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素材:第3单元 任务群学习资料_第1页
2021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素材:第3单元 任务群学习资料_第2页
2021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素材:第3单元 任务群学习资料_第3页
2021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素材:第3单元 任务群学习资料_第4页
2021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素材:第3单元 任务群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屠呦呦瑞典演讲: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一一中医药给世界

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

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

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威廉姆•坎贝尔和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

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

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

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

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

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

用低温提取,用乙醛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

月4日,青蒿乙醛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

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

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醛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醛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

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

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

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l5H220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

倍半砧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

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

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

倍半砧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

实青蒿素结构中镶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

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醛、青蒿琥酯、蒿乙醛的分子结构。直

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

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青蒿素引起世界关注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

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

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

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

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

击疟疾研究项目。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加组建“523”工直目课题组,承担抗疟

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

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

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

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

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

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

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

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

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

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

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

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

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

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

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annuaL.—•种含有青蒿素,抗疟

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

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醛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

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

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

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

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

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

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

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

1972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

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

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

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

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

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

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

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

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

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

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9800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

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

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CombinationTherapies,

ACTs)。但是,得不到ACTs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600万到6900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

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己经出现对于青

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

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

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

都是严重的瞥示。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

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

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

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

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

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

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

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

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

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

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

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如是我见屠呦呦与青蒿素

作为女性,我对屠呦呦的佩服和敬仰是发自心底深处的,而作为一个信仰科学的普通人,

我对屠呦呦为人类生物科学做出的贡献更是有着无限的敬服和感动。日前,屠呦呦及其团队

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蕖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新方案显示经过多年攻坚之后,屠呦

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蕖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说起屠呦呦,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二。一五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了一一这是多少年

来多少中国人的渴望,其意义我无需赘言。在人类医学的舞台上,被称为“青蒿素之母”的

屠呦呦获奖无数,荣誉无数,这些光环固然要有,其实也并不能让我们真正知道“屠呦呦”

这个名字,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麽。

一九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屠呦呦出生於浙江宁波,她家是儒商世家,舅舅姚庆三是著

名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对祖国的金融事业贡献良多。屠呦呦十六岁时患上

了肺结核,整整经过两年多的治疗,才得以痊愈。患病的折磨和苦痛让学医的种子在柔弱少

女心中开始萌芽,一九五一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并且选择了当时

还极其冷门的生蕖专业。

那时,没有人能想到,在这条路上,她会获得那样的高度,她的名字会给祖国都带来诸

般荣耀。

屠呦呦研究出的青蒿素主要用於治疗疟疾,这项疾病的学术解释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

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百分

之四十的人口受疟疾威胁,每年有三点五亿至五亿人感染疟疾,一百一十万人因疟疾死亡,

自古以来,死於疟疾的人数远远超过死於战争的人数。为寻找抗原桀物,全世界的科学家付

出了不懈的努力,仅美国就耗资四点五亿美元,筛选了二十一点四万个化合物,但始终没有

大的进展。直到今日,它仍和爱滋病、癌症一起,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

那麽,青蒿素的问世意味着什麽呢?也同样是一组令人惊叹的数字:自二O。四年世卫

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列为疟疾的首选蕖物之后,全球死於疟疾的人数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八,全

球四十八个国家,包括十一个非洲国家,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由於屠呦呦团队并没有申请青蒿素抗疟蕖的专利权,所以青蒿素抗疟蕖没有成为天价

莱,而是低价甚至免费向患者提供,截至目前,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

例,他们多是饱受疟疾之苦的贫民百姓,尤其是死亡率最高的儿童。非洲人民称这颗蓝色小

^片为“来自遥远东方的神蕖”,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委员会成员汉斯.福斯贝格,在评

选屠呦呦为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时说:“她的发现对於人类的影响无法估量。”

是的,不可估量。根据临床试验,屠呦呦团队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剂不仅对治疗疟疾有

效,对系统性和盘状红斑狼疮的有效率分别达到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九十,若裂桀成功,红

斑狼疮这一“老大难”疾病也将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获得诺贝尔大奖之后,屠呦呦还将大部分奖金捐献给了母校北京大学和工作一生的中国

中医科学院,通过设立屠呦呦创新基金,重点扶持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儒管屠呦呦年事已高,

身体也不是太好,但她还是坚持与年轻人交流,坚持进行更深入更完善的生物医蕖研究。

依稀记得,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时,就曾多次发言表示“研究还要继续”,这个时年

八十五岁的老人没有食言一一如今,她和她的团队成功完成这项挑战,可见这位八十九岁的

老人还不休、不屈在路上前行着,努力着。

话至此处,除了为中国医蕖科技自豪,为屠呦呦团队骄傲之外,我想,我们更应该在自

己的领域凄努力发展一一生命不息,前行不止!

