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讲义及解析)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1页
第四章+第一节+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讲义及解析)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2页
第四章+第一节+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讲义及解析)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3页
第四章+第一节+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讲义及解析)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4页
第四章+第一节+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讲义及解析)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第一册第4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学习任务一碱金属元素1.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得失电子情况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都为8(氦为2)不易得失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易失去不稳定非金属元素多于4易得到不稳定2.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名称锂钠钾铷铯元素符号LiNaKRbCs核电荷数311193755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半径/nm0.1520.1860.2270.2480.265相同点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均有较强还原性递变性从Li到Cs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碱金属化学性质实验探究①钠、钾与氧气反应a.实验现象: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钠产生黄色火焰,钾产生紫色火焰,钾燃烧更剧烈。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2Na2O2、K+O2KO2。c.实验结论:金属的活泼性:K>Na。②钠、钾与水反应a.实验现象:相同点:金属浮在水面上;金属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的溶液呈红色。不同点:钾与水的反应有轻微爆炸声并着火燃烧。b.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c.实验结论:与水反应剧烈程度:K>Na;金属的活泼性:K>Na。(3)碱金属单质性质规律①物理性质碱金属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沸点/℃锂银白色,柔软0.534180.51347钠银白色,柔软0.9797.81882.9钾银白色,柔软0.8663.65774铷银白色,柔软1.53238.89688铯略带金色光泽,柔软1.87928.40678.4a.相似性:碱金属单质都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铯略带金色光泽)、硬度小、密度小、熔沸点较低,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有延展性,钠钾合金为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b.递变性:在碱金属内,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密度呈增大趋势(但ρNa>ρK),且Li、Na、K的密度小于1;Rb、Cs的密度大于1。②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a.相似性b.递变性元素名称锂钠钾铷铯元素符号LiNaKRbCs与O2反应Li2ONa2O、Na2O2KO2复杂氧化物从Li→Cs,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如Li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Li2O,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K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KO2与H2O(或酸)反应从Li→Cs,与H2O(或酸)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能发生轻微爆炸,则Rb、Cs遇水会发生剧烈爆炸还原性及对应离子氧化性化合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③碱金属性质递变的原因从Li→Cs,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3.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失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⑤若Xn++Y→X+Ym+,则Y比X的金属性强【情境问题思考】1.某年,瑞典的化学家阿尔费德森在分析一种矿物时发现,得出的已知成分只有96%,那么其余的4%到哪儿去了呢?他经过反复试验,确信一定是矿物中含有一种至今还不知道的元素。因这种元素是在名叫透锂长石的矿物中发现的,他就取名为“锂”(希腊文“岩石”之意)。不久,阿尔费德森又在其它矿物中发现了这种元素。另一名瑞典化学家贝采尼乌斯也在卡尔斯温泉和捷克的马里安温泉的矿泉水中发生了锂。(1)问题一: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处于什么位置?(2)问题二:由Na的性质预测Li可能的化学性质?学习任务二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特点元素名称氟氯溴碘砹—元素符号FClBrIAtTs核电荷数917355385117原子结构示意图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递变性F→I,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F2Cl2Br2I2颜色、状态淡黄绿色气体黄绿色气体深红棕色液体紫黑色固体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溶解性在水中溶解度小(F2与H2O反应),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卤素单质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产物稳定性F2暗处H2+F2=2HF很稳定Cl2光照或点燃H2+Cl22HCl较稳定Br2加热H2+Br22HBr不如氯化氢稳定I2不断加热H2+I22HI不稳定,同一条件下同时分解结论从F2到I2,与H2化合越来越难,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结论振荡静置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2Br-+Cl2=Br2+2Cl-氧化性:Cl2>Br2>I2振荡静置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2I-+Cl2=I2+2Cl-振荡静置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2I-+Br2=I2+2Br-(3)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①相似性:主要化合价为-1价,最高正价为+7价(氟无正价),具有强氧化性②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卤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a.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F2>Cl2>Br2>I2b.卤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F-<Cl-<Br-<I-c.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F>Cl>Br>Id.与H2化合或水反应由易到难e.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HF>HCl>HBr>HIf.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HF<HCl<HBr<HIg.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HClO4>HBrO4>HIO4,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h.前面元素的单质能把后面的元素置换出来③卤族元素性质递变的原因从F→I,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非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5.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情境问题思考】2.1824年,法国化学家巴拉尔(1802—1876)在研究盐湖中植物的时候,将从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采集到的黑角菜燃烧成灰,然后用浸泡的方法得到一种灰黑色的浸取液。他往浸取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即分为两层:下层显蓝色(这是由于淀粉与溶液中的碘生成了化合物);上层显棕黄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经巴拉尔的研究,认为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氯与溶液中的碘形成新的氯化碘,这种化合物使溶液呈棕黄色;二是氯把溶液中的新元素置换出来了,因而使上层溶液呈棕黄色。于是巴拉尔想了些办法,试图把新的化合物分开,但都没有成功。所以他断定这是一种与氯、碘相似的新元素。1825年,德国海德堡大学学生罗威把家乡克罗次纳的一种矿泉水通入氯气,产生一种红棕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用乙醚提取后,再将乙醚蒸发,则得到红棕色的液溴。