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1页
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2页
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3页
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4页
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一九年十一月项目名称: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矿产资基本情况采矿权人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开采矿种水泥用石灰岩方案编制单位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号914201067781557598项目性质生产编制目的为矿山延续采矿许可证和矿区生态恢复提供基础资料及依据矿权范围拐点数量9交通及建设条件矿区交通便利,水、电及物资供应充足。矿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通信条件良好。面积(km2)1.1075开采标高(m)+176~+20m编制主要依据采矿许可证C4200002010117110083200储量文件鄂自然资储备函[2019]50号生产规模文件其它文件依据—以往开采情况已开采范围储量消耗(万t)111b2483.0设计主要开采指标(%)损失率矿山为生产矿山,已形成了多级开采平台,现状采坑面积0.7427km2。122b1501.5回采率95%333956.6回收率(%)资源利用率80.01%矿石资源量178.2设计储量7614.2边坡损失492.3其它矿柱设计可采3742.434009.8储量(万储量(万t)3333587.6设计损失492.3矿层(体)特征矿体(层)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矿区中由于断裂构造发育,造成矿体空间分布不连续,将矿体分为东、西二个矿段。1、西矿段:矿体由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T1d2)灰色、深灰色、浅灰色薄层、中厚层灰岩组成,矿层总体产状与地层一致,即总体走向200°~7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25°~45°,东部倾角较缓,西部倾角较陡。2、东矿段:矿体由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T1d2)灰色、深灰色、浅灰色薄层、中厚层灰岩组成,矿层总体产状与地层一致,即总体走向300°左右,由于断裂构造发育,矿层沿走向及倾向均被断裂破坏造成不连续。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总体评价类型涌水量正常1664类型顶板稳固矿层一般稳固类型其它简单简单最大95022底板稳固其它一般稳固简单开拓方式露天开采开采方法分水平台阶露天开采开采规模500近期 中长期 服务年限(年)全区7.5可采储量4488.73二级矿量开拓备采1200574开拓工程布置简要描述设计采用分台阶开采——汽车运输,最高开采标高+176m,,最低开采标高为+20m。台阶高度12m,台阶剖面角65°,最终边坡角26°-55°左右。最小工作平盘宽度不小于40m,最小工作线长150m。开拓工程量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主要设备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设备名称型号数潜孔钻机英格索兰CM695D型5挖掘机小松WA600-3型(正铲)5汽车3307型20空压机XAVS900CD7SQWANA2装载机ZL50型1选矿及尾库设施选矿方法—尾砂处理—尾砂库容量3)—经济效益矿山开采总投入年销售收入(万元)年生产成本(万元)年税后利润(万元)返本期收益率9756.5227050164446545.871.49主要附图比例尺比例尺1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地形地质图1:20009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C-C勘探线开采终了剖面图2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开采现状图1:2000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采矿方法图3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资源储量分布平面图1:1000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1:20004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典型地质及储量估算剖面图1:2000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1:20005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基建终了平面及总体布置图1:2000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治理工程部署图1:20006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1:2000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损毁土地现状及预测分析图1:20007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西矿段典型开采终了剖面图1:1000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土地复垦规划图1:20008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东矿段典型开采终了剖面图1:1000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治理工程大样图1:2000主要附件序号附件名称序号附件名称1委托书8黄石市安委会办公室会议纪要2采矿许可证3安全生产许可证9土地复垦承诺书4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湖北省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8年12月底)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编制单位资质证书提交单位承诺书5省环保厅关于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等3个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关系核实情况的复函编制单位承诺书《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评审专家意见6矿山废石渣给予周边建设用协议及信函(4件)7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认定书》鄂采方案认[2011]55号《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评审意见书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编制目的 2三、编制原则 2四、方案编制的依据 3五、方案的适用年限 5六、方案特征 6第二章矿区概况 9一、项目概况 9 三、开采现状 四、矿山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矿产资源概况 第三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45一、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45二、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46三、矿床开采 四、尾矿设施 五、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设施 六、职业卫生与安全 七、环境保护 八、技术经济..........................................................................90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97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97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113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116四、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五、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六、恢复治理工程量估算 第五章土地复垦 一、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二、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三、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计算 