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

个人简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

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名“呦呦”源自

《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

1955年毕业后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016年荣获国家

科技最高奖。

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可能又创造了一个“第一”:在2000年至今获

此奖27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她“婉拒”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好在,从她同事的讲述中,我们也能“窥见”其人其事、其心其志。

临危受命

把两个女儿安置好后,屠呦呦全身心投入一项秘密任务

1969年1月底,39岁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

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

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恶性疾病,已经在

全球肆虐了几千年,患者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19世纪,法

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有效的抗疟成分奎宁;二战期间,科学家又发明了奎宁衍生

物一一氯喋,并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到20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氯喳产生了耐药性,

疟疾再次在东南亚爆发。在越南战争中,疟疾成为比子弹、炸弹更可怕的敌人,严重影响了

美越双方的部队战斗力。美国为此专门成立了疟疾委员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新型的抗

疟药物。到1972年,美国筛选了21.4万种化合物,但都无果而终。

应越南的请求,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下,中国军方从1964年起开始抗疟药研究。

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召开“抗疟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

议”,代号为“523”项目的大规模药物筛选、研究在全国7省市展开。截至1968年,参研

机构筛选了万余种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取得理想结果。在这种情况下,1969年1月21日,

中医研究院受命加入“523”项目。

她的同事、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研究员告诉记者,当时正值“文革”,年老的

专家“靠边站”,大学时学生药学、毕业后又脱产学习过两年中医、科研功力扎实的屠呦呦,

遂被委以重任。

“屠呦呦的责任感很强,她认为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把这个

事情做好。”据屠呦呦的同事、中药所廖福龙研究员介绍,由于丈夫李廷钊被下放到“五七

干校”、两个孩子无人照看,她就把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由老人照顾,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抗疟中草药的研发。

历经波折

经过无数次失败,屠呦呦终于在中医古籍的启发下获得高效的青蒿提取物

最初,课题组只有屠呦呦一个人。阅读大量历代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

专家……她用3个月时间,收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并在此

基础上编辑成包含640个方药在内的《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

此后,屠呦呦以常山、胡椒、青蒿等为主要对象,进行重点研究。截至1971年9月初,

她和同事对包括青蒿在内的100多种中药水煎煮提物和200余个乙醇提物样品进行了各种实

验,但结果都令人沮丧: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脾气倔强的屠呦呦又开始用心阅读中医典籍,从中寻找灵

感。一天,她在阅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被其中的一段话“醍醐灌顶”: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温度是提取抗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关键!经过周密思考,屠呦呦重新设

计了新的提取方案,从1971年9月起对既往筛选过的重点药物及几卜种后补药物,夜以继

日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青蒿乙醛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

10月4日,在历经数百次的失败后,''幸福终于来敲门”: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醛中

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以身试药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获得有效样品只是第一步,要应用还必须先进行临床试验,这就需要大量的青蒿乙醛

提取物。”姜廷良回忆,当时找不到能配合的药厂,课题组只好“土法上马”:用7口老百姓

用的水缸作为实验室的常规提取容器,里面装满乙酸,把青蒿浸泡在里面提取试验样品。

“乙醛等有机溶媒是有害的化学品,当时实验室和楼道里都弥漫着刺鼻的乙醛味道。”

姜廷良说,当时设备设施简陋,又没有排风系统,更没有防护用品,大家顶多带个纱布口罩。

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的工作,科研人员除了头晕眼胀,还出现鼻子流血、皮肤过敏

等症状,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这还不算。临床前试验时,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

身存在问题,还是药物所致?搞毒理、药理实验的同事坚持:只有进行后续动物试验、确保

安全后才能上临床。

为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并郑重提出:“我

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北京东直门医院,成为首批人体试验的

志愿者。经过一周的试药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当年8—10月,屠呦呦亲自带上样品,赶赴海南昌江疟疾高发区,顶着烈日跋山涉水,

在病人身上试验,完成了21例临床抗疟疗效观察,效果令人满意。

此后,课题组再接再厉:在1972年11月获得有效的青蒿素晶体,1973年上半年完成

了系列安全性试验,当年秋天用青蒿素胶囊在海南进行了首次临床试用;与中科院生物物理

所、上海有机所等单位合作,在1975年底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青蒿素是

一种不含氮的结构完全不同于氯喳的全新药物!

