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1页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2页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3页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4页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课导入一新课学习二课堂小结三板书设计四一、新课导入图1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浮雕问题链二、新课学习学习任务一阅读并分析史料,从革命酝酿和发动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体会其必然性。清政府推行“新政”等的目的是什么?清政府“新政”的目的达到了吗?孙中山为什么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之路?1阅读并分析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体会其必然性材料一1901年1月西太后在西安发出“新政”上谕时,却强调了二者性质不同:“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第2版)材料二阅读教材第109页“历史纵横——立宪派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阅读并分析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体会其必然性材料三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消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8月31日)1阅读并分析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体会其必然性二、新课学习学习任务二梳理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从帝制走向共和的历史巨变。1以时间轴形式梳理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史事,并列出表格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节选分析1以时间轴形式梳理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史事,并列出表格清帝退位清朝灭亡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时间事件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灭亡1912年2月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节选分析材料一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条文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哪些原则?第一章“总纲”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第六条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五、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六、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第三章“参议院”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第四十四条国务员铺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院”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习任务三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二、新课学习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的年长者,如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早年都参加过中国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这在当时是最进步的思想和行动。比他们年轻一点的毛泽东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也支持辛亥革命,曾投身湖南新军。他们正是在辛亥革命的洗礼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问题,提高了民族民主觉悟和革命决心;又从它遭受的沉重挫折中接受教训,思考它的不足,开始新的探索。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了中国的先进分子,起了某种阶梯的作用。——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三、课堂小结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革命领袖孙中山弥留之际仍心系革命,发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期望。展望未来,只有每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才可能实现中国的复兴之梦,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四、板书设计辛亥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