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宜宾市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宜宾市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宜宾市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宜宾市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宜宾市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宜宾市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71年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是指()A.苏联制造的古巴导弹危机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D.美国经济进入滞涨状态2.被清末学者王闿运谓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评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A.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杜牧《题扬州禅智寺》C.徐凝《忆扬州》 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4.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 D.使用打制石器5.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6.入关后的百余年间,中央王朝不断对东南(设立府)西南(设立驻藏大臣)西北(设立伊犁将军)采取措施……这里的“中央王朝”指的是A.汉朝 B.唐朝C.明朝 D.清朝7.1919年6月5日,五四运动进入新的斗争阶段。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北京学生集体罢课 B.全国学生罢课声援C.多地工人相继罢工 D.各地商人纷纷罢市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太尉 B.汉朝的刺史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处9.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该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一一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这说明当时A.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全面展开B.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10.朱德在诗歌《遵义会议》中写道:“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此中颂扬的是A.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B.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D.中国革命事业已经取得巨大胜利11.下列事件属于禁毒英雄林则徐的英雄事迹的是A.虎门销烟 B.抗击洋枪队 C.黄海大战壮烈殉国 D.收复新疆12.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A.1 B.2 C.3 D.413.如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使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D.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14.“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其中最成功的“模仿”是A.明治维新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革命 D.罗斯福新政15.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开发南疆,修筑灵渠 D.统一全国,加强中央集权16.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当时的知识分子称为“山斗”的是A.史可法B.郑板桥C.张若虚D.阮元17.如图是某篇文章的四个小标题。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该文章题目的是A.列强侵略与人民抗争 B.列强侵略与近代化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列强侵略与民族意识18.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是A.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B.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C.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D.沟通南北,促进经济交流19.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结合市场经济,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表明A.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有了质的突破B.计划经济必须以市场经济为依托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是市场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确立20.图1、图2所示,均为出土文物图片。其中,铜胄之类的物品,在多地发现的战国时期墓地都有出土。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推测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信息是()A.铜质农具在农业中普遍使用B.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C.战国时期达官贵人喜欢用铜器陪葬D.各诸侯国变法图强21.谁被孙中山誉为“再造民国的第一人”?A.谭嗣同B.蔡锷C.宋教仁D.黄兴22.“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总书记这首词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雷锋 B.“铁人”王进喜C.焦裕禄 D.周恩来23.2002年,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里耶古城出土了37000余枚简牍,这批秦简中有“象郡”“辽东郡”字样的简例,这里所说的“象郡”“辽东郡”是()A.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B.相当于“县”,隶属于郡C.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方行政机构 D.中央政府以下的二级统治机构2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A.商朝、秦朝、三国B.隋朝、唐朝、元朝C.商朝、唐朝、明朝D.秦朝、唐朝、十六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是________。26.________是美国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________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27.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法典。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五项原则的精髓,……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材料三2013年6月27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发表演讲,宣布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在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的一百天,也是担任外交部部长后的首次公开演讲,王毅的讲话备受外界关注。特别是王毅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以及“突出互利共赢”“追求公平正义”“承担国际责任”……等一系列新提法,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大国外交的新阶段。材料四2019年5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美方将于5月10日,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5月9日,《人民日报》微信号发表了题为《愿谈则谈,要打便打》、《中方违背先前承诺?商务部:美方贴了不少标签,中方“被承诺”了很多》等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9日抵达华盛顿,将与美方举行第十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对此,在网友的留言中,主要有两种观点,观点一:希望在合作的基础上,早日结束贸易战,中美贸易战对双方及世界的发展都不利。观点二:必须以牙还牙,抵制美货,进行反制。请回答:材料一中,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的哪一事件?据材料二,请你概括五项原则的精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项原则的国际地位。近年来,我国在外交事业上一直实践着材料三中王毅部长提出的“中国特色的外交”,请你试举一例加以佐证。面对已经持续一年多的中美贸易战,你支持材料四中的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29.(6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国家百年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1年6月9日,唐胥铁路终于完工。1883年,李鸿章写给醇亲王的一井信中指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淳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有铁路則运兵神逑,畛域(地域界限)无分,粮饷煤槭,不虑缺乏。﹣﹣摘编自吴汝纶《李文忠公全集》等材料二新中国铁路发展大事年表一五时期西部地区首次开通成都至重庆、宝鸡至成都等铁路。1994年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铁路建成,成为第一家境外上市铁路。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008年京津堿际铁路开通,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整理自《中国铁路发辰史》材料三中国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品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高速铁路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开放的新格局,使丝绸之路复活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高铁已经走向世界,他们不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也采用中国标准。中国高铁,带给民族的是自信,带给民众的是福祉。﹣﹣据纪录片《中国高铁》解说词整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胥铁路的修建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并概括李鸿章认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高铁,带给民族的是自信,带给民众的是福祉”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看,哪些因素推动了铁路的发展?30.(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根据材料,指出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人认为,相较于新航路开辟带给世界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失败的航行。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欧通过联合经济迅速发展,日本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大经济强国,西欧、日本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造成冲击,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西欧、日本在经济方面与美国的摩擦也不断发生,因此70年代尼克松说的它们指的是西欧与日本。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盛唐之交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之一,被闻一多先生营为“以孤篇盖全唐”之作,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历来为人们传颂。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故本题选D。3、A【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五六千年的半坡人是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会使用石铲,石刀进行农业生产,会种植粟,能够使用石磨盘给谷物加工,这些表明,半坡人已经从事农业生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解析】