1977年,经卫生部同意,研究论文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

报》上发表,首次向全球报告了青蒿素这一重大原创成果。1986年10月,青蒿素获得卫生

部颁发的《新药证书》。

不仅于此。1973年9月,屠呦呦课题组还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一一双

氢青蒿素。1992年,她历时多年主持研发的青蒿素类新药一一双氢青蒿素片获得《新药证

书》,并转让投产。该研发项目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是屠呦呦对中国乃至世界做

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国际大奖找上门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大部分奖金捐献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2005

年,全球青蒿素类药物采购量达到1100万人份,2014年为3.37亿人份。”姜廷良介绍说,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

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机“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疟疾的主导

药物,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青蒿素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神药”,名副其实。

名至实归的,还有屠呦呦荣获的两个国际大奖: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诺

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两项大奖,均为中国本土科学家的“零突破二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如此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

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一一拉斯克奖评委、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这样评价青

蒿素的发现;

“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

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一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如此评价屠呦呦的贡献。

对于这两个全球瞩目的国际大奖,屠呦呦本人如何看待?

对于拉斯克奖,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

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对于诺奖,她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

励。

“当我在台下听到这句话时,特别感动!”陪同屠呦呦到斯德哥尔摩领奖的中国中医科

学院院长张伯礼回忆说,“虽然青蒿素是特殊时期团队协作的结果,但屠呦呦的贡献是非常

关键的发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强调集体,忽视了对科学家首创贡献的认可。”

“其实这两个大奖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廖福龙告诉记者,“对于名利她真的是非常淡

泊,只要自己的研究得到认可,她就很满足。对于国际奖项,她更看重的是'为国争光

“'不要推荐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向记者说了一件事:“2009年

中医科学院推荐屠呦呦参评第三届唐氏中药发展奖,她听说后直接打电话给我表示拒绝:我

这么大岁数了给我干嘛?”

屠呦呦获得的诺奖奖金为46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是300多万元。据张伯礼介绍,其

中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

轻科研人员;其余的钱主要支付她的家人到瑞典领奖的相关费用等。”

本色不改

只关注青蒿素新适应症的药物研发,不希望被打扰

“屠呦呦性格的执着、对工作的执着,谁也改变不了。”曹洪欣笑着说,“我曾多次陪有

关领导给她拜年,领导都会问她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她从来没提过什么困难,但一说到青蒿

素,她眼睛就发亮。”

“工作就是她的爱好,或者说她的工作跟生活是一体的。”1995年加入屠呦呦团队的杨

岚研究员告诉记者,“我觉得她整天想的就是青蒿素,怎么把它继续做下去、让它的作用发

挥到极致。”

据介绍,近些年来屠呦呦一直关注青蒿素“老药新用”的问题一一研究新的适应症。可

喜的是,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动物实验疗效不错,目前己经获得临床批件。

荣获国际大奖后,屠呦呦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据我了解,没有什么改变。”廖福龙说,“如果说有改变,就是家里的电话多了,她有

点不适应。包括媒体采访,她基本谢绝,希望不要打扰她的生活、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

“不光是采访,包括各种公开活动,她也极少参加。”张伯礼补充道,“她多次跟我说:

就到这吧,我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咱们还是加紧青蒿素研究吧。”

首次发现青蒿素(新中国的“第一”)

人类已经和疟疾进行了数百年的斗争。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奎宁。

此后,奎宁的替代物氯喳一度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上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全世界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

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上升。屠呦呦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带来了一种全新的

抗疟新药。青蒿素目前仍然是人类治愈疟疾的唯一选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至今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亲历者说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发现者,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

科学家

青蒿素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新药,也是由原卫生部颁发的第一张一类新药证书,授

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前身)中药研究所:“你单位研制的新药青蒿素,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经审查,符合我部颁发的《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特

发此证。”

新药证书含金量十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她(屠呦呦)以

惊人的毅力发现青蒿素,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

家。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上世纪60年代,在氯口奎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

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的任务,39

岁的屠呦呦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发现,青蒿提取物

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分析,抑制率上不去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

有效成分浓度过低。

问题在哪里?屠呦呦重新把古代文献搬出来,终于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

答案:“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古人用的是青蒿鲜汁!屠呦呦立刻

意识到,有可能是高温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

青蒿素的提取,只是第一步。自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后,屠呦呦等先后与中国

科学院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协作,最终用X—衍射方法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青蒿素是

一个具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超内酯,也是一个与过去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新抗疟药,打破

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

“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

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屠呦呦说,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

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

知识链接

1992年,针对青蒿素复燃率高、水溶性不好等缺点,屠呦呦发明双氢青蒿素的抗疟“升

级版”。之后,屠呦呦团队又发现双氢青蒿素针对红斑狼疮的独特效果。

2018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有效率超90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

