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和地球
【必会考点】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河外星系)一总星系
2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3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冥)
4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地球上生命出现的原因
5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氢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6核聚变反应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7一青藏高原(最高)、新疆内蒙古(其次)四川盆地(最低)。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Q
太阳外部结构及相应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9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12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13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14
低、中、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为纬线;0-30、30-60、60-90o
”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每1个纬度间隔的经线长为111千米
16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17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18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19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0南北方向的判断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21
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22
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23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24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25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地球自转的周期
26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7
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2X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29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周期
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30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31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1
3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33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
晨昏线的判断
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34
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35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g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37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38”e」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39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东东减
40
两条日界线0时所在的经线;180°经线
41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
不同日期的分界线
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43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44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45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46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47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48
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49
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I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1.晨线和赤道的交点为6点2.晨线和赤道的交点为6点
52
日照图中隐含的时间条件
3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4.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
53
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12—(12—日出时间)X2=(日落一12)X2
54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日落、日出时刻=12小时+、一昼长+2
“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56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57
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CQ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二十四节气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9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重点图表】
L1人类认识的宇宙
•图1.2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教材第3页)
二、设问及训练
1.形成天体系统的条件:和
2.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中,最大的是
A.河外星系B.总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
解题思路:宇宙是由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不同的
天体组成的。这些天体在运动和发展中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彼此间相互吸引
和相互绕转,形成大小、层次不同的天体系统。
学法指导:读图学地理,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插图既直观又形象地帮助我们掌
握地理知识,而图图转换更有利于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根据图1.2和变式图,人类已知
天体为
行星系人恒星系f星系总星系
因此,总星系是目前人类已知最大的天体系统。总星系和未知星系就构成了我们通常所
说的宇宙。
・表1.1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教材第4页)
・图1.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教材第4页)
一、相关变式
按九大行星距太阳由近一远排序。
1
海
0~O--O--<>冥
天
木-<>—
土
王
王
王
星
水金地火星
I星星球星
星
星
星
二、设问及训练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与之间,是距离太阳的行星。
4.与地球质量、体积比较接近的行星是()
A.水星B.金星C.火星D.土星
5.平均密度与地球相差最小的行星是()
A.金星B.木星C.水星D.火星
6.公转周期、自转周期与地球差别最小的行星是()
A.火星B.土星C.金星D.木星
7.简述地球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解题思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学习地球宇宙环境的关键。通过变式图更容易找到地
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再进一步读表分析比较,最后归纳出地球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学法指导:比较法是要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之一,通过将地球与其他行星比较,积极思
考区别和差异。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而又特殊的一颗行星。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图1.5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教材第7页)
一、相关变式图
将图1.5中的四个区转换成更简单的模式
A.丰富区B.较丰富区
C.可利用区D.贫乏区
二、设问及训练
8.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西部
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西北部
9.我国太阳能资源贫乏区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有
A.云南、贵州、广西B.四川、重庆、贵州
C.湖北、江西、福建D.湖南、广东、广西
10.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1.你就读的学校所在地属于模式图中的一区。谈当地利用太阳能的状况。
解题思路:
地理分布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一部分。掌握地理事物分布的基础是初中学过的区域地
理,所以要弄清楚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必需要用中国地理知识。设问训练的8、9
题就涉及中国地形、行政区分布的知识。第10题叙述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先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入手,加之当地晴天多,云量少,降水少,这样就使得太阳辐
射穿过大气层时,损失削弱少,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11题则要联系实际,做点调查,就
能比较容易做出答案。
学法指导:
从初中升入高中,高一新生在学习上面临学科知识的衔接,通过练习逐步懂得:学好
高中地理的重要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初中地理知识。学会在高中阶段,经常凋动、运用储存
的初中地理知识,不断获取新知识,使地理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教材第16页)
•图1.20地球公转的轨道(教材第16页)
-、相关变式圈Y、
二、设问及训练远,太陀、近
12.地球公转是指的运动。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ad------湛(------^日
图示呈时针方向,说明是在极上空观察到的。…,点
13.地球公转的路线叫轨道,也叫黄道,其形状'"
是的椭圆轨道。
14.地球公转一周(度),所需时间为,叫做恒星年。
15.1月初,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日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较;7月
初在日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较。
16.地球公转时,日地距离、公转速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运动的同时,还绕太阳做公转运动。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
公转方向、轨道、周期以及公转速度和日地距离变化的原因.可以很容易从图表上获得。
值得注意的是变式图,提供了换位思考的条件,在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公转方向是顺时针,
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变式图中,公转方向的箭头变化,揭示我们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是巩固知识,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学习方法。观察地球公转方向可以换位,采用逆向思维,容易克
服思维定势,提高学习效率。
•图1.22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教材第17页)
一、相关变式图
二、设问及训练
17.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自转的交角,目前是
18.若地轴垂直黄道平面,则黄赤交角为()
A.23°26'B.66"34'C.90°D.0°
19.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是()A.①B.②C.③I).
