与塔A8相距20m的楼的楼顶处测

得塔顶4的仰角为30,测得塔基8的俯角为45。,则塔A3的高度

为多少机?

4.在平地上有A、B两点,4在山的正东,B在山的东南,且在A的

南25°西300米的地方,在4侧山顶的仰角是30°,求山高.

1.2.2解三角形实际应用举例习题

班级2组名j姓名^设计人:连秀明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

一、选择题

27r

1.在△ABC中,若b=l,c=小,ZC=y,则Q的值是()

A.1B.小C./D.2

2.在AABC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sinB

A.T~——:~B.asinC=csinB

bsinA

C.asin(A+B)=csinAD.c2=a2+b2—2abcos(A

+B)

3.已知的三边分别为a、b、4a-+b-+ab,则MBC的最大角是

()

A.135°B.120°C.60°D.90°

4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nmile,从A岛望B岛和C岛成60°的视

角,从B岛望A岛和C岛成75°角的视角,则B、C间的距离是

()

10

A.5啦nmileB.nmileC.-7=nmileD.5mnmile

3季

5.如下图,为了测量隧道AB的长度,给定下列四组数据,

测量应当用数据

A.a、a、b

C.a、b、Y

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东角之和为

6、边长为5、7、

A、90°B、120°C、135°D、150°

7、在AABC中,b=8,c=80,SM=166,则44等于

()

A、30。B、60。C、30。或150°D、60。或120。

8、在△ABC中,B=60:b2=ac,则△ABC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

角形

9.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

/:

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

L---------^―

——//

离为50m,/ACB=45°,NCAB=105°后,一^1^£二就可

-----------A;

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

A.5(hj2mB.50^3m

C.25^/2mD.25科m

10.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

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

60°方向,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75°

方向,则这只船的速度是每小时()

010c8

A.5海里B.5福海里

C.10海里D.1咪海里

二、填空题

11.在△ABC中,tanB=l,sinC=—,b=100,则c=.

2

12.在aABC中,已知b=506,c=150,6=30”,则边长。=。

13.某船开始看见灯塔在南偏东30。方向,后来船沿南偏东60。的

方向航行30nmile后看见灯塔在正西方向,则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

是..

14.甲、乙两楼相距20m,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从甲

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则甲、乙两楼的高分别

是..•

三.解答题

15.在AABC中,若A=120°,AB=5,BC=7,求AABC的面积。

16.如图,位于A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

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

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处的乙船,现乙船沿直线CB前往

B处救援,求cosNACB的值

•工东

c

17、在锐角三角形中,边a、b是方程x2—2镉x+2=0的两根,角A、

B满足:2sin(A+B)—m=0,求角C的度数,边c的长度及AABC的

面积。

18.甲舰在A处,乙舰在A的南偏东45°方向,距A有9nmile,并

以20nmile/h的速度沿南偏西15°方向行驶,若甲姆

的速度行驶,应沿什么方向,用多少时间,能尽快追

>15°

C

必修五第一章测试题

班级2组名J姓名2设计人:连秀明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j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BC中4=30",C=105。,b=8,则等于

()

A4B472C4百D475

2.AABC中,8=45。,C=60。,c=l,则最短边的边长等于

()

V6a

A~B-C2DT

3.长为5、7、8的三角形勺I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A90°B120°C135°D150°

a_b_c

4.△ABC中cosAcos5cosC,贝I」△ABC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5.△ABC中,8=60。,b2=ac,则AABC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6.AABC中,NA=60°,a=^6,b=4,那么满足条件的4ABC

A有一个解B有两个解C无解D不能确定

7.△ABC中,6=8,C=8G,SABC=166,则NA等于

()

A30。B60。C30。或150。D60。或120。

a+b-c

8.△ABC中,若A=6(T,a=6,贝sinA+sin8-sinC等于

()

J,昱

A2B2DT

9.AABC中,A:8=1:2,C的平分线CD把三角形面积分成3:2两部分,

则cosA=()

A-B-C-D0

324

10.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增加同样的长度,则这个新的三角形

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由增加的长度决

11在200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

60。,则塔高为()

A.蛆米B.竺迪米C.200百米D.200米

33

12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视

角,从B岛望C岛和A岛成75。的视角,则B、C间的距离是()

A.10海里B.5海里C.5&海里D.573海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在△ABC中,如果sinA:sin8:sinC=2:3:4,那么cosC等

于O

14.在aABC中,已知%=50百,c=150,8=30°,则边长。=。

15.在钝角AABC中,已知。=1,8=2,则最大边。的取值范围

是O

16.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4,这条边所对的角为60。,另两边之比为8:

