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1页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2页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3页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4页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九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单元组织方式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七单元第20课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七单元第21课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标题是“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单元的要求如下:教学内容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学业要求本单元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及发展的历史。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大致情况,掌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基本过程并理解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壮大无产阶级力量。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凸显,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党宣言》等事件和相关人物的介绍外,仍需找出这些史事之间的关联,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教学提示的进步性及带来的问题。等资源,创设历史情境。等辩题,分小组查找材料,形成辩论各方的论点和论据,在班级开展辩论活动。开展项目学习,深入讨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影响”,以个人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搜集、辨析史料,撰写研究报告,举办专题研讨会。(二)教材分析知识框架主题时序教学内容分析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也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有总结和压轴的意思。本单元虽然只有两课,但在世界史中却比较重要,因为它标志着欧洲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以及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阶段,同时又为下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做铺垫。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安排:一、纺织技术的革新;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具体来说就是:纺织机,蒸汽机,工厂,火车,铁路这十二个字,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用物化的概念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认知,符合初中生形象思维的基本学习特征。通过具体的成果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的内容安排:一、马克思与恩格斯;二、《共产党宣言》;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首先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进行简介,进而重点讲解《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随后介绍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编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人物后了解他们的突出贡献和具体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此外,本单元知识与中国史联系紧密,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指导中国日后的革命以及新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特别重视。(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学习能力角度分析,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初三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为学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初中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阶段,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要提供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和特点的材料,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分析,在《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五、六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表现,尤其是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了解了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政治背景,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但是学生对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于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的关系等问题,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以及作业设计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提供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理性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学习能力的不同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进行考查。国际、巴黎公社运动。文献,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系现实,全面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探索献身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上三个层次的要求是递进关系,每一高层次水平要求同时也包括了较低层次线、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五、课时作业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业时间:15分钟(一)【知识梳理】一、纺织技术的革新背景:17世纪末,英国 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纺织技术的革新:1733年, 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蒸汽机改进:1785年, 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工厂制度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 制度最终确立。三、火车与铁路火车:1825年,由 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 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2)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3)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 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先后进行工业革命。【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君主立宪;凯伊;哈格里夫斯;瓦特;现代工厂;斯蒂芬森;市场;蒸汽时代;工业国家;英国【作业分析】本项作业的内容都来自于课本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到有效预习的目的。(二)【分层精练】类型一:达标题物理学中的功率单位“瓦”(符号W),特改进蒸汽机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为工业生产提供新动力②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改进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此后出现了使用机器的热潮,不符合题意,可排除选项④,故选A。【设计意图】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成是蒸汽机的改良及应用,这是很多同学容易混淆的两个知识点。通过本题,学生能区别这两个事件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如图是1801~1841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C.英国的殖民扩张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英国的工业产值不断上升,农业产值增幅不大,结合时间可知此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根据英国国内产值的变化无法说明英国的殖民扩张,排除C项;此时英国议会已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谈不上重新召开,排除D项。【设计意图】读图识图的能力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体现,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数据图的能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英国不同行业产值的变化,再结合题干中的时间进行判断。有史学家认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这说明工业革命( )A.推动科技进步 B.促进人口流动C.改变了生产方式 D.推动了社会观念的转变【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依据材料中“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人们观念的转变,而不是科技的进步,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吸引更多人参与科学技术研究,而不是直接促进人口流动,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故C不符合题意。【设计意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主要来自于工匠们的经验积累,在这之后,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的能力,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材料意思的干扰项。并加以改正。【 】(1)1733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改正: 【 】(2)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的开始。改正: 【 】(3)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改正: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1)×哈格里夫斯改为凯伊(2)√(3)×日本改为美国【作业分析】第(1)题中飞梭的发明者是凯伊;第(2)题的表述没有出现错误;第(3)题中,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日本则是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设计意图】本题的内容都来自课本,以判断改错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巩固基础知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强大离不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材料二: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摘编自(英)材料三: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了什么变化?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式。