率超80%,并开始进入I期实验。

加来道雄眼中的“不可思议”

畅谈过《爱因斯坦的宇宙》、《平行宇宙》,说到过《超空间》、《不可思议的物理》,展

望过《物理学的未来》、《心灵的未来》,雄心勃勃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又将注意力

转向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探索,推出了新著《人类的未来》。其主旨,依然关涉科学怎样决定

人类的命运并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身为理论物理学家和弦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加来道雄,可谓是知名科学家中的一个另类。

他科研做得很棒,在学界广有影响;他所撰述的多部科普著作也十分畅销,广受赞誉;他还

长年主持一档全美国联网的科学广播节目,以科学家严谨的态度阐释科学。他甚至以记者的

身份去采访他的科学家同行,进行富有启示的对话、交流,因而得以打开他观察世界的全新

视野,同时大大拓展了他所研究、思考的疆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形成了加来道雄作品的一

种独特品质。

加来道雄认为,完全准确地预测将来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钻进处于科学研究的

前沿、正为创造未来而辛勤工作的科学家们的大脑里,他们是使人类文明发生变革的人。他

坦言,他的书之所以精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为写书而采访过的很多科学家的智慧和远

见。

加来道雄作品的另外一个鲜明特色,是常常穿插讲述大量的科幻故事和构想。他将其视

为一种“讲授技巧”,并坦承这是受到了一位物理学同行多年前在一次演讲中谈及科学普及

工作时的启发。

当代前沿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中一些非常重要而又艰深的思想,往往因为难以形象浅显

地解说而不易为公众所了解。40多年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伊西多尔•拉比在一次有关

物理学的讲座中,有感于美国科学教育的糟糕状况,批评物理学界在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

普及科学进展上忽视了自己的职责。他甚至告诫道:科幻作家们比所有的物理学家做了更多

的科学普及工作。

如何让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科幻小说的阅读体验给加来道雄带来了灵感启

示。他早已注意到,一些在过去属于科幻范畴的概念,如时间旅行和平行宇宙,现在已被物

理学家们重新进行评估。回想150年以前那些被当时的科学家宣布为“不可能”的科技,如

今又有多少已经发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正是基于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

已经一次又一次目睹了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成为确定无疑的科学事实,加来道雄将“不可思

议”的事物划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他称之为“一等不可思议”:现在不可能实现,但是它们并不违背已知的物理

学理论。它们有可能在本世纪或下个世纪内以改良后的形式成为可能,它们包括:隐形传送、

反物质发动机、某些形式的心灵感应、意志力和隐形。

第二类,他定义为“二等不可思议”:它们是一些游走于我们现在了解的物理学领域边

缘的技术,人类或许能在一千年或数百万年后真正弄明白它们。它们包括:时间机器、超空

间旅行和穿越虫洞。

第三类,他称为“三等不可思议”:它们是一些违背人们现在已知的物理学定律的技术。

如果它们最终被证实有可能实现,那将标志着我们对于物理学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加来道雄之所以感到这个分类至关重要,是因为科幻小说中有如此之多的科技被科学家

们不屑地视为全然不可能,然而他们事实上想说的是:这些科技对于如人类这般“原始”的

文明而言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通过某种途径遇见一种比我们领先100万年的文明,他们的

常用科技对我们来说是否会显得“像魔法一样”呢?某些事物会仅仅因为在今天是“不可能

的”,就在未来的数百年或百万年中仍旧是不可能的吗?

在《人类的未来》一书中,也有数个篇章探讨了诸多包含科幻意味的前沿科学话题,例

如,会不会出现不受约束的、可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反物质飞船、太空电梯是否能够建成,

数字化永生、基因改造的“超人类”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等等。

有些人通过个人利益、个人关系或个人经历寻求自己人生的意义。然而,在加来道雄看

来,有幸能得到能领悟自然之终极奥秘的智慧,才赋予了生命充分的意义。从个人角度而言,

能致力于发现一种最终可能回答当今科学领域一些最困难的“不可思议”问题的“终极理论”,

着实让他感到兴奋。“我仍然陶醉于我与不可思议事物的终身恋爱,并且想知道这些不可思

议的事物中是否能有一些进入日常生活的范畴

加来道雄知识广博、学养深厚、思想旷达,对科学的本质洞察入微,对科学的思维方式

有着精深的理解。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往往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引人入胜,呈现出多姿多彩

的科学景象。在我看来,《人类的未来》便是这样一部耐人寻味的佳作。

加来道雄眼中的鲤鱼

加来道雄是日裔美籍理论物理学家。他童年时蹲在一个小池塘边,观察水底睡莲中五彩

斑斓的鲤鱼,心中充满了奇思妙想。他常给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只有小孩子才问的问题,比

如水池中的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它们会认为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世界

吗?当成千上万的小雨滴轰击池水表面时,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

的眼中...

