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高三选考科目押题(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浙江省高三选考科目押题(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浙江省高三选考科目押题(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浙江省高三选考科目押题(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浙江省高三选考科目押题(二)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浙江省2023届高三选考科目押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I1.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根据所学并结合下图判断,下列有关二里头遗址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土了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②位于河南洛阳偃师③是商朝晚期的文化遗址④注重城市布局的规划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出土了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从图中城墙、宫殿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可知城市布局注重规划。故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A项缺少④,排除A项;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③错误,B项含有③,排除B项;③错误,D项含有③,排除D项。故选C项。2.在春秋时代,尚存在着“尊王攘夷”的呼声。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夷夏”高下之分,已经不足辨。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说明,战国时代()A.华夏文化的辐射力增强 B.礼乐成为夷夏交往准则C.百家思想呈现争鸣态势 D.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春秋时期上存在“攘夷”的呼声,但到战国时期,夷夏之间已经不足以分辨,这说明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辐射力增强,A项正确;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礼乐并非夷夏交往准则,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华夏文化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并非百家争鸣,排除C项;华夏文化影响周边民族,并不代表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排除D项。故选A项。3.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与灌概事业的发展。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国修建了都江堰 B.西汉修筑了龙首渠C.东汉兴建了芍陂 D.三国时期马钧革新了翻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芍陂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C项符合题意;秦国时期,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龙首渠是西汉时期修筑的,有利于农业生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三国时期马钧革新了翻车,有利于农业灌溉,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4.下列关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常举中的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②考试合格后,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③取士不问家世④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①正确。唐朝科举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②正确。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③错误。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④错误。综上,A项正确;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项。5.如图所示是我国一部医药学专著。该专著()A.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B.记载了康熙得天花的史实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本草纲目”可知,该著作是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D项正确;《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明朝时期的药物学著作,康熙是清朝皇帝,时间不符,排除B项;《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6.天津机器局(创办于1867年)所雇工匠,皆从香港“洋厂”招募;广州机器局(创办于1873年)所雇工人,也大多是在外国机器厂、锅炉厂和造船厂中做过学徒的中国人。这说明,近代中国()A.机器工业发展对外具有依赖性 B.洋务派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C.工厂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 D.工业化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机器局、广州机器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机器工业,它们的工人都与外国企业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说明机器工业发展对外具有依赖性,A项正确;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不是实业救国,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先进的管理模式;排除C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业化的社会环境恶劣,排除D项。故选A项。7.南京国民政府将文官选拔考试分为高等考试、普通考试和特种考试三种,应考者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等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考试。这一考试办法体现的原则是()A.量才而用 B.公开竞争 C.平等择优 D.政治中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的中国。材料“应考者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等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考试”体现的是民国时期的文官选拔通过不同类型的考试,来选拔不同的人才,彰显的量才而用,A项正确;公平竞争、平等择优及政治中立是西方文官政治的特征,且与材料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在南方几个省交界处的山区建立了很多小的根据地,由于分布较散,施政不便,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中央政权以统一领导全国各地苏维埃区域斗争的构想。这一构想实现于()A.20世纪20年代末 B.20世纪30年代初C.20世纪30年代中期 D.20世纪30年代末〖答案〗B〖解析〗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全国苏维埃中央政权”“南方几个省交界处”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全国性的苏维埃中央政权,建立于南方,B项正确;127-1930年,全国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未形成全国苏维埃中央政权,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中期,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排除C项;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9.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中央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对于新税制问题的讨论,有观点认为要坚持“公私一律平等”,毛泽东提出“这就违背了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的路线”。由此可知,毛泽东主张()A.收回税收的自主权 B.建立集中统一的全国财政经济体制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 D.