业;原因: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作业分析】第(1)题中根据材料一“光荣革命”可以判断这里的政治制度指的是英国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提供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可以概括出君主立宪制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2)题中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本课所学,可知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其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被机器生产所取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第(3)题中,根据材料三及图片,可以看出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的差别;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主要是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计意图】本题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考察了学生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方面的核心素养,具有一定难度。类型二:中考真题6.(2021·四川中考)下图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意图。从图中可知英国( )A.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 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C.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D.城市化不断推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17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小于农村。随着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故D正确;农村人口呈下降趋势,故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英国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故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城市数量增加,故C错误。故选D。【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分析表格数据、归纳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通过本题,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7.(2021·安徽中考)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题中“1883年、伦敦、肺结核大量发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肺结核大量发生。故C符合题意;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错误,排除A;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选C。【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本题中的材料,学生能直接地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本题与第6题相呼应,通过这两道题,学生能从不同方面归纳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类型三:高中衔接8.(2018·高考天津卷)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依据“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反映了英国科学面临日益落伍的危险,并不能得出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超越英国,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业余科研传统”日益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而1830年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科学方面依然保有优势,故B项排除;“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主旨不合,故C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扩张到欧美国家,各国不断重视科研,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让英国的有识之士对本国的科研产生危机感,出现材料中现象,故D项正确。【设计意图】本题强调了工业革命的出现、不断扩张、重视科研便于提高生产力等内容,通过英国与欧美其他后起之国的比较,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力,试题没有直接考查,而是通过比较,逆向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有较大的难度。通过这样的高中试题的训练,拓展初三学生的思维深度。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作业时间:15分钟(一)【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与恩格斯1.早期活动马克思多次在 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 。(3)1849年,马克思在伦敦完成了 等著作。2.主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任思想的精华,形成了 该理论包括 、政治经济学和 三个组成部分。二、《共产党宣言》1.出版: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 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2.主要内容: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 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 社会所取代;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3.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的诞生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成立: 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人协会,史称“ ”。巴黎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 。性质: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 政权。失败: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莱茵报;欧洲工人运动;资本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阶级斗争;共产主义;暴力;马克思主义诞生;1864;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作业分析】本项作业的内容都来自于课本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到有效预习的目的。(二)类型一:达标题1.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占有国民总收入的25%,到1812年,1.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人的40%。相比之下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可见,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的变化是( )A.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B.工人运动规模越来越大C.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 D.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时间及数据可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故D符合题意。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规模越来越大在题干材料未涉及,排除AB;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违背了“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排除C。故选D。【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数据的能力。通过本题中的数据,学生能直观的认识到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贫富分化越来越大,进而出现了工人运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开始于( )A.1818年 B.1848年 C.1864年 D.1871年【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其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是1848年,故选B。【设计意图】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难度较低,通过本题,学生加深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点的认识,巩固基础知识。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它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C.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D.它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史实,并理解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言》在伦敦出版。改正: 【 】(2)1864年,英国、法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会,史称“巴黎公社”。改正: 【 】(3)1871年,巴黎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政权。改正: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2)×巴黎公社改为第一国际(3)×资产阶级改为无产阶级【作业分析】第(1)题表述没有出现错误;第(2)题1864是“第一国际””;第(3)题中,1871年,是巴黎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政权。印象,巩固基础知识。类型二:中考真题5.(2019·湖北黄冈中考)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极大地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D【作业分析】第(1)题表述没有出现错误;第(2)题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是“第一国际””;第(3)题中,1871年,是巴黎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政权。依据题干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设计意图】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本题中的材料,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也随之蓬勃发展,进而理解马克主义对世界的影响。类型三:选做题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谈谈你的职业规划。“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马克思(17岁,1835年)《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有明确的主题,能做到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感而发,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格、基本合格4个等级进行评价。类型四:高中衔接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A.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B.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恩格斯意在强调科学理论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D项正确;A、B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排除C项。故选D项。【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信息的能力,也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拓展。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可以认识到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事件,提升学科素养。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一书中写到:“发生在1789-1848年间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利...其中心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毗邻而又互为竞争对手的国家”。