第六章经费估算 一、估算说明 二、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三、土地复垦投资估算结果 四、恢复治理方案投资估算结果 第七章进度安排 一、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度安排 二、恢复治理工作进度安排 三、土地复垦工作进度安排 第八章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179二、技术保障........................................................................180三、资金保障 四、监管保障 五、公众参与 六、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第九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生态效益 三、社会效益 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23456789--2、采矿许可证;3、安全生产许可证;4、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湖北省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8年12月底)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鄂自然资储备字[2019]50号;5、省环保厅关于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等3个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关系核实情况的复函;6、矿山废石渣给予周边建设用协议及信函(4件);7、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认定书》鄂采方案认[2011]55号;8、黄石市安委会办公室会议纪要;9、土地复垦承诺书;10、编制单位资质证书;11、提交单位承诺书;12、编制单位承诺书;13、《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评审专家意见;14、《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评审意见书。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2、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3、土地复垦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4、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5、公众参与调查表;6、土地复垦方案现场踏勘表;7、费用单价分析表。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以下简称“下纬山石灰岩矿”)为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水泥厂配套矿山,矿区位于阳新县北东20°方向,直距35km处,行政区属黄石市阳新县韦源下纬山石灰岩矿于2003年首次取得采矿许可证,采矿权人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号:4200000311450,发证机关为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矿区面积0.7776km2,由7个拐点圈定。2012年2月,下纬山石灰岩矿变更矿区范围,由《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变更矿区范围的批复》(鄂土资采变[2012]8号)认定,变更后的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构成,矿区面积1.1075km2,采矿许可证号:C4200002010117110083200,采矿权人变更为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有效期由2018年12月18日至2019年2011年6月企业委托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提交《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11年7月由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湖北省矿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评审,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认定书》(鄂采方案认[2011]55号)”文予以认定(附件9)。原方案设计年开采石灰岩矿石500万吨,生产服务年限17.7年,建议每隔5年对方案进行修编。现由于矿山开采范围、可利用储量等发生了变化,且原开发利用方案已超过适用期。2019年3月,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委托湖北非金属地质公司编制并提交了《湖北省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8年12月底)》(以下简称《核实报告》)。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于2019年6月组织专家对《核实报告》进行了评审,并以“鄂自然资储备函[2019]50号”文予以备案(见附件4)。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的通知》(鄂土资规[2016]2号)的规定:“省、市、县三级发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合并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新)有限公司委托湖北重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并提交《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编制《方案》的目的:一是为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科学地规划,正规开采,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在安全、高效、有序开采的前提下,实现矿山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导矿山开采,为实现合法开采;二是为顺利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手续提供依据;三是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的筹集以及矿山土地复垦备用金的缴纳提供依据。以从矿山建设的自身特点出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保《方案》经济上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便于操作为原则,严格按照《关于加快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文件要求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具体如下:(1)力求实现编制内容齐全、数据准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结论明确。应能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监督和实施矿业权有偿化处置的需要;(2)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针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特性,尽量保护与利用原有绿色植被,以保护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本报告编制所引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已有的基础技术资料如下:(一)法律、法规和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27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4年8月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8月27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9年8月27日修订);(7)《土地复垦条例》(2013年3月);(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9)《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二)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性文件(1)《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