明确新民主主义经济内部结构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过渡性经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这就违背了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的路线”可知,毛主席在社会主义改造前,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部结构关系,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对公私经济的税制的态度,没有涉及收回税收自主权、建立集中统一的全国财政经济体制等信息,排除AB两项;社会主义改造前,新民主主义经济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面历史照片,该照片直接可用于研究()A.三线建设时期的劳模精神 B.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C.20世纪90年代的文明创建活动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是中国共青团在###的指引下,在新的历史时期首创的群众性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五讲四美三热爱”为20世纪80年代最数字化的经典口号。B项正确,排除C项;三线建设时期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提出时间不符,排除A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11.统一前的两河流域,只有各城邦的成文法和习惯法。他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一些城市的成文法或习惯法,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了一部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对这部法典评述正确的是()①是法老统治国家的工具②颁布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③宣扬君权神授④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统一前的两河流域”“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可得出,材料所述法典是《汉漠拉比法典》,该法典颁布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时期,②正确,该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③④正确,D项正确;A项不完整,排除A项;法老是古埃及的统治者,①错误,排除BC项。故选D项。12.10一11世纪,西欧一些地区经常出现封地买卖行为,其流程是:封臣和封地买主达成出售协议;两人一起至封君处,封臣申明自己愿意放弃封土,将封土交回给封君:买主向封君行臣服礼宣誓效忠,请求封土,封君赐封土给买主。这一现象说明()A.土地成为维系封建制的纽带 B.民族国家初步形成C.封臣对封君的依附关系松地 D.封建土地关系瓦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世纪至11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封君封臣制在10至11世纪发生变化,封臣可以将土地出售,但必须到封君处,“封臣申明自己愿意放弃封土,将封土交回给封君,买主向封君行臣服礼宣誓效忠,请求封土,封君赐封土给买主”形成一种新的封君封臣关系,体现了土地成为维系封建制的纽带,A项正确;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是在15世纪,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封臣即便要出售土地,也必须到封君处形成新的封臣对封君的依附关系,封臣对封君的依附关系没有松弛,排除C项;10至世纪,封建土地关系并没有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有这样的舆论:“奇哉妙哉,世上的洋服,头戴普鲁士帽,脚穿法兰西鞋,上衣是英国海军式,裤衩是美国陆军式。妇女衬衫贴身穿,大汉斗篷过小腿。”这折射出当时日本社会()A.军国主义盛行 B.阶层趋向平等C.走向文明开化 D.文化土洋并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材料“世上的洋服,头戴普鲁士帽,脚穿法兰西鞋,上衣是英国海军式,裤衩是美国陆军式。妇女衬衫贴身穿,大汉斗篷过小腿”反映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上层在服饰方面的西化,这与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生活方式有关,C项正确;仅根据穿着军队样式的服装不能断定军国主义盛行,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上层服饰的西化,没有涉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状况,不能得出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平等,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日本保留本土服饰,排除D项。故选C项。14.1795年到1850年,农业工人平均每周工资大约是8先令11便士到9先令6便士,仅相当于同期城市工人的一半。他们“很长时间才能罕见的吃上一次肉”。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A.农业生产衰退 B.圈地运动规模扩大C.阶级矛盾激化 D.财富分配的不合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5年到1850年(英国)。根据材料“仅相当于同期城市工人的一半……很长时间才能罕见的吃上一次肉”,可得出城市工人和农业工人之间的差距扩大,而城市工人显然与资本家的差距很大,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财富分配的不合理,D项正确;农业工人工资低不等于生产衰退,排除A项;圈地运动主要发生于工业革命前,故“规模扩大”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农业工人和城市工人都是工人,排除C项。故选D项。15.阅读如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的著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著作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主义历史观《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哲学《雇佣劳动与资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A.无产阶级政党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第一国际经验C.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将大体完成 D.巴黎公社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5——1846年的欧洲。根据材料“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的著作”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在1848年《*###*宣言》的发表,从材料“唯物主义历史观、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等,可推断1845——184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部分正在形成,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政党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A项;第一国际产生于1864年,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于1870年,排除D项。故选C项。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某国际组织,被列宁多次称为战争的工具,不是和平的工具,只不过是“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联盟”。这一国际组织()①采用“全体一致”原则形成决议②建立起外交人员衔级制度③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④被英国和美国控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一战后(世界)。依据材料得出结论: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某国际组织”和“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联盟”可知,列宁所说的组织是国际联盟,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采用“全体一致”原则形成决议,①正确,国际联盟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③正确,A项正确;国际联盟被英国和法国控制,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维也纳会议后,建立起外交人员衔级制度,②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17.阅读如图,该史料可用于探究()A.法西斯主义的罪行 B.联合国难民署的行动C.“知识精英”的移民活动 D.自然灾害对人口移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时期欧洲。根据材料中签证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屠杀,中国政府对犹太人的保护,因此史料可用于研究法西斯主义的罪行,A项正确;联合国成立于二战结束后,排除B项;“知识精英”的移民活动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人祸,非自然灾害,排除D项。故选A项。二、选择题Ⅱ18.西汉册封西域诸民族政权的君长和部落首领,“最凡国五十。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这些受封的官职是真实归附西域都护统辖的实职官修。