池塘和鲤鱼定格在脑海里,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遐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

的鲤鱼,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中度过,就像鲤鱼一样,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

可见的东西。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

间,甚至一些科学家也鄙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它……他迷

上了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迷上了伟大的爱因斯坦的理论。他意识到,畅游在水底睡莲中的

鲤鱼,可能和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存在着某种联系……加来道雄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

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他痴迷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

上。

加来道雄童年的故事令我沉思——孩子对自然界的兴趣十分重要!这种可贵的兴趣,是

他们成长中最好的老师,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事业选择。我再一次联想到时下的教育。现在

多数的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被沉重的作业和考试所左右,

很少有机会和心境观察自然,很少有时间生发好奇心,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已到了非真正

改变不可的时候!又回到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激发其兴趣、

启迪其心智,不断丰满其想象的翅膀。

我把加来道雄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向他们介绍多维空间的知识:一般认为,我们的宇

宙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即四维空间。现在理论物理学界有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空间超

过四维,如十维空间、十二维空间等,其他多出的维因蜷缩而微小,以现有的科学手段探测

不到。统一场理论数学模式支持高维空间——在数学上,直线就是一维空间,无数的直线构

成了一个平面,平面就是二维空间;无数的平面并列构成了三维空间,也就是立体的空间。

课堂气氛顿时热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问:

“老师,您认为有外星人吗?它们是否存在于高维空间,或别的平行宇宙?”

“老师,飞碟被认为是外星人的交通工具,为什么它忽隐忽现?为什么它会在飞行时能

突然九十度转向?”

“外星人有可能存在……”我谈了自己的看法,谈到飞碟时我打了个比方:“假如我的

拳头是飞碟,在空中时是在三维空间;落到桌面上就到了二维空间,和桌面有了接触;现在

我的拳头离开了桌面,又回到了三维空间……至于飞碟为什么会在飞旋时九十度转向,我也

弄不明白,这种技术地球人没有。”

“老师,从您介绍的加来道雄观察池中鲤鱼的故事,我联想到互联网。这张神奇的网就

是一个大”池塘“,网民们就是一条条"鲤鱼“。那么,互联网形成的虚拟世界,属于哪一

维空间呢?"一个戴眼镜的女生问。

“您认为有鬼神吗?它们是否存在于别的平行宇宙,通过‘蛀洞'到我们人间来?您认

为有天堂和地狱吗?”一个爱看魔幻小说的男生站起来.

“人的灵魂存在于哪一维空间?还有潜意识和梦……”

我如实承认,这些问题我也不知道。惭愧之余,我为学生们的自由想象感到高兴。我总

结说:关于宇宙和人类自身,我和你们一样,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多!因此,古今中外无数

的智者在思考,无数的壮举被实施,航天英雄探太空,“嫦娥一号”探月球……最后,我引

用了加来道雄《超越时空》中的话作为结束:“有些人通过个人所得、个人关系或者个人经

历寻求生命的意义。然而,在我看来,有幸得到能领悟自然之最终奥秘的智慧,才赋予生命

充分的意义。”

梁思成:用建筑承载使命

人物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一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建筑历史学家、建筑

教育家和建筑师。早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后回国为创立东北大学建筑系、筹建清

华大学建筑系等作出卓越贡献,培养大批中国建筑人才。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

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与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几项重大工程

的方案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至今保存着当年自己作为梁思成助手,在参与北京近代建筑研究

时给先生拍的照片。“在东郊民巷圣米歇尔教堂考察时,正巧梁先生一回头,嘿!我就按下

快门给他照了一张相。当时先生立刻就指着我说,'以后再不准许你用公家的胶卷照私人照

片!'还把我训斥了一番。”

“这是梁先生主持此项工作的唯一工作照。”说到这里,86岁高龄的老人有些哽咽。

1972年1月9日,一代建筑巨人梁思成在医院谦然长逝。

他开创了中国数千年来以科学方法研究古建筑的先河,在建筑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作

出了不朽贡献,更为突出的是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调查。他创立了中国高等院校第一个建

筑系,写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并培养了大批人才,流芳千古、永载史册。

立志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

192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学生一一梁思成与恋人林徽因,他们

将在这里开始为期4年的留学生涯。梁思成入读建筑系,由于该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不得