2)《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3)《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的通知》(鄂土资规[2016]2号);(4)《关于开展矿产资源生态开发试点创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意见》(鄂土资发[2016]16号);(5)《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5]53号);(6)《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三)技术规范及标准、规程(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2011年);(5)《采矿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版);(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8)《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2005年);(11)《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12)《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4);(13)《造林技术规程》(GB/T15766-2016)。(四)其他技术资料(1)《湖北省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2010年度资源储量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鄂土资储审函[2011]10号(2)《湖北省阳新县下纬山矿区西矿段石灰岩矿普查报告》(鄂国土资认储字[2002]4号);(3)《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其批文(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2011年);(4)《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及其批文(湖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2014年6月);(5)《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下纬山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及其批文(湖北中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底)》及其批文(湖北非金属地质公司,2019年3月(7)现场调查的其它资料。矿山设计为露天开采,设计开采规模为水泥用灰岩500万吨/年(废石450万吨/年),设计利用资源储量3939.40万吨,回采率95%,设计可采储量3742.43万吨,生产服务年限为7.5年。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法。考虑到矿业活动结束后的生态复绿及后期监测、管护时间(按2.5年考虑),确定矿山生态复绿方案适用年限由于本方案适用年限较长,随着开采的进程可能会产生新的地质环境问题,故建议采矿权人每隔5年对本方案重新进行修编。若矿山未来扩大开采规模、变更开采范围或改变开采方式,则应按照矿山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矿山改(扩)建设计方案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以适应矿山生产活动及采矿不同阶段的需要。(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纬山石灰岩矿”)为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水泥厂配套矿山,矿区位于阳新县北东20°方向,直距35km处,行政区属黄石市阳新县韦源2、矿山为露天开采,开采方法:采用山坡式自上而下台阶式开拓,爆破落岩;搬运方式采用机械装载,汽车运输。3、截止至2018年12月底,全矿区查明保有水泥用灰岩矿77756千吨,界内保有76142千吨,界外保有1614千吨。界内保有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1782千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0098千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5876千吨。4、本方案设计利用水泥用灰岩矿资源储量3939.40万吨,回采率95%,设计可采储量3742.43万吨,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500万吨/年,生产服务年限为7.5年。5、矿山设计生产能力为水泥用灰岩矿500万/年(废石450万吨/年)。按原矿销售平均单价32.5元/吨(不含税)、副产废石类比同类万元,年总成本为16444万元,交销售税金及附加1877.67万元,则年均利润总额为8727.83万元,按25%的所得税计算,年税后净利润为6545.87万元。矿山总体效益很好,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该项目在经济上可行。(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1、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大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估级别确定为一级,评估范围面积约1.7690km2。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分级将该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影响程度划分为1个严重区、1个较严重区和1个较轻区,其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区面积为0.6976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39.43%;较严重区面积为0.0170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0.96%;较轻区面积为1.0544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59.61%。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预测评估分级将该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影响程度划分为1个严重区、1个较严重区和1个较轻区,其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区面积为0.7952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44.95%;较严重区面积为0.0170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0.96%;较轻区面积0.9568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54.09%。4、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原则,将评估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面积分别为0.7952km2、0.0170km2和0.9568km2,同时将综合治理工作5、通过经费估算,本矿恢复治理工程总投资370.2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306.76万元,监测12.55万元,施工临时工程3.07万元,独立费用30.25万元,基本预备费17.63万元。(三)土地复垦1、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已损毁土地面积约71.2791hm2,其中有林地0.3956hm2、其它林地0.0689hm2、坑塘水面0.0522hm2、采矿用地70.7624hm2。2、未来矿山开采拟增加损毁土地面积约8.2677hm2,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采矿用地6.5343hm2、灌木林地1.3492hm2、裸地0.3842hm2。3、根据本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矿山共计破坏土地面积79.5468hm2,规划复垦总面积79.5468hm2,复垦为有林地71.1944hm2,复垦为坑塘水面8.3524hm2,土地复垦率100%。单位面积投资估算10167元/亩。(一)矿山基本情况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以下简称“下纬山石灰岩矿”)为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水泥厂配套矿山。矿区位于阳新县北东20°方向直距35km处,行政区属阳新县韦源口镇管辖。区北侧通过,矿区东侧紧邻新港大道,矿区距黄石市约30km、距长江专用码头约2km,交通便利(见插图2-1)。