所以罗威也是独立发现溴的化学家。(1)问题一:巴拉尔向浸取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分为两层,下层呈蓝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2)问题二:罗威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B.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C.碱金属单质都是密度较小的有色金属D.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2.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H2化合的能力:At2<I2 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C.砹难溶于水,易于四氯化碳 D.砹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3.下列关于同主族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B.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单质氧化能力逐渐减弱C.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4.下列关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大理石加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说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CB.Si与化合所需温度远高于S与化合所需温度,说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SiC.Na与冷水反应剧烈,而Mg与冷水反应缓慢,说明Na的金属性强于MgD.Fe投入溶液中,能置换出Cu,说明Fe的金属性比Cu的强5.某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该组同学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及现象: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Ⅳ.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层溶液变为紫红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3)B和C仪器口放置浸有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4)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填“减弱”或“增强”)。1.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主要原因是A.单质均有颜色 B.均为双原子分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D.均为非金属元素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IA族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B.在常温下Cs与水反应会发生爆炸C.金属钾具有强还原性,K+具有强氧化性D.碱金属单质可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向NaBr、NaI混合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NaCl B.NaCl、NaBr C.NaCl、I2、Br2 D.NaCl、NaI4.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B.碱金属单质都是强还原剂C.碱金属单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5.关于卤素单质(X2)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能与氢气因剧烈化合而爆炸B.都能与铁反应生成FeX3C.都能与钠反应生成NaX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卤酸HX和次卤酸HXO6.下列关于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上层液体呈紫色B.液溴有强挥发性,保存时应加少量水液封C.Cl2可以从NaBr水溶液中置换出溴单质,可类推F2可以从NaCl水溶液中置换出氯单质D.HX的还原性顺序为:HF>HCl>HBr>HI7.元素X、Y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2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若X原子半径小于Y原子的半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性:X>YB.它们可能是非金属元素C.两种原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碱性:Y(OH)2大于X(OH)28.锂是第2周期ⅠA族元素,下列有关锂元素性质推测正确的是A.最高化合价为+2 B.原子半径比钠的大C.单质与水的反应比钠更剧烈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钠的弱9.下列有关叙述: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③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⑤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⑥熔点M>N,能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①②③ B.②⑤C.①②③④⑤ D.全部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b.在周期表中,同周期第IIA族和第IIIA元素质子数相差可能是1、11或25c.卤族元素由上至下,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单质的颜色加深d.碱金属单质物理通性是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e.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越低f.可以利用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来证明其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g.碱性:LiOH>NaOH>KOH>RbOHh.酸性:HClO4<HBrO4<HIO4A.4个 B.5个 C.6个 D.7个11.已知氟、氯、溴、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纵行,都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盐,故统称为卤素。卤素单质都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强弱顺序是F2>Cl2>Br2>I2,它们都能与H2、H2O等反应。(1)若用X2表示卤素单质,则X2与H2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反应条件难易规律是。(2)氧化性强的卤素单质(如Cl2)能把氧化性弱的卤素从其卤化物(如NaBr或KI)中置换出来。请写出将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族。(2)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①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②Rb2O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③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④它是极强的还原剂⑤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弱(3)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g,与足量水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则另一碱金属可能是(填元素符号)。(4)铷久置于空气中,最终变成产物是。A、Rb2O

B、Rb2O2

C、Rb2CO3

D、RbHCO313.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C.它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14.下表是周期表中5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Q、W、X位于同一周期。元素信息元素信息Q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ⅢA族Y焰色反应为紫色W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Z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本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在地壳中含量最高B.元素的金属性: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HCl反应15.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方案实验现象①将新制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最后消失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③将溴水滴入Na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快速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实验用品:①仪器:、、镊子、小刀、玻璃片等。②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mol·L-1NaBr溶液、0.1mol·L-1NaI溶液、CCl4等。