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法氏囊的免疫耐受形成机制第一部分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建立 2第二部分特殊定位的淋巴细胞产生 3第三部分抗原刺激过程的关键步骤 5第四部分差异成熟的淋巴细胞表现 7第五部分法氏囊与T细胞相互作用 10第六部分自身抗原参与的识别 12第七部分负性选择机制的形成 14第八部分淋巴细胞功能的调控变化 16
第一部分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建立关键词关键要点【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建立】:
1.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建立的分子基础:脊索动物Toll样受体(TLR)和MyD88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法氏囊的起始免疫功能建立中起关键作用。TLR是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的受体,MyD88是TLR下游的信号转导蛋白,它们共同激活法氏囊B细胞,诱导其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
2.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建立的细胞基础: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的建立依赖于法氏囊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相互作用。树突状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它们捕获抗原后,迁移至法氏囊,将抗原呈递给法氏囊B细胞,激活B细胞并诱导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3.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建立的环境基础:法氏囊微环境对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法氏囊微环境富含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这些细胞因子可以促进法氏囊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产生。
【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的调节】:
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建立
法氏囊起始免疫功能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包括:
*淋巴细胞前体细胞的产生和分化:淋巴细胞前体细胞在骨髓中产生,并迁移至法氏囊。在法氏囊中,它们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B细胞负责产生抗体,T细胞负责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B细胞库的建立:B细胞库是指所有具有不同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的集合。B细胞库的建立是通过骨髓中淋巴细胞前体细胞的产生、分化和迁移至法氏囊,以及在法氏囊中发生抗原驱动和抗原独立的B细胞增殖和分化来实现的。
*抗原识别和抗体产生:B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即B细胞受体,识别抗原。抗原识别后,B细胞被激活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抗体是针对特定抗原的蛋白质分子,它可以与抗原结合并将其清除。
*免疫耐受的建立: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即机体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的建立是通过法氏囊中B细胞的负选择和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来实现的。
*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形成:在抗原驱动的免疫反应中,B细胞和T细胞会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可以长期存活,当机体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它们可以迅速被激活并产生免疫反应。
这些细胞和分子机制共同作用,建立了法氏囊的起始免疫功能,使机体能够产生针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反应,同时对自身抗原具有耐受性。第二部分特殊定位的淋巴细胞产生关键词关键要点特殊定位的淋巴细胞产生
1.脾脏中特化区产生耐受淋巴细胞:脾脏中存在一个称为耐受诱导区(TIR)的特殊区域,负责产生耐受淋巴细胞。在TIR中,抗原呈递细胞(APC)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诱导淋巴细胞对特定抗原产生耐受性。
2.骨髓中产生耐受性B细胞:骨髓是另一个产生耐受性淋巴细胞的重要部位。在骨髓中,B细胞接触到抗原后会发生耐受化。耐受化后的B细胞不再对该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避免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3.胸腺中产生耐受性T细胞:胸腺是淋巴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在胸腺中,T细胞接触到自身抗原后会发生耐受化。耐受化后的T细胞不再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维持自身免疫系统的平衡。
耐受淋巴细胞的表型和功能
1.耐受淋巴细胞的表型:耐受淋巴细胞具有独特的表型,可以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细胞相区分。耐受淋巴细胞通常表达较高的CD4分子和较低的CD8分子,并且不表达或低表达CD25分子。
2.耐受淋巴细胞的功能:耐受淋巴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当耐受淋巴细胞遇到抗原时,它们会释放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抑制其他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激活。此外,耐受淋巴细胞还可以直接与效应淋巴细胞相互作用,抑制效应淋巴细胞的活性。
3.耐受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中的作用:耐受淋巴细胞在维持自身免疫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耐受淋巴细胞可以防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从而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特殊定位的淋巴细胞产生