这里说的“伟大革命”分别是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对外战争 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拿破仑对外战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789-1848年”、“资本主义工业”、“英国和法国”等关键词,可以推断出霍布斯鲍姆恩格斯评价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故选C。“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产生更大的利润”可知D符合题意;ABC三项也是工业革命推广生产的原因,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3.19世纪传统意义的“工场”被新的“工厂”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场”和“工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规模大小的区别出现时间早晚的区别D.作坊主与资本家两种管理者身份的差别【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手工生产,后者是机器生产。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故选C。4.19世纪中期两位诗人描写各自的城市,一位描写巴黎:雄鸡的报晓深远悠长,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另一位描写曼哈顿:人行道布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城市的出现C.人们都认可了工业化 D.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故选D;AB项仅体现了材料的一个方面,故排除;材料中也有否定工业化的一面,故排除C项。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D.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图示数据可知,1770年以后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所占比重下降,这里对应的时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选C。下表是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英国(包括全部爱尔兰)的人口增长况表,造成表格中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1750—1851年英国人口数/百万人年份1750年1781年1801年1811年1821年1831年1841年1851年人口数10.513.017.917.920.89424.02926.73127.390A.工业带动城市化浪潮 B.社会条件的逐步改善C.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动 D.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从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故选A;表格信息无法体现社会条件的逐步改善,排除B;材料只有英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无法体现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排除C;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排除D。“……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疾病……在问大多数病人他们从哪里得来寒热病时,他们的回答是或者自己从工厂得来,或者由别人染而来。问他们做什么职业,从什么人传染来的病,回答都是:棉织厂的工人。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法国大革命前阶级矛盾尖锐C.D.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大【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材料中“曼彻斯特”、“棉织厂的工人”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在反映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棉纺织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疾病传播,故选B。8.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A.提高了运输能力 B.改变了生产方式C.促进了城市发展 D.加剧了环境污染【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知工业革命中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高了运输能力,故A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材料涉及运输问题,与改变了生产方式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促进了城市发展和加剧了环境污染也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C。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哀弱…………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哀弱…………第一国际……逐渐缩小的世界……目录第四章A.《东西方的隔绝》 B.《晚清政府的徘徊》C.《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材料中“火车的发明”可知,这是指英国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通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清帝国开始衰弱。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对立,工人运动兴起。所以选项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符合目录中的关键词。【设计意图】本题中的目录涉及了世界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跨度较大,需要学生右图中A、B是()A.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胜利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D.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利【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爆发,所以C项符合时间轴的内容。第一国际成立之初,马克思面对多派别错综复杂、多种谬见纷呈的局面。力众议,草拟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马克思执意要把第一国际建设成为政党性的国际工人阶级联合组织。由此可见( )A.第一国际成立时遭遇多种困难B.C.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核心领导D.马克思最伟大的成就是创立第一国际【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知,马克思对第一国际的建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卓越人物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十分重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第一国际成立时遇到的困难,有没有涉及第一国际的领导核心,故排除BC;马克思最伟大的成就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设计意图】本题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学生能认识到马性,提升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清朝外交家张德彝在《三述奇》一书中记载:5月21日,凡尔赛军队对巴黎发动了总攻。23日,在凡尔赛我第一次见到了被抓获的人员两万多人。28遭到镇压,大批人员被处死。29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法国大革命B.拿破仑远征C.巴黎公社运动D.凡尔登战役【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题干中“28日,起义者遭到镇压,大批人员被处死”可知这里说的是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遭镇压而失败,“这支刚刚投降过普鲁士,又拿起枪镇压本国起义者的军队,完全没有胜利之师的模样”指的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军队镇压了本国的巴黎公社运动,故选C。13.1892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A.其传播与工业革命之间有紧密联系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C.其发表标志着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D.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题干“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传播与工业革命之间有紧密联系,工业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工人运动随之兴起,《共产党宣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表的,它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有助于了解该国工业化的情况和工人运动的状况,故选A。题干没有体现《共产党宣言》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题,排除B;《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而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于这之前,排除题干没有体现《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D。《全球通史》记载: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言的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在19世纪爆发,在英国、工会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政府通过了维护工人利益的法律通过和平的方式缓和了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对这一史实最合理的解释是( )A.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工人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也在自我调整和完善【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当时英国没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是因为政府通过了和平方式,采取了维护工人利益的措施,通过了法律,缓和了社会矛盾,阻止了工人运动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恩格斯曾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恩格斯的意思是(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B.要创立理论发展空想社会主C.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无产阶级 D.理论只能阅读而不能实践【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题干中“新的科学”、“深入到运动中去”说明了要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故选C最符合题意。二、辨析改错(每小题2分,共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以改正。【 】(1)18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一场生产领域的深刻变革,并快速向欧其他国家扩展,这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改正: 【 】(2)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改正: 【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正: 【 】(4)1825年,瓦特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改正: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 (1)× 美国 改为 英国(2)× 电气时代 改为 蒸汽时代(3)√(4)×瓦特改为斯蒂芬森【作业分析】第(1)题中,18世纪中叶,是从英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3)题表述没有出现错误;第(4)题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斯蒂芬森。【设计意图】本题的内容都来自课本,以判断改错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巩固基础知识。三、材料分析(18分)科技是发展的强大动力,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地们的经济独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材料二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摘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