矿区位置矿区位置矿山现持采矿许可证由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签发,采矿许可证号:C4200002010117110083200,有效期由2018年12月18日至2019年12月18日。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1.1075km2。核定开采标高:由+176m至+20m。开采矿种:水泥用石灰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500万吨/年。各拐点坐标详见表2-1。表2-1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拐点坐标表112233445566778899(二)社会经济概况矿区所属的韦源口镇,地处阳新县北部,为典型的农业经济,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小麦、油菜油茶等,经济作物有柑桔、枇杷、桃等果树。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是落户当地的主要企业,目前矿区北部临长江边,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正在兴建新港(物流)工业园,已初具规模。(一)地形地貌矿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山脉总体走向为近东西向,中间高,北、东、南三面均低。区内最高点标高187.6m,最低点标高17.8m,相对高差170m。矿区内植被较发育,主要有松树、杉树及樟树,少量其它灌木。(二)气象水文矿区属亚热带湿热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温湿偏寒,四季分明,895.8~1902.3mm,平均为1382.6mm,降水量集中在4~8月份,占年降水的68%。全年无霜期250天左右。(三)土壤矿区土壤主要为红、黄壤土,土壤厚度0.5~1.0m。红壤土发育于多种母岩母质,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形成。典型的红壤剖面中有明显的红色心土层和淋溶淀积层,脱硅富铝化明显,土壤孔隙度小,PH值低,呈酸性。土体呈黄色或红黄色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较缺乏。(四)生物矿区周边植被为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种类组成较为单纯。树种有梧桐、杉树、刺槐、女贞、樟树等。草本植物为黄背草、狗尾草、蕨类、旱茅、白茅、野古草等。项目区周边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黄豆、红薯、蔬菜,经济作物有芝麻、苎麻。区域内没有重点保护的古树、大树及珍稀物种。(五)区域地震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2年)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划分,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本区及其邻近区域近年来未发现有强地震活动,矿区一带乃属于地壳稳定区。下纬山石灰岩矿建矿时间较早,矿区分东、西两个矿段,经十多年开采,东、西矿段现均已形成北西—南东走向的露天采坑。东矿段采坑长约1000m,宽140~340m,最低开采平台为+88m,现开采+88m、+100m、+112m平台矿石;西矿段采坑长约850m,宽200m~370m,最低开采平台为+112m,现开采+112m、+136m平台矿石。下纬山石灰岩矿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矿区范围内现已形成面积约0.6813km2的露天采坑,对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矿区目前开拓平台之间的高差一般在12m左右,形成的采坑具有一定的范围,矿区内岩体表面风化严重,较为破碎,虽边坡整体较为稳定,但在东矿段的顺向坡在断层、降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有局部垮塌的情况发生。矿山需对高陡边坡采取削坡和增加安全平台等措施,防止陡边坡垮塌造成人员设备伤害。(一)矿区总体概况该矿区范围内目前仅有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拥有有效采矿许可证并从事采矿活动,目前采矿权人为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在矿区西北相距约1.5km有一水泥配料用硅质砂岩矿山,采矿权人亦为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阳新县下纬山石灰岩矿等三个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关系核实情况的复函”(湖北省环境保护厅2018.9.27),该采矿权范围不涉及生态红线范围。采矿权范围也不涉及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禁采范围,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人文古迹保护范围,也不是军事、水利、电信等范围的禁采区,不是省级以上交通干线、主要水源地、村庄保护区,不是旅游、环保、大型厂矿企业等单位的保护区,不存在农田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以及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地块。综上所述,采矿权范围内可依法依规进行采矿活动。(二)矿区资源概况1、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坪大冶台褶带之海口湖—马口湖复式向斜西段北翼,区域构造线总体走向为近北西西向,区域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与矿区有关的主要区域褶皱、断裂构造主要有:双径源背斜、下青山逆断层、金盆架正断层、北峰山正断层、F8平推断层。F8断层在矿区内为推断层:走向35°~40°,倾向北西,倾角80°左右,破碎带宽约20米,其为矿区西矿段之西北部边界。区域上分布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铜、铅、锌、水泥用石灰岩等,目前仅有水泥用石灰岩矿的开采。2、矿区地质及构造特征(1)矿区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P2粉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含燧石灰岩,薄层硅质岩,含煤层,厚度大于50m。(2)三叠系大冶组(T1d):按岩性分为三段,由老至新如下:第一段(T1d1薄层含粘土质灰岩,灰岩,薄~中层含泥质条带微粒~隐晶灰岩、泥灰岩,局部夹页岩,底部有一层粘土岩。西矿段因F5断层影响,地表在矿区南、北部均有分布。厚度均大于50m。与下覆二叠系上统呈整合接触。第二段(T1d2):为矿体赋存层位,按岩性划分为七层,分别叙述如下:第一层(T1d2-1灰~深灰色薄层隐晶~微粒灰岩,少量含泥质条带,下部有一层50~70cm的厚层灰岩,中上部夹较多中厚层灰岩。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厚度26~36.5m。现以基本开采殆尽,在西矿段有少部分出露。第二层(T1d2-2灰色中~厚层隐晶~微粒灰岩,局部夹薄层灰岩,地表主要分布西矿段。东矿段大部分已开采,仅东南部有少量分布。厚度有一定变化。厚度40~77m。第三层(T1d2-3灰~深灰色含泥质条带薄层隐晶~微粒灰岩,地表主要分布于整个矿区中部,泥质条带厚度一般0.1~2mm,下部可达3mm。主要分布于西矿段,东矿段中东部有少量分布,厚度28~32m。第四层(T1d2-4浅灰~淡红色厚层亮晶砂屑灰岩、隐晶~微粒灰岩,上部夹较多中厚层灰岩,地表主要分布于整个矿区。西矿段该层在Ⅶ线以东已开始被溶塌角砾岩所代替。东矿段在Ⅱ、Ⅳ线~带,其下部少量呈褐红色。厚度36~40m。第五层(T1d2-5灰~深灰色薄层~中厚层含泥质条带隐晶~微粒灰岩,泥质条带主要分布于中、上部,在层间易见厚度0.1~2mm黑色泥炭质膜。上部以薄层灰岩为主,夹少量泥灰岩薄层。东矿段地表主要分布于中北部。西矿段主要分布于Ⅲ线以西,Ⅴ线附近夹灰色泥质灰岩、钙质泥岩(夹石层),与浅灰色灰岩区别明显。厚度65.8~110.0m。第六层(T1d2-6灰色薄~中厚层隐晶~微粒灰岩,下部少量为深灰色,上部颜色较浅,以中厚层为主,夹少量厚层灰岩。西矿段主要分布于北部Ⅴ、Ⅶ线之间部分被溶塌角砾岩所代替。东矿段主要分布于北部。厚度59.5~92.5m。第七层(T1d2-7灰~浅灰色厚~巨厚层隐晶~微粒灰岩、亮晶砂屑灰岩,下部少量为中厚层状。西矿段地表在Ⅴ线北部有少量出露。东矿段该层仅在Ⅱ至Ⅵ线北部一带分布。厚度大于70.5m。溶塌角砾岩(Rt):主要分布于西矿段Ⅲ线北部及以西的大部分,平面上呈现不规则状,且与基岩接触界线明显,在Ⅲ线以东闭合,向西逐渐变宽,影响层位也遂渐增多。在溶塌角砾岩中常见孤岛状原岩,其产状与基岩产状基本一致;角砾成分与相应层位或相邻层位的灰岩成分基本一致,局部偶见白云岩角砾;角砾大小悬殊,大者面积数平方米,小者长、宽均为数毫米,一般杂乱堆积,局部具有呈层性,且角砾中的层理方向与基岩的层理方向基本一致;胶结物以钙质、钙泥质为主,少量白云质胶结,胶结物一般占3~5%左右,局部可达30%以上。现Ⅴ线以东溶塌角砾岩(Rt)已开采殆尽,仅Ⅶ线附近有分布。第三段(T1d3):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白云质灰岩,溶塌角砾岩发育。主要分布于西矿段西北角,F8断层,厚度大于74.6m。