20.地球公转至④时,北半球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1.地球公转运动中,距离太阳最近是()
A.夏至日后B.春分日后C.冬至日后D.秋分日后
解题思路:
相关变式图将二分和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和黄赤交角图稍加改动与简化。根据地球公转知
识,结合图中地轴倾斜方向的变化,训练题中的17、18题很容易做出答案。19、20、21
题则要根据图中地轴倾斜方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北半球的春分、夏至、
秋分、冬至,这三题就迎刃而解了。
学法指导:
图图转换,化繁为简是地理学习与考试中经常遇到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考曾出过类
似的试题,就是将课本插图的地轴倾斜方向加以改动而成,要求考生具有灵活应变能力,
变换视角,将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综合、加深拓宽。该题是当年得分率最低的综合题。究
其原因是学习中的死记硬背,思维定势所致。因此,平常训练,不仅要注重知识积累,更
应重视能力的培养。
•图1.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材第18页)
一、相关变式图
二、阅读及训练
2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重要因素是()
A.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
B.地球以黄赤交角倾斜着自转
C.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血重合
D.地球自转时与黄道平面垂直
2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
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
A.365日6时9分10秒
B.1恒星年
C.365日5时48分46秒
D.1回归年
24.目前,地球上太阳光线直射的纬度带是()
A.0°—23°26/NB.23°26'N—66°34'N
C.0°—23°26'SD.23吃6'S—66°34,S
25.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的地方是()
A.赤道B.南、北回归线C.30°S;30°ND.南、北极圈
26.太阳直射赤道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春分点B.夏至点C.秋分点D.冬至点
解题思路: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的北极指向北极星不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
表接受太阳直射点是不断变化的,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3月21日(春分日)直射点在赤
道上,随后太阳直射点北移,6月22日(夏至日)到达23"26'N,至此太阳直射点南移,9
月23日(秋分日)再次到达赤道,接着继续南移,12月22日(冬至日)到达23~26'S,此后
直射点开始北移,次年3月21II直射点又到达赤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
性往返运动,叫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
掌握这些知识,上述练习题的答案就会正确选择了。
学法指导:
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由静态的改变为动态的模式图,可以比较直观地表示太阳
直射点在地表的运动规律,同时随着移动箭头的指向,有利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高中地
理有不少地理运动规律、地理演变规律。在学习中符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运动或演变,
抽象成模式图,掌握其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和地理思维能力。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图1.24昼半球和夜半球(教材第19页)
一、相关变式图
二、设问及训练
27.晨昏线(图)是半球和半球
的分界线,其涵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29.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叫做。
A.23小时56分4秒B.24小时C.1恒星日1).1太阳日
30.晨昏线(圈)上各地,太阳高度是()
A.90°B.0°C.<0°D.>0°
31.地球上,昼弧和夜弧相等的地方是()
A.极点B.极圈C.回归线I).赤道
32.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运动B.地球公转运动C.地球是颗行星D.地球不透明
解题思路:
昼夜交替是因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重要地理现象。解题时,首先要理解划分昼夜半球的
展昏线(圈)的涵义,地球是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切点的连线
就是展昏线(圈),所以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为零,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展昏线(圈)在
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昼夜不断交替,其周期为24小时,叫做1太阳II。地球上的纬
线(圈)被展昏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只有赤道上的昼弧与夜弧等长。
学法指导:
通过变式图可从另一方面掌握展昏线(圈)、昼弧、夜弧等概念,理解昼夜交替现象。昼
半球和夜半球侧视图又可以转换成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如下图:
这种举一反三,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迁移,也可以培养发散思维,使能力得以提高。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图1.26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教材第21页)
一、相关变式圈
A.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B.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C.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二、设问及训练
33.在地球上,全年昼夜相等的是()
A.极点B.极圈C.回归线D.赤道
34.北半球各纬度地带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是()
A.从秋分日至春分日B.从冬至日至夏至日
C.从春分日至秋分日D.从夏至日至冬至日
35.从秋分日至冬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纬度越高昼越短I).纬度越低昼越短
36.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时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37.对极昼极夜现象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从北极向极圈逐渐扩大
B.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从南极向极圈逐渐缩小
C.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北极圈内极夜范围从极圈向北极逐渐扩大
D.从冬至日到春分日,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从极圈向南极逐渐缩小
38.从春分日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A.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大一小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小一大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小一大D.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大一小
39.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40.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按从大一小的正确排序是()
A.春分日一夏至日一秋分日B.夏至日一秋分日一冬至日
C.秋分日一冬至日一春分日D.冬至日一春分II一夏至日
41.地球上,一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度地带在之间
A.20°S~20°NB.23°26'S〜23°26'N
C.23°26,N〜66°34'ND.23"26'S〜66"34'S
42.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是()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B.赤道及其以北各纬度
C.赤道及其以南各纬度I).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43.地球上,昼夜长短不变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极点B.极圈C.回归线I).赤道
解题思路:
教材中的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是常见的太阳光照侧视图,