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西汉()①注重利用原有统治系统治理西域②加强与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平等交往③在西域推广了汉地的郡国并行制④对西域各地实行分而治之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材料“西汉册封西域诸民族政权的君长和部落首领”体现的是西汉时期注重利用少数民族的原有体系进行治理,①不符合题意;加强与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平等交往、在西域推广了汉地的郡国并行制及对西域各地实行分而治之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②③④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9.20世纪90年代,河北邯郸钢铁公司紧抓成本管理,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将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让广大职工当家理财。由此可见邯钢成功的关键在于()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施 B.所有制结构的变化C.市场经营机制的深度引入 D.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的邯郸。材料“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将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让广大职工当家理财”体现的是当时河北邯郸钢铁公司通过放权让利,落实绩效,引入市场经营机制,激发了企业的活力,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企业管理方式,非基层群众自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企业自身行为,非国家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20.如图所示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该类文字大量发现于()A.埃及 B.伊朗 C.印度 D.中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因此根据材料信息“如图所示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可知与印度有关,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1.1922年,欧洲许多国家包括苏俄都派出代表参加了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会议中,英国建议完善欧洲货币体系,“将破碎的欧洲经济整合进由英国领导的商业、金融共同体中”。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意在()①削弱美国对欧洲的影响②稳固金本位制度③稳定世界经济秩序④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欧洲。材料“将破碎的欧洲经济整合进由英国领导的商业、金融共同体中”体现的是二战后,英国试图建立以英国为主导的商业、金融秩序,削弱美国对欧洲的影响,稳固金本位制度,进而稳定世界经济秩序,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与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无关,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2.《清明上河图》历来被解释为北宋年间汴京百姓清明时节郊外踏青及城内经济生活的情况。清明即指农历清明时节。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图中有小孩在河中游泳嬉戏。按河南清明时节的气温判断,即使气候反常,气温回升较快,也绝不会达到20℃以上,而没有20℃以上的气温是绝不适宜儿童游泳的。因此“清明”二字不能从时间上解释,只能从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角度去考察。这说明()A.研究历史须采用多重史料互证之法B.绘画作为艺术作品,史料价值较低C.实物史料能准确地反映历史生活的原貌D.艺术作品作为史料使用时需要进行甄别〖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对《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及“清明节”中的“清明”考证来看,二者内涵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说明艺术作品作为史料使用时需要进行甄别,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多重史料互证之法,排除A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史料价值的高低与研究对象有关,排除B项;实物史料并不能完全准确还原当时的历史,还需要其他史料佐证,排除C项。故选D项。三、非选择题23.###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不少群众对*###*和红军很不了解,存有怀疑和恐惧心理。红军每到一处,无论部队多疲劳、情况多危险、环境多复杂,红军都把宣传群众、为群众解除痛苦作为重要任务。长征时期,在沿途建立了红色政权,这些政权在红军走后仍然坚持斗争。如果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就不可能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转变到抗日战争的兴起,更不会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力量的空前大发展。——摘编自黄显文《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材料二1939年,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内的“左”倾错误重新抬头,有些同志认为国共合作已经破裂或很快要破裂,党应该重新建立严格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抵触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严重破坏了根据地已经建立起来的团结抗日的政治局面。为此,党中央提出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它“可以用铁一般的行动证明新民主主义政治远优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使广大人民在其政治生活的实践中体验和了解民主政治远比专制政治为好”。——摘编自王顺喜《试论陕甘宁边区的“三三制”原则》材料三现在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成立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中国如果成立联合政府,可能有几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现在的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存在相当长的时期。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进去,进去是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走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更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945年8月23日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并概述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三制”原则的内容,阐释该原则实施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思想。结合解放战争前夕的史实,指出###贯彻毛泽东上述思想的行动。〖答案〗(1)标志: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历史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任意答出4点即可)(2)内容: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只占三分之一。历史意义: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揭露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宣传了民主政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团结抗战局面)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3)思想:参加联合政府;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行动: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号召;参加重庆和平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长征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标志,局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据材料一“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不少群众对*###*和红军很不了解,存有怀疑和恐惧心理。