不在美术系就读。

学习期间,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

筑史,作为东方古国的中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建筑史,这让他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悲哀。更令

他关注的是,当时西方学者虽还没关注中国的建筑历史和技术,但日本的大村西崖、常盘大

定和关野贞等学者已经对此开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这是梁思成日后频频提起的一

句话。

从此,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的志向,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为实现宏愿,从最初的绘制草图、平面图到反复练习立面图和透视图,再到最后追溯一

座建筑的历史变迁过程,梁思成一门心思钻研学业,雷打不动地沉浸在图书馆里。至今保存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为数不多的几张作业图是他学业最好的证明一一精致的构图不仅得到

了最高分数,还获得了极好的评价。

毕业后,即便和林徽因在欧洲蜜月旅游,梁思成也不忘对西欧各国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

其间,何时启动归程提上了日程。因为彼时,国立东北大学(以下简称东北大学)已经招收

了一班学习建筑的学生,正愁缺少专业教师。

而梁林二人,将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系的开创者。

培养中国本土第一批建筑人才

让梁思成执教东北大学,是父亲梁启超精心安排的。虽然梁启超原本希望儿子能在美术

方面有所成就,但看到儿子对建筑学的一腔热血,他还是开明地做出了“妥协、”,甚至果断

替梁思成承接了东北大学聘书,让学成归国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前去任教。

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草创的日子里,梁林二人不仅是组织者,更是仅有的两名建筑学“授

业”老师。他们一切从零开始,既要处理日常事务,又要为新生讲课。开设的课程中,林徽

因负责讲授美术和建筑设计,梁思成则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学设计原理,同时他还将西方

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相融合,开设了建筑史课程。

“先生虽然个头不大,但双眼炯炯有神,而且带着对建筑学专业的无比热爱和自信,给

人以很大的感染力。他常说'任何一项建设,建筑必须先行,建筑是工程之王1929年

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后成为美国著名建筑师的张翔在回忆录中写道。

教学之余,梁思成从未忘记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宏大愿望。他开始对附近一些古代建筑进

行调查测绘,特别是对位于沈阳北郊5公里处的清朝皇家陵寝北陵展开考察研究。这为他日

后漫长的古建筑调查奠定了基础。

1932年7月,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迎来了毕业典礼。这是中国人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建

筑学专业人才,也是梁思成等人倾注满腔心血的结晶。

“建筑这东西,并不如其他艺术,可以空谈玄理解决的。它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处处

与实用并行,不能相脱离梁思成在贺信中如是说。

的确,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所有研究,绝不是埋首于故纸堆中,全都进行实地调查测

绘,以达治学之道,这为日后无数建筑学者开展古建筑调查树立了良好榜样。

开启中国建筑历史调查之路

从1932年到1940年的8年时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迹踏遍了全中国200多个县,调

查古建筑2700余处,为后人留下了数千古建筑肖像。之后,梁思成更是创作出《中国建筑

史》这样的皇皇巨作

考察途中,他积极致函时任清华大学校长、主持西南联合大学校务的梅贻琦,希望清华

大学尽快增设建筑学院。“在组织方面,哈佛、麻工、哥伦比亚等均有独立之建筑学院,内

分建筑、建筑工程、都市计划、庭院、户内装饰等系。为适应将来广大之需求,建筑学院之

设立固有其必要。”梁思成在信中写道。

这一建议颇受梅贻琦的赞赏,他邀请梁思成主持筹建。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系

成立,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也为该系的工作开展付出了诸多心血。

建系之初,梁思成奔赴美国考察,学习并将“体形环境”的教育理念引入国内。他认为,

建筑教育不单是要培养设计单体建筑的设计师,还要造就广义的城市规划人才。此后,梁思

成又将建筑系更名为“营建系”,其下设立“建筑学”专业和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市镇规划”

专业。

作为营建系1951级学生,傅熹年一直记得,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到北京大学红楼,梁

思成无不耐心指导他进行实地观摩、体悟建筑风格的情景。

他对老师梁思成印象深刻:“梁先生风度翩翩,带着一股温文尔雅的学者气息。每次我

去他家汇报工作,叫他梁工不给开门,非要叫梁先生才行。”他向《中国科学报》补充道,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林徽因说话做事非常硬气刚烈。”

完成建筑师的业与使命

“很多重要地点梁先生都会打好招呼,让我们进去考察。记得有一座英国人在清朝末年

盖的最高法院,他帮我们拿到了测绘图,让我们学习。”1956年,王其明考上梁思成“建筑

理论及历史”副博士研究生,回忆起60多年前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没有谁能够比我更加了解梁先生的建筑理念了,他的想法是非常先进的。”梁思成门

