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1.农业的发展(1)耕种制度: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2)经济结构: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3)边疆开发: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2.手工业的发展概况影响制瓷业①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以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②元朝烧出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矿冶业北宋时煤的开采和使用日益普遍燃料的改进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印刷业印刷业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商业①商品市场: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②边境贸易: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③货币:北宋钱币年铸造量增多,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④海外贸易: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图解历史南宋海外贸易示意图(2)城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的大都和杭州尤以繁华著称。联想——选择性必修2·P36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联想——选择性必修2·P39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4.经济重心南移过程①唐朝中叶:南方经济实力增长迅速。②北宋: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③元朝: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影响经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交通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对大运河进行取直;开辟长途海运航线二、辽宋夏金元社会的变化原因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择偶标准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政策的变化表现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三、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儒学的复兴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目的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主要思想宇宙观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人生观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方法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理学的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史论拓展|“唐宋变革说”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研究范式唐宋之际有三个根本性的领域是延续和深化,从社会经济史领域着眼以租佃制为主的农业社会是延续和发展的;在政治体制方面,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等级授职制总体上是走向深化;在思想文化社会领域,独尊儒术的状况也不曾在根本上发生改变。——刁培俊《“唐宋社会变革”假说的反思与区域视野下的“历史中国”》2.文学艺术(1)宋词eq\b\lc\{\rc\(\a\vs4\al\co1(①发展原因: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的需要。,②代表: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词,作成就最为突出。))(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4)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5)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史论拓展|宋代文化的时代特色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3.科技(1)三大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其他eq\b\lc\{\rc\(\a\vs4\al\co1(①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②郭守敬: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③王祯:编撰《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联想——选择性必修3·P64~65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蒙古西征过程第一次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军队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灭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三次13世纪中叶,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结果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影响①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2)东西方交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意大利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航海、探险产生了影响畏兀儿人列班·扫马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西征的蒙古军队在14世纪后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基础性概念】1.租佃制:产生于战国时期,到宋代日益普遍,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在租佃关系下,国家、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租佃制下,主佃双方订立契约,分成租、定额租以及货币地租的纳租形式,佃农获得永久租佃权利等都有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2.榷场:指中国辽宋夏金元在民族政权交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界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定边境的作用。3.理学的世俗化(1)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强化了“三纲五常”,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2)朱熹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构建了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百姓的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关键处提问】1.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户数已增长到2088万。据此,你认为北宋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社会政治相对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宋代经济政策等。2.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层正式产生的时代……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简述宋朝经济发展对社会阶层变化的主要影响。[提示]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3.观察教材P65“元朝纸币”,结合当时社会特征,简析其可能产生的利弊。[提示]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没有规范的货币发行机制,易引发通货膨胀。