(3)第四系(Q):灰黄色、褐红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主要分布于整个矿区边缘,其厚度一般2~5m。(2)矿区构造本矿区地质构造总体为单斜构造。矿区基本以F6断层为界,划分为东、西矿段。东矿段地层总体走向呈近北西南东向,在F5断层以北倾向25°~45°,局部地段倾向50°~60°倾角70°~85°为主,在Ⅷ线附体走向呈南西--北东向,倾向290°~345°,倾角5°~25°为主,F1断层北盘,倾向一般160°~200°。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可大致划分为近东西向、近北西—南东向、南西—北东向三组。各断层主要特征分述如下:F1:分布于西矿段北部,断层西端被区域性大断层F8切割,东延伸至F6断层,延伸长1040m,总体走向110°~290°,倾向北偏东,倾角65°~70°。剖面上表现为地层重复出现,尤其在Ⅰ线上表现为北部(下盘T1d1)地层与南部(上盘T1d2-1或T1d2-2)地层直接接触,为逆断层。受小褶皱及次级断裂影响,该断层上、下盘断距变化较大,一般在50~2:主要分布于西矿段,西起Ⅶ线西南小沟,向北东经Ⅶ、Ⅴ、Ⅲ、向北西,倾角60°~68°;东、西两端被F3割而出露不完整;剖面上表现为地层重复出现,尤其在Ⅶ、Ⅲ线及东矿段上盘T1d1地层与下盘T1d2-1或T1d2-2地层直接接触,为逆断层。受小褶皱及次级断裂影响,该断层75°;剖面上上盘T1d2-2地层与下盘T1d1或T1d2-地层缺失,为正断层。破碎带宽度3~5m,断带内多见方解石脉充填。受F2断层影响,该断层上、下盘落差在东部较大,向西则逐渐减小;Ⅰ线剖面落差大于90m、Ⅲ线落差为35m、Ⅴ线为15m。4:主要分布于东矿段,呈近东西向延伸大于1500m,总体走向290°~300°,倾向北偏东,倾角63°~75°,为正断层,该断层在Ⅵ、Ⅷ间切割F5断层,但在ZK22、ZK42钻孔均见其分布。断层特征主要有:(1)破碎带发育,断层角砾间为石灰岩,方解石较发育;(2)断层两盘地层不连续,表现为缺失。该断层上、下盘落差较大,最大错距可达90m,且对矿体的连续性有较大破坏,在Ⅱ、Ⅳ、B线地段为矿与非矿分界线。5:分布于东矿区中部,延伸长度大于1000m,总体走向285°~300°,倾向南至南西,倾角50°~60°。向西延伸被F6断层切割,向东延伸出图幅;在倾向上被F4、F7断层切割。断层下盘大冶组下段(T1d1)地层与上盘大冶组中段(T1d2)地层直接接触,表现为地层缺失,为正断层。破碎带宽度几米至数十米。破碎带多由褐内色粘性土充填,局部见石灰岩角砾。该断层上、下盘落差变化较大,且规律性明显,即从东向西逐渐加大,在Ⅷ线以东仅数米,Ⅵ线小于20m,Ⅱ线约为70m。6:分布于Ⅳ线与Ⅻ线间,延伸大于800m,往南延伸出图,往北在Ⅻ线附近被第四系覆盖。总体走向350°,倾向东,倾角73°~80°,为斜推正断层。断层破碎带宽度3~5m,其内断层角砾大小混杂,方解石脉穿插其间,见有黄色粘土充填。7:分布于Ⅳ线与Ⅵ线间,延伸大于350m,走向90°~270°,倾向南,倾角60°~50°,为正断层,断距约20m,在Ⅵ勘探线揭露最为左右,破碎带宽约20m,其为矿区西矿段之西北部边界。9:分布于Ⅵ线东侧,延伸大于600m,走向155~335°左右,倾向倾向南东,倾角45°~55°;延伸长260m,东、西分别被F1、F11断层切割。D56地质点(+112m平台)所揭示该项断层南部(上盘)为矿层四段(T1d2-4)灰色中厚层灰岩,断层北部(下盘)为矿体底板大冶组一1d1)泥质灰岩,为正断层,断距约大于70m,断层破碎带,宽度5~10m,为角砾灰岩及少量粘土充填。倾向由西南,倾角45°~56°,以平推为主的正断层,断距大于50m,局部见大理石化现象。断层西部(上盘)为矿体正常层位,断层东部(下盘)为矿体底板大冶组一段(T1d1)及东南部矿体。(3)岩浆岩矿区附近未见有较大的岩浆岩体分布,仅在矿区中部2勘探线附近,+112m开采平台发现有一透闪玢岩脉的侵入,脉宽约2m,延伸可见大于5m,走向110°~290°,倾向北偏东,倾角80°。3、矿体(层)地质特征矿体(层)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T1d2)。矿区中由于断裂构造发育,造成矿体空间分布不连续,将矿体分为东、西二个矿段,其特征如下。1、西矿段矿体由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T1d2)灰色、深灰色、浅灰色薄层、中厚层灰岩组成,矿层总体产状与地层一致,即总体走向200°~7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25°~45°,东部倾角较缓,西部倾角较陡。由于断裂构造发育,矿区南部矿层沿走向及倾向均被断裂破坏造成不连续,产状局部变化亦较大。矿体出露面积约为0.34km²,矿体圈定高程呈西部宽,东部窄趋势。受断层影响,倾向延伸在100~200m之间。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厚度变化较大,总厚度为140.72~385.00m,平均193.94m。矿体按岩性特征划分为七层,划分原则及界线均与地层划分一致。由于断层及局部溶塌角砾岩破坏,各矿层厚度沿走向及倾向变化均较大,少量缺失或重复,且各层分层标志也不甚明显。2、东矿段矿体由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T1d2)灰色、深灰色、浅灰色薄层、中厚层灰岩组成,矿层总体产状与地层一致,即总体走向300°左右,由于断裂构造发育,矿层沿走向及倾向均被断裂破坏造成不连续。F5断层以北,矿层倾向30°~50°为主,倾角65°~80°,少量近直立,甚至反向。矿体出露面积约为0.32km²,矿体圈定高程在136m至20m之间;矿体沿走向延伸约1500m,出露宽度150~500m,呈中间宽,两头窄趋势。受断层影响,沿走向及倾向厚度变化较大,矿体总厚度为98.00~387.00m,平均254.26m。4、矿石特征(1)矿石质量各矿层矿石质量总体较为稳定,绝大部分达到Ⅰ级品矿石质量要求,仅东矿段T1d2-3矿层内有少量Ⅱ级品矿石(已开采消耗),西矿段Ⅴ线T1d2-5矿层有厚22m的Ⅱ级品矿石分布。第20页T1d2-1矿层:矿石单样化学成分CaO最高54.90%,最低45.98%,一般50~52%;MgO最高1.72%,最低0.18%,一般0.5~0.8%;R2O最高0.61%,最低0.05%,一般0.2%。西矿段矿层平均化学成分CaO52.12%,该矿层化学成份沿厚度方向变化不大,CaO深部略高于地表,西部高于东部;MgO变化则于之相反;K2O+Na2O深部略高于地表,西部略高于东部,从矿石有益有害成份看,深部优于地表,西部优于东部之趋势。T1d2-2矿层:矿石单样化学成分CaO最高55.01%,最低46.71%,一般52~54%;MgO最高2.77%,最低0.34%,一般0.5~0.9%;R2O最高0.44%,最低0.12%,一般0.15%左右。西矿段平均化学成分CaO53.00%,从有益有害成份看,原地表矿石质量优于本次核实的中部及下部矿石质T1d2-3矿层:矿石单样化学成分CaO最高55.16%,最低48.11%一般最低0.07%。西矿段矿层平均化学成分CaO52.19%,MgO0.77%,SiO2成分沿倾向和走向方向均有一定变化,且规律性明显,地表向深部方向,MgO遂渐降低,受溶塌角岩影响,TC7中该层CaO较低,一般小于50%,MgO则相对较高,而R2O则变化不大。T1d2-4矿层:矿石单样化学成分CaO最高55.16%,最低48.55%,一最低0.08%。矿层平均化学成分CaO52.68%,MgO0.72%,SiO22.63%,第21页Al2O30.81%,Fe2O30.41%,Loss42.05%,R2O0.16%。该矿层化学成分沿厚度方向变化不大,下部CaO略高,中上部略低;MgO下部略低,中上部略高;Ⅴ线地表矿石质量好于深部;因受溶塌角岩影响,TC7上该层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且CaO略低。T1d2-5矿层:矿石单样化学成分CaO最高52.24%,最低45.43%(受溶塌角岩影响所至),一般49~52%;MgO最高2.64%,最低0.22%,24.69%该矿层受溶塌角岩影响,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且规律性不甚明显。总的情况是MgO、R2O深部高于地表,CaO则反之。一般0.5~1%;R2O最高0.35%,最低0.06%。矿层平均化学成分CaOT1d2-7矿层:该矿层仅5线有部分出露,矿石单样化学成分CaO最高52.97%,最低50.58%,一般50~52%;MgO最高0.89%,最低0.63%,一般0.6~0.9%。矿层平均化学成分CaO51.91%,MgO0.78%,SiO23.67%,Al2O30.63%,Fe2O30.39%,Loss42.20%,R2O0.19%。2、东矿段东矿段各矿层平均化学成份均达到Ⅰ级品矿石质量要求,属较优良的水泥用石灰岩矿石。矿层T1d2-1、T1d2-3、T1d2-5稍逊于其它各层。矿层T1d2-1、T1d2-3已开采殆尽,矿层T1d2-3有少量保有,东矿段现主要保有矿石储量为T1d2-4、T1d2-5、T1d2-6、T1第22页(2)矿石类型本矿床主要矿石类型有中—厚层隐晶—微粒灰岩、薄—中厚层隐晶—微粒灰岩、薄层夹中厚层含泥质条带隐晶—微粒灰岩、厚层亮晶砂屑灰岩、灰岩(断层)角砾岩及灰岩(溶塌)角砾岩等六类。各矿石类型主要特征见表2-2。表2-2主要矿石类型特征一览表MgO<1%T1d2-2T1d2-4T1d2-7MgO<1.5%R2O<0.4%T1d2-1T1d2-5T1d2-6构MgO<1%R2O0.5~T1d2-3T1d2-5色MgO<1%T1d2-4T1d2-7MgO<1.5%T1d2-1T1d2-2MgO<1.5%T1d2-3T1d2-4T1d2-5T1d2-6T1d2-7(3)矿石品级第23页本矿床矿石依据工业指标将矿石划分为二个品级,即Ⅰ级品、Ⅱ级品,分述如下。质量要求,CaO≥48%,MgO≤3%,K2O+Na2O≤0.5%,SO3≤0.2%,Cl-≤0.015%。本矿床主要由Ⅰ级品矿石组成,其占矿石总资源储量的98%,除东矿段T1d2-3矿层有部分Ⅱ级品矿石、西矿段T1d2-5矿层为Ⅱ级品矿石外,其余均为Ⅰ级品矿石。