下唯一的研究生、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王其明告诉《中国科学报》,“他在美国参与联合国大

厦的设计方案,就是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设。梁先生想学习建筑空间设计理论,大师告

诉他'最好的空间理论其实在中国梁先生顿悟后,高兴得都说不出话来。”

那么,建筑空间设计的精髓究竟是什么?王其明引用老子的一句话:“蜒埴以为器,当

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众多建筑领域的开创让梁思成声名鹊起,参与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大工程的设计

工作更是让他荣誉加身。

一直以来,民本思想是梁思成的心中之重,他非常关注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规划问

题。为此,他和陈占祥合作完成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的文稿,也

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完整地保留北京古城原来的格局,是“梁陈方案”的基本思想之

-0面对彼时改造旧城的强烈态势,梁思成频频上书、奋力抗争,直至无力回天。

伴随着古建筑的轰然坠地,梁思成的生命也逐渐走到了尽头。追悼会上,在场嘉宾无不

哀痛。“当时我得知这个消息还是在报纸上,心里特别难过。”王其明说。

“建筑师的业是什么?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这是梁思成常

告诫世人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诚然,如今这个名字已变成了人世间永恒的回忆。留给人们的除了那万古不朽的学术造

诣和成就,还有那在任何时候都坚决捍卫古建筑的信仰与至诚。

记者手记

关于梁思成的历史记载很多,真假或难分辨。但是,来自学术机构如清华大学以及聆听

他教诲、和他共事过的学生们的回忆,应该是大师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想找到梁思成的学生并非易事,多数已不在人世。如今还健在的傅熹年已86岁,

王其明更是90岁高龄。令人惊异的是,对于往事他们都记忆犹新,甚至能够准确报出年份

日期丝毫不差。

王其明对梁思成熟悉到什么地步?“梁先生曾让我们给著作Thecultureofcities

设计封面,现人都翻译成‘城市文化这里的culture,梁先生的真实想法是‘培育',他

想说的是城市培育。”“平时上课的时候,梁先生讲到什么建筑高兴了,我就知道考试一定要

考到了。"老人眼里闪烁着泪光。她回忆,五台山佛光寺大雄宝殿是梁思成心中的“宝贝”,

其涉及到的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几乎每回必考。梁思成请她吃的人生中的第一顿西餐,也永

远成为王其明印象中这辈子最美味的佳肴。

如果说王其明是最懂梁思成的学生之一,那么,傅熹年则是身体力行践行着梁思成对古

建筑最极致的爱。

从三国两晋的建筑面貌复原到明清建筑的深层剖析,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组

布局、单体建筑设计手法和构图规律研究》到《社会人文因素对中国古代建筑形成和发展的

影响》……数万张建筑手稿、上百万字的学术论著,傅熹年从未停下脚步,用画笔和文字记

载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变迁。

时至今日,他依然朝九晚五地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班工作,刚刚还完成了一部建筑

史作品。在傅熹年的身上,隐约可见梁思成的昔日风范。敬仰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变成

他的样子。

采访时我几度泪目,撰写时更是不知从何下笔。能够接触到当事人,并还原那段历史,

于我而言,已弥足珍贵。

想要真正成就一番事业,不仅需要高超的才华,更需要远超常人的精神和意志。在那些

漫长而煎熬的日子里,我们承受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记忆中的

每一次苦难,日后都将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真正决定一个人价值的,是那些艰难时

刻的选择。

记录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当我们怀念梁思成当年为北京城精心规划蓝图的同

时,更应关注北京乃至全国诸多城市规划的今天和明天。北京城那些倒下的古建筑,将永远

让我们怀念。但,梁思成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师风骨是屹立不倒的。

也许,在缅怀这位建筑大师时,我们更应学习的是他那种对学术的执着坚韧和为天下谋

福祉的高远志向。

这就足够了。

人物生平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祖籍广东省新会县。

・1924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

•1928年9月,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主任。

・1931年,出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

•1946年,出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8月被评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9

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12月当选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

•1952年,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1955年,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6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

•1957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1966年6月,完成《营造法式注释》(上卷)。

・1972年1月9日,于北京病逝。

梁思成与独乐寺

清明节旅游高峰刚过,我们抽了两天时间,自驾车到京外游了一趟,这次的目的地又是

两个千年古县一一天津蓟县和河北遵化。旋风般的旅游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行前精挑