法氏囊是哺乳动物独有的免疫器官,在免疫耐受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氏囊中含有大量B淋巴细胞,这些B淋巴细胞在法氏囊中经过抗原刺激后,会发生分化和增殖,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将抗原-抗体复合物降解成小分子,并将其呈递给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识别到抗原后,会激活并增殖,产生效应T淋巴细胞和记忆T淋巴细胞。效应T淋巴细胞可以杀伤被感染的细胞,而记忆T淋巴细胞则可以在下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快速反应,产生抗体。
法氏囊中B淋巴细胞的产生分为两个阶段:
1.前B淋巴细胞阶段
前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产生的。这些细胞表达B细胞受体,但尚未成熟。前B淋巴细胞迁移到法氏囊后,会与抗原结合,并开始分化和增殖。
2.成熟B淋巴细胞阶段
成熟B淋巴细胞在法氏囊中产生。这些细胞表达B细胞受体和免疫球蛋白。成熟B淋巴细胞可以与抗原结合,并产生抗体。
在法氏囊中,B淋巴细胞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这些因素包括:
*抗原刺激:抗原刺激是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必要条件。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调节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因子。
*共刺激信号:共刺激信号是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必要条件。共刺激信号可以由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细胞提供。
法氏囊中B淋巴细胞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法氏囊在免疫耐受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抗原刺激过程的关键步骤关键词关键要点抗原摄取:
1.树突状细胞(DC)是抗原摄取的主力军,它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抗原,包括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摄取。
2.DC将抗原加工成多肽片段,然后与MHC分子结合,并在细胞表面展示。
3.MHC-抗原复合物与T细胞受体(TCR)相互作用,引发T细胞活化。
抗原呈递:
1.DC将加工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这一过程称为抗原呈递。
2.抗原呈递的发生需要MHC分子的参与,MHC分子是表达在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它可以结合抗原片段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
3.T细胞识别MHC-抗原复合物后被激活,并开始增殖和分化,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T细胞选择:
1.T细胞选择是指T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的筛选,以确保其能够识别自身抗原并对非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2.正向选择是指T细胞与MHC-抗原复合物相互作用后被激活,并获得存活和增殖的能力。
3.负向选择是指T细胞与自身抗原相互作用后被抑制或凋亡,以防止其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
免疫耐受:
1.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非自身抗原不产生免疫反应,这种状态对于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法氏囊是维持免疫耐受的重要器官,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
3.法氏囊免疫耐受形成机制包括抗原摄取、抗原呈递、T细胞选择和免疫调节细胞的发挥。
免疫调节细胞:
1.免疫调节细胞是一类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功能的细胞,它们在维持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氏囊中存在多种免疫调节细胞,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
3.Treg细胞是法氏囊中主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它们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阻止免疫反应的发生。
法氏囊微环境:
1.法氏囊微环境是指法氏囊组织内的细胞、细胞因子和其他分子成分的总和,它对法氏囊免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影响。
2.法氏囊微环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它能够促进抗原摄取、抗原呈递和T细胞选择。
3.法氏囊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分子成分能够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并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抗原刺激过程的关键步骤
1.抗原摄取和加工。法氏囊B细胞通过表面受体(如B细胞受体)和Fc受体(如FcγRIIB)摄取抗原。摄取的抗原在B细胞内被加工成肽段,与MHCII分子结合,形成抗原呈递复合物(APC)。
2.抗原呈递。B细胞将APC呈递给T细胞。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TCR)识别APC上的抗原肽段,并与B细胞形成免疫突触。
3.T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和共刺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由TCR识别抗原肽段产生,共刺激信号由B细胞表面分子(如CD40、CD80/CD86)与T细胞表面分子(如CD4、CD28)相互作用产生。T细胞活化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如Th1、Th2、Th17细胞)或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