4.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体现了理学有何价值?[提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凸显了人性的庄严。主题经济变革与繁荣——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发展【维度1】两宋时期农耕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典例1](2023·湖北选考,4)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宝元元年4564313546260.4373505932387090.4059022611714990.160元丰元年4756773955370.4542800003775330.5749262252010860.178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解析:本题涉及两个重要概念“主户”“客户”,解题的关键是先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含义,然后结合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正确选项,具体分析如下:第一步,明确两个概念的含义材料中的概念并没有超出教材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17课中对其有明确的解释,即“宋朝……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第二步,分析表格数据变化北宋宝元元年到元丰元年,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的客户比率都增加了,反映出没有土地的佃户的占比在增加第三步,结合所学进行判断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因此客户的数量和占比都有所增加,A项正确三地的客户比率都在增加,反映不出地域经济的差别扩大,排除B项;租佃制使小农经济长期存在,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客户比率增加一定程度上会让贫富差距拉大,排除D项。[典例2](2023·北京等级考,20,节选)柑橘与《橘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最早栽培柑橘类果树的国家之一。宋代,柑橘的产销扩大。南方出现了温州、苏州、荆州和福州等多个柑橘生产中心,有众多专门贩运柑橘的商人。开封的酒肆内有温柑、金橘等多个品种,临安有专门售卖柑橘的市场“柑子团”。士大夫喜爱歌咏“橙黄橘绿”,苏轼自称“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南宋韩彦直总结了柑橘栽培技术,撰成世界第一部柑橘专著《橘录》。该书将柑橘类果树分为3大类27种,分述植株、果实、食味和产地等,并介绍了栽培、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和入药等各项环节。(1)概述宋代柑橘产销扩大的历史条件。解析:(1)据材料一“南方出现了温州……生产中心”得出出现柑橘生产中心;据材料“专门贩运柑橘的商人”“专门售卖柑橘的市场‘柑子团’”得出出现专门贩运柑橘的商人和专售柑橘的市场;据材料“开封的酒肆内有温柑、金橘等多个品种”得出酒肆等商业场所的推广;据材料一“士大夫喜爱……苏轼自称‘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得出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喜爱;据材料“总结了柑橘栽培技术……专著《橘录》”得出柑橘栽培技术进步,撰成柑橘专著。答案:(1)出现柑橘生产中心、专门贩运柑橘的商人和专售柑橘的市场;酒肆等商业场所的推广;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喜爱;柑橘栽培技术进步,撰成柑橘专著。【重点理解】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宋代土地政策变革的影响(1)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直接导致的是农民身份的变化和职业的流动,或者因职业需要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地区流动。(2)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再就业或者到其他地区再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民转而从事手工业、商业或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成为佃农。【维度2】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典例3](2023·河北选考,4)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A.海外商贸非常繁荣 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C.江南集镇商贸兴盛 D.南北民间贸易活跃解析:据材料“宋朝”“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广州、泉州、明州是宋代的主要外贸港口,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主要是海外贸易得来,宋代能够大量调拨说明该时期的海外贸易非常繁荣,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宋朝海外贸易繁荣,并非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和江南集镇商贸兴盛,排除B、C两项;材料表明这一商贸活动是宋朝政府行为,不属于民间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重点理解】宋朝“商业革命”的原因及表现【维度3】宋代城市发展的特征及影响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但要注意的是,重农抑商作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在当时仍是主导。这一时期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发展农业、抑制商业,如鼓励垦荒、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对商人征收重税、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等。[典例4](2024·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史载,北宋东京城内的中小商人,人数众多,从事各种类型的商业活动,他们的商铺错杂在一起,沿街而居。酒楼、茶肆、饮食店、衣料店、肉铺、杂货铺等连成一片,形成昼夜喧嚣的商业长廊,一些大店资本雄厚,经营商品种类繁多。据此可推知,宋代()A.经济政策出现调整 B.商人社会地位迅速提高C.城市政治功能丧失 D.商业活动摆脱官府管控解析:审题①时间、地点:北宋、东京。②主题:商业发展状况信息①商铺错杂在一起,沿街而居。②昼夜喧嚣结论唐代实行市坊严格分离的制度,宋代逐步放弃,反映了经济政策的调整,故选A项排错材料呈现了商业布局、商业规模、营业时间、商品种类等信息,这说明商业得到发展,但无法反映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城市商业发展说明经济职能增强,但政治功能“丧失”过于夸大,且材料未涉及城市的政治功能,排除C项;宋代商业活动限制放宽,但摆脱管控说法错误,排除D项【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的特征(1)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2)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主题依仗江南与放松控制——经济重心南移与社会的变化【维度1】经济重心南移的特点及影响[典例5](2024·江苏南通模拟)下表主要为北宋部分时期江南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相关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数占全国农村劳动力人数比重(%)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980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755.41078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6.71102年1265762322769318113945461905607.0A.个体农耕规模扩大 B.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完成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劳动力增长支撑江南经济发展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江南地区户数和农村劳动力人数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户数和农村劳动力人数的增长速度,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数占全国农村劳动力人数的比重也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江南地区劳动力人数的增长为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D项正确。