将其简化为相关模式图,都是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地理基础知识形成的图形。解题时,根
据地球运动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结合图形思考。第33题至37题是检测昼夜长短的
知识,从图上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极点至极圈之间有极昼现象的变化,南北半球正相反。第38题至43题是检测正午太阳高
度的分布,重点抓住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
(极点至极圈情况除外)。这样其他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学法指导:
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经常出现,这是要引起注意的。本单元的
学习,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模式图是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
识,用直角坐标表示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读起来并不陌生,左右两
边的竖轴分别表示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将A、B、C三幅图逐一分析,然后综合,得
出规律性认识,有助于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理解,同时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参考答案
1.相互吸引相互绕转2.B3.金星火星比较近4.B5.C6.A
7.提示:从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恒星际空间和行星际空间②地球本身条件:在太
阳系中的位置、体积和质量、内部物质运动等方面叙述。8.ABD9.B
10.地势高,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厚度小;晴天多,降水少,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
11.略。12.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顺南13.公转近似正圆
14.360«365天6时9分10秒15.近快远慢16.由于太阳略微偏地球公转轨道
的中心17.黄道平面赤道平面23°26'18.D19.B,20.D21.C22.AB23.CD24.AC
25.B26.AC27.昼夜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切点的连线28.B29.BD30.B31.D
32.A33.D34.C35.AC36.D37.AD38.AB39.BD40.D41.B42.A43.D
【典型例题】(来自导与练)
【检测与练习】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
【必会考点】
71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2
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
73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
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74
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烧破坏臭氧层
75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76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77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78
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79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
太阳高度角及昼夜长短
最主要因素
8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81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辐射定律
82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3
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4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
大气的保温效应
很强。
85
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86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87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88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89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小
90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1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交角。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G一山一直为士*小少工七天色
92①回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③约偏45度
(近地面)
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5一修工「上钻.、”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
大气环流的意乂主
素。
96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
地高压
97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98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
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99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
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10°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I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102锋面的分类与天气
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103锋血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
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春季的沙尘暴
104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2业工七廿五右、右
£“土,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气特征
105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y吐.必业”LPA-a*Xgj
工土,T局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天气特征
1°6锋面气旋
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107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量。
108
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下垫面4人类活动。
109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分别表述)
比较
ll°」u氏话来刷,々为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
"1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以温定带,③以雨定型。
112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
因、分布规律20-350
113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
分布规律30-40西岸
114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々云,心目工阳乐「-吐天四
八人皿珏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40-60大陆东岸。
分布规律
115鲁带鬻/候的特点、成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大陆西岸。
因、分布规律
116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因、分布规律温带内陆
117
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看书)
11Q
气候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119
气候资源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气候资源与建筑
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1,21■—tI■1..1r-«lx.1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居住区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的