4.B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后,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IL-2、IL-4、IL-5、IL-6、IL-10)和表面分子(如CD40L)刺激B细胞活化。B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5.抗体的产生。浆细胞是抗体产生细胞,可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被吞噬细胞吞噬,从而清除抗原。
6.免疫耐受的建立。在抗原刺激过程中,如果抗原剂量过低或抗原呈递细胞功能缺陷,T细胞和B细胞可能不会被激活,从而导致免疫耐受的建立。免疫耐受可以防止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第四部分差异成熟的淋巴细胞表现关键词关键要点选择性B细胞克隆的产生
1.法氏囊中存在大量发育中的B淋巴细胞,这些B淋巴细胞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
2.当抗原进入法氏囊时,与具有相应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结合,并刺激其增殖分化。
3.增殖分化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并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B细胞受体的修饰
1.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其B细胞受体可能会发生修饰,例如,某些抗原决定簇可能会被删除或改变。
2.B细胞受体的修饰会导致其抗原特异性发生改变,从而降低其对自身抗原的反应性。
3.B细胞受体的修饰是法氏囊中B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有助于防止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T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的建立
1.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可以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
2.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可以抑制自身反应性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防止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3.T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的建立是法氏囊中B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有助于防止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法氏囊中的抗原呈现细胞
1.法氏囊中存在多种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
2.这些抗原呈递细胞可以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并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
3.T淋巴细胞活化后,可以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从而建立免疫应答。
法氏囊中的细胞因子网络
1.法氏囊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以调节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2.细胞因子可以促进或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影响B淋巴细胞的抗体产生,并调节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
3.法氏囊中的细胞因子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可以调节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并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法氏囊中免疫耐受的破坏
1.法氏囊中免疫耐受的破坏可以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2.法氏囊中免疫耐受的破坏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等。
3.法氏囊中免疫耐受的破坏可以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差异成熟的淋巴细胞表现
1.B细胞在法氏囊中的发育和分化
*前B细胞:在法氏囊中,前B细胞从骨髓迁移而来,并开始增殖和分化。
*未成熟B细胞:前B细胞分化为未成熟B细胞,并开始表达IgM和IgD表面受体。
*成熟B细胞:未成熟B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成熟B细胞,并开始表达IgG、IgA或IgE表面受体。
2.T细胞在法氏囊中的发育和分化
*前T细胞:前T细胞从骨髓迁移而来,并进入法氏囊的皮质区。
*未成熟T细胞:前T细胞分化为未成熟T细胞,并开始表达TCR和CD4或CD8表面受体。
*成熟T细胞:未成熟T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成熟T细胞,并迁移到法氏囊的髓质区。
3.法氏囊中的免疫耐受形成
*克隆选择:在法氏囊中,B细胞和T细胞会与抗原特异性抗原呈递细胞(APC)相互作用。如果B细胞或T细胞与APC呈递的抗原结合,它们就会被激活并增殖。
*负选择:在法氏囊中,B细胞和T细胞也会与自身抗原呈递细胞(APC)相互作用。如果B细胞或T细胞与自身抗原结合,它们就会被负选择(negativeselection)并被清除。
*效应细胞的产生:在法氏囊中,被激活的B细胞和T细胞会分化为效应细胞,如浆细胞、记忆B细胞、CD4+辅助性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耐受的建立:在法氏囊中,通过克隆选择、负选择和效应细胞的产生,可以建立免疫耐受,防止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差异成熟的淋巴细胞在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
*B细胞:B细胞在免疫耐受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细胞可以通过与自身抗原结合,被负选择并被清除。此外,B细胞还可以通过产生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清除自身抗原。
*T细胞:T细胞在免疫耐受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T细胞可以通过与自身抗原结合,被负选择并被清除。此外,T细胞还可以通过抑制B细胞的活化,防止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
总之,差异成熟的淋巴细胞在法氏囊中的发育和分化,对于免疫耐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部分法氏囊与T细胞相互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法氏囊基质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