错误项分析A项个体农耕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劳动力人数的增加不一定会增加个体农耕的规模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材料时间为北宋C项农村劳动力人数和户数的增加与土地兼并没有必然联系[典例6](2024·安徽合肥模拟)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时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A.抑商政策的废弛 B.造船技术的进步C.江南经济的发展 D.丝绸之路的开通解析:第一步,明确材料中的现象是什么材料中的第一句话就点明了主旨,即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第二步,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能远超前代最主要的原因是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故选C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抑商政策一直存在,“废弛”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造船技术进步并非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丝绸之路在西汉就已经开通,排除D项。【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维度2】宋代社会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典例7](宋代农民人身依附的松弛|2024·安徽合肥模拟)宋高宗绍兴年间,即有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原本为瞿氏家的佃客,但是可以在闲暇时节,“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另有宋孝宗淳熙年间,台州仙居县林通判家客户郑四客,在自己有了一定储蓄之后,“出外贩贸纱帛、海物”。这反映出宋代社会()A.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社会阶层流动较为频繁 D.新的经济因素已经产生解析:选择A项:宋代的佃客或者客户可以在闲暇时节“受他人佣雇”,或者“出外贩贸纱帛、海物”,这在之前的朝代是不被允许的,说明宋代人身依附关系相对之前较为松弛。排除B项:题干说的是佃客和客户的人身依附关系变化,而不是社会成员之间身份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社会阶层流动问题。排除D项:从材料无法得知新的经济因素是否出现。【重点理解】历史解释——两宋时期平民社会到来的表现(1)门第观念淡化,社会阶层流动加强:由于科举制的发展,世家大族已经无法再像唐代以前一样垄断仕途,而布衣入仕的途径更加宽广。(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平民阶层大量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服务服役人员多来自雇佣;佃农雇农与雇主是契约关系;等等。(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①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租佃关系的发展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②政府不再直接控制经济活动;对百姓迁徙、更换职业及日常生活标准限制较少。(4)城市经济崛起,商业信用体系兴起。主题儒学的成熟与转型——理学的形成【维度1】宋代理学的特点[典例8](2024·辽宁联考)有人曾问程颐:“格物……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答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程颐认为,一物有一理,“须是遍求”,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应逐一格过,对万物之理,“皆当理会”。据此可知,程颐认为格物的关键是()A.积累 B.观察C.领悟 D.实践解析:材料信息比较复杂,需要先概括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判断选项,具体分析如下:第一步,概括材料主旨材料主旨为:程颐认为人要对万物一一格过,才能贯通万物之理第二步,结合所学,判断选项程颐反对投机取巧,主张格物应该是逐个问题一点一滴的积累,A项正确格物是穷尽明达物中之理,而不是表面的观察,排除B项;领悟、实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两项。[典例9](2023·江苏等级考,4)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思想家观点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 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 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解析:根据材料大意,两人都主张学史时要重视道德教化,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史料搜集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程颐、朱熹认为读历史要用儒家思想去权衡,没有体现探究万物获得历史真相,排除C项;程颐和朱熹都是理学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宋明理学的特点(1)哲学化:传统道德信条式的理论经由宋代理学家的改造,发展成更具思辨性的哲学理论体系。(2)佛道化色彩:主要表现在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传教谱系,创立“道统”;吸收佛、道的禁欲主义。(3)世俗化倾向: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维度2】宋代理学的影响及社会价值[典例10]北宋时期,人物画的数量锐减,“士女牛马,近不及古”,绘画的总体风格也变得保守拘谨,在现存的含有女性形象的宋代绘画中,女性多是朴素纤柔、端严寡欢的模样。这表明,宋代绘画()A.属于现实主义流派 B.突破了传统的写意风格C.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D.深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解析:材料中绘画不属于现实主义流派,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重点理解】家国情怀——理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主题繁荣与外传——辽宋夏金元的科技文艺【维度1】宋元文学、艺术的特征及影响[典例11](宋词|2024·陕西铜川模拟)词最早出现于晚唐五代,但创作情调低迷。北宋后以柳永为代表的词人把男女情爱作为创作的主题,生动而真切地描写对爱情的追求,同时在词中加入许多俗话俚语(方言),使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这表明,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发展()A.适应了市井百姓生活的需要 B.降低了文人的审美情趣C.推动了诗歌的表现形式 D.顺应了冲破理学桎梏的趋势解析:选择A项:根据材料“词人把男女情爱作为创作的主题”“加入许多俗话俚语”“雅俗共赏”可得出,宋词的发展适应了百姓生活的需要。排除B项: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没有降低文人的审美情趣。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词的内容变化,无法体现推动诗歌的表现形式的变化。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程朱理学对词的束缚。[典例12](宋代杂剧|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下图是北宋晚期古墓壁画中的杂剧表演场面。由此判断当时()A.戏曲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B.戏曲主要取材于宫廷生活C.戏曲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D.戏曲出现明确的角色分工解析:选择D项:壁画中四人的表演活动,体现了四位演员的不同角色。排除A项: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于元代,“完全”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仅凭图画中的表演场面无法判断戏曲是否取材于宫廷生活,且这一说法本身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尽管宋代戏曲深受市民阶层喜爱,但只凭一幅古墓壁画不能体现“社会各界”。