题干材料给出了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分析这个信息可知会用火。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人;半坡原始民会炼制彩陶;使用打制石器没有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5、A【解析】

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是在北朝北魏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时期;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是在明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②①④③,故选A。6、D【解析】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史称清朝,D符合题意;汉朝、唐朝、明朝都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不符合题干的“入关”,ABC排除;故选D。7、C【解析】

五四运动爆发后,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运动进入新的斗争阶段。故C符合题意;北京学生集体罢课发生在6月5日之前,排除A;全国学生罢课声援发生在6月5日之前,排除B;各地商人纷纷罢市不是判断五四运动进入新的斗争阶段的主要依据,排除D。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1919年6月5日,五四运动进入新的斗争阶段的主要依据是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8、D【解析】

根据题干“留声机、写字机器”等信息可知,这一机构是清朝的军机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军机处设立,标志皇权达到顶峰。清朝的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将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9、C【解析】根据材料“解放战争后期”“意味着和平”“进入了北平”,可知是战略决战的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后,三大战役结束。三大战役意义是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材料称赞毛泽东是因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C符合题意;解放军战略反攻全面展开是1946年挺进大别山,A不合题意;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发生在解放战争前,重庆谈判时期,B不合题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解放战争结束,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10、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群龙得首自腾翔”可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中国革命事业已经取得巨大胜利,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鸦片。虎门销烟沉重的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A符合题意,抗击洋枪队的是太平军;黄海大战壮烈殉国的是邓世昌;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词是“禁毒”,四个选项中相关人物只有林则徐虎门销烟跟禁毒有关。1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当时,只有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奴隶不是雅典公民,男孩、女孩未成年和妇女不能参加公民大会。只有这家的男主人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因此,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1人。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1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C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成就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使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故B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中共八大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4、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意不符;B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实施的,与题干“美国和西方模仿”不符;C项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意不符;D项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也就是突出了经济发展的计划性,通过实施新政美国度过了危机,所以这是对计划经济的成功模仿。故选D。15、D【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了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深刻而持久的印记”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选D。16、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阮元被当时的知识分子称为“山斗”,故D符合题意;史可法、郑板桥、张若虚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7、D【解析】

材料“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甲午战争后的民族危机刺激了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时期民族觉醒意识的升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的全面高涨”反映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民族意识从萌发、初步觉醒、意识升华到全面高涨,故D项正确。人民抗争不符合材料主旨意思,A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近代化的信息,B项错误。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项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列强侵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的关系,需要结合材料概括材料主旨。18、D【解析】

根据题干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故D正确。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排沙等作用,故排除A项。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方便运输,故排除B项。长城的修筑形成完整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故排除C项,故选D。【点睛】本题以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一项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为切入点,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解答题目时抓住这一关键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9、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认识打破了传统认识,故A正确;B选项所论述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错误且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故C错误;D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于21世纪初初步确立,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本质,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图1、图2所示均为出土文物图片。其中,铜胄之类的物品,在多地发现的战国时期墓地都有出土。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推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B符合题意;ACD项题干均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B。2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称帝后,蔡锷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因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关键词“再造民国第一人”,结合辛亥跟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的护国战争解答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22、C【解析】

根据所学,题干是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了对广大领导干部为官清廉的殷切期望。焦裕禄是新中国建设的党的好干部,被称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3、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题干中的“象郡”“辽东郡”都是当时秦朝设立的郡,都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故A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故选A。2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亡商朝,建立西周。故①处是商朝。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是秦朝。故②处是秦朝。东汉灭亡后,历史进入魏蜀吴三国时期,西晋结束了三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全国。故③处是三国。故A符合题意;①处是商朝,故BD不符合题意;②处是秦朝,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夏朝到南北朝的更替顺序,识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顺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瑞金【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故长征出发地点是瑞金。26、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使苏联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新政,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因此创新促进发展。27、汉谟拉比【解析】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它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标志之一。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弱国无外交,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不强大,政府腐败;五四运动。(2)主权平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一带一路建设(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举办亚信峰会等。(4)支持观点一,理由: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合作才能共赢。支持观点二,理由: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有反制美国的实力;美国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合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让各日本,昭告了弱国无外交;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9你那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可知,五项原则的精髓是主权平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的外交有:一带一路建设(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举办亚信峰会等。(4)开放性题目,支持观点一,理由: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合作才能共赢。支持观点二,理由: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有反制美国的实力;美国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29、(1)事件:洋务运动。理由:修筑铁路可以,富强制敌。(2)成就:铁路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开启“高铁时代”,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京津堿际铁路开通,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铁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中国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品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高速铁路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开放的新格局,使丝绸之路复活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高铁已经走向世界。(4)因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了高铁发展;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了高铁技术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逬来”和”走出去”,促使高铁走向世界。【解析】

(1)依据材料“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胥铁路的修建与洋务运动有关。李鸿章认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是修筑铁路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