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技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这一现象表明()A.科技进步的速度明显加快 B.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进步C.科技进步决定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D.工业革命受科技进步的影响较大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A.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决定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3.我国古代倫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4.关于下图所示根据地的解读,正确的是:A.推动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B.由中国工农红军创建C.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D.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5.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南昌起义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在17世纪早期,中国茶叶被荷兰人引入欧洲,成为富人的奢侈消费品。18世纪初,茶叶被欧洲各阶层民众所喜爱,逐渐转变为一种大众家常饮料。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稳定B.东西方贸易的大幅度增长C.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D.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西化的火把。”材料中的“西化”指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9.下边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它揭示出A.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大阵营形成B.“冷战”导致欧洲国家分裂C.“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D.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10.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A.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C.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11.时空观念是重要的历史学科素养。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德国突袭波兰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1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影响上的共同点是()A.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引发的改革 B.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改革都涉及到土地问题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2019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8周年。98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党的历程刻骨铭心)图1: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图2: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材料二:(党的探索亘古未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党的政策温暖我心)(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记者专访谈请说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谈其重大历史地位或影响。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14.依法治国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叫什么?它是由哪一文明古国制定的?罗马共和国成立之初,平民与贵族斗争激烈,哪一法律的制定成为平民取得胜利的标志之一?这一时期,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机构是什么?《查士丁尼法典》是对古罗马文明法律成果的系统总结,下令编撰这部法典的皇帝是哪个国家的君主?中世纪的西欧人是如何形容这个国家的首都的?15.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哪?法制建设在欧美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列举近代英、法、美三国重要法律文献各一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城市里面的科学技术创造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从材料可以看出,牛津剑桥伦敦主要是科研中心,17世纪,自然科学诞生于这些地方,而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是新兴的工业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的科技成就来自工厂的发明,材料不是强调科技发展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时代的变化是由科技决定的,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应该是工业革命对科技的促进,而不是科技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解析】

中共“八大”在1956年,中共“八大”是正确的探索,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错误的决定,“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BC排除,改革开放是1978年,排除D,故答案选A。3、C【解析】

根据材料“我国古代倫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4、D【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图片所示根据地是指1937-1945年间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故A不符合题意。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由八路军、新四军创建,故B不符合题意。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抗日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属于敌后战场,在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成为抗日主要战场之一,故D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从材料“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可以看出是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一新了。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6、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17世纪早期,中国茶叶被荷兰人引入欧洲,成为富人的奢侈消费品。18世纪初,茶叶被欧洲各阶层民众所喜爱,逐渐转变为一种大众家常饮料”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随后其它国家也进行了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茶叶能够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说明茶叶的价格下降,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东西方贸易的大幅度增长,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准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民族政权众多,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是主流,有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故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辽宋夏金元8、A【解析】

依据题干“如果说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西化的火把”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和设备的内容,是近代化的开端,A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不涉及题干的人物,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9、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材料中美苏追求各自的国家利益,共同的追求导致二者“同性排斥”,产生矛盾和冲突。材料没有涉及意识形态分歧。故A项错误。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国家内部分裂。故B项错误。C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导致美苏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D项,材料无法体现冷战的重心。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选C。10、B【解析】

根据材料“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可知林则徐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ACD项,故排除ACD项。故选B。【点睛】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本题根据词语是“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抓住了这一关键词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1、D【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美国对日宣战后,与日本交战多年的中国也跟着宣战,德国和意大利也对美宣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国家宣言》。宣言表示宣告各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同它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德意日三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的政府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①④③②,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事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1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D符合题意;A项是两个事件在原因上的相同点;B项是两个事件在性质上的相同点;C项是两个事件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是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影响上的共同点,ABC项也属于相同点,但是分别是原因、性质和过程的共同点,不是影响方面的。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三大改造;改革开放。(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餐等等(言之有理,至少写出两项方可得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中共成立、遵义会议及其意义。图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在当时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图2: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本题考查建国以来在民族复兴上的成功探索。阅读材料二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指的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本题考查我国农村改革采取的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施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4)本题考查党和国家为人民谋福祉的措施。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鲜明导向,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核心,以完善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中国。比如: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餐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14、(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2)《十二铜表法》)元老院(3)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人间天堂”【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2)第一小问,根据题干“罗马共和国”、“平民取得胜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