红军每到一处,无论部队多疲劳、情况多危险、环境多复杂,红军都把宣传群众、为群众解除痛苦作为重要任务”可知宣传了###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内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三制”的原则是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只占三分之一。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据材料二“*###*内的‘左’倾错误重新抬头”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据材料二“可以用铁一般的行动证明新民主主义政治远优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使广大人民在其政治生活的实践中体验和了解民主政治远比专制政治为好”及所学知识可知揭露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宣传了民主政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小问3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解放战争前夕(中国)。第一小问思想,据材料三“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进去”可知参加联合政府;据材料三“然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可知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小问行动,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号召,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毛泽东前往重庆参加和平谈判,并签署《双十协定》,中国共产派代表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系列行动都是###为正确和平民主建国所做的努力。24.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乎人的生存与发展。阅读材料'兀°材料一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教培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根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从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主要有:苜蓿、葡萄、石榴、胡麻(芝麻和亚麻)大蒜、葱、胡桃(核桃)胡豆(姿豆、豌,豆等)胡茶(芫茶)黄苣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物高粱(非洲高粱)也是大的4世纪前后从非洲经印度传入我国的“至春秋末年和战国时代,裁(大豆)已经和粟并列为主要根食作物。“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韩地……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赖(豆叶)羹”。——摘编自吴存浩《中国农业之)材料二雍正以前只有康,熙《天台县志》里有种植玉米的记载“玉芦,俗呼广东粟”。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即玉米)……栩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于潜、昌化、分水、宣平等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富兼资”。——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粮食贸易快速增长,至1981年已增至258.52Mt(百万吨),年均增长率超过10%0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进行,逐步形成了涵盖削减和取消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和贸易扭曲的农业支持政策等内容的《农业协定》,如配额、出口补贴等措施的使用受到了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既影响了粮食的市场供求状况,也束缚了世界粮食贸易的快速发展。——摘编自王溶花、曾福生《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食物生产的“新气象”,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新气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从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角度,指出“新气象”出现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玉米在浙江传播特点,结合所学,从饮食生活的角度,分析其传播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世界粮食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答案〗(1)“新气象”:多种外来作物传入,大豆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原因:作物本身具有的优势(民众备荒的需要)丝绸之路的开通;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稳定。(如答“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也可以给分)影响:推动北方旱田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2)特点:主要在山区种植;由外省百姓入浙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任意答出2点即可)影响:提高了抗饥荒能力;改变了食物结构,丰富了食物种类;促进畜牧业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日常生活。(3)主要原因:关税总协定的实施;粮食生产现代化与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国采取支持农业出口的政策。积极影响:有助于缓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改善进口国人民的食物结构。〖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秦汉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新气象”,据材料一“从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主要有:苜蓿、葡萄、石榴、胡麻(芝麻和亚麻)大蒜、葱、胡桃(核桃)胡豆(姿豆、豌,豆等)胡茶(芫茶)黄苣等”和“(大豆)已经和粟并列为主要根食作物”可知,多种外来作物传入,大豆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第二小问主要原因:据材料“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可知作物本身具有的优势,能够满足民众备荒的需要;据材料“从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及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据材料“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教培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及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稳定。第三小问影响,据材料一“韩地……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赖(豆叶)羹”及所学知识可知,大豆的推广重视,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推动北方旱田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二“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即玉米)……栩厂满山相望”可知主要在山区种植,由外省百姓入浙种植;据材料二“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可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影响:据材料二“足以济荒,而人富兼资”可知提高了抗饥荒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玉米在中国种植产生的影响还可以从食物结构、食物种类、畜牧业发展、人类日常生活等角度说明。小问3详析】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世界)。主要原因: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粮食贸易快速增长”及所学知识可知,关税总协定的实施有利于世界贸易的整体增长;据所学知识可知,还可以从粮食产量升高、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国的农业政策等角度进行说明。积极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整体粮食产量的增加和粮食贸易的增加有助于缓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改善进口国人民的食物结构。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在占领殖民地推行了本国法律,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允许殖民地制定一比自己的法律,但是又同时规定了殖民地的立法不能够与英国法相抵触,并为英国保留了对殖民地案件的最终审判权。经过几个世纪的殖民地统治,英国法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殖民地社会,为为广大英属殖民地统治地位的法律规范,因而逐渐形成了在法律上具有共同传统的普通法系。