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

过程或演算步骤。

cosA_〃_4

17(本题10分)在AABC中,已知边c=10,又知8$8一。一§,求边

a、b的长。

18(本题12分)在△ABC中,已知2。=%+。,sin"=sin8sinC,试判

断4ABC的形状。

19(本题12分)在锐角三角形中,边a、b是方程X2—2$x+2=0的

两根,角A、B满足:2sin(A+B)—43=0,求角C的度数,边c的长

度及aABC的面积。

20(本题12分)在奥运会垒球比赛前,C国教练布置战术时,要求

击球手以与连结本垒及游击手的直线成15°的方向把球击出,根据

经验及测速仪的显示,通常情况下球速为游击手最大跑速的4倍,A游辽

/I弃建

问按这样的布置,游击手能不能接着球?(如图所示)/‘府

B

本垒O

球运行方向

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班级j组名J姓名J设计人:乔晓丽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

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2、通过三角形数与正方形数引入数列的概念;通过类比函数的思想

了解数列的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

3、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借助函数的背景和研究方法来研究

有关数列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用

已知去研究未知的能力。

【研讨互动问题生成】

1.数列的概念

2.数列的记法

3.数列的通项公式

4.数列的本质

5.数列的分类

6.递推公式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1.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个数:

(1)1,3,5,7

⑸2132-142-152-1

2'3'4'5

2.根据下面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前5项.

⑵an=(-1)"«

⑶an-2

【点睛师例巩固提高】

例1在数列{%}中,%=3吗0=21,通项公式是项数的一次函数.

⑴求数列㈤}的通项公式,并求。2008;

(2)若么=%.,求数列也}的通项公式.

例2.已知数列{6,}的通项公式为即=-2〃2+9n+3.

(1)试问2是否是数列{%}中的项?

(2)求数列{环}的最大项;

⑶若N0,求”.

例3已知数列4}的首项4=1,且%=1+—匚(〃>1),写出这个数列的

an-\

前5项.

例4已知数列{许}的递推公式是J=3--2%,且%=1,%=3.求:

(1)%;(2)127是这个数列中的第几项?

例5若记数列{怎}的前一〃项和为S“,试证明*=[一S,i〃>:

S,n=1

变式题: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S“=2/一〃,求知.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1)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2)了解用列表、图象、通项公式、递推公式等方法表示数列;能

发现数列规律找出可能的通项公式。

(3)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乙

A.数列1,3,5,7可以表示为{1,3,5,7}

B.数列与数列-2-1,0,1是相同的数列

C.数列{竺1}的第k项为1+工

nk

D.数列0,2,4,6,8……可记为{2〃}

2.设数列0.3,0.33,0.333,0.3333……的通项公式是()

1117?

A.-(10M-1)B.-(1-)C.-(10z,-1)D.—(10n-1)

9310"910

3.已知数列{%}中,%=1,。2=3,%=*_]+」一(">3),则牝等于()

an-2

A.—B.—C.4D.5

123

4.已知数列{4}的首项为=1且=-;%_](〃>2),则知等于()

5.已知数列{%}满足则数列{七}是()

A.递增数列B.递减数列C.摆动数列D.常数列

6.已知数列{七}满足%+2=。“+|+an,若1=1,%=8,则为等于()

A.-1B.2C.1D.3

7.数列{*}满足/=唾2(〃2+3)-2,则1(^3是这个数列的第一项.

8.数列{”“}的前〃项的积为〃2,则这个数列的第3项与第5项的和是

9.已知数歹!J{%}的前"项和为S“,且S“=2(%—1),贝IJ%=.

10.数列{%}满足%=2,%=3,an+2=3all+l-2an(n>1),写出数列的前6

项.

11.已知数列{册}的通项公式为an=+,且?=|",。4=|■,求a”和

a\o•

14.(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5“=2/+3〃,求明.

(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5„=3"-2,求.

2.2等差数列

班级j组名j姓名j设计人:乔晓丽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

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研讨互动问题生成】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⑴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通项公式为*=3〃-5的数列的图象。这个图

象有什么特点?

⑵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5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

据此说一说等差数列明=P〃+q与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之间有什么

关系。

【点睛师例巩固提高】

例1.⑴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⑵-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

几项?

例2.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

的4km(不含4千米)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往

14km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车费?