【重点理解】唯物史观——唐宋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的崛起(1)唐宋以来,工商业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2)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整体风貌。表现在文化方面,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维度2】宋元时期科技特点及影响[典例13](南宋时期的文化传播|2023·全国乙卷,26)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A.士族阶层的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科举制度的兴起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故选D项;士族阶层在南宋以前就已经出现,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隋朝确立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重点理解】唯物史观——宋代科技发展的政策性因素宋代打破门第界限,壮大平民官僚的力量,扩大了科技人才的来源,为宋代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宋代在唐代的技术官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科技人员职官制度,尤其重视对技术官吏的绩效考核制度。宋代除了官办科技专科学校之外,还有官营作坊里的艺徒技术教育,并注重对普通百姓的劝课农桑教育,为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宋代制定执行了有效的科技奖励制度,对在天文学、医学、农田水利、军事科技等方面有贡献的人给予降诏奖谕、授官赐爵、发放实物等奖励,调动了科技人员钻研技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宋代的科技政策不仅有力推动了宋代科技事业的发展,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度3】宋元时期史学发展历史研究类试题通过多样化的史料呈现方式,考查史料的价值、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考生要了解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掌握并运用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史料辨伪、历史评价、历史研究方法等。[典例14](2023·辽宁选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旧唐书》200卷,后晋刘昫等历时4年撰成。编修者以唐代国史、实录及朝报、吏牍、家状等为主要编撰材料,但对材料缺少剪裁和整理,“敷衍成帙”。纪传中大量抄录唐代皇帝诏敕和臣僚奏疏、表章、诗赋等。屡现“本朝”“今上”等文字。因其保存很多原始材料,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唐纪》时,纪事多取自《旧唐书》。北宋时,仁宗令欧阳修等重修唐史,历时17年乃成《新唐书》225卷。书中创设4表,增加3志及列传331人,列传部分还参考了碑志、家谱等新材料。新设《藩镇》《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将《忠义》调至类传第一。大删《旧唐书》所录诏令、奏疏等,或直接将骈文改写成散文,总字数比《旧唐书》少约16万字。——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角度分别概括《旧唐书》与《新唐书》的价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唐书》的编修原因及其编纂原则。解析:第(1)问,分析史料价值时,要注意从多角度入手,具体如下表所示:史书成书时间史料价值《旧唐书》后晋(五代十国时期)可以用来研究唐朝的政治、文学,也可以用来研究修史时代的史书编纂情况,即五代十国时期的史书编纂情况《新唐书》北宋可以用来研究唐朝的社会状况,也可以用来研究北宋的修史体例、文学状况等第(2)问,编修原因从史学和政治等方面作答即可。编纂原则据材料中《新唐书》相比于《旧唐书》的修改,可以得出: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或文约而事丰)。答案:(1)《旧唐书》的价值:可用来研究唐朝政治,如实录、朝报、吏牍、皇帝诏敕、臣僚奏疏、表章等;可用来研究唐朝的文学,如诗赋等;可用来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史书编纂情况等。《新唐书》的价值:可用来研究唐朝历史;可用来研究北宋史学的体例;可用来研究北宋的文学体例等。(2)编修原因:《旧唐书》存在缺陷;批评旧书缺失,彰显本朝修史的正统性;宋仁宗时期,社会问题丛生,外有夷狄之扰,内有民生之困,北宋以修史来取法于唐而戒于唐;强化名教思想和伦理纲常,以唐为戒,避免重蹈五代覆辙;以唐为师;史料的增多等。编纂原则: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或文约而事丰)。【重点理解】历史解释——《新唐书》《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这是中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1.(2023·全国甲卷,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解析:由材料“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可知,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打破市坊界限,因此出现夜市的休闲娱乐活动,故选B项;玉米、红薯都是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成为完全意义的货币,排除C项;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黄色”为皇室专用颜色,且棉织品成为普通民众的服饰出现在明朝,排除D项。答案:B2.(2023·辽宁选考,4)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解析:材料的大意是,宋金绍兴和议后,金人所需茶叶主要向南宋购买,之后金人虽尝试自己制茶,但由于价格、口味等问题,还得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茶在金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绍兴和议后,金与南宋以淮水—大散关为分界线,此线以北为金统治区,这一范围也有适宜种植茶树的区域,故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金朝的财政负担状况,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金向南宋购买茶叶,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直接关系,故排除D项。答案:C3.(2022·山东等级考,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丝路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出土于福建、江苏、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区,这些地区基本都属于古代中国的南方地区。据此可以推断宋代的纺织中心位于南方,故选B项;仅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宋代纺织品出土地点,无法推断出宋代海上丝绸贸易兴盛,排除A项;题干中的衣料材质主要涉及丝、麻、棉,看不出衣料材质的明显变化,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南北方纺织技艺的比较,排除D项。答案:B4.(2022·广东选考,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解析:依据材料“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可知,宋人李觏认为儒学教化功能下降;依据材料“与‘吾儒’水火不容”可知,张载认为佛道的追求与儒学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佛道冲击,宋代儒者主张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复兴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宋代儒学并没有吸收法家思想,排除A项;立足考据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张载认为佛道思想“与‘吾儒’水火不容”,因此不是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排除D项。答案:C1.(2024·安徽马鞍山模拟)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并规定对这些旱地作物“毋收其赋,田主毋责其租”。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