1.法氏囊基质细胞(BMC)是法氏囊中的一种树状细胞,负责抗原呈递,激活T细胞。
2.BMC可将抗原加工成多肽片段,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受体(TCR),从而激活T细胞。
3.BMC还可分泌细胞因子,如IL-12,IL-6,IL-10,这些细胞因子可以调节T细胞的活化和分化。
【法氏囊B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
法氏囊与T细胞相互作用是法氏囊免疫耐受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法氏囊抗原呈递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法氏囊中存在多种抗原呈递细胞(APC),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这些APC可以捕获和加工抗原,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T细胞识别APC呈递的抗原后,会发生增殖和分化,并产生效应功能。
2.B细胞受体(BCR)信号与T细胞信号的协同作用:
B细胞受体(BCR)信号和T细胞信号是法氏囊免疫耐受形成的关键信号通路。BCR信号触发B细胞的活化,而T细胞信号则提供辅助信号,共同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产生。当BCR信号和T细胞信号同时存在时,B细胞会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而当其中一种信号缺失时,B细胞则会产生低亲和力的抗体或不产生抗体。
3.法氏囊中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
法氏囊中存在多种T细胞亚群,包括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效应性T细胞(Te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等。这些T细胞亚群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法氏囊内的免疫反应。Th细胞可以帮助B细胞增殖、分化和抗体产生,而Te细胞可以杀伤靶细胞和产生细胞因子,Treg细胞则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在法氏囊免疫耐受形成过程中,Treg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Treg细胞可以抑制Th细胞和Te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产生,并维持法氏囊内的免疫耐受状态。
4.法氏囊中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作用:
法氏囊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这些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法氏囊内的免疫反应。IL-4、IL-5和IL-6等细胞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产生,而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则可以抑制B细胞的活化。在法氏囊免疫耐受形成过程中,IL-10发挥着重要作用。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可以抑制Th1细胞和Te细胞的活性,并促进Treg细胞的生成,从而维持法氏囊内的免疫耐受状态。
总之,法氏囊与T细胞相互作用是法氏囊免疫耐受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相互作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法氏囊抗原呈递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B细胞受体(BCR)信号与T细胞信号的协同作用、法氏囊中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以及法氏囊中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作用等。这些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法氏囊内的免疫耐受状态,防止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第六部分自身抗原参与的识别关键词关键要点【法氏囊的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1.法氏囊的免疫耐受形成机制中,自身抗原参与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环节。
2.自身抗原参与的识别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抗原提呈、抗原受体识别和信号转导。
3.抗原提呈是将自身抗原呈现给免疫细胞的过程,可以由多种类型的细胞介导,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4.抗原受体识别是免疫细胞识别自身抗原的过程,可以由B细胞的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的T细胞受体介导。
5.信号转导是免疫细胞识别自身抗原后产生的信号传递过程,可以导致免疫细胞的活化或凋亡。
【自身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克隆删除】:
自身抗原参与的识别:
*法氏囊B细胞识别自身抗原:
法氏囊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自身抗原。BCR是由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组成的异源二聚体,能够特异性地结合抗原。当自身抗原与BCR结合时,会触发B细胞活化并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自身抗原的加工和呈递:
自身抗原在被法氏囊B细胞识别之前,需要经过加工和呈递。自身抗原可以由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或B细胞自身加工并呈递给BCR。加工过程通常涉及抗原的降解和修饰,使之能够与BCR高亲和力结合。
*自身抗原耐受的形成:
在正常情况下,自身抗原与BCR的结合会引发B细胞的负向选择,导致自身反应性B细胞被清除或抑制。负向选择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
>1.克隆删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在法氏囊内与自身抗原结合时,会受到来自T细胞的帮助,导致B细胞凋亡和清除。这种机制称为克隆删除。
>2.受体编辑:自身反应性B细胞在与自身抗原结合后,可能会发生受体编辑。受体编辑是指B细胞通过基因重组改变BCR的特异性,使其不再与自身抗原结合。