细选,最后决定重点参观几处历史遗迹:蓟县的独乐寺、白塔和黄崖关长城,遵化的清东陵,

如有时间再去看看汤泉的流杯亭。

蓟县距离北京不远,出城堵了一段,头中午到了蓟县县城。蓟县,古时候叫渔阳,位于

天津市的北缘,被称为“北京东大门”。蓟县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无终子

国就在这里建了都,秦以后历为州、郡治所,是古代蓟县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文化古迹

很多,知名度最高的就是位于城中心的千年古刹独乐寺。

我们对独乐寺向往已久。听说它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辽统和二年(公元

984)重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著名的“津门十景”之一。1961年国务

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乐寺就名列其中。还听说独乐寺具有独特的建

筑美学价值,结构设计也非常科学: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邻近的蓟县顷刻之间也成为

一片废墟,独乐寺院内的警卫室和木材库都倒塌了,但观音阁除佛像莲座略有残损外,整座

建筑岩然屹立,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吸引我们前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个人,两个曾为中

国建筑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大师一一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独乐寺正是梁林夫妇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考察过的中国古建筑之一。我们愿意到那里去寻找他们的足迹,追思他们

的伟业。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风雨飘摇,兵荒马乱。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的梁思成

看到中国古代建筑遗产被毁坏、被盗掘、被出卖的苍凉景象,对比西方国家古建筑受到妥善

保护,还有许多学者对它们进行专门研究,感到无比心痛。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日本人

否认中国还存有唐代木构建筑,曾口出狂言:如要看唐代木构建筑,只能到日本奈良去。梁

思成听后感到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学者的文化自觉,他下

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调查、研究自己的建筑,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于是,自三十年

代初开始,他和妻子林徽因以极大的勇气和专业精神,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踏访了全

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由梁思成亲自主持并参加调

查的古建筑实例更是多达2000余处。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全中国和全世

界的认识,从此得到保护。特别是1937年他们考察发现了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等四座唐代木

构建筑,有力回击了日本人的谬论,也使这些深闺之中的千年古寺重现了光辉。

梁思成与弟弟梁思达对蓟县独乐寺进行调查是在1932年4月,后在林徽因的协助下撰

写了数十万字的详尽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报告写道,“翻阅方志,常见辽宋金

元建造之记载;适又传闻阁(指观音阁)之存在,且偶得见其照片,一望而知其为宋元以前

物。平蓟间长途汽车每日通行,交通尚称便利。二十年秋,遂有赴蓟计划。行装甫竣,津变

爆发,遂作罢。至二十一年四月,始克成行。实地研究,登檐攀顶,逐部测量,速写摄影,

以纪各部特征:我们虽不懂建筑专业,但粗读之后亦倍受感动,因为我们看到书中详细记

载了对独乐寺的历史考证、现状描述,对观音阁、山门等各个部位特征、功能、价值等的研

究、实地测量、计算、比较,还附有大量手绘草图和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明显是攀到观音阁

暗层里拍摄的,可见其工作的细密严谨),且不论这本书在建筑学方面的价值,只要想想在

那个年代要完成如此浩繁的工作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就足以令人感佩不已了。

如今,我们就站在梁思成曾经登檐攀顶考察过的独乐寺山门前。一想到这千年古刹历经

磨难仍屹立于世,心里边就觉得挺震撼的。山门上“独乐寺”三个字是严嵩题的,严嵩是历

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但在文采上确有过人之处。当然,这块牌子肯定是明代修葺时才挂上去

的,因为据梁思成考察,独乐寺始建年代虽不详(当地传说建于唐代贞观十年),但重建的

年代很确定:”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皆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盖我国木建筑中已

发现之最古者。以时代论,则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上重要资

料,罕有之宝物也”。至于独乐寺名称的来历,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在此誓

师,他只思独乐而不想与民同乐,因此给寺庙取名独乐寺。较之这一传说,我们更认同另一

种解释: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才将宝刹命名独乐寺。

独乐寺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几乎每个细节都很精巧、耐看,而且正如梁思成所说,建筑

的许多部位都保留着盛唐时期的艺术特色。它的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格最高的虎殿顶山

门,也就是那种五条脊、四面坡,与故宫太和殿一样的屋顶,只不过单檐、小尺寸而已。因

为采用了虎殿顶,从屋脊到房檐就出现了四条美丽的弧线,屋角外展,振翅欲飞。正脊两端

有一对叫作鸣吻(音:吃吻)的龙头鱼尾形构件,造型古朴生动,鱼尾翻转向内,与明清寺

院建筑的大吻龙尾翻转向外明显不同,具有唐代雕刻遗风。山门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尊高约

4.5米的金刚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