例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pn+g,其中p、q为常数,且p

70,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①等差数列定义:即%=d(nN2)

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nNl)

推导出公式:an=am+(n-m)d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

1.在等差数列{a“}中,已知%=2,电+%二,3,则氏+%+%等于

()

A.40B.42C.43D.45

2.设{%}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q+%+%=15,qa2a3=80,则

%]+42+为3=()

A.120B.105C.90D.75

3.已知等差数列2,5,8,……,该数列的第3k(k£N*)项组成的新

数列{ZU的前4项是o{bn}的通项公式

为。

4.数列{aj是首项为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数列{bj是首项为-2,

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若an=bn,则n的值为()

(A)4(B)5(C)6(D)7

5.关于等差数列,有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个数为()

(1)若有两项是有理数,则其余各项都是有理数(2)若有两项是无

理数,则其余各项都是无理数(3)若数列{4}是等差数列,则数列

{ka“}也是等差数列(4)若数列区}是等差数列,则数列{a:}也是等

差数列

(A)1(B)2(C)3(D)4

6.在等差数列{aj中,am=n,a„=m,则为+n的值为()

(A)m+n(B)g(〃z+〃)(C)g(m-〃)(D)0

7.在等差数列列J中,若ai+a4+a尸39,a2+a5+a8=33,则a3+a6+a9的值为

()

(A)30(B)27(C)24(D)21

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成等差数列,则它的最短边与最长边的

比为()

(A)4:5(B)5:13(C)3:5(D)12:13

10.在等差数列{aj中,已知a2+a7+a8+a9+ai4=70,则a8=。

11.在数列{q}中,q=l,a“+1=2,则与的值为()

A.99B.49C.102D.101

1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为a-l,a+1,2a+3,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3.已知数列{aj的前n项和S“="+〃,那么它的通项公式为

an=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班级j组名j姓名j设计人:乔晓丽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

2.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

【研讨互动问题生成】

L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1

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2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为S“=p"+的+「,其中p、

q、r为常数,且pwO,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

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2.对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2:S,,="%+次产可化成式子:

2

Sn=jn+(a,-j)n,当d#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

【点睛师例巩固提高】

例1.一个等差数列前4项的和是24,前5项的和与前2项的和的差

是27,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差数列{%}中,fl4=-15,公差d=3,求数列{%}的前n项和

5„的最小值。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1.前n项和为S“=p〃2+q"+r,其中p、q、r为常数,且pwO,一定

是等差数列,该数列的首项是4=p+q+r;公差是d=2p

通项公式是。JS-+q+r,当〃=1时

"〔S“一Sj=2p〃一5+。),当〃22时

2.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

(1)当%>0,d<0,前n项和有最大值.可由%20,且%+1W0,求得n

的值。

当凡<0,d>0,前n项和有最小值.可由%W0,且%M20,求得n的

值。

(2)由S0=小2+e「,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门的值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

1.在等差数列出,}中,S产S”贝lJSm+n的值为()

(A)0(B)Sm+Sn(C)2(Sra+Sn)(D)g(S,,,+S“)

2.在等差数列{a“}中,S4=6,S8=20,JJPJS12=。

3.在项数为n的等差数列{aj中,前三项之和为12,最后三项之和

为132,前n项之和为240,贝ljn=。

4.已矢口等差数歹[{4}和{6J的前n项和分另U为S”和且&=上,

T”2n+l

求幺=—O

b]

5.已知数列{aj为等差数列,前30项的和为50,前50项的和为30,

求前80项的和。

6.a,6,c都是实数,那么"2b=a+c"是"a,Z?,c成等差数歹!J”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7.若lg2』g(2-l),lg(2,+3)成等差数列,则x的值等于()

A.9B.log25C.32D.0或32

8.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平方和为450,两两之积的和为423,则其中

间数为()

A.150B.V150C.±V150D.±12

9.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工,第10项是第一个比1大的项,则该

25

等差数列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

A.d)—B.d<—C.—(J<—D.—{d<—

752575257525

10.数列{%}是公差为d(dw0且d/1)的等差数列,它的前20项的和

§2。=10%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m=2a54-6Z10B.m=ax4-2t?10

C.m=a5+a}5D.m=2al0+d

11.在等差数列{a.}中,a2+a5=19,S5=40,则a.为()

A.27B.28C.29D.30

12.等差数列共有2〃+l项,所有奇数项之和为132,所有偶数项之和

为120,贝=()

A.9B.10C.11D.12

13.等差数列{aj中,公差d<0,前〃项和S“,当〃22时一定有()

ASn>na}BSn>nanCS„<nanDSn<叫

14.在公差为非零实数的等差数列{%}中,若。1,出是方程

一一+々4=。的两根,贝U通项公式

15.一个五边形的五个内角成等差数列,且最小角为46°,则最大角

为________

16.在等差数列{a“}中,an=a,a2n=/3,则如“=

17.在等差数列{%}中,%=-14/=3,贝ljn=时,S”有最小

值,最小值是_____

18.若三个数旃至数列,其和为15,其平方和为83,求此三个数

19.等差数列{%}中,%=-60,a*=T2,求其前〃项绝对值之和

2.4等比数列

班级j组名j姓名j设计人:乔晓丽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数列模

型之一

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研讨互动问题生成】

1.等比数列定义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3.等比中项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1.公比q是任意一个常数,不仅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当首项等于。时,数列都是0。当公比为。时,数列也都是0。所

以首项和公比都不可以是0。

3.当公比q=l时,数列是怎么样的,当公比q大于1,公比q小于1

时数列是怎么样的?