风与城巾规划
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122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
气候金源与父通
地势等)(看书)
123
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124
热带气旋强度等级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125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
台风的监测与预报
向和速度。
126暴雨形成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127、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具体)
洪涝灾害的防御
I?®干旱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129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
干旱的防御
等。
130
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131
寒潮的防御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132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
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133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134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
氟氯燃化合物消耗臭氧。
原因
135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於6臭氧层的保护
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137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
酸雨的成因
体。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139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
酸雨的危害
人体健康
140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
酸雨的防治
合利用。
141
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燃破坏臭氧层,酸雨。
【重点图表】
图2.1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1.相关变式图,见右图。(km)
2.设问与训练:
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正确反映
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
判断依据是。
根据A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
可知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2)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层(填字母),原因是。
(3)人类目前利用平流层最主要的方式是,原因是。
(4)B层和D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分析其增温原因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解题思路】大气层中气温的垂直变化是理解与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关键。因为气温的垂
直分布决定了大气运动的方式,也决定了天气状况。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上冷下
热),则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汽发生凝结,
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形成降水。而各层气温的垂直变化,又取决于各层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
的选择吸收特性。如对流层大气气温之所以随高度增加而下降,是因为该层大气中的水汽
和二氧化碳等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这样,离地面(热源)越近,气温就越高;离地面
越远,气温就越低。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是因为这里离地面较远,基本上不
受地面的影响。25千米以匕随高度增加气温迅速上升,是因为这里的臭氧吸收了大量紫
外线的缘故。
【参考答案】(Db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20C,对流层顶气温约为-50℃至一60c
地面(地面的长波辐射)(2)A该层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3)高空
飞行该层大气中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乎绝迹,大气平稳,天气晴朗,
能见度极高(4)都是因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前者是臭氧吸收紫外线,后者是氧原子吸
收紫外线
图1.5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图2.5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
1.相关变式图,见下图。
2.设问与训练:
(1)90°E经线以西大部分地区自北向南太阳总辐射量大致逐渐
(2)光照资源由少到多排列的一组城市是o
A.上海重庆乌鲁木齐B.贵阳武汉西宁C.广州成都拉萨D.武汉重庆拉萨
(3)能正确反映从拉萨到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隼太阳总幅射量年太田总播给生年大但总格射量隼大陌总幅射.费
千卡/平方及*)](千卡/平方度米)[(千卡/平方及泰)干卡/平方厦米)
卜、
20200K200k200t
15
10ioio""""、io
W500100015^06W50010001^00HW50D1000W50010001?00^=
A,S)BCD
(4)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原因是:
(5)青藏高原西南部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原因是:
【解题思路】本题命题依据为图1.5和图2.5的重叠图式。通过“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
分布状况图”,主要考查了学生使用和说明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
由于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因此,年太阳总
辐射量的分布,总体上山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在我国,纬度相对较低、海拔高、空气稀
薄、大气透明度很好的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南部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如拉
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200千卡/平方厘米;而我国的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因为多阴雨云
雾,成为全国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少的地区,重庆是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小的省会城市,
仅为80千卡/平方厘米左右。而由于受地形、气候等的影响,太阳辐射变化不可能为直
线。有关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参考答案】(1)增加(2)B(3)B(4)我国的四川盆地,处于横断山脉的东侧,为夏季风的
迎风坡一侧,多云雨、大雾天气,加上盆地地形,少风,不利于水汽的扩散,所以太阳辐
射很弱(5)纬度相对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图2.1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相关变式图,见下图。
2.设问与训练:
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交角的存在,导致的回归运动。
(3)此时A、B、C、D中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点;气压较低的是
两点;气压较高的是、两点。
【解题思路】本题用图是图2.15的变式,比较抽象,重在理解,且与第一章有关知识密
切联系。据A、B、c三点大气运动的状况,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山现在赤道低压中
心位于赤道以南的A处附近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接着可判定其他内容。
【参考答案】(1)BD(2)黄赤太阳直射点(3)B
图2.18亚洲季风
1.相关变式图,见右图。
2.设问与训练:
读“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
图中小黑点部分为暴雨和积水严重的地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M地区暴雨、水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
②.