——摘编自韩冰《“日不落帝国”留下的普通法遗产)材料二《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最早的民法典,开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之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世界各地编纂法典时当作基础来使用的法典”。但是,《法国民法典》的成功,除了法典本身的原因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比较彻底也是一个前提条件。——摘编自舒武香《〈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历史地位比较》材料三1964年6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民权法案。它明确保障黑人可以和白人一样享用旅馆、饭店、娱乐休息等公共场所,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它授权联邦政府可以提起公诉,要求取消公共设施和学校的种族隔离,司法部有权干预民权诉讼。保护黑人选举权,注销拨给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企事业计划的联邦经费。要求公司和工会给予黑人以平等的就业机会。建立社会关系局,帮助各地区解决民权问题。——摘编自陆听、徐世虹《中外法律文化大典:中外法律比较编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普通法系涵盖的主要国家,并分析上述国家实行该法系的历史原因。(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法律与政治”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答案〗(1)主要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历史原因:普通法系的形成;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将法律体系移植到上述原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2)论题:近代法律服务于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需要。论述:近代普通法系在建立过程中,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有助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与巩固。它的对外传播过程,也是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的过程,即文化侵略的过程,通过输出法律文化,改造甚至消灭殖民地的法律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巩固其对殖民地的统治。《法国民法典》诞生于法国大革命之中,它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它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其确立的民法系,也成为其他国家资产阶级编撰民法典的蓝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尽力缓解社会矛盾,但没有触动造成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美国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最终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总之,法律算阶级统治的工具,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列举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欧洲。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通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融合罗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商法若干原则而形成的法律体系。涵盖的主要国家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历史原因:根据材料“逐渐形成了在法律上具有共同传统的普通法系”可知,普通法系的形成;根据材料“英国在占领殖民地推行了本国法律”可知,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将法律体系移植到上述原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小问2详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近代的欧洲。材料二、三反映的是法国、美国等国家法律发展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根据题干要求“围绕‘法律与政治’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可拟定论点为近代法律服务于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需要。关于阐释可从普通法系建立的影响、《法国民法典》的内容及影响、二战后美国政府社会稳定颁布的法律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浙江省2023届高三选考科目押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I1.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根据所学并结合下图判断,下列有关二里头遗址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土了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②位于河南洛阳偃师③是商朝晚期的文化遗址④注重城市布局的规划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出土了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从图中城墙、宫殿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可知城市布局注重规划。故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A项缺少④,排除A项;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③错误,B项含有③,排除B项;③错误,D项含有③,排除D项。故选C项。2.在春秋时代,尚存在着“尊王攘夷”的呼声。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夷夏”高下之分,已经不足辨。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说明,战国时代()A.华夏文化的辐射力增强 B.礼乐成为夷夏交往准则C.百家思想呈现争鸣态势 D.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春秋时期上存在“攘夷”的呼声,但到战国时期,夷夏之间已经不足以分辨,这说明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辐射力增强,A项正确;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礼乐并非夷夏交往准则,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华夏文化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并非百家争鸣,排除C项;华夏文化影响周边民族,并不代表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排除D项。故选A项。3.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与灌概事业的发展。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国修建了都江堰 B.西汉修筑了龙首渠C.东汉兴建了芍陂 D.三国时期马钧革新了翻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芍陂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C项符合题意;秦国时期,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龙首渠是西汉时期修筑的,有利于农业生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三国时期马钧革新了翻车,有利于农业灌溉,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4.下列关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常举中的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②考试合格后,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③取士不问家世④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①正确。唐朝科举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②正确。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③错误。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④错误。综上,A项正确;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项。5.如图所示是我国一部医药学专著。该专著()A.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B.