(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字母和化学方程式):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3)实验结论:。16.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现在形成的周期表经过了众多化学家的艰辛努力。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Sn的最高正价为,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3)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①阴影部分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是;(写化学式)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为:H3AsO4H2SeO4(填“>”、“<”、“=”或“无法比较”);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H2S(填“>”、“<”、“=”或“无法比较”);④原子半径比较:NSi(填“>”、“<”、“=”或“无法比较”)。答案及解析1.(1)第2周期第IA族(2)Li具有还原性,能与O2、水、酸等反应【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知锂是3号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IA族。正确答案:第2周期第IA族(2)由Na的性质知钠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水反应,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与酸反应,故可预测Li具有还原性,能与O2、水、酸等反应。正确答案:Li具有还原性,能与O2、水、酸等反应。2.(1)Cl2+2I-=2Cl-+I2该反应说明氧化性:Cl2>I2(2)Cl2+2Br-=2Cl-+Br2该反应说明氧化性:Cl2>Br2【分析】该题是一道以化学史料为载体的试题,让同学们通过认识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学习科学家的高贵品质以及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1)巴拉尔向浸取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分为两层,下层呈蓝色,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说明生成了碘单质,故由题意知氯水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知氧化性:Cl2>I2。正确答案:Cl2+2I-=2Cl-+I2;该反应说明氧化性:Cl2>I2(2)由题意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生罗威把家乡克罗次纳的一种矿泉水通入氯气,产生一种红棕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用乙醚提取后,再将乙醚蒸发,则得到红棕色的液溴,则是氯气与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故该反应说明氧化性:Cl2>Br2。正确答案:Cl2+2Br-=2Cl-+Br2;该反应说明氧化性:Cl2>Br21.B【详解】A.碱金属都属于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减弱,金属键减弱,所以熔沸点降低,故A正确;B.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但Na、K反常,故B错误;C.碱金属元素包含Li、Na、K、Rb、Cs、Fr,属于轻金属元素,所以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都较小,碱金属单质多为具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铯带金黄色,但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氧气的氧化作用生成氧化物膜使光泽度下降,呈现灰色的有色金属,故C正确D.碱金属元素都在IA族,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故D正确;答案:B。【点睛】(1)碱金属都属于金属晶体,其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其单质的熔点、沸点依次降低,密度依次增大(但钾反常)。2.B【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单质和氢气化合越来越不容易,所以与H2化合的能力:At2<I2,故A正确;B.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单质从气态、液态、固态变化,且颜色加深,碘为紫黑色固体,则砹是黑色固体,故B错误;C.由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则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也是不易溶于水的,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原子具有相等的最外层电子数,即砹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B。3.A【详解】A.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会逐渐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所以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故A错误;B.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所以单质的氧化能力减弱,故B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纵行,称为一族,因此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D正确;故选A。4.A【详解】A.盐酸中的溶质HCl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虽然HCl的酸性比碳酸的强,但不能作为Cl、C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A错误;B.单质与越易化合,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B正确;C.单质与水越易反应生成碱和,其金属性越强,C正确;D.较活泼的金属单质可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正确;故选A。5.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减弱【分析】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氯气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和氯化钠。将C中生成的单质溴加入到D中,把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由于氯气会向外扩散,因此在试管口要用浸有溶液的棉花,主要是除掉氯气,防止污染环境。【详解】(1)与溶液反应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即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3)B和C仪器口放置浸有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其对空气造成污染;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4)由实验可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而溴的氧化性强于碘,所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故答案为:减弱。1.C【分析】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或价电子)决定的。【详解】A.单质均有颜色,属于物质的性质,故A不符;B.均为双原子分子,属于物质的组成,故B不符;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属于物质结构,结构上有相似,决定了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故C符合;D.均为非金属元素,属于物质的组成,故D不符;故选C。2.B【详解】A.IA族元素中的H不属于碱金属元素,A错误;B.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上至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越来越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铯的金属性最强,在常温下与水反应会发生爆炸,B正确;C.金属钾具有强还原性,但K+具有弱氧化性,C错误;D.由于碱金属单质性质太活泼,遇到水溶液时优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因此不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错误;答案选B。3.A【详解】还原性:,向NaBr、NaI混合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发生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溴易挥发,碘易升华,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只有NaCl,答案选A。4.C【详解】A.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这个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力比较小,容易失去,A正确;B.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这个电子,表现为强还原性,原子在反应中都是作还原剂,B正确;C.金属Li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金属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金属K、Rb、Cs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C错误;D.