西矿段Ⅰ级品矿石平均化学成分为CaO52.28%,MgO0.91%,SiO22.91%,Al2O30.71%,Fe2O30.42%,Loss42.14%,K2O+Na2O0.18%。东矿段Ⅰ级品矿石平均化学成分为CaO52.06%,MgO0.64%,SiO23.66%,Al2O30.88%,Fe2O30.56%,Loss41.63%,R2O0.21%。质量要求,CaO≥45%,MgO≤3%,K2O+Na2O≤0.8%,SO3≤0.5%,Cl-≤0.015%。Ⅱ级品矿石主要为薄层夹中厚层含泥质条带隐晶—微粒灰岩,其特征为低CaO、高K2O+Na2O高SO3,其占矿石总资源储量的1.5%。Ⅱ级品矿石在东矿段T1d2-3矿层内少量分布,平均化学成分CaOR2O0.59%,多为地表所揭示,现已基本开采殆尽;西矿段Ⅱ级品矿石主要在Ⅴ线T1d2-5矿层分布,呈不连续透镜状,均分布于压覆区,平均化学成分CaO48.19%,MgO1.62%,SiO26.74%,Al2O31.92%,Fe2O30.73%,Loss39.29%,R2O0.44%,SO30.49%。(4)其它微量化学成分《核实报告》通过对有代表性样品进行多元素分析,各矿层其它微第24页量化学成分含量甚微,对矿石质量及今后水泥生产无不良影响。(5)块段及矿体平均品位本矿床为一大型水泥用石灰石矿,在储量计算过程中,按不同矿层分别计算储量,且对灰岩(溶塌)角砾岩单独计算储量,并对不同矿层、灰岩(溶塌)角砾岩及各块段分别计算平均品位。西矿段矿体加权平均品位为CaO51.94%,MgO0.69%,SiO23.71%,Al2O31.05%,Fe2O30.55%,Loss41.45%。R2O0.22%。东矿段矿体加权平均品位为CaO51.83%,MgO0.62%,SiO23.91%,Al2O30.97%,Fe2O30.62%,Loss40.94%。R2O0.22%。5、围岩及夹石(1)矿体顶板矿区范围内矿体顶板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三段(T1d3岩性为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白云质灰岩,溶塌角砾岩发与矿体呈间接接触(其间为溶塌角砾岩)。化学成分为CaO41.33~48.54%,MgO1.11~10.98%。(2)矿体底板矿体底板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一段(T1d1岩性为灰色、浅灰色、淡红色薄层泥灰岩、含泥质条带灰岩。与矿体分界明显。该层连续分布于西矿段矿体底部,南部因F2、F3断层构造影响,该层呈楔形嵌入矿体内。东矿段由于受F4、F5断裂构造影响,多以断层与矿体接触,成层连续较差。其化学成分变化较大,经地表及深部钻孔取样分析,CaO最高最低0.34%,一般1%左右。第25页(3)矿体夹石在西矿段由Ⅴ线地表工程及ZKYX16钻孔控制的大冶组第二段第五岩性层(T1d2-5岩性为灰色薄-中厚层石灰岩夹深灰色泥质灰岩薄层或互层,其特征是含泥质成份较优高,化学成份CaO低,2K2O+Na2O、SO3高。尤其地表各主要化学组份变化明显。夹石层绝大部分位于矿区西部压覆范围内。该岩性层内圈定了二个西呈尖灭状延伸,圈定长度180m;J2夹石层由钻孔和地表工程控制,平均厚47.90m,向东、西呈尖灭状延伸,圈定长度260m,算术平均化学成分CaO43.94%,MgO1.54%,SiO210.92%,Al2O33.03%,Fe2O30.94%,K2O+Na2O0.84%,SO30.98%,Loss36.80%。东西矿段之间三叠系大冶组第一段灰岩(T1d1岩性为灰色、浅灰色、淡红色薄层泥灰岩、含泥质条带灰岩。其相关指标未达到相关工业指标要求,不能作为水泥用灰岩,但可作为建筑工程基础垫层、道路工程路基材料等。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矿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山脉总体呈近东西走向,北部陡,南部山势逐渐增高。海拔最高190.4m(矿区西北角最低15.2m(矿区北东角相对高差175.2m。大部分基岩裸露,第四系零星分布,植被以松树、杉树、樟树为主,少量其它杂木,杂草丛生。矿区属亚热带湿热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温湿偏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7~8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9.2℃,极端最高气温40.3℃;气第26页17℃左右。区域内季节性降水明显,且多集中在4~8月,根据阳新气象局2003~2013年降水量观测资料知,年降水量在967.7~1882.3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33.8mm,2003~2013年最大年降水量为1882.3mm(2010年),最低年降水量967.7mm。月最大降雨量498.9mm(2011年最长无雨39天。历年最高积雪深度23cm,年平均蒸发量1415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风力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正常情况下平均风速不大于2.2m/s。春季多东南风,秋冬季西北风较多。矿区附近长江为最大地表水体,最高水位标高26.39m,最低水位标高8.63m,一般水位标高21.0m。矿区北侧有一人工灌溉水沟,水来源靠大气降水及长江水补给,旱季无水,丰水期10L/s,平水期4.5L/s左右。矿区位于地表分水岭及斜坡型水文地质单元。保有资源量赋存标高为20.0~175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5.2m。2、开采后现阶段矿区水文地质企业采矿权面积1.1075km2,矿山采用山坡露天开采,平行推进式分平台开拓,公路汽车运输,现最低开采平台标高约88m。从2004年开采+88m七个开采台阶。矿区目前开拓平台之间的高差一般在12m左右,形成的采坑具有一定的范围。开采产生的废石堆放在采矿权四周,大部分为椭圆形边坡,有效降低了坡脚剪应力,同时坡角较小,堆载体较稳定,堆载体对附近农作物的种植和水沟水量的排放影响较小。矿坑的充水因素主要是大气降水。矿山的现阶段排水条件较好,基本不会形成矿坑水,大气降水都能较好的沿着开拓面排出。第27页3、含(隔)水层矿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以岩溶裂隙水为主。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基岩溶蚀裂隙水供给。按含水介质与水力性质大致可将矿区含水层分为三类,即第四系残坡积孔隙含水层、溶塌角砾岩孔隙~裂隙含水层及三叠系大冶组基岩溶蚀裂隙含水层;二叠系相对隔水层。现分述如下:(1)二叠系(P)相对隔水层:粉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含燧石灰岩,薄层硅质岩,含煤层,厚度大于50m。(2)三叠系大冶组(T1d按岩性分为三段,由老至新如下:第一段(T1d1)相对隔水层:薄层含粘土质灰岩,灰岩,薄~中层含泥质条带微粒—隐晶灰岩、泥灰岩,局部夹页岩,底部有一层粘土岩。西矿段因F5断层影响,地表在矿区南、北部均有分布。厚度均大于50m。与下伏二叠系上统呈整合接触。第二段(T1d2):为矿体赋存层位,按岩性划分为七层,分别叙述如下:第一层(T1d2-1)溶蚀裂隙含水层:灰~深灰色薄层隐晶~微粒灰岩,少量含泥质条带,下部有一层50~70cm的厚层灰岩,中上部夹较多中厚层灰岩。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厚度26~36.5m。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第二层(T1d2-2)溶蚀裂隙含水层:灰色中~厚层隐晶-微粒灰岩,局部夹薄层灰岩,地表主要分布于整个矿区中部及中南部。西矿段Ⅶ线处见被溶塌角砾岩代替,由于F2、F3断层影响,东矿段由于F5断层影响,厚度有一定变化。厚度40~77m。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第三层(T1d2-3)溶蚀裂隙含水层:灰~深灰色含泥质条带薄层隐晶-微粒灰岩,地表主要分布于整个矿区中部,泥质条带厚度一般0.1~2mm,第28页下部可达3mm。西矿段泥质条带在Ⅲ线以西遂渐减少,在Ⅶ线附近该层被溶塌角砾岩所代替。厚度28~32m。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第四层(T1d2-4)溶蚀裂隙含水层:浅灰~淡红色厚层亮晶砂屑灰岩、隐晶~微粒灰岩,上部夹较多中厚层灰岩,地表主要分布于整个矿区中部及东部。西矿段该层在Ⅶ线以东已开始被溶塌角砾岩所代替。东矿段在Ⅱ、Ⅳ线一带,其下部少量呈褐红色。厚度36~40m。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第五层(T1d2-5)溶蚀裂隙含水层:灰~深灰色含泥质条带薄层隐晶~微粒灰岩,泥质条带主要分布于中、下部,厚度以0.1~2mm居多,上部以薄层灰岩为主,夹少量中厚层灰岩。西矿段在Ⅲ线附近及以西已大部分被溶塌角砾岩代替,地表主要分布于Ⅰ线以西。东矿段地表主要分布于中北部。厚度65.8~72.5m。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第六层(T1d2-6)溶蚀裂隙含水层:灰色薄~中厚层隐晶~微粒灰岩,下部少量为深灰色,上部颜色较浅,以中厚层为主,夹少量厚层灰岩。西矿段主要分布于北部,Ⅲ、Ⅴ、Ⅶ线之间部分被溶塌角砾岩所代替。东矿段主要分布于北部。厚度59.5~72.5m。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第七层(T1d2-7)溶蚀裂隙含水层:灰~浅灰色厚~巨厚层隐晶~微粒灰岩、亮晶砂屑灰岩,下部少量为中厚层状。西矿段地表除Ⅴ线周围出露外,其它地段均被溶塌角砾岩代替,厚度56.0~59.6m。东矿段该层仅在Ⅱ至Ⅵ线北部一带分布。厚度大于80.5m。