记载了康熙得天花的史实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本草纲目”可知,该著作是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D项正确;《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明朝时期的药物学著作,康熙是清朝皇帝,时间不符,排除B项;《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6.天津机器局(创办于1867年)所雇工匠,皆从香港“洋厂”招募;广州机器局(创办于1873年)所雇工人,也大多是在外国机器厂、锅炉厂和造船厂中做过学徒的中国人。这说明,近代中国()A.机器工业发展对外具有依赖性 B.洋务派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C.工厂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 D.工业化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机器局、广州机器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机器工业,它们的工人都与外国企业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说明机器工业发展对外具有依赖性,A项正确;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不是实业救国,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先进的管理模式;排除C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业化的社会环境恶劣,排除D项。故选A项。7.南京国民政府将文官选拔考试分为高等考试、普通考试和特种考试三种,应考者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等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考试。这一考试办法体现的原则是()A.量才而用 B.公开竞争 C.平等择优 D.政治中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的中国。材料“应考者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等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考试”体现的是民国时期的文官选拔通过不同类型的考试,来选拔不同的人才,彰显的量才而用,A项正确;公平竞争、平等择优及政治中立是西方文官政治的特征,且与材料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在南方几个省交界处的山区建立了很多小的根据地,由于分布较散,施政不便,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中央政权以统一领导全国各地苏维埃区域斗争的构想。这一构想实现于()A.20世纪20年代末 B.20世纪30年代初C.20世纪30年代中期 D.20世纪30年代末〖答案〗B〖解析〗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全国苏维埃中央政权”“南方几个省交界处”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全国性的苏维埃中央政权,建立于南方,B项正确;127-1930年,全国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未形成全国苏维埃中央政权,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中期,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排除C项;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9.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中央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对于新税制问题的讨论,有观点认为要坚持“公私一律平等”,毛泽东提出“这就违背了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的路线”。由此可知,毛泽东主张()A.收回税收的自主权 B.建立集中统一的全国财政经济体制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 D.明确新民主主义经济内部结构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过渡性经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这就违背了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的路线”可知,毛主席在社会主义改造前,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部结构关系,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对公私经济的税制的态度,没有涉及收回税收自主权、建立集中统一的全国财政经济体制等信息,排除AB两项;社会主义改造前,新民主主义经济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面历史照片,该照片直接可用于研究()A.三线建设时期的劳模精神 B.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C.20世纪90年代的文明创建活动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是中国共青团在###的指引下,在新的历史时期首创的群众性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五讲四美三热爱”为20世纪80年代最数字化的经典口号。B项正确,排除C项;三线建设时期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提出时间不符,排除A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11.统一前的两河流域,只有各城邦的成文法和习惯法。他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一些城市的成文法或习惯法,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了一部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对这部法典评述正确的是()①是法老统治国家的工具②颁布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③宣扬君权神授④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统一前的两河流域”“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可得出,材料所述法典是《汉漠拉比法典》,该法典颁布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时期,②正确,该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③④正确,D项正确;A项不完整,排除A项;法老是古埃及的统治者,①错误,排除BC项。故选D项。12.10一11世纪,西欧一些地区经常出现封地买卖行为,其流程是:封臣和封地买主达成出售协议;两人一起至封君处,封臣申明自己愿意放弃封土,将封土交回给封君:买主向封君行臣服礼宣誓效忠,请求封土,封君赐封土给买主。这一现象说明()A.土地成为维系封建制的纽带 B.民族国家初步形成C.封臣对封君的依附关系松地 D.封建土地关系瓦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世纪至11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封君封臣制在10至11世纪发生变化,封臣可以将土地出售,但必须到封君处,“封臣申明自己愿意放弃封土,将封土交回给封君,买主向封君行臣服礼宣誓效忠,请求封土,封君赐封土给买主”形成一种新的封君封臣关系,体现了土地成为维系封建制的纽带,A项正确;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是在15世纪,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封臣即便要出售土地,也必须到封君处形成新的封臣对封君的依附关系,封臣对封君的依附关系没有松弛,排除C项;10至世纪,封建土地关系并没有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有这样的舆论:“奇哉妙哉,世上的洋服,头戴普鲁士帽,脚穿法兰西鞋,上衣是英国海军式,裤衩是美国陆军式。妇女衬衫贴身穿,大汉斗篷过小腿。”这折射出当时日本社会()A.军国主义盛行 B.阶层趋向平等C.走向文明开化 D.文化土洋并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材料“世上的洋服,头戴普鲁士帽,脚穿法兰西鞋,上衣是英国海军式,裤衩是美国陆军式。妇女衬衫贴身穿,大汉斗篷过小腿”反映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上层在服饰方面的西化,这与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生活方式有关,C项正确;仅根据穿着军队样式的服装不能断定军国主义盛行,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上层服饰的西化,没有涉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状况,不能得出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平等,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日本保留本土服饰,排除D项。故选C项。14.1795年到1850年,农业工人平均每周工资大约是8先令11便士到9先令6便士,仅相当于同期城市工人的一半。他们“很长时间才能罕见的吃上一次肉”。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A.农业生产衰退 B.圈地运动规模扩大C.阶级矛盾激化 D.财富分配的不合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5年到1850年(英国)。