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金属活动性2.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④化学性质相似 B.④的微粒符号为NaC.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D.②③形成的化合物为NaO3.合理搭配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如图所示食品中含维生素相对较多的是()A.米饭 B.馒头C.西红柿 D.鸡蛋牛奶4.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混合物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要大C.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剂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之和5.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H2SO4+2NaOH═Na2SO4+2H2OB.2H2O2H2↑+O2↑C.2CO+O22CO2D.Fe+CuSO4═FeSO4+Cu6.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变小B.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内的水都可用细沙代替C.金属铝和金都耐腐蚀,是因为金属铝和金化学性质不活泼D.配置10%的稀硫酸,量取水和浓硫酸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都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7.下列能在pH=11的溶液中共存,且生成无色溶液的是()A.Fe3+、Cl-、Na+ B.K+、Cl-、Na+C.H+、Cl-、Na+ D.Ag+、Cl-、Na+8.南开大学叶萌春教授及其团队首次实现烯丙醇(C3H6O)高效、绿色合成。烯丙醇是生产香料和化妆品的中间体。下列关于烯丙醇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58gC.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D.烯丙醇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9.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不合理的是()选项需要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ANaNO2溶液和K2CO3溶液①加入稀盐酸②加入无色酚酞试液B黄铜和黄金①灼烧②加稀盐酸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①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②观察颜色D涤纶和羊毛①点燃观察产物②点燃闻气味A.A B.B C.C D.D10.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工艺中用“蜃灰”溶于水制得的碱液浸泡树皮脱胶。《天工开物》中记载将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为CaCO3)“叠煤架火婚成”可以制得“蜃灰”。“蜃灰”的主要成分是A.CaO B.CaCO3 C.NaHCO3 D.Ca(OH)2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生铁制作成炊具B.用铜制作导线C.用酒精作燃料D.用金属汞作体温计的填充液1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研究分子运动 C.研究燃烧的条件 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B.盐酸挥发 C.试管破碎 D.蔗糖溶解14.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升温到t2℃后的现象如图2所示。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烧杯中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钾B.t1℃时,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C.t2℃时乙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15.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容易气化B.密度比空气大C.容易燃烧D.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的(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本流程涉及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反应)参照上述拼图,写出制备氯化铁的2种方法:_____、_____。从初中科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符合甲+乙→盐+水的组合是_____(填序号);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是_____(填序号)。①A+B②A+C③C+D④A+E⑤A+D⑥D+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种碳酸盐类铜矿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CuCO3•bCu(OH)2。已知Cu(OH)2和CuCO3受热都能分解,分别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组成做了一些探究。小组同学称取了样品17.3g,用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请写出一种你所熟悉的碳酸盐类铜矿的名称_____。请写出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C装置中的现象_____。对样品进行热分解,直至C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冷却后测得装置D增重0.9g,装置E增重4.4g.通过计算可得a∶b=_____。若缺少B装置,测得的a∶b的值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此实验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若温度控制不当,会发现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中有少量红色物质出现。有的同学认为这一定是生成了铜,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18.(8分)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用“﹣”连接金属铜的性质与用途(要求:性质不重复选择)。____________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根据上述信息,可推得:固体A的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它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过程①②③中发生了相同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过程②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常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漏斗,还有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小组同学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滤渣乙是什么?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_____。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步骤1:取滤渣乙加入盐酸无气体产生滤渣乙可能是_____步骤2:取滤液甲插入打磨过的铁丝无明显现象滤渣乙一定是_____(反思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认为此时滤液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2、D【解析】

①表示锂原子、②表示氧离子、③表示钠离子、④表示钠原子【详解】A、①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④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④表示钠原子,微粒符号为Na;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③表示钠离子,④表示钠原子,质子数相等,都属于钠元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②表示氧离子带2个点位负电荷,③表示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

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D、鸡蛋、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4、C【解析】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错误;B、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错误;C、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正确;D、溶液是由溶质、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加入的物质不一定全部溶解,未溶解的物质不是溶质,故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等于溶剂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之和,错误。故选C。5、B【解析】

