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人体适当补充碘元素可预防甲状腺疾病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③霉变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决对不能食用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波义尔发现酸碱指示剂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A.A B.B C.C D.D3.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氮分子:2N B.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u2+C.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D.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4.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ABCD方案现象a中酚酞溶液变红,b中酚酞溶液不变红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反应后天平失去平衡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气体中一定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A B.B C.C D.D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变质 D.铁打生锈6.下列事实及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度快温度高,分子能量大,运动速率快B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C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一般是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D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原子是不可分割的A.A B.B C.C D.D7.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与空气中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到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酚酞,观察是否变红色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8.化学小组探究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时O2和CO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B.蜡烛发生了不充分燃烧C.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9.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b=6%C.c=17%D.d=8%10.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11.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金属杂质中的2种,取2.8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A.Cu和Mg B.Zn和CuC.Zn和Al D.Mg和Al12.根据如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钙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Ca”既可表示金属钙,又可表示一个钙元素C.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13.向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列示意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物质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把20克a物质加入50克水,得到溶液70克B.t2℃时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3℃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a物质D.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15.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丝在O2中燃烧:B.古代湿法炼铜: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D.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金属是人类宝贵的资源。(1)人们对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的发现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主要与________(填字母序号)有关。A金属的活动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导热性(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该氧化物薄膜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因此在生活中不能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3)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该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硝酸钾、氯化钠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硝酸钾、氯化钠固体各35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3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1)图1中P点含义是________(2)图2中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A图2烧杯甲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B图2烧杯乙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C.图3烧杯甲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乙中溶液质量大(4)图3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为使该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将溶液恒温蒸发50g水,是否可行_____(填“是”或“否”)。18.(8分)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①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I.配制稀盐酸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稀释。“37%”的含义是_____;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Ⅱ.6.5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0.08mol,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②在“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提出假设]a.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请回答: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实验现象]金属TiMgAg反应现象反应缓慢反应强烈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原假设中__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用不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是否也能得出同样结论?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B。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2、A【解析】

A、碘的缺乏会导致大脖子病,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生石灰可与水反应。故A选项正确;B、②中煤气的主要成分CO难溶于水,放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B选项错误;C、②中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C选项错误;D、②编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不是拉瓦锡,D选项错误;故选A。3、C【解析】

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错误;

B、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可表示为:,错误;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2,正确;D、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CO3,错误。故选C。4、A【解析】

A、a中酚酞溶液变红,b中酚酞溶液不变红,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正确;B、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中一定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可能由参加反应的氧气提供,所以氧元素是可能存在,故B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故C错误;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后,天平失去平衡,但该反应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A。5、A【解析】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D【解析】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正确;B、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反应中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故正确;C、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一般是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故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故正确;D、在化学变化里,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而不是绝对不可分割的,故错误。故选D。7、C【解析】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到t℃,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观察浑浊是否消失;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钙;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酚酞,观察是否变红色,此时不需要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验证石灰水是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解析】

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可推知蜡烛中一定有碳元素,不能确定是否有氢元素,选项错误;B.含碳的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由图中信息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所以可知蜡烛发生了不充分燃烧,选项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增多,反应物的质量逐渐减少,曲线①表示O2含量的变化,选项错误;D.由图中信息可知,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含量很低,但是没有耗尽,选项错误。故选B。9、A【解析】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选项正确;B、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选项错误;C、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选项错误;D、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d=10%,选项错误。故选:A。10、C【解析】

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详解】从图示看,①③烧杯里面是热水和冷水,有氧气,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②④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选C。A、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A不正确;B、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B不正确;C、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D、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D不正确。故选C。11、B【解析】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要生成0.2gH2,需要铁的质量为5.6g;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要生成0.2gH2,需要锌的质量为6.5g;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要生成0.2gH2,需要镁的质量为2.4g;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要生成0.2gH2,需要铝的质量为1.8g;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已知2.8g含铁与其它金属的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H2,5.6g铁反应生成0.2gH2,比2.8g大,利用平均质量法,另外两种金属中的一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0.2gH2消耗的质量比2.8g小才能满足题意,即另外两种金属一定要包含铝和镁中的任意一种,则B选项锌和铜的杂质不可行,符合题意。故选B。12、C【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详解】A、钙元素为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元素不能论个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钙离子,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该选项说法正确;D、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3、D【解析】A、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最后不变,错误;B、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剩余固体的质量应该先减少后不变,错误;C、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最后不变,错误;D、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剩余固体的质量应该先减少后不变,正确。故选D。14、C【解析】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把20克a物质加入50g水,能得到溶液60g,不符合题意;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b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时,溶质质量才相等,不符合题意;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低温度,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故t3℃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符合题意;D、如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不变或变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5、C【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B、古代湿法炼铜,是用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D、氨水的化学式为:NH₃·H₂O,故氨水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A阻止内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解析】

(1)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和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活动性弱的金属容易以单质形式存在,易被开发和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一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有的还比较难冶炼。故填:A;(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该氧化物薄膜可以起到的作用是阻止内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在生活中不能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故填:阻止内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3)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该实验中的现象是: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在t℃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6.2gNaClB25.9%否【解析】

(1)P点为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因此P点的含义是在t℃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都是36.2g或者在t℃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6.2g;故填:在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6.2g。(2)20℃时,将硝酸钾、氯化钠固体各35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甲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乙烧杯固体还有部分未溶解,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因此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是NaCl;故填:NaCl。(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而甲烧杯中是100g的水放了35g的氯化钠,因此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故A错;图2中乙烧杯中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因此肯定是饱和溶液,故B对;图3中甲、乙烧杯中溶剂的质量都是100g,溶质的质量都是35g,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一样的,故C错;故填:B。(4)图3中乙烧杯中溶剂的质量是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