根据材料“仅相当于同期城市工人的一半……很长时间才能罕见的吃上一次肉”,可得出城市工人和农业工人之间的差距扩大,而城市工人显然与资本家的差距很大,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财富分配的不合理,D项正确;农业工人工资低不等于生产衰退,排除A项;圈地运动主要发生于工业革命前,故“规模扩大”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农业工人和城市工人都是工人,排除C项。故选D项。15.阅读如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的著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著作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主义历史观《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哲学《雇佣劳动与资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A.无产阶级政党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第一国际经验C.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将大体完成 D.巴黎公社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5——1846年的欧洲。根据材料“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的著作”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在1848年《*###*宣言》的发表,从材料“唯物主义历史观、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等,可推断1845——184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部分正在形成,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政党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A项;第一国际产生于1864年,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于1870年,排除D项。故选C项。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某国际组织,被列宁多次称为战争的工具,不是和平的工具,只不过是“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联盟”。这一国际组织()①采用“全体一致”原则形成决议②建立起外交人员衔级制度③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④被英国和美国控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一战后(世界)。依据材料得出结论: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某国际组织”和“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联盟”可知,列宁所说的组织是国际联盟,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采用“全体一致”原则形成决议,①正确,国际联盟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③正确,A项正确;国际联盟被英国和法国控制,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维也纳会议后,建立起外交人员衔级制度,②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17.阅读如图,该史料可用于探究()A.法西斯主义的罪行 B.联合国难民署的行动C.“知识精英”的移民活动 D.自然灾害对人口移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时期欧洲。根据材料中签证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屠杀,中国政府对犹太人的保护,因此史料可用于研究法西斯主义的罪行,A项正确;联合国成立于二战结束后,排除B项;“知识精英”的移民活动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人祸,非自然灾害,排除D项。故选A项。二、选择题Ⅱ18.西汉册封西域诸民族政权的君长和部落首领,“最凡国五十。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这些受封的官职是真实归附西域都护统辖的实职官修。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西汉()①注重利用原有统治系统治理西域②加强与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平等交往③在西域推广了汉地的郡国并行制④对西域各地实行分而治之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材料“西汉册封西域诸民族政权的君长和部落首领”体现的是西汉时期注重利用少数民族的原有体系进行治理,①不符合题意;加强与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平等交往、在西域推广了汉地的郡国并行制及对西域各地实行分而治之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②③④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9.20世纪90年代,河北邯郸钢铁公司紧抓成本管理,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将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让广大职工当家理财。由此可见邯钢成功的关键在于()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施 B.所有制结构的变化C.市场经营机制的深度引入 D.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的邯郸。材料“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将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让广大职工当家理财”体现的是当时河北邯郸钢铁公司通过放权让利,落实绩效,引入市场经营机制,激发了企业的活力,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企业管理方式,非基层群众自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企业自身行为,非国家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20.如图所示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该类文字大量发现于()A.埃及 B.伊朗 C.印度 D.中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因此根据材料信息“如图所示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可知与印度有关,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1.1922年,欧洲许多国家包括苏俄都派出代表参加了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会议中,英国建议完善欧洲货币体系,“将破碎的欧洲经济整合进由英国领导的商业、金融共同体中”。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意在()①削弱美国对欧洲的影响②稳固金本位制度③稳定世界经济秩序④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欧洲。材料“将破碎的欧洲经济整合进由英国领导的商业、金融共同体中”体现的是二战后,英国试图建立以英国为主导的商业、金融秩序,削弱美国对欧洲的影响,稳固金本位制度,进而稳定世界经济秩序,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与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无关,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2.《清明上河图》历来被解释为北宋年间汴京百姓清明时节郊外踏青及城内经济生活的情况。清明即指农历清明时节。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图中有小孩在河中游泳嬉戏。按河南清明时节的气温判断,即使气候反常,气温回升较快,也绝不会达到20℃以上,而没有20℃以上的气温是绝不适宜儿童游泳的。因此“清明”二字不能从时间上解释,只能从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角度去考察。这说明()A.研究历史须采用多重史料互证之法B.绘画作为艺术作品,史料价值较低C.实物史料能准确地反映历史生活的原貌D.艺术作品作为史料使用时需要进行甄别〖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对《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及“清明节”中的“清明”考证来看,二者内涵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说明艺术作品作为史料使用时需要进行甄别,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多重史料互证之法,排除A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史料价值的高低与研究对象有关,排除B项;实物史料并不能完全准确还原当时的历史,还需要其他史料佐证,排除C项。故选D项。三、非选择题23.###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不少群众对*###*和红军很不了解,存有怀疑和恐惧心理。