碱金属单质与H2O的反应产生碱和H2,反应方程式都可表示为2R+2H2O=2ROH+H2↑,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5.C【详解】A.碘单质与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会剧烈反应,A错误;B.Fe3+的氧化性大于I-,所以碘单质与Fe反应时生成FeI2,B错误;C.钠的还原性很强,卤素单质都能和钠反应生成NaX,C正确;D.F2与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D错误;答案选C。6.B【详解】A.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碘单质,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会分层,碘溶解于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密度大于水,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A说法错误;B.液溴有强挥发性,且密度大于水,用水液封能很好保存液溴,B说法正确;C.Cl2可以从NaBr水溶液中置换出溴单质,但是F2和NaCl水溶液的反应先是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氧气,C说法错误;D.X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则其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弱,非金属性:F>Cl>Br>I,则HX的还原性顺序为:HF<HCl<HBr<HI,D说法错误;答案为B。7.D【分析】X和Y两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说明两元素位于同一个主族,且X在Y上方。【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逐渐增加,则金属性:X<Y,A错误;B.X、Y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2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最外层2个电子,不可能是非金属元素,B错误;C.X的核电荷数小于Y,Y元素的电子层数更多,C错误;D.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Y的金属性更强,则碱性:Y(OH)2大于X(OH)2,D正确;故选D。8.D【详解】A.锂是第2周期ⅠA族元素,则最高化合价为+1,故A错误;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则Li的原子半径比Na小,故B错误;C.碱金属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则Li的金属性比Na弱,钠与水的反应比Li更剧烈,故C错误;D.碱金属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则Li的金属性比Na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钠的弱,故D正确;故答案为D。9.A【详解】①根据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可推断M比N的非金属性强,①正确;②根据得电子的难易程度可以推断M比N的非金属性强,②正确;③根据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推断M比N的非金属性强,③正确;④根据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不能推断M、N的非金属性强弱,如元素的非金属性:O>S,但水为中性物质,H2S的水溶液显酸性,④错误;⑤如果不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则不能推断M、N的非金属性强弱,⑤错误;⑥熔点属于物理性质,其高低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不能用于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⑥错误;综合分析可知:能够证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①②③,故合理选项是A。10.B【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但熔点可能逐渐升高,如卤素单质,a错误;b.在周期表中,同周期第IIA族和第IIIA元素质子数相差可能是1、11或25,如第二周期的Be和B,第三周期的Mg和Al相差1,第四、第五周期因中间隔着10种过渡元素,因此第四、第五周期的第IIA族和第IIIA元素质子数相差1+10=11,第六、第七周期因第IIIB族有15种元素,因此第六、第七周期的第IIA族和第IIIA元素质子数相差11+14=25,b正确;c.卤族元素由上至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单质的颜色加深:氟气为浅黄绿色,氯气为黄绿色,溴单质为深红棕色,碘单质为紫黑色,c正确;d.碱金属单质均是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的活泼金属,d正确;e.卤素单质从上到下活泼性减弱,熔沸点升高,因此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越低,e正确;f.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因此可以利用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来证明其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f正确;g.碱金属从上到下分别为Li、Na、K、Rb、Cs、Fr,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因此碱性:LiOH<NaOH<KOH<RbOH,g错误;h.卤族元素从上到下为F、Cl、Br、I、At等,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减弱,即酸性:HClO4>HBrO4>HIO4,h错误;综上所述,有5个说法正确,B满足题意。答案选B。11.X2+H2=2HX按F2、Cl2、Br2、I2顺序与H2化合由易到难Cl2+2KI=2KCl+I2Cl2+2I-=2Cl-+I2【分析】(1)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F2>Cl2>Br2>I2,它们与同一种还原剂H2反应,由易到难,均生成卤化氢,据此进行分析;(2)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所以氯气能够置换碘,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详解】(1)由题意可知,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F2>Cl2>Br2>I2,它们与同一种还原剂H2反应,由易到难,生成物均为卤化氢,所以X2与H2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X2+H2=2HX;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X2+H2=2HX;按F2、Cl2、Br2、I2顺序与H2化合由易到难。(2)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生成氯化钾和单质碘,化学方程式:Cl2+2KI=2KCl+I2;碘化钾、氯化钾均属于强电解质,均能溶于水,拆成离子形式,所以离子方程式:Cl2+2I-=2Cl-+I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l2+2KI=2KCl+I2;Cl2+2I-=2Cl-+I2。12.五ⅠA⑤Na或LiC【分析】(1)由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规律判断;(2)Rb的结构、性质与Na相似;(3)根据反应2R+2H2O=2ROH+H2↑可知,生成0.1molH2,结合平均摩尔质量M计算;(4)根据钠及钠的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详解】(1)由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规律可推知37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Rb应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2)Rb的结构、性质与Na相似,且更活泼,对应的Rb2O、Rb2O2、RbOH的性质分别与Na2O、Na2O2、NaOH相似,则①金属性Rb>Na,所以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故正确;②氧化钠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则它的氧化物在空气中易吸收CO2和水,故正确;③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产生氧气,所以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故正确;④金属性Rb>Na,它是极强的还原剂,故正确;⑤金属性Rb>Na,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强,故错误;所以选⑤;(3)从碱金属与水反应通式2R+2H2O=2ROH+H2↑可知,生成0.1molH2,碱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平均摩尔质量M==25g/mol,而M(Rb)>25g/mol,则另一碱金属的M必小于25g/mol,所以可能是Na或Li;(4)铷久置于空气中,先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铷,氧化铷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铷,氢氧化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铷,故最终变成产物是Rb2CO3,答案选C。13.B【详解】A.钫(Fr)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原子半径最大,故A正确;B.钫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