(3)N地区降水年际变化,主要原因是:
【解题思路】此图为两个地理事物的重叠组合,判断此类图首先要求发现其中空间分布的
差异与规律,并且需要一定的逻辑联系。基本步骤是:认真读图一一分析图中所示地区的
气象状况——结合其他地理特征,综合分析出现气象灾害的原因。
【参考答案】(1)青藏高原地势高(2)①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的7、8月
份;降水年际变化也较大,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降水偏多②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
重,河流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河流泄洪能力下降(3)大N地地处我国季风区的西部边缘,
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降水多,反之,降水就少
图2.19冷锋与天气图2.20暖锋与天气图
2.21北半球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
1.相关变式图,见下图。
2.设问与训练:
2002年7月、8月间,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最高值。
济南、西安等地甚至出现了40℃的高温。止匕外,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四川等地也持续
出现高温天气,这样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在历史上同期是罕见的。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读下列四幅气流形成图,判断(1)、(2)题:
(1)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2)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常易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其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3)材料中罕见的高温天气形成的原因是()
A.准静止锋长期控制该范围,从而造成湿热的高温天气
B.受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造成天气晴朗和高温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导致大范围内普遍高温
D.受台风影响,从西太平洋带来大量湿热的空气形成高温天气
(4)若此后有一股势力一般的冷空气南下,将对我国的天气造成的影响是()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B.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降雨天气
c.给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D.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解题思路】本题设计的为组合图,综合考查各种天气的成因和特点。夏季,我国长江中
下游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由于受到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的过程中,由
于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因此形成高温干燥的天气。如果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与华
北等地的暖空气相遇,则会形成锋面雨,温度下降,空气的湿度也将增大。
【参考答案】(1)B(2)A(3)B(4)B
图2.19冷锋与天气图2.22锋面气旋(1958年4月5日8时)
1.相关变式图,见下图。
2.设问与训练: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次锋面活动示意图”。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
/小时,A城市目前是12时,回答下列问题:
(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3)这种锋面夏季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下列气压场中的(代号)位置。
(4)该锋面将于(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
(5)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解题思路】本题由生活中的一次锋面过境说起,要求学生根据方向、速度和季节判断锋
面的类型,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等,相对综合性强。这要求学生能熟悉锋面的类型和
特征,而且能判断不同气压形势下不同位置的风向,还要求学生能关注主要的气象灾害及
其发生的季节和条件。本题中的计算相对简单。一般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如下表:
冷锋天气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天气变化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出现较大的风,云层渐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低,天气晴好天气转晴
厚,可能有雨雪天气
【参考答案】⑴冷⑵寒潮(3)a(4)次日上午8时⑸前20小时,锋面逐渐向该城市移
动,出现较大的风,云层逐渐增厚,并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以后锋面继续向东前进,冷空
气占据城市上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图2.25气候因子关联示意
1.相关变式图,见下页图。
2.设问与训练:
下列现象或行为属于“气候因子关联示意”图中的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个人地基使用权转让及宅基地置换合同3篇
- 2025年农村堰塘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合作开发合同
- 2025年度员工薪酬福利及晋升管理体系工资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配件赊销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机房租赁协议含网络及安全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恋爱关系维系与责任分配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年会礼品定制及派发合同3篇
- 2025合同样例项目工程建设合作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养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书人3篇
- 2025年度新材料研发营销策划合作协议3篇
- 初二期末班主任学生评语
- YY/T 0338.1-2002气管切开插管 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
- GB/T 32491-2016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及管件长期静水压试验方法
- 书名号测试的文档
- 交大医学院研究生现代免疫学基础和进展《免疫学原理》考试重点
- 全文解读改革开放简史专题解读
- 热电厂工程燃煤系统施工方案
- 福建省南平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金融科技课件(完整版)
- 中国建筑史经典题型
- 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