红军每到一处,无论部队多疲劳、情况多危险、环境多复杂,红军都把宣传群众、为群众解除痛苦作为重要任务。长征时期,在沿途建立了红色政权,这些政权在红军走后仍然坚持斗争。如果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就不可能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转变到抗日战争的兴起,更不会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力量的空前大发展。——摘编自黄显文《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材料二1939年,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内的“左”倾错误重新抬头,有些同志认为国共合作已经破裂或很快要破裂,党应该重新建立严格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抵触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严重破坏了根据地已经建立起来的团结抗日的政治局面。为此,党中央提出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它“可以用铁一般的行动证明新民主主义政治远优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使广大人民在其政治生活的实践中体验和了解民主政治远比专制政治为好”。——摘编自王顺喜《试论陕甘宁边区的“三三制”原则》材料三现在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成立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中国如果成立联合政府,可能有几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现在的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存在相当长的时期。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进去,进去是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走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更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945年8月23日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并概述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三制”原则的内容,阐释该原则实施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思想。结合解放战争前夕的史实,指出###贯彻毛泽东上述思想的行动。〖答案〗(1)标志: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历史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任意答出4点即可)(2)内容: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只占三分之一。历史意义: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揭露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宣传了民主政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团结抗战局面)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3)思想:参加联合政府;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行动: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号召;参加重庆和平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长征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标志,局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据材料一“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不少群众对*###*和红军很不了解,存有怀疑和恐惧心理。红军每到一处,无论部队多疲劳、情况多危险、环境多复杂,红军都把宣传群众、为群众解除痛苦作为重要任务”可知宣传了###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内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三制”的原则是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只占三分之一。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据材料二“*###*内的‘左’倾错误重新抬头”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据材料二“可以用铁一般的行动证明新民主主义政治远优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使广大人民在其政治生活的实践中体验和了解民主政治远比专制政治为好”及所学知识可知揭露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宣传了民主政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小问3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解放战争前夕(中国)。第一小问思想,据材料三“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进去”可知参加联合政府;据材料三“然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可知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小问行动,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号召,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毛泽东前往重庆参加和平谈判,并签署《双十协定》,中国共产派代表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系列行动都是###为正确和平民主建国所做的努力。24.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乎人的生存与发展。阅读材料'兀°材料一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教培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根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从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主要有:苜蓿、葡萄、石榴、胡麻(芝麻和亚麻)大蒜、葱、胡桃(核桃)胡豆(姿豆、豌,豆等)胡茶(芫茶)黄苣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物高粱(非洲高粱)也是大的4世纪前后从非洲经印度传入我国的“至春秋末年和战国时代,裁(大豆)已经和粟并列为主要根食作物。“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韩地……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赖(豆叶)羹”。——摘编自吴存浩《中国农业之)材料二雍正以前只有康,熙《天台县志》里有种植玉米的记载“玉芦,俗呼广东粟”。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即玉米)……栩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于潜、昌化、分水、宣平等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富兼资”。——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粮食贸易快速增长,至1981年已增至258.52Mt(百万吨),年均增长率超过10%0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进行,逐步形成了涵盖削减和取消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和贸易扭曲的农业支持政策等内容的《农业协定》,如配额、出口补贴等措施的使用受到了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既影响了粮食的市场供求状况,也束缚了世界粮食贸易的快速发展。——摘编自王溶花、曾福生《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食物生产的“新气象”,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新气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从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角度,指出“新气象”出现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玉米在浙江传播特点,结合所学,从饮食生活的角度,分析其传播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世界粮食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答案〗(1)“新气象”:多种外来作物传入,大豆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原因:作物本身具有的优势(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