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世界历史上主题一世界古代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世界历史上主题一世界古代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世界历史上主题一世界古代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世界历史上主题一世界古代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世界历史上主题一世界古代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世界古代史第一部分教材梳理

世界历史(上)

第1页考情分析命题规律考查年份考查点考纲要求题型分值中考热度城市自治权西欧城市兴起及其意义选择题3★★☆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基本情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选择题3★★市民阶层西欧城市兴起及其意义选择题3★★☆第2页备考指导经过对近三年广东中考试题分析,能够看出世界古代史内容不是重点,但每年都会考查。据此预测年关注重点有:1.大河流域文明中金字塔和种姓制度。2.人类文明和平交流两个例子第3页时间轴第4页知识网络第5页考点1: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种姓制度1.古代埃及文明: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____是古代埃及法老陵墓,是古代埃及文明象征,是法老权力象征,是统治者奴役人民见证。2.古巴比伦文明: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其主要文明结果是《____》。《汉谟拉比法典》:(1)制订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2)目标、地位:为了维护奴隶主利益;是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成文法典。3.古代印度文明:(1)位于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等级制度)是其主要文明结果。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第6页等级名称社会阶层____掌握神权祭奠、贵族刹帝利掌有军政大权国王、武士、官吏吠舍从事农牧工商业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从事最低贱职业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人考点1: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种姓制度(2)种姓制度内容:(3)性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尤其是婆罗门阶层利益。(4)影响:激化社会矛盾,给以后印度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婆罗门第7页真题再现1.(深圳)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生活。依据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以下选项符合当初农民身份是(

)A.担任祭司B.与国王或官吏女儿成婚C.掌握军权D.纳税供养第一、二等级2.(泰安)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摇篮。以下选项搭配正确是(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流域——古代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DA第8页考点演练3.(淄博)右图是某地仿建古代建筑。该建筑真实版见于(

)A.阿拉伯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4.(娄底)假如你暑假期间逝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以下可能经历情景是(

)A.沿尼罗河而上,赞美胡夫金字塔雄壮B.在恒河南岸驻足,品味中华文明千年沧桑C.逛罗马历史博物馆,感受汉谟拉比石柱古老D.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观赏印度古城异域风光BA第9页考点演练5.下列图中反应古代印度文明结果是(

)C第10页考点2: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基本情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1.古希腊——西方文明发源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它最早源于爱琴文明,以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为中心。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进入城邦时代。最著名城邦是雅典和____。斯巴达第11页形成经过梭伦改革,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_______时代雅典民主政治抵达全盛表现(1)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全部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2)_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3)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轮值主席(4)国家为担任公职、参加政事公民发放津贴评价仅适适用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小孩、奴隶、外邦人无权享受。但它开创了民主政治典范考点2: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基本情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2.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公民大会第12页真题再现1.(广东)马克思说:“希腊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含有深远影响是(

)A.海外贸易B.文化教育C.军事外交D.民主政治2.(广东)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辉煌”主要得益于(

)A.种姓制度B.雅典民主政治C.中央集权制D.君主立宪制DB第13页考点演练3.(长沙)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假如有些人所以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应出当初雅典(

)A.参政是公民义务B.实施残暴统治C.统治遭到公民反抗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4.(衢州)公元前453年,罗马考查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考查,考查团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现民主,实质独裁”。考查团作出这一判断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公民大会B.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个直接民主制D.向雅典城邦纳税外邦人无选举权AB第14页考点演练5.(台州)以下人物与其历史贡献组合正确是(

)

D选项人物历史贡献A牛顿开启了“科学革命”开端B拿破仑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顶峰C卢梭三权分立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D伯利克里推进雅典民主政治抵达全盛第15页考点演练6.(菏泽)右面一幅漫画反应是古代哪个国家或城邦政治情况?(

)A.古代埃及B.古代雅典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B第16页开始时间646年内容政治建立中央集权____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____作用确立了一套先进管理体制,促进了经济发展,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____社会过渡考点3:大化改新基本内容天皇赋税封建第17页真题再现1.(广东)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改革,史称(

)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B第18页考点演练2.(益阳)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历史事件是(

)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3.(岳阳)以下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表述,正确是(

)A.是一次封建性质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危机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BA第19页考点演练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颁布了改新诏书,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施贵族世袭制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C.分封贵族为诸侯D.没收农民所拥有耕地5.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以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是(

)A.严重减弱了天皇权力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提升了世袭贵族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统治BB第20页考点4:西欧城市兴起及其意义1.兴起:10世纪开始,西欧出现了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城市。2.斗争:一些城市市民向封建主争取自治权。斗争方式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其中经典例子是____起义。3.意义:经济上:对西欧____经济含有一定瓦解作用,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政治上:城市成为自由乐土,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____;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摇篮,各种大学建立,反应市民心态城市文学也逐步产生,为____和宗教改革於ɑ

琅城封建统一文艺复兴第21页真题再现1.(广东)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欧洲时说:“城市兴起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是(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2.(广东)中古西欧城市兴起,不但表现在经济上繁荣,更主要还在于政治权利取得。富庶城镇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这里“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CA第22页考点演练3.(黄冈)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应出当初(

)A.市民浮躁落后社会心态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D.市民阶层价值取向4.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DD第23页考点演练5.中世纪时期,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最有利于(

)A.市民阶级

B.封建主

C.国王

D.教会6.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一些地域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应了西欧城市哪一现象?(

)A.城市自治

B.殖民扩张

C.君权神授

D.三角贸易AA第24页事件概况马可·波罗来华13世纪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并在元代朝廷中任职。回国后,他著有《________》一书。该书在欧洲广为流传,激发起欧洲人对东方憧憬和向往,对以后新航路开辟起到刺激作用阿拉伯数字创造和传输古代____创造了0至9十个数字计数法。该计数法经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被称为“________”考点5: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创造和传输,世界各民族各地域和平交往历史意义1.世界各民族各地域和平交往经典事例:2.世界各民族各地域和平交往历史意义: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域人民相互了解、联络;促进了各地域各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整体。马可·波罗行纪印度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第25页真题再现1.(聊城)下面这幅漫画主题应是(

)A.文明交流B.民族交融C.习俗差异D.国家冲突A第26页真题再现2.(南京)“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这段话评述对象是(

)A.阿拉伯数字B.万有引力定律C.生物进化论D.相对论3.(怀化)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头,阿拉伯人口,法兰克人手。”据此判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A.中国人B.阿拉伯人C.法兰克人D.罗马人AB第27页考点演练4.“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以后,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他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他”是(

)A.阿基米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