A、H2SO4+2NaOH═Na2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2H2O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2CO+O2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Fe+CuSO4═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6、A【解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挥发,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选项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水能吸收二氧化硫,但沙子不能;故选项错误;C、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错误;D、配置10%的稀硫酸,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则量取水的实际质量偏小,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故选:A。7、B【解析】

pH=11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详解】A、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且铁离子为黄色,不符合题意;B、三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带色的离子,符合题意;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D、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解析】

A、烯丙醇(C3H6O)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12×3+1×6×16=58,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C、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9:4;故选项正确;D、一个烯丙醇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是“1”。9、C【解析】

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来区分每组物质,选择都不正确的方法。【详解】A、区分NaNO2溶液和K2CO3溶液: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K2CO3溶液,因为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现象的是NaNO2溶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的是K2CO3溶液,因为K2CO3溶液呈碱性,无现象的是NaNO2溶液,不符合题意;B、区分黄铜和黄金:灼烧金属,变黑色的是黄铜,因为黄铜中的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不变色的是黄金,金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C、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两种物质都是碱,溶液呈碱性,遇酚酞溶液都变红色,无法区分。观察颜色,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无法用颜色区分,符合题意;D、区分涤纶和羊毛:点燃观察产物,灰烬呈黑褐色小球且易碎的是羊毛。灰烬呈黑色或褐色硬块的是涤纶,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解析】

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故选:A。11、C【解析】

A、用生铁制作成炊具,利用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用铜制作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用酒精作燃料,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用金属汞作体温计的填充液,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12、A【解析】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A正确;B、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和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属于对照试验,烧杯A置于放有浓氨水的烧杯附近;烧杯B置于空气中,在空气中没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烧杯A中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B错;C、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C错;D、纸花都是用石蕊溶液染成,都与二氧化碳接触,变量是一瓶内纸花中有水,一瓶内纸花中没有水,由实验可知没有水的纸花没变色,含有水的纸花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酸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D错。故选A13、A【解析】

A、酒精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试管破碎,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蔗糖溶解,形成蔗糖溶液,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14、C【解析】

A、根据曲线图,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烧杯中没有固体的是氯化钾,所以甲烧杯中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钾,A正确;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硝酸钾还有固体末溶解完,所以t1℃时,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B正确;C、在t1℃时,氯化钾固体已完全溶解完,且氯化钾在t2℃时的溶解度大于t1℃时的溶解度,所以t2℃时,氯化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而在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在乙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大,所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D正确。故选C。【点睛】结晶法有降温结晶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降温结晶法是适用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大的。而蒸发溶剂结晶法适用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15、C【解析】

根据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灭火可知,四氯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气化。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Fe2O3+6HCl=2FeCl3+3H2OFe(OH)3+3HCl=FeCl3+3H2O②③⑤②④⑤⑥【解析】

(1)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氢氧化铁属于碱,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Fe(OH)3+3HCl=FeCl3+3H2O。(2)由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反应图可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了盐和水,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了盐和水,即:A+C、A+D、C+D;①A+B,是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发生了置换反应;②A+C,是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了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③C+D,是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④A+E,是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生成了新盐和新酸,属于复分解反应;⑤A+D,是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⑥D+E,是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了新盐和新碱,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为:(1)Fe2O3+6HCl=2FeCl3+3H2O,Fe(OH)3+3HCl=FeCl3+3H2O;(2)②③⑤;②④⑤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孔雀石CO2+2NaOH=Na2CO3+H2O吸收水蒸气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被D、E装置充分吸收样品变黑色2:1偏小不同意氧化亚铜也是红色固体【解析】

(1)碳酸盐类铜矿有孔雀石、石青等。(2)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被D、E装置充分吸收,C装置中最终生成氧化铜,因此样品变黑色。(4)冷却后测得装置D增重0.9g,说明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0.9g水,装置E增重4.4g,说明碳酸铜分解生成了4.4g二氧化碳,设样品中氢氧化铜质量为x,碳酸铜的质量为y,解得x=4.9g,y=12.4g根据题意,若缺少B装置,会导致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测得的a:b的值会偏小。(5)不同意,理由是氧化亚铜也是红色固体。18、Cu和Zn混合物Zn+H2SO4=ZnSO4+H2↑过滤玻璃棒【解析】

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详解】(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由于要求性质不重复选择,所以得图为:(2)固体A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锌和海绵铜,所以固体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