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溶塌角砾岩(Rt)孔隙~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于西矿段Ⅲ线北部第29页以西的大部分,平面上呈现不规则状,且与基岩接触界线明显,在Ⅲ线以东闭合,向西逐渐变宽,影响层位也遂渐增多。在溶塌角砾岩中常见孤岛状原岩,其产状与基岩产状基本一致;角砾成分与相应层位或相邻层位的灰岩成分基本一致,局部偶见白云岩角砾;角砾大小悬殊,大者面积数平方米,小者长、宽均为数毫米,一般杂乱堆积,局部具有呈层性,且角砾中的层理方向与基岩的层理方向基本一致;胶结物以钙质、钙泥质为主,少量白云质胶结,胶结物一般占3~5%左右,局部可达30%以上。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第三段(T1d3)溶蚀裂隙含水层: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白云质灰岩,溶塌角砾岩发育。主要分布于西矿段北部的F8断层以南、F6断层西部,厚度大于74.6m。岩溶、节理裂隙不发育。少量地表溶蚀裂隙向深部延深,形成导水通道。富水性弱。(3)第四系(Q)残坡积孔隙含水层:灰黄色、褐红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主要分布于整个矿区边缘,其厚度一般2~5m。4、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划分为东、西矿段。东矿段地层总体走向呈近北西南东向,在F5断层以北倾向25°~45°,局部地段倾向50°~60°倾角70°~85°为主,在Ⅷ线附近,少量倾向南西,倾角80°~85°;F5断层南盘,地层倾向一般320°~345°,在B线一带,倾向6°~40°,倾角20°~40°;西矿段地层总体走向呈南西--北东向,倾向290°~345°,倾角5°~25°为主,F5断层北盘,倾向一般160°~200°。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可大致划分为近东西向、近北西—南东向、南西—北东向三组。各断层主要特征分述如下:第30页倾角48°~60°弱弱倾角60°~65°分布于西矿段,破碎带宽度3~弱弱倾角55°~63°弱弱倾角50°~60°弱弱倾角75°~80°弱弱倾角60°~50°弱弱倾角75°~80°弱弱倾角55°~65°为石灰岩,局部见大理石化现象弱弱5、溶蚀裂隙的发育程度《核实报告》对收集的10个生产孔进行岩溶、节理裂隙统计以及地表出露岩溶进行调查。(1)典型岩溶调查共发现落水洞2个。落水洞空间形态多为似椭圆形、圆形。第31页落水洞E1位于东矿段+124m平台,ZK61南部约25m,直径约3m,深度10m,洞壁较直,洞内无水,出露层位T1d2-1。落水洞E2位于西矿段+124m平台,ZKYX16附近,形似椭圆形,长1.8m,宽1.2m,深2.5m,方位140°,洞内无水,出露层位T1d2(2)深部岩溶裂隙为进一步了解深部岩溶裂隙发育规律,《核实报告》对矿山施工的10个生产钻孔进行了观察描述和统计工作。其中9个钻孔见有岩溶裂隙,能见率90%。钻孔岩溶裂隙最大长度达到了5.3m,矿区钻孔岩溶裂隙率平均为3.97%。综上所述,9个钻孔见有岩溶裂隙,能见率90%。总体来看,岩溶主要分布在矿区的T1d2-1、T1d2-2、T1d2-5中,其它区域主要以溶蚀及冲沟为主。6、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区内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沿岩溶裂隙、岩溶洼地渗入补给。虽然含水层出露范围较大,局部地段岩溶作用比较发育,但对矿区总体而言,岩溶作用难以影响深部岩体。大气降水除少部分通过裂隙直接补给外,主要的补给途径是通过上覆土层和浅部风化层间接渗入补给地下水。矿区地势为南高、北低,有利于自然排水。大气降水多数以地表径流形式排泄,矿区最终的地下水排泄场所是长江。总之,整个矿区属大气降水补给区,矿区四周山坡及冲沟为径流区,北部的长江属排泄区,总体构成一个局部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内由于地势相对较高,其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7、矿坑涌水量预测本矿床为露天开采,分为东矿段和西矿段,东矿段采矿权范围内最第32页低开采标高为20m,西矿段采矿权范围内最低开采标高为40m,均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5.2m。东矿段最终开采未形成矿坑,水能自排,《核实报告》未估算东矿段的涌水量,仅对西矿段进行了矿坑涌水量估算。因西矿段内虽有少量的溶蚀裂隙水,但其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故以此作为本次西矿段涌水量估算的依据。估算结果如下:①最大汇水面积的圈定:在1:2000地形图上用微机圈出地表分水岭最大汇水面积(Fm466439m2,其中矿区最终露天开采采坑承雨面积o):247769m2;其中F为Fm扣除Fo后的集水面积:218670m2。②日降水量:根据阳新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本区日最大降雨量为216.4mm;日平均降雨量为3.79mm。③入渗系数:根据我省入渗系数的经验值0.1~0.15,取本矿区入渗系数为0.125,则降水径流系数为0.875。④计算公式:露天开采时,单位时间内进入未来采场的涌水量(Q)在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由采场中的降水量(q1)和集水面积内降水径流补给量(q2),其中q1=FoA、q2=FAα,Fo为露天矿面积(m2)、F为Fm扣除Fo后的集水面积(m2)、α为降水径流系数、A为降水量(m)。⑤估算结果如下:进入采场中的降水量(q1正常:247769×0.00379=939(m3/d)日最大:247769×0.2164=53617(m3/d)集水面积内降水补给量(q2正常:218670×0.875×0.00379=725(m3/d)日最大:218670×0.875×0.2164=41405(m3/d)进入未来采场的涌水量(Q):第33页正常为:939+725=1664m3/d)日最大为:53617+41405=95022(m3/d)8、矿区水文地质评价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区内无地表水体,岩溶较为发育,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岩层透水性和富水性较差,因此该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属简单。(2)工程地质条件1、矿区工程地质现状+136m、+124m、+112m、+100m、+88m七个开采台阶。矿区目前开拓平台之间的高差一般在12m左右,形成的采坑具有一定的范围,矿区内岩体表面风化严重,较为破碎,但整体的强度较大,边坡整体较为稳定,只是在东矿段的顺向坡在断层、降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有局部垮塌的情况发生。据业主提供的资料,矿山开采至今未发生过大的工程地质问2、岩矿石结构特征及其力学性质矿区内岩(矿)体为层状结构,呈单斜产出,东矿段:倾向北偏东,倾角23°~85°,矿层以厚-中厚层为主,少量薄层灰岩,无软弱夹层,岩(矿)体内分布的结构面主要是构造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部分地段有铅锌矿老窿。西矿段:倾向北偏西,倾角23°~45°,矿层以厚体内分布的结构面主要是构造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部分地段有老分述如下:第34页①节理节理面较平直,延长一般几米至十几米。②层面层面间距多小于1m,矿体上部产状较缓,下部较陡,层间结合相对较好。③断层西矿段:主要受F2、F3、F5、F8断层影响,断层破碎带内以角砾状灰岩为主,胶结致密,断层倾向与坡向相反,个别倾角大于坡角。东矿段:主要受F4、F5、F6断层影响,断层破碎带内以角砾状灰岩为主,胶结致密,断层倾向与坡向相同或斜交,个别倾角大于坡角。④老窿现已停采。由于本次核实工作期间对老窿调查受条件限制,大部分老窿已倒塌,希望开采过程中予以重视。勘查阶段东矿段范围内发现铅锌矿老窿共计20个,主要集中于Ⅷ线至Ⅹ线间,大部分已停采。由于本次核实工作对铅锌矿老窿调查受条件限制,希望开采过程中予以重视。⑤岩(矿)石强度第35页表2-4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T1d2-1T1d2-6T1d2-5矿区内岩性主要为薄层、中厚层、厚层隐晶-微粒灰岩。根据《湖北省阳新县下纬山矿区东矿段石灰石矿勘探报告》(2002.1)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在平行层面与垂直层面上差值均不明显,且抗压强度值均大于60Mpa。因此,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按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将岩石强度分为:坚硬的R≥60MPa;半坚硬的60MPa≥R≥30Mpa;软弱的R≤30MPa,从表4-3结果知,矿区内出露T1d2-1、T1d2-5及T1d2-6均属坚硬岩石。3、工程地质岩组划分根据矿区岩石种类和其结构类型并结合《湖北省阳新县下纬山矿区东矿段石灰石矿勘探报告》,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岩组:坚硬的工程地质岩组、半坚硬的工程地质岩组和软弱的工程地质岩组。