>3.免疫抑制:自身反应性B细胞在与自身抗原结合后,可能会受到来自调节性T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的抑制,导致其活性被抑制或丧失。
*自身抗原耐受的打破:
在某些情况下,自身抗原耐受可能会被打破,导致自身反应性B细胞逃脱负向选择并产生自身抗体。这可能由于以下原因:
>1.自身抗原的异常表达:某些自身抗原在正常情况下仅在特定组织或细胞类型中表达,但在某些疾病或损伤情况下,这些抗原可能会异常表达,导致B细胞与自身抗原的接触增加。
>2.分子模拟:某些感染性病原体的抗原与自身抗原具有分子模拟性,导致B细胞对病原体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的同时,也对自身抗原产生反应。
>3.免疫调节失衡: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调节机制可能失衡,导致自身反应性B细胞逃脱负向选择并活化。这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感染等因素有关。
自身抗原耐受的打破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患者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第七部分负性选择机制的形成关键词关键要点【负性选择机制的形成】:
1.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过程:T细胞的前体细胞在骨髓中产生,然后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在胸腺中,T细胞会与胸腺上皮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并接受正负两种选择。
2.正性选择机制:正性选择机制是指T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并识别MHC分子呈递的自身抗原。如果T细胞识别自身抗原,则会被激活并存活下来。
3.负性选择机制:负性选择机制是指T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并识别MHC分子呈递的非自身抗原。如果T细胞识别非自身抗原,则会被抑制或凋亡。
【负性选择机制的作用】:
负性选择机制的形成
负性选择机制是法氏囊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消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防止其发育成熟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从而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负性选择机制的形成涉及多个步骤,包括:
1.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识别:法氏囊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随机产生各种抗体,其中一部分抗体可能对自身抗原具有反应性。这些自身反应性B细胞在与自身抗原结合后,会激活法氏囊树状细胞(FDC),后者会释放促凋亡因子,诱导自身反应性B细胞凋亡。
2.克隆无能B细胞的产生:一些自身反应性B细胞虽然能够逃避免疫耐受机制的清除,但它们往往缺乏成熟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的能力。这些B细胞被称为克隆无能B细胞,它们通常会在法氏囊内被清除。克隆无能B细胞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它们缺乏必要的共刺激分子或细胞因子,或者由于它们的B细胞受体信号强度不足。
3.受体编辑:一些自身反应性B细胞在法氏囊内会发生受体编辑,即它们的B细胞受体可变区发生重排,从而改变其特异性。受体编辑可以将自身反应性B细胞转变成非自身反应性B细胞,从而使其避免被清除。
4.细胞因子介导的抑制:法氏囊内的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以抑制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这些细胞因子通过下调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B细胞受体信号强度,或诱导它们发生凋亡,从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总而言之,负性选择机制是法氏囊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其通过消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防止其发育成熟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从而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负性选择机制的形成涉及多个步骤,包括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识别、克隆无能B细胞的产生、受体编辑和细胞因子介导的抑制。第八部分淋巴细胞功能的调控变化关键词关键要点【法氏囊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与功能调控】:
1.法氏囊B细胞特异性信号通路:BTK、BCR、PtdIns(3,4,5)P3、DAG、Ca2+、NF-κB、AP-1等在B细胞信号传导和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2.调控因子对法氏囊B细胞功能的调节:包括转录因子:FOXO1、FOXO3、STAT3、STAT5、AICDA等;激酶:ERK1/2、p38MAPK、JNK等;泛素化酶:A20、CYLD等;磷酸酶:SHP-1、SHP-2等;去乙酰化酶:SIRT1、SIR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形象维护细则
- 玻璃制品管理办法
- 商标许可租赁代理合同
- 临时演员加入直播节目合同
- 厨房改造设备安装协议
- 珠宝首饰高速公路合同管理办法
- 房地产评估助理聘任合同
- 电力公司电梯井道施工项目合同
- 城市绿地草坪绿化合同
- 烟草公司副总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汽车美容装潢技术电子教案 2.2-汽车内部清洗护理
- 2023年中国铁塔招聘笔试真题
- 常规弱电系统施工单价表纯劳务
- 中小学学校人防、物防、技防落实方案
- 2024年代持法人报酬协议书模板范本
-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7课时 扇形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课件
- 2023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及解答参考
- 国开2024秋《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参考答案
- DLT 5707-2014 电力工程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工艺导则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