4.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的关系

5.思考:/=43%是否成立呢?%;%%成立吗?

2

a,,=*an+,(n>l)成立吗?

6.思考:如果%也是两个等比数列,那么/却是等比数列吗?

如果是为什么?%是等比数列吗?

b“

7.思考:在等比数列里,如果机+"=p+q,a"a"成立吗?

如果是为什么?

【点睛师例巩固提高】

例:已知等比数列{a.},a2=2,%=128

(1)求通项%;

(2)若Z?“=log2%,数列也,}的前〃项的和为S.,且S”=360,求"的值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比数列的性质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

1.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4,公比为2,则其第3项和第5项的等比中

项是.

2.在等比数列{“}中,

(I潘q=、=3色%与=>

4lo----

(2)若S3—7^3,贝IIq—;

⑶若8j+a2+a3=—3,2a3=8,则Si=____.

3.在等比数列{aj中,

(1)若&7,@12=5,则&8,39,310*311=;

(2)若ai+a2=324,a3+a«=36,则a$+a6=;

(3)若q为公比,ak=m,则ak+p=;

30

(4)若an>0,q=2,且a1•a2•a3---a30=2,则a3,a6,a,?…a3o=.

4.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Sn=8"-3,则它的通项公式a1,=__.

5.已知等比数列{氏}中,a2-10,“3=20,那么它的前5项和

S5~O

6.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2"",则a=o

7.在等比数列{”“}中,。2。。8=16,则牝=O

8..数列m,m,m,---■定[]

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B.是等比数列,但不

是等差数列

C.是等差数列,但不一定是等比数列D.既是等差数列,

又是等比数列

9.已知a,b,c,d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等于()

2c+d

A.1B.-C.-D.-

248

10.已知{%}是等比数列,且>09a2+2〃3•a5+a4•a6=25,那么

a3+a5的值是()

A.5B.6C.7D.25

11.在等比数列{七}中,已知/=4,应=3,则该数列前5项的积为()

A.±1B.3C.1D.±3

12.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则三内角的

公差等于()

A.0°B.15°C.30°D.60°

13.各项均为正的等比数列{氏}中,q;那么当4=二时,该数列

216

首项小的值为()

A.1B.-1C.2D.-2

14.若6,x,y,z,54这五个数成等比数列,则实数x的值是()

A.±673B.6百C.38D.±3痴

15.在数列{4},已知a尸-1,a〃+a»i+4/2=0。

⑴若加a+2〃,求证:伍}为等比数列,并写出依}的通项公式;

⑵求{4}的通项公式'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班级j组名j姓名j设计人:乔晓丽审核人:魏帅举领导审批:

【学习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

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

【研讨互动问题生成】

1.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1

2.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2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当"1时,s"=幺支q①或应②

\-q\-q

当q=l时一,S„=na{

当已知外,q,n时用公式①;当已知处,q,时、用公式②

【点睛师例巩固提高】

例L求和:S“=l+3x+5/+7/+…+(2〃—1)X"T

例2.求数列|提卜亭…前n项的和.

例3.求数列的前n项和:1+1—+4,上+7「,一】+3〃-2,•

aaa

11I

例4.求数列,…的前n项和.

1+,\/2-\p2,+V3V/J++1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等比数列求和的公式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

1.在等比数列{%}中,a7•a”=6.+%4=5,则\=()

。10

2.等比数列也,}中,已知4避242=64,则“4%的值为

3.实数%七依次成等比数列,其中却=2,a5=8,则a:,的值为_

4.设等比数列{4}的前n项和为S,,若区=3,则&=

5,S

5.等比数列{4}的前〃项和为S,,若S4=2&,则公比为

6.已知等比数列{a“}的公比为2,前4项的和是1,则前8项的和为

7.已知等比数列{叫的首项为8,5.是其前n项的和,某同学经计算

得Sz=20,S3=36,S4=65,后来该同学发现了其中一个数算错了,则该

数为_______

8.已知数列{吗的前〃项和S“=W(g0,为非零常数),则数

列{4}为()

A.等差数列B.等比数列

C.既不等比也不等差D.既是等差又是等比

=

9.右an>0,q2,且a1•a?•a?…a3o=2,则a3•a6•^9***Q-3O=.

10.已知1,aba2,4成等差数列,1,bbb2,b3,4成等比数列,则

Q]+。2_

“2

n.等比数列伉}的公比q>0,«2=1,。“+2+。向=6。“则数列{凡}的$=

12.等比数列M}的前〃项和S“=a.2"+a-2,贝lja,=

21

13.已知数列{a〃}中,&=1,必x,4+2=§。”+|N+)

(1)求证: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4.在等上匕数列{%}中,有>1,公比4>0,设b“=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