坚硬的工程地质岩组有: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三段(T1d3)、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第一层(T1d2-1)、第二层(T1d2-2)、第三层(T1d2-3)、第四层(T1d2-4)、第五层(T1d2-5)、第六层(T1d2-6)、第七层(T1d2-7)、溶塌角砾岩(Rt)。半坚硬的工程地质岩组有: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一段(T1d1)、二叠系(P)。软弱的工程地质岩组有:第四系(Q)。第36页4、边坡稳定性矿区未来开采过程中,已发现的岩溶对矿山设备有一定影响,应加强监测。此外,西矿段北部的27~30号边坡由于整体坡高较大,南部的2~5号边坡属顺向坡,东矿段未来最终形成的南西部6~12号边坡由于坡高整体较大,故边坡易出现掉块、剥落或滑塌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矿山开采时应严格按照开采方案实施,平时需加强监测,特别是在降雨后尤其需要注意。5、防治措施及建议(1)加强矿山技术管理工作,完善矿山各项规章制度,达到开采程序有章可循,以营造矿山技术管理工作的良好环境氛围。(2)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加强安全教育,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必须树立起“安全”意识,把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同时按照矿山安全工作要求,配置好安全设施。以防废石废水影响周边环境。(4)针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地段,派人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通报处理。6、矿区工程地质评价综上所述,矿区地形、地貌条件简单,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岩溶发育中等,矿体围岩多为坚硬、半坚硬岩组,但局部边坡较不稳定,因此,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3)环境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评价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坪大冶台褶带之海口第37页湖—马口湖复式向斜西段北翼。据中国地震网测定,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在江西九江、震,分别为:北京时间9:10分,为2.6级地震;北京时间9:25分,为4.6级地震。据中国地震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09月1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交界地区(北纬29.7°,东经115.4°)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7.1km。波及到矿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总体看,矿区整体属区域地壳基本稳定的地区。2、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现状评价区内地貌单元单一,属低山丘陵地区,通过观察露天采场,没有发现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仅在100m平台断层发育地带零星有些小垮塌情况发生,但露天开采大范围对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进行了破坏,且废石的产生也对现有环境造成一定压力,同时开采运输工程中的粉尘、噪音污染也不容忽视。区内有1处排土场,面积12360m2,平均高8m,土方量约10万m3,现已弃用,四周均修有截排水沟,现状情况下属稳定状态。矿山西矿段的西南部及北部有两处村庄(冯湾和李家湾),矿界离村庄较近,矿山现已设置安全距离线。另外矿山东矿段的东北部离新港大道较近,矿山现已设置安全距离线。3、矿山环境地质预测评价(1)矿山地质灾害评价水土流失:矿区水土流失是由于人为扰动地表或堆置固体废弃物而第38页造成的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是以人类活动为外营力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类型。本矿区为山坡露天矿,露天采场在开采过程中剥离原地表植被和表层岩土,使地貌丧失生物生产力,呈岩石裸露、砂砾遍布的景观。开采后矿区地表几乎无任何植被覆盖,每逢降雨,很快形成径流,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为防治水土流失,应做好拦渣、护坡、截排水等防护工程,并在适宜地段覆土种草植树。岩溶塌陷:在今后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加大生产勘探和物探工作,准确把握岩溶的具体位置,对可能出现较大溶洞地段应认真核查,以避免重型开采设备进入岩溶埸陷区,造成安全事故。滑坡:本矿床为海相沉积,大多数岩(矿)层完整性较好,属坚硬岩石,开采掌子面形成后,边坡由于长期暴露,在受到程度不同的震动或冲击后在水作用下有可能导致崩滑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尤其是雨后应多观察边坡稳定性,发现疑点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泥石流: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废石场,本矿床开采不会形成大的废石场,因此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地裂缝:调查发现在潜孔钻施工后,靠近边坡处有地裂缝及塌陷现象发现,故矿山在以后的开采过程中,特别是在挖机施工及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加强监测力度。(2)含水层破坏评价本矿床为山坡露天矿,地下水的疏排对当地村民的生活用水影响不大,因为村民均用上了当地政府接入的自来水。但应当注意,矿山开采以后,矿坑水的不合理排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问题,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水体污染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对周边水第39页体的污染。(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评价本矿区为山坡露天矿,露天采场在开采过程中剥离原地表植被和表层岩土,使地貌丧失生物生产力,呈岩石裸露、砂砾遍布的景观。开采后由于矿区地表几乎无任何植被覆盖,每逢降雨,很快形成径流,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为防治水土流失,应做好拦渣、护坡、截排水等防护工程,并在适宜地段覆土种草植树。(4)土地资源破坏评价矿床属山坡露天开采,矿山开采引起土地资源破坏,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进行,破坏将形成累积效应。(5)其它破坏评价矿山在剥离、穿孔、爆破、采装、运输及破碎过程中,将产生粉尘、废气及爆破震动等,对矿山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简述如下:粉尘: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在凿岩穿孔、爆破及运输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因此对矿区及附近地区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矿山开采时应配备洒水车定时洒水等防尘措施。废气:矿山爆破时产生的废气主要有CO2、CO、H2O、NO、O2、N2等,这些废气因爆破面较高而迅速扩散。虽然矿山地势高且开阔,但是离北部的村民不远,爆破废气对矿山附近地区环境影响有一定影响。爆破震动:爆破产生的震动对矿区周围一定范围内会造成危害。因此,今后矿山开采时应采取限制用药量等措施,以降低震动及飞石造成另外矿山开采需考虑对周边村庄以及矿区北东部的道路等的影响。4、矿山环境地质预防措施第40页矿区未来开采以露天开采方式为主,在开采工程中会出现一定量的废石、废渣,除尽可能用于铺路、绿化用土等综合利用外,应顺缓坡堆放,并尽可能集中堆放在废石堆积场,做好挡土墙防护措施,防止发生崩塌、滑坡、毁坏耕地等人为地质灾害。矿区采矿终止时,应做好闭坑时的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工作。5、矿区环境地质评价矿区附近无水污染源,地表、地下水水质良好,矿石和夹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但对原有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进行了破坏,产生较多废石废渣。地质环境预测矿山开采可能引起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矿山在剥离、穿孔、爆破、采装、运输及破碎过程中,将产生废石(土)、粉尘、废气及爆破震动等,对矿山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该区地质环境类型应属中等类型。(4)开采技术条件小结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